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敏

作品数:19 被引量:108H指数:5
供职机构: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皮损
  • 6篇细胞
  • 6篇FAS
  • 5篇凋亡
  • 5篇细胞凋亡
  • 4篇湿疣
  • 4篇狼疮
  • 4篇尖锐湿疣
  • 4篇红斑
  • 4篇红斑狼疮
  • 4篇BCL-2
  • 3篇系统性红斑
  • 3篇系统性红斑狼...
  • 3篇免疫
  • 3篇激素
  • 3篇SLE
  • 3篇KI-67
  • 3篇病理
  • 2篇性激素
  • 2篇血清

机构

  • 19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乐山市人民医...

作者

  • 19篇张敏
  • 13篇张谊之
  • 11篇王琳
  • 6篇李俸媛
  • 4篇周光平
  • 2篇张军军
  • 2篇严密
  • 2篇杨毅
  • 2篇蒋献
  • 2篇徐利
  • 2篇陈娘
  • 1篇李薇
  • 1篇李利
  • 1篇赵昊宇
  • 1篇邱东生
  • 1篇冉玉平
  • 1篇熊琳
  • 1篇肖文
  • 1篇郭在培
  • 1篇刘琼珍

传媒

  • 6篇临床皮肤科杂...
  • 4篇中华皮肤科杂...
  • 3篇华西医科大学...
  • 2篇中华眼底病杂...
  • 2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皮肤病与性病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年份

