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鹏德

作品数:521 被引量:2,391H指数:25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65篇期刊文章
  • 210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20篇医药卫生
  • 5篇机械工程
  • 4篇农业科学
  • 3篇化学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281篇关节
  • 177篇关节置换
  • 141篇置换术
  • 134篇髋关节
  • 115篇股骨
  • 100篇全髋
  • 99篇膝关节
  • 98篇髋关节置换
  • 96篇全髋关节
  • 90篇骨头
  • 89篇全髋关节置换
  • 89篇股骨头
  • 87篇坏死
  • 84篇术后
  • 74篇头坏死
  • 74篇骨头坏死
  • 73篇股骨头坏死
  • 68篇髋关节置换术
  • 67篇膝关节置换
  • 63篇全膝关节

机构

  • 459篇四川大学华西...
  • 16篇西安交通大学...
  • 15篇四川大学
  • 13篇华西医科大学
  • 7篇福建医科大学
  • 6篇兰州大学第二...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 5篇北京协和医院
  • 4篇北京积水潭医...
  • 4篇新疆医科大学...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川北医学院附...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山东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日友好医院

作者

  • 481篇康鹏德
  • 409篇裴福兴
  • 332篇沈彬
  • 322篇杨静
  • 321篇周宗科
  • 64篇黄强
  • 57篇马俊
  • 41篇屠重棋
  • 40篇谢小伟
  • 29篇谭振
  • 29篇张晖
  • 27篇黄富国
  • 24篇石小军
  • 23篇宋跃明
  • 23篇王浩洋
  • 19篇王光林
  • 18篇杨天府
  • 17篇姚运峰
  • 16篇王坤正
  • 14篇胡钦胜

传媒

  • 52篇中华骨科杂志
  • 47篇中国矫形外科...
  • 26篇四川省医学会...
  • 26篇第二届海峡两...
  • 19篇中华关节外科...
  • 19篇中国骨与关节...
  • 16篇中国骨与关节...
  • 13篇第20届中国...
  • 12篇中国骨与关节...
  • 12篇第七届西部骨...
  • 10篇实用骨科杂志
  • 10篇华西医学
  • 9篇中国修复重建...
  • 8篇中华骨与关节...
  • 8篇第七届全国创...
  • 7篇中华外科杂志
  • 7篇四川大学学报...
  • 7篇第十届西部骨...
  • 6篇第四届中华骨...
  • 4篇中国骨质疏松...

