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伟南

作品数:14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关节
  • 5篇膝关节
  • 4篇缺损
  • 4篇骨缺损
  • 3篇置换术
  • 3篇软骨
  • 3篇软骨缺损
  • 3篇手术
  • 3篇全膝关节
  • 3篇全膝关节置换
  • 3篇全膝关节置换...
  • 3篇膝关节置换
  • 3篇膝关节置换术
  • 3篇骨再生
  • 3篇关节置换
  • 2篇软骨再生
  • 2篇双腔
  • 2篇全髋
  • 2篇组织工程骨
  • 2篇髋关节

机构

  • 11篇四川大学华西...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四川音乐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4篇曾伟南
  • 9篇周宗科
  • 5篇杨静
  • 5篇康鹏德
  • 5篇沈彬
  • 5篇裴福兴
  • 3篇杨柳
  • 3篇王富友
  • 2篇陈诚
  • 2篇宁宁
  • 2篇石小军
  • 2篇王浩洋
  • 2篇龚啸元
  • 1篇刘俊利
  • 1篇李海
  • 1篇周凯
  • 1篇何军慧
  • 1篇陈佳丽
  • 1篇唐洪
  • 1篇廖霞

传媒

  • 2篇华西医学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中华关节外科...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医药前沿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科临床教学中结合3D可视化技术的多元化教学的应用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针对骨科临床教学中结合3D可视化技术的多元化教学的实用价值和效果加以探讨。方法选择2019年1—9月期间在我院骨科实习的86名临床医学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3名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另外43名学生作为研究组(采用结合3D可视化技术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对比以上两组学生的临床教学效果,包括学生满意度、考核成绩等内容。结果研究组学生在教学满意度方面高于对照组(97.67%vs.86.05%),在考核成绩(理论知识、实操、总成绩)等方面,研究组的成绩也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骨科临床学生开展结合3D可视化技术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整体效果较好,可提高临床医学实习生的理论、操作能力,提升教学的质量及满意度,具有实际推广价值。
曾伟南余秋萍刘俊利曾一平周宗科
关键词:骨科临床教学实习生医学教育
依托芬那酯凝胶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与两者独用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研究依托芬那酯凝胶联合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关节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293例Kellgren-Lawrence分级为I~Ⅲ级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联合使用依托芬那酯凝胶(外用,直径2 cm范围内,每次约3 g,每日3次,疗程2周)及布洛芬缓释胶囊(0.3 g,口服,每日2次,疗程2周),B组运用布洛芬缓释胶囊(0.3 g,口服,每日2次,疗程2周),C组则运用依托芬那酯凝胶(外用,直径2 cm内,每次约3 g,每日3次,疗程2周),分别于治疗后第0、1、2、4及8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患者静息痛、运动痛及夜间痛,进行疗效评价。结果293例患者中275例完成有效随访。第0~1周A、B、C三组患者3项VAS疼痛评分均表现出下降趋势,而在第1~2周其下降速度进一步加快。 A组在第2周达到最佳临床疗效,而B组及C组在第4周达到最佳临床疗效,并且从第1周开始A组3项VAS疼痛评分始终低于B、C两组。第4周开始三组患者3项VAS疼痛评分均呈现上升趋势。本研究中口服药物的两组上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354, P>0.05),外用药物的两组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334, P>0.05)。三组患者均无肾功能损害及凝血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依托芬那酯凝胶联合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关节痛临床效果优于单用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和单独外用依托芬那酯凝胶。起效时间短,作用强度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良好地临床应用价值。
周凯曾伟南周宗科沈彬杨静康鹏德裴福兴
