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饶志仁

作品数:277 被引量:896H指数:16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神经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55篇期刊文章
  • 2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9篇医药卫生
  • 26篇生物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05篇细胞
  • 87篇胶质
  • 73篇胶质细胞
  • 68篇神经元
  • 66篇星形
  • 59篇星形胶质
  • 57篇蛋白
  • 55篇星形胶质细胞
  • 52篇免疫
  • 50篇延髓
  • 42篇髓内
  • 40篇延髓内脏带
  • 38篇免疫组织
  • 37篇组织化学
  • 37篇免疫组织化学
  • 35篇FOS
  • 28篇下丘
  • 27篇下丘脑
  • 25篇氨酸
  • 23篇酸性蛋白

机构

  • 272篇第四军医大学
  • 53篇第四军医大学...
  • 37篇第四军医大学...
  • 8篇南方医科大学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广东微侵袭神...
  • 4篇广州军区广州...
  • 4篇南京铁道医学...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解放军第81...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成都军区昆明...
  • 2篇西北工业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解放军第三医...
  • 1篇大阪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276篇饶志仁
  • 90篇段丽
  • 46篇曹荣
  • 43篇施际武
  • 28篇陈良为
  • 25篇杨志军
  • 24篇王景杰
  • 23篇邱建勇
  • 22篇秦明
  • 20篇鞠躬
  • 20篇宿长军
  • 18篇黄裕新
  • 14篇徐如祥
  • 14篇熊鹰飞
  • 14篇袁华
  • 14篇赵钢
  • 13篇刘惠玲
  • 13篇李柱一
  • 13篇李云庆
  • 12篇兰莉

传媒

  • 62篇解剖学报
  • 49篇神经解剖学杂...
  • 27篇第四军医大学...
  • 12篇中国神经科学...
  • 10篇中国临床康复
  • 6篇中华神经外科...
  • 6篇中国组织化学...
  • 6篇中华神经医学...
  • 5篇解放军医学杂...
  • 5篇中国解剖学会...
  • 4篇胃肠病学和肝...
  • 4篇中华航空航天...
  • 3篇生理科学进展
  • 3篇解剖学杂志
  • 3篇神经科学通报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3篇中国神经科学...
  • 2篇针刺研究
  • 2篇中国神经免疫...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年份

