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光平

作品数:133 被引量:756H指数:14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资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0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2篇皮肤
  • 24篇细胞
  • 12篇免疫
  • 10篇疗法
  • 10篇病理
  • 9篇淋巴
  • 9篇淋巴瘤
  • 9篇马拉色菌
  • 8篇药物疗法
  • 8篇真菌病
  • 8篇念珠菌
  • 8篇疗效
  • 8篇激素
  • 7篇带状疱疹
  • 7篇疗效观察
  • 6篇肿瘤
  • 5篇带状疱疹病毒
  • 5篇蛋白
  • 5篇凋亡
  • 5篇药疹

机构

  • 58篇华西医科大学...
  • 51篇四川大学华西...
  • 20篇华西医科大学
  • 15篇四川省人民医...
  • 10篇四川大学
  • 6篇四川省皮肤病...
  • 4篇华西医科大学...
  • 3篇顺天堂大学
  • 2篇大理医学院
  • 2篇双流县第二人...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成都市第二人...
  • 1篇川北医学院附...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成都市第六人...
  • 1篇成都市第三人...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第81...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作者

  • 133篇周光平
  • 72篇冉玉平
  • 20篇郭在培
  • 18篇王琳
  • 17篇蒋献
  • 13篇代亚林
  • 11篇李利
  • 11篇熊琳
  • 10篇杨毅
  • 10篇代亚玲
  • 9篇李薇
  • 9篇熊琳
  • 9篇张谊之
  • 8篇刘卫平
  • 7篇吴琦
  • 7篇李甘地
  • 7篇李福民
  • 7篇段德鉴
  • 7篇杜晓萍
  • 7篇兰长贵