年份

  • 7篇2023
  • 6篇2022
  • 8篇2021
  • 15篇2020
  • 8篇2019
  • 3篇2018
  • 20篇2017
  • 34篇2016
  • 59篇2015
  • 55篇2014
  • 44篇2013
  • 24篇2012
  • 72篇2011
  • 52篇2010
  • 27篇2009
  • 16篇2008
  • 4篇2007
  • 8篇2006
  • 9篇2005
  • 4篇2004
5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止血带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不安置引流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目的 对比研究使用或不使用止血带,安放与不安放引流管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安全性及疗效影响,研究非止血带不放置引流是否促进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加速康复。 方法选择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就诊拟行全膝关节置换治疗的160例OA或RA患...
周宗科裴福兴沈彬康鹏德杨静
用原股骨头假体制备占位器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介绍一种通过用原股骨头假体制备万古霉素骨水泥占位器的方法,总结其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二期翻修前,对感染的治疗和关节功能保留的经验,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11月至2012年7月因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在本中心接受分期翻修治疗的患者中,有11例11髋在一期感染病灶清除后,植入用原股骨头假体制备的抗生素骨水泥临时占位器,待感染治愈后接受了二期翻修。观察使用这种占位器治疗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有效性以及并发症,观察患者一期和二期翻修术后的功能情况。结果全部患者获得随访,末次随访距二期翻修平均(12.6±2.5)个月。病灶清除术后患髋均能伸直0°,屈髋平均(89.1±6.3)°,外展平均(31.8±5.1)°。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40.5±9.9)分升至(79.3±4.5)分,二期翻修后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达(91.7±2.6)分。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无感染复发征象。1例患者一期翻修术后3周时出现髋关节占位器脱位,经两次手法复位均失败。1例患者发生占位器柄断裂。结论保留原股骨头假体制备的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在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一期翻修术中,表现出操作简单、感染控制满意、保留关节功能好的特点,需要注意占位器柄断裂、占位器脱位且难以复位的风险,通过改进方法后可以减少甚至避免这些并发症发生。
马俊黄泽宇黄强沈彬康鹏德周宗科杨静裴福兴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翻修
髋、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尿路感染的病原菌构成及药物敏感性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髋、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尿路感染的病原菌构成及药物敏感性(药敏)结果,以协助制定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方案。方法收集骨科2013年1月1日—2015年10月1日诊治的髋、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尿路感染患者的病原菌种类及药敏结果,分析各类病原菌的构成比及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尿培养共检出117株病原菌,包含11类菌种,革兰阴性菌占86.3%,其中大肠埃希菌所占比例最高(70.9%),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7.7%)及变形杆菌(3.4%);而检出的革兰阳性菌中,粪肠球菌与屎肠球菌占检出菌株总数的比例分别为6.8%及3.4%。病原菌对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及磺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但对呋喃妥因、部分氨基糖苷类、碳青霉烯类、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抗菌药物仍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尿路感染的病原菌谱广,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及肺炎克雷伯菌,药敏结果提示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初始经验治疗可选择呋喃妥因、丁胺卡那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但应根据药敏结果及时调整抗菌药物。
陈志周凯王端周宗科沈彬杨静康鹏德裴福兴
关键词:尿路感染药物敏感性
大头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换术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的早期疗效观察
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hip,DDH)继发骨关节炎患者晚期常须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以缓解疼痛,恢复功能。对于年轻的...
黄强沈彬杨静周宗科康鹏德裴福兴
关键词:骨关节炎全髋关节置换术
髓内打压植骨结合广泛多孔涂层长柄假体在股骨侧严重骨缺损(Paprosky Ⅲ A型)翻修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探讨股骨侧严重骨缺损(Paprosky ⅢA型)翻修中应用髓内打压植骨结合广泛多孔涂层长柄假体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3月~2010年9月,对38例(38髋)Paprosky ⅢA型股骨骨缺损患者行翻修重建,其中男24例,女14例,平均年龄62岁.翻修原因:骨溶解、无菌性松动29例,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术后感染二期翻修6例,假体周围骨折3例(Vancouver B3型).股骨侧干骺端骨缺损采用同种异体颗粒骨髓腔内打压植骨进行修复,股骨柄采用全涂层长柄假体(7~10英寸).术后定期随访,髋关节功能评价采用Harris评分,影像学采用X线片及CT观察:假体柄有无松动下沉、股骨近端应力遮挡情况、植入的异体颗粒骨与宿主骨整合情况.结果 38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53.4个月(23~62个月),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42分(32~47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平均86分(69~95分).无患者发生脱位、假体周围骨折.1例术后感染,行再次二期翻修;1例假体柄在术后6个月内下沉4.24 cm,再次翻修时选择更粗的假体柄,末次随访时假体柄稳定;其余所有患者假体柄均牢固固定.3例出现轻-中度应力遮挡.15例近端皮质骨密度及厚度有增加,厚度平均增加约1.8 mm(0.7~3.5 mm),植入骨与宿主骨逐渐整合并增加了骨缺损区的骨质储备.结论严重骨缺损(Paprosky ⅢA型)的股骨翻修中,采用髓内颗粒骨打压植骨可以很好的修复股骨中上段骨缺损,重建股骨干骺端.依靠广泛多孔涂层长柄假体在远端的牢固压配固定,结合股骨干骺端髓内紧密打压植骨,使假体柄在股骨中上段及远端均能获得较好的初始稳定性,近期临床和影像学结果满意,远期疗效有待观察.