关键词:环氧化酶2抑制剂关节痛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仿生凝胶修复猪关节软骨缺损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复合Ⅱ型胶原(ColⅡ)-透明质酸(HA)-氧化硫酸软骨素(OCS)仿生凝胶修复猪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以及移植细胞在软骨修复中所起的作用。方法以巴马香猪为实验动物,构建保留钙化层的猪膝关节软骨缺损模型,以自体BMSCs作为移植的种子细胞,并进行羟基荧光素乙酰乙酸(CFDASE)标记。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动物分为三组:A组(空白对照组,缺损不做处理)、B组(无细胞仿生凝胶组,缺损内植入仿生凝胶)和C组(BMSCs复合仿生凝胶组,缺损内植入CFDASE标记的自体BMSCs复合仿生凝胶)。术后1个月处死动物并取材(于取材前24h和48h静脉注射BrdU标记液)。术后1个月,于取材前24h和48h静脉注射BrdU标记液后处死动物。取c组部分修复组织做冰冻切片,行DAPI染色及BrdU免疫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对细胞进行观察、计数。对三组标本行大体观察、组织学染色,按照国际关节软骨修复协会(ICRS)评分方法进行大体和组织学评分。结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对C组软骨修复组织中的细胞进行观察、计数,修复组织中有(97.3±2.6)%的细胞源于植入的BMSCs,其中有增殖能力的细胞占(76.6±2.5)%。大体观察显示:C组的软骨缺损区域大部分被乳白色组织填充,而A、B组仍可见明显凹陷。组织学染色显示:C组软骨缺损区域被软骨样组织填充且与周围正常软骨整合良好,可见少量软骨陷窝,ColⅡ和糖胺聚糖含量接近邻近的正常软骨;A组缺损区域基本无修复组织;B组缺损区域有少量纤维样组织。A、B、C组的ICRS大体评分分别为(0.5±0.6)分、(2.3±0.5)分、(8.3±1.0)分,ICRS组织学评分分别为(0.5±0.6)分、(4.5±1.0)分、(10.3±2.4)分,C组与其他两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王奇唐洪曾伟南刘俊利王富友杨柳
关键词:软骨间质干细胞骨再生
人工全髋置换后引流与非引流的选择被引量:1
2013年
外科手术后放置引流的主要目的是减少血肿形成,降低感染风险,尤其对于涉及髓腔操作的骨科手术,术后出血量大,单纯加压包扎效果不佳,术后血肿形成风险高。资料显示引流运用于外科手术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五世纪,被称为“医圣”的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运用木制导管进行外科引流。
曾伟南周宗科
关键词:放置引流全髋置换血肿形成术后出血量希波克拉底
半环形外固定支架在膝关节结核关节融合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应用半环形外固定支架行晚期全膝关节结核关节融合术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2009年1月在我院行半环形外固定支架膝关节融合术的8例晚期全膝关节结核病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35.4岁(28~40岁),病程3.1年(9月~5.1年)。8例患者均采用前正中切口,彻底清除结核病灶后使用半环形外固定支架加压融合,并使膝关节处于功能位,术后继续正规抗结核化疗18个月,以获得骨性融合为观察终点。结果本组8例晚期全膝关节结核患者术后全部获得骨性融合,平均融合时间为20.5周(16~24周),患肢平均缩短4.9cm(3 cm~5cm),膝关节外翻角度5.2°(4°~7°),屈曲15.3°(10°~20°),无病例发生明显的旋转畸形,无切口感染、不愈合及延迟愈合病例,无外固定支架失败病例,其中3例患者发生针道感染。结论半环形外固定支架膝关节融合术是治疗晚期全膝关节结核的一种有效方法。
曾伟南周宗科杨静沈彬康鹏德裴福兴
关键词:膝关节结核关节融合术
髌股关节的解剖及生物力学特征
2023年
髌股关节是人体最大的滑车关节,其在伸膝的力学传导及增强下肢运动能力中至关重要。髌股关节由骨软骨界面结构、韧带支持结构、肌肉动力结构等构成。这些结构协同构成了髌股关节的功能,并共同参与维持髌骨运动轨迹的稳定。单个或多个结构的异常将造成髌股关节生物力学机制的失衡,最终产生髌股关节疼痛、髌骨不稳定等疾病。本综述拟从解剖构成、生物力学两个方面对髌股关节进行阐述。
尹力曾伟南曾伟南王财儒崔琳谢庆云王维陈松邓冰
关键词:髌骨髌股关节滑车伸膝装置生物力学髌骨不稳
华西医院骨科关节置换术加速康复围手术期血液管理临床实践及成效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围手术期血液管理策略在我科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实践及成效。方法:全面分析总结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开展的血液管理策略,并分析取得的相关成效。结果:目前我科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液管理策略主要包括:术前优化造血及治疗贫血、术中减少出血及术后治疗贫血及合理输血。其中术前包括患者贫血原因筛查及治疗等;术中包括优化手术操作技术、控制性降压、氨甲环酸使用及血液回输等;术后包括冰敷和加压包扎、氨甲环酸使用,贫血纠正,合理输血等。通过以上管理策略的实施,我科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血红蛋白水平得到持续提升,输血率明显降低,节约大量血源。目前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输血率已降至0.8%以下,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结论:我科髋、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血液管理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骨科手术围手术期血液管理进一步优化提供参考。