  • 6篇2012
  • 9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11篇2008
  • 19篇2007
  • 16篇2006
  • 24篇2005
  • 18篇2004
  • 21篇2003
  • 24篇2002
  • 18篇2001
  • 15篇2000
  • 5篇1999
  • 17篇1998
  • 8篇1997
  • 3篇1996
  • 5篇1995
  • 9篇1994
  • 3篇1993
2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脑内星形胶质细胞对低血压的反应及其与神经元的关系被引量:20
2002年
目的 观察大鼠血压降低后脑内星形胶质细胞 (AS)和神经元的反应及其相互关系。 方法 硝普钠静脉注射制作瞬间低血压模型 ,用抗Fos、抗GFAP和抗TH三重标记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观察GFAP和Fos表达和分布规律及其与TH阳性神经元的关系。 结果 在脑内血压调节相关区域均出现GFAP和Fos表达 ,两者部位一致 ,且有亚核分布特点 ;在延髓和蓝斑等部位Fos或TH单标 ,或Fos与TH双标阳性神经元周围有GFAP阳性纤维包绕 ,形成 3种形式的复合体样结构。 结论 AS对血压变化反应敏感 ,并具机能定位特异性 。
宿长军段丽张辉饶志仁
关键词:低血压脑星形胶质细胞GFAPFOS
百草枯和代森锰所致帕金森病小鼠黑质GFAP的表达变化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联合应用百草枯(Paraquat,PQ)和代森锰(Maneb,MB)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小鼠脑黑质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质(Glial fibrillary acldic protein,GFAP)的表达变化。方法:PQ/MB建立C57BL/6J小鼠PD模型,利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不同时间点小鼠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和GFAP表达变化及相互关系。结果:模型组黑质致密部(Substantial nigra pars compacta,SNpc)区残留的TH阳性神经元呈进行性下降趋势,显著低于对照组的相应时间点(P<0.01),黑质区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多并呈现明显活化状态。结论:PO/MB能诱导小鼠产生渐进性且不可逆的PD样改变,星形胶质细胞可能参与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病理损伤过程。
张晓梅刘立饶志仁吴鹤鸣张闿艺
关键词:帕金森病百草枯代森锰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质
鼠颞下颌关节间接创伤后三叉神经节下颌突中肽能神经元密度的动态变化研究
2007年
目的观察鼠颞下颌关节间接创伤后,三叉神经节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P物质和神经肽Y阳性反应产物密度的动态变化。方法将42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6组,分别在创伤前、创伤后1、3、7、14和28d处死,取三叉神经节行ABC法漂染,并对结果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创伤前,鼠三叉神经节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P物质阳性细胞分别占神经元总数的40%和15%,但无神经肽Y胞体。创伤后,鼠三叉神经节下颌突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P物质和神经肽Y阳性反应的密度均显著增加,分别在创伤后3、1和7d达到高峰,然后逐渐降低,但至28d时仍略高于正常值。结论创伤后鼠三叉神经节中神经肽合成显著增加。神经肽不仅参与痛觉传导,而且是关节炎病理改变的神经源因素。
刘向辉斯方杰孙卫革饶志仁
关键词:创伤三叉神经节神经肽
红藻氨酸致痫大鼠海马Fos和GFAP的共同表达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研究红藻氨酸(kainic acid,KA)诱导大鼠癫痫发作后海马(hippocampus,HI)内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时空效应性反应变化。方法大鼠侧脑室内注射KA,用抗即刻早期基因Fos蚩白和抗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双重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显示痫性发作后HI同一部位内反应性神经元与星形胶质细胞的分布。结果 KA诱导大鼠癫痫发作,HI内的Fos阳性神经元和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明显增多,两者分布范围基本一致.且癫痫诱发30min 后GFAP开始增多,1 h达高峰;1 h后Fos阳性产物开始增多,2 h达高峰;部分Fos阳性神经元周围有GFAP免疫反应产物包绕。显示反应性神经元(Fos阳性)与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GFAP阳性)之间关系密切。结论HI内的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与癫痫发作直接相关且存在相互关系,可能共同参与癫痫的发生及其调节。
刘智良徐如祥杨志军尹震姜哓丹戴宜武罗成义饶志仁
关键词:FOS胶原纤维酸性蛋白红藻氨酸痫性发作
神经生长因子对AchRab诱导脑内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
2003年
为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对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脑室内注射致重症肌无力(MG)中枢神经系统(CNS)损害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分别从 MG 患者和健康人血中提取的 IgG,注入大鼠脑室系统(MG 组和 C_1组),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观察脑细胞凋亡情况及动态变化;另一组在注入 AchRab 后予 NGF(NGF 组);一组不予任何处理作为空白对照(C_2组)。结果表明,NGF 组凋亡细胞数少于 MG 组。结论:NGF能减轻神经元凋亡的程度,补充 NGF 可能有助于 MG CNS 损害的防治。
