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琳

作品数:52 被引量:239H指数:9
供职机构: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细胞
  • 12篇皮肤
  • 11篇凋亡
  • 11篇病理
  • 10篇细胞凋亡
  • 10篇淋巴
  • 9篇淋巴瘤
  • 8篇肿瘤
  • 7篇膜炎
  • 6篇皮肤肿瘤
  • 6篇免疫
  • 5篇皮损
  • 5篇细胞淋巴瘤
  • 5篇临床病理
  • 5篇角膜
  • 4篇脂膜炎
  • 4篇湿疣
  • 4篇皮下
  • 4篇皮下脂膜炎
  • 4篇皮下脂膜炎样

机构

  • 52篇华西医科大学...
  • 2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第81...
  • 1篇泸州医学院附...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四川省肿瘤医...
  • 1篇乐山市人民医...
  • 1篇四川省林业中...
  • 1篇攀枝花市第五...
  • 1篇武胜县人民医...
  • 1篇四川省皮肤病...

作者

  • 52篇王琳
  • 18篇周光平
  • 11篇张敏
  • 11篇杨毅
  • 10篇李俸媛
  • 9篇冉玉平
  • 9篇张谊之
  • 8篇杜晓萍
  • 7篇李利
  • 7篇李甘地
  • 7篇刘卫平
  • 6篇罗清礼
  • 6篇邓应平
  • 5篇蔡如超
  • 4篇成娘
  • 3篇夏瑞南
  • 3篇郭在培
  • 2篇吴海英
  • 2篇周蕾蕾
  • 2篇李薇