曾伟南杨静沈彬康鹏德裴福兴周宗科
关键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血液管理
基于服务流程设计的全程管理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及满意度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研究基于服务流程设计的全程管理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疼痛、功能、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等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3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接受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204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普通组和全程管理组各102例。普通组患者接受传统围手术期管理,全程管理组患者接受基于服务流程设计优化后的全程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术后3 d及术后3、8、12周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膝关节伸屈活动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简表(PSQ-18)评分、术后12周上下楼梯能力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入组时的基线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 d HSS评分、关节活动度及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但在术后3、8、12周时全程管理组评分均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术后12周时全程管理组患者较普通组具有更好的上下楼梯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满意度方面,全程管理组患者在术后3 d,术后3、8、12周时满意度均优于普通组(P<0.001)。结论基于服务流程设计的全程管理对减轻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疼痛、增加活动度、改善功能、提高满意度和减少并发症等具有积极作用。
周倬屹杜泽廖霞石小军王浩洋宁宁曾伟南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关节功能满意度
国产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管理的华西方案被引量:2
2021年
近年来,国产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报道逐渐增加,针对围手术期可能出现的问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通过建立多学科团队、术前充分评估、术中精准操作、全程优化管理(切口管理、疼痛管理、功能锻炼及随访管理)等措施,结合临床实际情况,探索并制定了国产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管理方案,以期促进患者康复。该文对上述方案进行介绍,旨在为国产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管理优化提供参考。
廖霞周宗科宁宁陈佳丽石小军曾伟南李晔王立群屈俊宏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
小切口开放胫骨高位截骨环形外支架固定矫正膝内翻畸形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评价胫骨高位开放性截骨环形外支架固定矫正膝内翻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10膝胫骨上端内翻导致膝内翻畸形患者临床及术后随访资料。采用小切口开放胫骨高位截骨环形外支架固定截骨端的手术方式,术后1、2、3、6、12、24、36月随访,评价指标包括膝关节内翻角、膝间距、胫骨平台后倾角及Insall-salvai指数、针道感染、骨折愈合时间等。结果术前膝关节内翻角度为10°~28°,平均15.3°±2.3°。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安放环形外支架固定截骨端,术后患者均有效随访,随访时间24~36月,平均(29.3±3.1)月,外支架固定稳定,无固定失败病例,截骨平面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8~12周,平均(11.2±1.5)周,无不愈合或延迟愈合发生。术后膝关节内翻角为-7°~3°,平均为-1.1°±0.6°,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例患者发生针道浅部感染,均治愈。结论小切口开放胫骨高位截骨环形外支架固定矫正膝内翻畸形具有固定稳定、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曾伟南何军慧周宗科沈彬杨静康鹏德裴福兴
关键词:膝内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