王英鹏徐建民李柱一游国雄王者晋饶志仁兰杰
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脑室内注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脑细胞凋亡
大鼠间脑向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的投射
1984年
本实验用HRP方法研究了大鼠间脑向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前部的投射。间脑向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前部的投射主要来自同侧的内侧视前区、丘脑下部前区、背内侧核、腹内侧核、背侧乳头体前核、丘脑下部外侧部、Forel氏区和未定带,对侧较少。其中丘脑下部前区、腹内侧核、背侧乳头体前核和未定带向同侧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外侧核的投射明显地多于向内侧核和对侧外侧核的投射。丘脑下部前区向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投射的神经元多位于该区的腹外侧部,即外前核范围内。外侧视前区和丘脑下部外侧部前份向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外侧核和内侧核均有投射,而丘脑下部外侧部的结节份和乳头体份可能只投射到外侧核。
施际武张凤真饶志仁彭兆知
关键词:丘脑下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间脑
LPS激发大鼠前脑神经元Fos和小胶质细胞OX42表达改变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单次腹腔注射LPS后前脑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的可塑性变化和相互关系。 方法  应用抗Fos、抗TH或抗OX4 2单一、以及抗Fos/抗TH/抗OX4 2三重免疫组化标记方法 ,观察大鼠单次腹腔注射LPS后 ,Fos阳性神经元、Fos/TH阳性神经元、OX4 2阳性小胶质细胞在脑内的表达分布及时程变化 ,以及Fos阳性神经元或Fos/TH阳性神经元与OX4 2阳性小胶质细胞之间的关系。 结果  Fos阳性神经元分布在额、顶皮质 ,扣带回和梨状皮质 ,外侧隔核腹侧部 ,杏仁中央核 ,海马CA2区、CA3区、齿状回 ,下丘脑室旁核、视上核、下丘脑外侧区和第三脑室周围灰质等。Fos阳性神经元在注射后 30min出现表达 ,注射后 1~ 3h为表达高峰。反应阳性小胶质细胞首先于脑室周围灰质出现 ,注射后 6h达到高峰 ,胞体变大 ,突起变粗 ,OX4 2呈阳性深染 ,密集分布于Fos阳性神经元的表达区域。下丘脑Fos/TH/OX4 2三重染色切片显示 :由LPS激活的Fos/TH阳性神经元周围被OX4 2阳性细胞包绕并接触 ,表明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在对LPS刺激的反应中关系密切。 结论  在外周免疫刺激下 ,下丘脑、扣带回、梨状皮质和海马内的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可能参与免疫调节。
兰莉高蓓饶志仁
关键词:前脑脂多糖小胶质细胞FOS
神经递质转运体的研究进展
1997年
生活细胞(原核细胞或真核细胞)的生长、繁殖及正常生理功能的维持,都有赖于从细胞外液中摄取某些物质,例如:糖、离子、氨基酸、某些药物或大分子的前体物质。它们通常是借助于细胞膜上的一种转运体(transporter)进行跨膜转运的。转运体是一种糖蛋白。有关细胞转运体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飞速的进展.
高文饶志仁
关键词:病理学分子生物学
16Hz次声作用对大鼠海马TRPV4、GFAP和fos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研究16Hz,90dB和130dB次声作用后,大鼠海马瞬时感受电位香草酸家族4(TRPV4)通道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fos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16Hz,90dB和130dB次声作用于大鼠,2h/d,作用7d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大鼠海马中TRPV4蛋白、GFAP和fos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16Hz,130dB次声作用7d后,与对照组相比较大鼠海马中显著表达TRPV4阳性神经元,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和fos阳性神经元(P<0.05),三者分布一致,关系密切;90dB组大鼠的上述三种蛋白表达均较130dB组弱(P<0.05)。结论16Hz,90dB和130dB次声作用可以引起大鼠海马TRPV4阳性细胞表达增多,且能够激活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
程浩然赵钢饶志仁陈景藻毛星刚刘静周彬
关键词:次声FOS蛋白
大鼠脑组织微注射红藻氨酸与γ-刀照射后GFAP反应变化被引量:3
1999年
目的:分别以红藻氨酸(KA)微注射和γ-刀照射大鼠单侧尾状核,比较两者星形胶质细胞(AS)的适应性变化.方法:用抗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ABC法检测在受损伤3h至30d的不同时期AS的变化.结果:2种损伤方式都可引起靶区GFAP阳性反应的细胞数量的增加,并且都可见到两种类型的阳性细胞,即胞体小、突起细的纤维型和胞体大、突起粗的肥大型.但二者在AS的反应顺序上有不同,在KA微注射组,24h内靶区呈大片坏死,几乎无阳性反应出现,3d后坏死区周围有少量AS出现,随成活时间延长,AS的增生和肥大增加;而γ-刀照射组,靶区在3h~7d时都有AS的增生和肥大,14d时靶区有坏死点出现,AS数量比3h~7d时减少,30d时出现坏死区,且在坏死区周围AS反应呈层次变化.距离靶区越近,AS变形越明显,距靶区越远,AS渐呈现正常细胞形态.结论:γ射线和KA在损伤大鼠脑组织后可引起星形胶质化反应;GFAP可以作为一种衡量CNS损伤的指标;两者反应的不同之处则提示二者的作用机理不同.
杨婷饶志仁鞠躬
关键词:GFAP红藻氨酸伽玛刀星形细胞
共2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