传媒

  • 9篇临床皮肤科杂...
  • 7篇中华皮肤科杂...
  • 6篇华西医科大学...
  • 4篇临床与实验病...
  • 4篇华西医学
  • 3篇皮肤病与性病
  • 3篇中华眼科杂志
  • 2篇眼科研究
  • 2篇中华眼底病杂...
  • 2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四川医学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四川省卫生管...
  • 1篇普外基础与临...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3
  • 4篇2002
  • 12篇2001
  • 12篇2000
  • 12篇1999
  • 4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6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误诊为黑色素瘤的脉络膜结核球一例被引量:8
1999年
周晓红王琳罗清礼
关键词:误诊
视网膜色素变性光感受器的组织病理学观察被引量:4
1996年
目的:研究视网膜色素变性光感受器的组织病理学改变。方法:对9例11眼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光感受器进行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发现赤道部光感受器病理损害最明显,其次为周边区、后极部和黄斑。中期病例病理改变包括外节盘膜退变、变小和连接纤毛减少或消失;内节粗短、线粒体肿胀。晚期病例内、外节和纤毛消失,外界膜粘附在色素上皮细胞或Bruch膜上。光感受器细胞核减少、排列紊乱,细胞变性、结构破坏。移位的Müler细胞和增生肥大的细胞突占据了内外节和光感受器细胞核消失所遗留的空间。色素上皮细胞退变,部分消失或移位到视网膜内。结论:视网膜色素变性光感受器有明显损害。
罗清礼王琳
关键词:视网膜炎色素性病理学光感受器超微结构
乳腺肿块诊断方法的应用及其评价被引量:1
1997年
<正>我科1995年4月至1996年4月收治乳腺肿块126例,术前常规进行临床触诊、乳房B超、乳腺钼钯X线摄片及针吸细胞学检查。现就其中资料完整的85例,对照其病理检查结果,以评价各诊断方法的应用价值。1 1%#11临床资料85例乳腺肿块患者中良性50例,恶性35例,除1例男性外,其余均为女性。病程:良性者10天~40年,千均2.3年;恶性者1月~4年,平均11.6个月。年龄:良性者20~57岁,平均39岁;恶性者27~73岁,平均51岁。职业:工人25例,农民14例,教师9例,干部17例,其他20例。本组患者术前各种诊断方法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情况见附表。
杨金巧周蕾蕾王琳龙启明赵俊玲
关键词: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乳腺肿瘤
四川首例裴氏着色真菌病被引量:4
2000年
冉玉平王晓霞代亚林王琳杜晓萍周光平张杰彭雪梅
角化棘皮瘤细胞凋亡和bcl-2、bax表达及其相互关系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探讨角化棘皮瘤(keratoacanthoma, K A) 在细胞凋亡方面的生物学特点。方法:用末端脱氧核苷酰转移酶( Td T)介导的d U T P 生物素缺口末端标记技术( T U N E L) ,原位检测20 例角化棘皮瘤中凋亡细胞;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皮损部位bax 和bcl2 基因产物的表达。结果: K A 中80 % (16/20) 瘤中心出现凋亡细胞。30 % (6/20) 肿瘤边缘bcl2 呈弱阳性染色。全部病例bax 染色阳性。细胞凋亡指数与bax 表达强度显著正相关( r= 0680 , P= 0001) ,与bcl2 表达强度显著负相关(r = - 0618 , P= 0004) 。结论:细胞凋亡为角化棘皮瘤的典型生物学特征,可能在 K A 的自然消退中发挥重要作用。
李利王琳成娘杜晓萍杨毅周光平
关键词:角化棘皮瘤BCL-2基因BAX基因细胞凋亡
角化棘皮瘤与鳞状细胞癌患者表皮细胞凋亡和增殖的研究被引量:15
2000年
目的 探讨角化棘皮瘤与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表皮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差异。方法 采用末端特异性 DNA标记技术和免疫组化法,原位检测了 20例角化棘皮瘤和 25例鳞状细胞癌患者表皮的细胞凋亡、凋亡相关基因 bax及 bcl-2和代表细胞增殖的核抗原 Ki-67的表达。 结果 角化棘皮瘤的细胞凋亡率 (48.83% )明显高于鳞状细胞癌 (26.08% ),前者的增殖率 (9.03% )明显低于后者 (27.20% )。鳞状细胞癌分化程度越低,凋亡细胞越少,增殖率越高。 bcl-2抗原仅在两病少数边缘瘤细胞中微弱表达。两病均表达 bax抗原,与凋亡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角化棘皮瘤和鳞状细胞癌在凋亡的形态和基因调控方面有相似的特点,但鳞状细胞癌的增殖活性更高。
李利王琳杨毅杜晓萍周光平成娘
关键词:角化棘皮瘤鳞状细胞癌皮肤肿瘤细胞凋亡
咳嗽变异型哮喘与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肺功能变化的探讨被引量:9
1999年
为了解咳嗽变异型哮喘(咳型哮喘)与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慢喘支)患者的肺功能变化特征,作者对30例咳型哮喘和25例慢喘支患者的临床及肺功能改变进行了探讨。结果:两组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有显著性差异(P<0.05);咳型哮喘组患者的最大呼气流量、最大呼气中段流量和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测值基本正常,而慢喘支组则明显下降;激发试验中咳型哮喘100%显示阳性,而慢喘支组阳性者不足1/4;阳性时咳型哮喘所需激发剂平均浓度与慢喘支相比为1∶4.7,明显低于后者,且两者的阳性浓度极少交叉。上述结果提示,尽管咳型哮喘与慢喘支患者的临床表现有某些相似之处,但两者仍有明显差别。
袁玉如王琳曾继军
关键词:咳嗽变异型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肺功能
乳头状汗管囊腺瘤1例被引量:5
2001年
报道 1例乳头状汗管囊腺瘤。患者女, 30岁。头顶部约 1.5cm× 1.0cm肉红色疣状增生物 18年。质软,表面潮湿,有水样分泌物。微痒无压痛,无毛发生长。手术切除随访 3个月无复发。
李利王琳韩德忠杜晓萍冉玉平周光平
关键词:乳头状汗管囊腺瘤病理
斑秃皮损中Fas及Fas配体的免疫组化研究被引量:18
2002年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例斑秃(A组)、10例全秃(B组)患者及5名正常对照头皮Fas及Fas配体(FasL)的表达。结果见Fas在A组中的毛囊、毛囊周围浸润的淋巴细胞有更强的表达,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皮的阳性表达在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FasL在A组6例、B组2例的表皮、A组4例的毛囊角质形成细胞有弱表达。Fas/FasL的阳性表达可能参与斑秃发病的某些免疫过程。全秃更强的Fas表达,似与其更严重的免疫受损有关。
张谊之张敏王琳李俸媛
关键词:斑秃FASFAS配体免疫组织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6例报道
1999年
雷朗王琳申素琼
关键词: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