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毅

作品数:36 被引量:211H指数:8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浙江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5篇细胞
  • 9篇皮肤
  • 8篇淋巴
  • 7篇凋亡
  • 7篇肿瘤
  • 6篇细胞凋亡
  • 5篇银屑
  • 5篇银屑病
  • 5篇脂膜炎
  • 5篇皮肤肿瘤
  • 5篇皮下
  • 5篇皮下脂膜炎
  • 5篇皮下脂膜炎样
  • 5篇皮下脂膜炎样...
  • 5篇细胞淋巴瘤
  • 5篇淋巴瘤
  • 5篇膜炎
  • 4篇细胞癌
  • 4篇基因
  • 4篇病理

机构

  • 25篇温州医学院附...
  • 13篇华西医科大学...
  • 3篇温州医学院
  • 1篇解放军第81...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四川省肿瘤医...
  • 1篇浙江省温州市...

作者

  • 36篇杨毅
  • 11篇王琳
  • 10篇周光平
  • 10篇蔡剑峰
  • 7篇林孝华
  • 6篇李秉煦
  • 5篇李利
  • 5篇冉玉平
  • 5篇邵笑红
  • 4篇李甘地
  • 4篇吴慧珍
  • 4篇杜晓萍
  • 4篇刘卫平
  • 4篇成娘
  • 3篇李俸媛
  • 2篇张敏
  • 2篇张学奇
  • 2篇张萍
  • 2篇李智铭
  • 2篇邹炳辉

传媒

  • 8篇中华皮肤科杂...
  • 7篇临床皮肤科杂...
  • 5篇中国麻风皮肤...
  • 2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中国激光医学...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皮肤病与性病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温州医学院学...
  • 1篇医学信息(下...
  • 1篇华东六省一市...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7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7篇2001
  • 3篇2000
  • 6篇1999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更昔洛韦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头面部带状疱疹被引量:4
2002年
选用更昔洛韦联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G)治疗重症头面部带状疱疹10例(简称更组),并与阿昔洛韦联合IVIgG治疗19例(简称阿组)对照。10天为1疗程。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但疗后第3天、第5天病情严重程度积分,结痂时间和脱痂时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更组明显优于阿组。P分别<0.01,<0.01,<0.05,<0.05。
吴慧珍杨毅蔡剑峰
关键词:更昔洛韦丙种球蛋白带状疱疹
人乳头瘤病毒DNA表达与皮肤恶性黑素瘤的关系及意义
2005年
皮肤恶性黑素瘤(简称恶黑)的发病原因可能主要与紫外线照射有关,但其他原因如外伤也可能与某些类型的恶黑发病有关[1],某些发生在非暴露部位的恶黑也不能用紫外线照射来解释.
杨毅张萍杨雷邹炳辉王群姬
关键词:皮肤恶性黑素瘤人乳头瘤病毒DNA表达发病原因原位杂交HPV
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凋亡和Bcl-2、Bax基因的表达被引量:1
1999年
用特异性DNA 片断标记法(TUNEL) 研究了25例皮肤鳞状细胞癌(SCC) ,同时观察了Bax 和Bcl2 基因的表达。结果19 例发现凋亡细胞,6 例Bcl2 弱阳性染色, 全部病例Bax 染色阳性, 调亡均数与Bax 强度显著正相关,推测SCC 发生的原因不是由于细胞凋亡受到抑制。
李利成娘周光平王琳杨毅杜晓萍
关键词:皮肤鳞状细胞癌BCL-2基因BAX基因
Fas、bcl-2和细胞凋亡在皮肌炎患者受累肌肉中的表达被引量:4
2001年
张谊之王琳杨毅张敏陈娘
关键词:皮肌炎FASBCL-2细胞凋亡
爱维治治疗顽固性阴囊湿疹初步观察被引量:3
2005年
杨毅蔡剑峰李秉煦
关键词:爱维治小牛血清
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B7/CD28的表达被引量:8
2007年
韩义香杨毅章圣辉吴建波
关键词:外周血T细胞亚群B7/CD28银屑病患者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共刺激分子
调Q开关Nd∶YAG激光祛除文身938例被引量:1
2001年
吴慧珍林孝华李秉煦邵笑红蔡剑峰杨毅
关键词:调Q开关ND:YAG激光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的细胞毒颗粒相关蛋白TIA-1的表达及其与EB病毒的关系被引量:18
2000年
目的 认识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 (SPTCL)的临床和病理特点 ,研究细胞毒颗粒相关蛋白TIA 1在SPTCL中的表达及与Epstein Barr(EB)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 选用TIA 1、CD45RO、CD3、CD2 0和CD6 8等抗体作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染色 ;应用EBER1/2原位杂交检测EB病毒的潜伏感染。结果  17例SPTCL男女之比 1∶1.1,中位发病年龄 2 4岁 ,主要表现为下肢、躯干无症状性结节或肿块 ;组织学特点为肿瘤在皮下脂肪内呈脂膜炎样浸润 ,瘤细胞大小不等、形态各异 ,瘤内可见上皮样肉芽肿、多核巨细胞、豆袋细胞、小片坏死和瘤细胞浸润小血管壁 ,肿瘤表达T细胞标记 ;TIA 1阳性率为 10 0 0 % ;EB病毒EBER1/2原位杂交的阳性率为 2 9.4% ( 5 /17)。结论 SPTCL具有独特的病理组织学特点 ,可能来源于细胞毒T淋巴细胞或自然杀伤细胞 。
王琳杨毅刘卫平李甘地廖琼赖仁胜李俸媛冉玉平周光平
关键词: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TIA-1EB病毒
阴囊结节溃疡伴感染3周余
(1)病史:患者,男,53岁,鹿城区人,已婚,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否认性冶游史及出境史,否认外伤手术史、输血史和食物药物过敏史。因阴囊结节溃疡3周余就诊。3周前患者出现阴囊皮肤硬...
张学奇何莉莉邵笑红杨毅李智铭
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2例
2005年
杨毅林孝华蔡剑峰
关键词:丘疹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水疱皿治林脓疱赛庚啶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