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气管镜在儿童反复咳喘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术在儿童反复咳喘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该院2015年3月-2017年11月收治的297例反复咳嗽、喘息的患儿行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97例反复咳喘的患儿支气管镜检查镜下表现最常见的是支气管内膜炎,共193例,占65.0%,是反复咳喘患儿最常见的表现;气管、支气管软化的患儿23例,占7.7%;喉软化者18例,占6.1%;气管、支气管狭窄者13例,占4.4%;异物者7例,占2.4%;结构异常者17例,占5.8%;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2例,占0.7%;肿瘤2例,占0.7%;左主支气管未发育1例,占0.3%;支气管憩室1例,占0.3%;支气管镜下未见明显异常者20例,占6.7%。结论对于儿童反复咳喘性疾病,支气管镜检查能够明确病因并且指导治疗,在临床上应用价值较高。
- 杨家武付红敏袁廷运聂文莎王尚昆余凯杨洁
- 关键词:支气管镜儿童
- 可弯曲支气管镜术在儿童重症肺炎诊治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22年
- 重症肺炎在临床上有增多趋势,仅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常难以获得满意的疗效。近年来可弯曲支气管镜(FB)技术在儿科发展迅速,FB可以观察支气管的形态学特点,获取肺深部分泌物或组织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在重症肺炎的病原、病因诊断中起重要作用。FB还可通过灌洗、钳夹术、冷冻、局部给药等手段畅通气道,对控制感染、缩短病程、预防复发等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 王金华杨家武艾涛
- 关键词:可弯曲支气管镜重症肺炎儿童
- 舌下免疫与吸入激素在儿童尘螨过敏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早期疗效比较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舌下免疫与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在儿童尘螨过敏咳嗽变异性哮喘中早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尘螨过敏咳嗽变异性哮喘儿童60例,其中舌下免疫治疗组29例、吸入激素治疗组31例。对每位患者随访并记录在第1个月、4个月和7个月各项指标。采用广义估计方程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使用舌下免疫及吸入激素均能够改善咳嗽症状评分、用药评分及肺功能指标(FEV1、FEV1%pred、PEF),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进行比较,治疗后吸入激素组咳嗽症状积分低于舌下免疫组(P<0.05),肺功能指标(FEV1和FEV1%pred)的改善高于舌下免疫研究组(P<0.001),用药评分高于舌下免疫组(P<0.001)。结论对于尘螨过敏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早期使用舌下免疫治疗能够改善咳嗽症状和肺功能,减少临床用药,且安全性良好。与吸入激素比较,咳嗽症状及肺功能的改善程度不及吸入激素。
- 王凡赵军杨家武张曙冬
- 关键词: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吸入激素
- 儿童肌酸激酶升高病因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肌酸激酶主要存在于脑组织、心肌及骨骼肌中,主要包括3种同工酶:CK-BB、CK-MB及CK-MM.一般情况下,正常人血清中绝大部分均是CK-MM,少部分是CK-MB,极少量是CK-BB.一般肌细胞内肌酸激酶含量最多,如血清中肌酸激酶含量出现上升,则说明已有或正在出现肌损伤.该文对儿童肌酸激酶升高病因进行了分析,详细阐述了高CK血症的鉴别诊断及诊断思路,以期为更好的防治儿童高CK血症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 聂文莎王尚昆杨家武余凯袁廷运李银
- 关键词:肌酸激酶
- 持续性静脉泵入咪达唑仑治疗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效果及对患儿血清各项因子水平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究持续性静脉泵入咪达唑仑治疗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效果及对患儿血炎症因子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甘丙肽(GAL)、血神经肽Y(NP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11月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甘美医院收治的82例癫痫持续状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地西泮治疗,观察组给予咪达唑仑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发病情况、血清学指标(BDNF、GAL、NPY)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高于对照组的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6、TNF-α、IL-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发病间隔时间均长于治疗前,发病持续时间均短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发病间隔时间长于对照组,发病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DNF、GAL、NPY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的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静脉泵入咪达唑仑治疗小儿癫痫持续状态效果良好,可缩短癫痫持续时间及发病间隔时间,改善患儿体内炎症因子及血清学指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冯娟杨家武彭海燕
- 关键词:咪达唑仑炎症因子癫痫持续状态
-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LPS诱导肺上皮细胞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