传媒

  • 39篇临床皮肤科杂...
  • 29篇中华皮肤科杂...
  • 10篇中国皮肤性病...
  • 9篇中国麻风皮肤...
  • 8篇华西医学
  • 5篇四川医学
  • 4篇国外医学(皮...
  • 4篇中国真菌学杂...
  • 3篇皮肤病与性病
  • 3篇华西医讯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医学科技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华西药学杂志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四川生理科学...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9篇2006
  • 9篇2005
  • 6篇2004
  • 12篇2003
  • 11篇2002
  • 14篇2001
  • 15篇2000
  • 14篇1999
  • 5篇1998
  • 9篇1997
  • 3篇1996
  • 5篇1995
  • 6篇1994
  • 1篇1993
  • 2篇1991
  • 2篇1990
1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循证医学和皮肤性病学被引量:9
2001年
冉玉平蒋献周光平汪盛
关键词:循证医学皮肤性病学
国产环孢素A对郎格罕细胞及接触过敏的影响被引量:6
1995年
郭在培周光平熊琳余银霞
关键词:环孢素皮肤病L细胞接触过敏
原发皮肤恶性黑色素瘤p16蛋白、pRb表达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为探讨p16蛋白、pRb在恶黑中的作用。方法:以黑素细胞痔为对照,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p16蛋白、pRb在恶黑中的表达。结果:发现恶黑中的p16蛋白阳性率(33.06%)显著低于黑素细胞痣(84.21%)(P<0.05);伴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33.33%)显著低于无转移组(64.25%)(P<0.05)。pRb和p16蛋白在恶黑中的表达强度存在明显负相关关系。结论:p16蛋白表达缺失与恶黑及其转移有关,p16蛋白与pRb在恶黑中的负相关表明,恶黑发生机制涉及到周期表D1、CDK4、p16蛋白、pRb调节通路障碍。
黄玲雷观鲁周光平张谊之
关键词:恶性黑色素瘤P16蛋白PRB
鼻甲切除术后发生鼻脑毛霉病的诊治——附1例报告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报道1例罕见的继发于鼻甲切除术后的鼻脑毛霉病。临床经过患者为32岁女性,2年前因鼻甲肥厚接受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术后3d鼻部皮肤出现红斑,继而出现结节、溃疡。本次就诊的9个月前在门诊取分泌物镜下发现真菌菌丝,考虑为皮肤毛霉病而间断内服伊曲康唑和氟康唑。近半月病情迅速恶化,皮损坏死、发黑并伴剧烈头痛以鼻脑毛霉病收入院治疗。结果取鼻腔分泌物培养2d后长出棕褐色絮状菌落。镜下见无囊托的孢子囊,囊梗直立无分支,鉴定为毛霉属真菌。静脉两性霉素B治疗后头痛及皮损改善,但因低钾、心动过缓等副作用被迫停药。患者住院第7d放弃治疗,后失访。
冉玉平熊琳胡瑚张谊之代亚玲李志瑜周光平
关键词:毛霉鼻甲切除术
Ber EP4与EMA染色在皮肤基底细胞上皮瘤和鳞状细胞癌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观察BerEP4和EMA染色在皮肤基底细胞上皮瘤和鳞状细胞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BerEP4和EMA在皮肤基底细胞上皮瘤、鳞状细胞癌、光线性角化病、Bowen病、脂溢性角化病、寻常疣和基底鳞状细胞癌皮损肿瘤成分及周围组织、皮肤附属腺体中的表达。结果所有基底细胞上皮瘤和基底鳞状细胞癌肿瘤细胞呈BerEP4阳性,而鳞状细胞癌、光线性角化病、Bowen病、脂溢性角化病和寻常疣呈BerEP4阴性;多数鳞状细胞癌、Bowen病和部分光线性角化病肿瘤细胞及病变区域呈EMA阳性,而基底细胞上皮瘤、基底鳞状细胞癌、脂溢性角化病和寻常疣呈EMA阴性。结论联合使用BerEP4和EMA能很好地协助诊断皮肤基底细胞上皮瘤、基底鳞状细胞癌、癌前病变及一些良性增生性皮肤病。
刘宏杰郭在培刘卫平王琳周光平李俸媛杜晓萍
关键词:上皮皮肤基底细胞EMA脂溢性角化病
胫前黏液性水肿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0年
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背景下,循环自身抗体与成纤维细胞上自身抗原结合,产生IL~16和活化后可调节的正常T细胞表达并可能分泌的因子,趋化吸引CD4+T淋巴细胞.浸润T细胞活化成纤维细胞,分泌IL-6、8和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吸引炎性细胞浸润,形成血管周围炎.自身抗体、细胞因子与浸润T细胞使成纤维细胞合成过多透明质酸,发生黏液性水肿.局部创伤、感染可能起触发作用.持续大量细胞因子和透明质酸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并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过度合成细胞外基质,真皮纤维化,皮肤硬化.
兰长贵周光平
关键词:黏液水肿免疫成纤维细胞
皮肤微透析技术研究新进展被引量:2
2003年
皮肤微透析技术是应用半透膜两侧溶质被动自由弥散原理 ,动态地监测真皮组织间液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浓度的新技术。本文介绍了该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综述了近年在皮肤病理生理学。
李利MARY S周光平HUMBERT Ph
关键词:影响因素皮肤科药理学药代动力学
显性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临床分型和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6年
闫薇冉玉平周光平
关键词: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分子遗传学临床分型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表皮松解型水疱形成
从包皮龟头炎患者及正常人群分离鉴定念珠菌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了解包皮龟头炎患者的病因和危险因素。方法 :2 16例包皮龟头炎患者及 70例正常人的临床标本用透明胶带粘贴包皮龟头处皮屑取得 ,经 10 % KOH溶解后直接镜检 ,同时接种在不含放线菌酮的沙堡培养基平板上培养。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结合在米粉土温 - 80培养基上的形态学特点鉴定念珠菌菌种。结果 :从患者组和对照组包皮龟头处念珠菌的分离率分别为 4 6 .8%和 15 .7% ,其中白念珠菌的构成分别为 76 .7%和 36 .4 %。包皮过长的发生率在包皮龟头炎患者为 72 .2 % ,而在正常对照组为 38.6 %。结论 :近半数的包皮龟头炎与念珠菌有关 ,白念珠菌是患者的主要病原菌 ,包皮过长可能是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郭晓莉冉玉平熊琳代亚林周光平
关键词:包皮龟头炎念珠菌细菌分离细菌鉴定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糖蛋白E原核表达载体的表达及产物纯化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构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糖蛋白E(gE)原核表达系统的纯化方法,并鉴定目的蛋白。方法:将VZVgE基因片段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1λT,构建重组原核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GEX-VZVgE;用IPTG(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诱导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利用蛋白回收试剂盒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并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纯化产物的抗原性。结果: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所得到的重组质粒即为含有目的片段的重组载体pGEX-VZVgE;在IPTG诱导下pGEX-VZVgE表达分子质量为98ku的融合蛋白;纯化后的融合蛋白经凝血酶酶切后,得到分子质量约为72ku的VZVgE,并用免疫印迹证明其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结论:构建的VZVgE重组原核表达载体能表达重组蛋白,并建立了一套纯化VZVgE的方法;从而为VZVgE的应用研究打下基础。
李福民冉玉平吴琦李明段德鉴赵秀红周光平
关键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糖蛋白E原核表达载体融合蛋白免疫印迹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