  • 3篇2002
  • 4篇2001
  • 7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7
  • 1篇1996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干扰素α-2b对尖锐湿疣患者皮损表皮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被引量:14
2000年
张谊之张敏徐利李利王琳李俸媛
关键词:尖锐湿疣表皮细胞细胞凋亡
Fas、Bcl-2、Ki-67在尖锐湿疣皮损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 探讨尖锐湿疣 (CA)细胞Fas、Bcl 2、Ki 6 7表达的意义。方法 : 对 2 8例CA用免疫组化法 ,观察Fas、Bcl 2及Ki 6 7的阳性表达。结果 :  2 8例 ( 10 0 % )Fas和Ki 6 7阳性 ,Bcl 2仅 8例( 2 8.6 % )有中低度的表达。其Fas、Bcl 2及Ki 6 7阳性细胞指数与病情严重度无显著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 CA中角质形成细胞Fas、Bcl 2的阳性表达可能与HPV感染的发生、发展有关 ,Ki 6
张谊之张敏徐利李俸媛
关键词:尖锐湿疣性病FASBCL-2KI-67
斑秃皮损中Fas及Fas配体的免疫组化研究被引量:18
2002年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例斑秃(A组)、10例全秃(B组)患者及5名正常对照头皮Fas及Fas配体(FasL)的表达。结果见Fas在A组中的毛囊、毛囊周围浸润的淋巴细胞有更强的表达,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皮的阳性表达在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FasL在A组6例、B组2例的表皮、A组4例的毛囊角质形成细胞有弱表达。Fas/FasL的阳性表达可能参与斑秃发病的某些免疫过程。全秃更强的Fas表达,似与其更严重的免疫受损有关。
张谊之张敏王琳李俸媛
关键词:斑秃FASFAS配体免疫组织
毛囊阻塞三联症1例被引量:5
2000年
肖文李薇王琳王建才张敏周光平
关键词:病理
尖锐湿疣角质形成细胞凋亡及Ki-67的表达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研究尖锐湿疣 (CA)角质形成细胞的凋亡及Ki 6 7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对 48例CA采用TUNEL技术原位检测其细胞的凋亡 ,用免疫组化方法 ,观察Ki 6 7阳性的表达。结果 :表皮中见到典型的凋亡细胞 ,表皮各层中有较多Ki 6 7阳性细胞。病情严重度与凋亡指数无显著差异性 (P >0 0 5 ) ;与Ki 6 7阳性细胞指数比较则有显著差异性 (P <0 0 0 5 )。凋亡细胞与Ki 6 7阳性细胞之间呈负相关 (r =0 5 13,P <0 0 5 )。结论 :凋亡在限制病毒的繁殖上起重要作用。Ki 6
张谊之张敏王琳李俸媛
关键词:尖锐湿疣细胞凋亡KI-67角质形成细胞
女性SLE血清性激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研究
2000年
目的:探讨性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20例女性SLE血清睾酮(T)、游离睾酮(FT)、二氢睾酮(DHT)、脱氢表雄酮(DHEA)、雌二醇(E2)、孕酮(Pr)、泌乳素(PRL)和IGF-1水平。结果:SLE患者血清T、FT、DHT、DHEA、Pr明显低于正常对照,PRL、IGF-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5),R无显著差异(P>0.05;性激素及IGF-1水平与疾病活动性(免疫学指标)有不同程度的相关。结论:性激素异常和IGF-1在SLE的发病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张敏张谊之曹波邱东生
关键词:SLE性激素IGF-1女性
SLE伴皮肤坏死性血管炎1例被引量:3
2000年
患者女, 31岁,咳嗽、胸痛、低热 1年半,双下肢水肿,四肢多发紫黑色斑伴血疱、溃疡 3个月。入院时体温 38℃,肝脾肿大,皮肤大量瘀斑、血疱、陈旧性瘢痕和溃疡; ANA 1∶ 1280,抗 dsDNA 1∶ 20;胸片示胸腔积液;病理示坏死性血管炎伴白色血栓。经使用皮质类固醇和对症处理后,病情好转。往院第 10日,突然癫痫大发作,抢救后好转出院,后失访。
赵昊宇王琳张敏熊琳周光平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坏死性血管炎并发症
白塞病皮损中淋巴细胞凋亡和Fas、bcl-2的表达被引量:6
2002年
为探讨白塞病Fas、bcl-2和细胞凋亡在皮损中的表达及其在发病机理中的作用,对19例白塞病(活动期12例,非活动期7例),用TUNEL法原位检测皮损淋巴细胞凋亡;用免疫组化法观察Fas、bcl-2阳性表达。结果表明活动期白塞病淋巴细胞凋亡及Fas有弱的表达,bcl-2有较强表达;非活动期Fas及凋亡表达增强,bcl-2仅有弱的表达,两组Fas、bcl-2及凋亡指数(AI)的表达有显著差异(P=0.001,P=0.002,P=0.009)。两组淋巴细胞的AI与Fas表达呈正相关(r=0.772,P=0.000);与bcl-2表达呈负相关(r=-0.889,P=0.000)。Fas介导的淋巴细胞凋亡的缺陷可能是白塞病发病的重要原因bcl-2有抑制凋亡的作用。
张谊之王琳陈娘蒋献张敏
关键词:白塞病淋巴细胞FASBCL-2皮损
视网膜光化学损伤中的前列腺素被引量:3
1999年
目的研究视网膜光化学损伤中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含量变化以及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XM)对这种变化的影响。方法36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和DXM组,后者于光照前3天开始,每日腹膜腔注射DXM(1mg/kg),连续5天。两组大鼠经(1900±106.9)lx,波长为510~560nm的光连续照射24小时,于光照前及光照结束后的6小时和1,3,7,14天分别摘除眼球,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进行视网膜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E2,PGE2)与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检测。结果对照组光照后6小时,1,3天PGE2的含量为(37.50±2.75,48.06±4.04,81.90±4.89)pg/mg,6-keto-PGF1α的含量为(4.68±0.69,7.50±0.57,10.40±0.71)pg/mg,明显高于DXM组相应时间点的PGE2(20.60±4.28,37.36±3.34,54.85±4.57)pg/mg及6-keto-PGF1α(2.50±0.59,4.68±0.81,6.87±1.10)pg/mg(P<0.01)。结论DX?
张军军严密张敏
关键词:视网膜病理学前列腺素光化学损伤
白塞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观察被引量:1
1997年
白塞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目前认为与自身免疫有关,此外发现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异常,提示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有改变,为此,我们对25例白塞病患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检测。一、资料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25例白塞病患者纳入研究。根据眼部病变、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和皮损诊断,具有两项表现并反复发作和皮肤针剌反应阳性者为不完全型,四项均具备为完全型。其中男16例,女9例,不完全型18例,完全型7例,年龄16~61岁,平均33.2岁,病期1~5年。25例与患者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献血员作对照。
张谊之张敏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