- 付红敏聂文莎杨家武袁廷运
- 儿童支气管镜术613例操作体会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儿童支气管镜术操作方法,并将术中操作心得体会与同道分享。方法对2015年3月~2018年3月昆明市儿童医院综合内科613例因呼吸系统疾病住院(包括重症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并肺不张/肺实变、迁延性肺炎、反复咳喘原因待查、慢性咳嗽查因、喉喘鸣、上气道梗阻)接受软式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13例患儿接受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治疗,433例(70.6%)术中术后无任何并发症发生,180例(29.4%)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仅有1例(0.16%)因本身肺部病变严重导致术后出现二氧化碳潴留引发心律失常而死亡。术后并发症主要以一过性发热最为常见,71例(11.6%),术后刺激性咳嗽30例(4.9%),低氧血症28例(4.5%),声音嘶哑18例(2.9%),咳喘加重23例(3.7%),出血9例(1.5%)。各年龄段并发症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镜技术对于儿童呼吸道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价值较高,且总体上并发症少,创伤小,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技术。
- 杨家武王尚昆聂文莎余凯袁廷运杨洁付红敏
- 关键词:支气管镜儿童并发症安全性
- 495例肺炎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与痰液细菌培养对比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肺炎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与痰液细菌培养的阳性率差异。方法采集2015年3月~2017年11月我院综合内科诊断为肺炎,住院期间既取痰液又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行细菌培养和鉴定的患儿495例,比较痰液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495例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阳性者34例,阳性率为6.9%,居前三位者分别为:肺炎链球菌16例(47.1%),肺炎克雷伯菌11例(32.4%),大肠埃希菌4例(11.8%),其他3例(8.7%);培养结果与病情相符者32例,符合率94.1%。痰培养阳性者41例,阳性率为8.3%,居前三位的细菌分别为:肺炎链球菌21例(51.2%),金黄色葡萄球菌9例(22.0%),流感嗜血杆菌5例(12.2%),其他6例(14.6%);培养结果与病情相符者28例,符合率68.3%。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与痰液细菌培养阳性率无明显差异,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结果有更高的临床符合率,结果更可靠,对抗生素使用的指导意义大于痰液。
- 杨家武付红敏余凯袁廷运聂文莎张欧王尚昆
- 关键词:支气管镜肺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痰液细菌培养
- 电子支气管镜术在小儿反复咳嗽喘息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究电子支气管镜术在小儿反复咳嗽喘息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整群选取该院在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45例小儿因病因不明或疗效不佳的小儿反复咳嗽喘息性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应用电子支气管镜的检测,观察患者纤维支气管镜下的表现,并根据检测结果来分析患者的病因构成,给予相关治疗以及观察其疗效术后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45例患者经电子支气管镜的检查发现,支气管内膜炎的患者有75例;支气管狭窄的患者有25例;支气管软化的患者有20例;支气管异物的患者有10例;支气管扩张的患者6例,气道畸形5例,支气管内膜结核4例。结论对小儿反复咳嗽喘息性疾病进行电子支气管镜术检查,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确定病因,从而保障治疗方案的准确有效,具有较高的医学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张曙冬张欧谭力杨家武杨洁
- 昆明地区不同年龄段住院儿童大叶性肺炎287例病原学分析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地了解近2年儿童大叶性肺炎的病原学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昆明市儿童医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间住院的287例儿童大叶性肺炎的病原学情况分3个年龄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不同年龄段儿童大叶性肺炎的病原学特点。结果 287例中病原阳性194例,病原阳性率67.60%;单纯病原感染158例(55.05%),混合感染36例(12.55%);支原体混合EB病毒感染11例(3.83%);细菌感染(含嗜肺军团菌)58例(20.21%),其中嗜肺军团菌感染21例(7.32%);病毒感染34例(11.85%),支原体感染137例(47.74%),单纯细菌感染(含嗜肺军团菌)32例(11.15%),其中单纯嗜肺军团菌感染6例(2.09%),单纯病毒感染16例(5.57%);单纯支原体感染109例(37.98%);立克次体感染1例(0.35%)。儿童3个年龄段间大叶性肺炎肺炎支原体、细菌、病毒、嗜肺军团菌及混合感染阳性率比较,〈3岁和≥3岁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7岁和≥7岁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大叶性肺炎已成为多病原体疾病,且病原体随年龄的变化而改变,婴幼儿期以细菌感染为主,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均以支原体感染为主。
- 杨洁张欧杨家武
- 关键词:儿童大叶性肺炎病原学回顾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