杨青杨静裴福兴沈彬康鹏德周宗科
关键词:打压植骨再手术骨缺损
急性、迟发性、慢性假体周围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及疗效分析被引量:17
2019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华西医院骨科收治的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微生物培养及药敏等数据,比较急性、迟发性及慢性感染病原菌构成与耐药性的特征,分析不同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骨科自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收治的初次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病例的相关资料,共146例患者,其中男性77例,女性69例;年龄29~89岁,平均(57.37±14.74)岁。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假体周围感染111例,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假体周围感染35例。根据感染持续时间划分为急性、迟发性及慢性感染三组,其中急性、迟发性及慢性感染分别为19例,20例,107例。统计各组的培养阳性率、病原菌构成与耐药率,分析不同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革兰阳性菌是各个类型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在急性、迟发性、慢性感染中分别占57.89%、60.00%及54.21%,以表皮葡萄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占比例最高。革兰阴性菌所致感染以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大肠埃希菌为主。病原菌对利福平、利奈唑胺、呋喃妥因、替加环素及万古霉素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对庆大霉素、克林霉素、β-内酰胺类及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迟发性与慢性感染的病原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急性感染的病原菌。二期翻修是主要的手术方式,占89.72%,扩创保留假体与一期翻修分别占5.48%和4.79%。结论假体周围感染的病原菌谱广且复杂,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其中以葡萄球菌占比最高,病原菌对多种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性,且耐药率随感染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抗感染方案及手术方式的制定应个体化,充分评估,准确把握各种术式的适应证。
陈志周宗科沈彬杨静康鹏德裴福兴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假体周围感染耐药性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后关节线位置对内外侧间室应力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 通过有限元分析法探讨膝关节单髁置换不同关节线位置对膝关节产生的生物力学效应,为膝关节内侧间室单髁置换临床手术选择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 根据正常志愿者(男性,30岁,165 cm,60 kg)膝关节CT扫描数据和单间室膝关节假体三维扫描数据构建正常膝关节和单髁置换三维模型.基于对象特异性非均匀材料属性赋值方法,构建正常膝关节和3种不同关节线位置(-3 mm、0mm和3 mm)的内侧间室单髁置换有限元模型.以胫骨关节面为起始面,从上往下每隔2 mm取1截面,共取5个截面.分别在5个截面的内外侧平台面各均匀选取30个节点,以节点等效应力平均值表示内外侧胫骨平台软骨下骨的应力水平,以定量比较不同模型间应力水平差异.结果 聚乙烯垫片上表面应力均值在0、-3和+3 mm关节线高度分别为14.84、26.81和20.86 MPa,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0vs-3=4.896,P0vs-3=0.000;t0vs+3=3.455,P0v+3=0.008;t-3vs+3=2.579,P-3vs+3=0.020).胫骨侧假体上表面应力均值在0、-3和+3 mm关节线高度分别为29.69、50.49和39.99 MPa,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0vss-3=5.675,P0vs-3=0.000;t0vs+3=4.755,P0V+ 3=0.001;t-3vs+3=4.783,P-3vs+3=0.000).当关节线处于0mm高度时,胫骨平台内外侧应力水平与正常膝关节最为接近;当关节线处于-3 mm高度时,内侧聚乙烯垫片和胫骨假体上表面接触应力相比于0 mm关节线位置,分别增加81%和70%,而外侧胫骨平台松质骨的应力增加8.7%;当关节线处于+3 mm高度时,聚乙烯垫片和胫骨假体上表面接触应力相比于0mm关节线位置的增幅较-3 mm关节线小,分别为41%和35%.而外侧胫骨平台松质骨的应力相比于0 mm关节线下降55.6%.结论 在膝关节单髁置换中,只有保持良好的关节线位置,才有助于保证膝关节内外侧间室的应力水平和传递路径同正常膝基本一致,从而降低聚乙烯垫片的过早磨损
聂涌胡钦胜沈彬杨静周宗科康鹏德裴福兴
关键词:骨关节炎关节成形术
椎管减压、内固定联合Cage椎间融合与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比较被引量:9
2003年
目的 比较腰椎管减压、椎弓根内固定联合后路Cage椎间融合与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分别采用椎管减压、椎弓根内固定联合后路Cage椎间融合与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经严格保守治疗无效的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 31例和 19例。比较术后临床症状改善和滑脱复位情况。结果 随访时两组患者腰骶部疼痛改善率分别为 80 %和84 2 % ,间歇性跛行改善率分别为 88 4 6 %和 85 7%。Ⅰ度滑脱完全复位分别为 2 6例和 14例 ,Ⅱ度滑脱完全复位分别为 3例和 2例 ,总复位率分别为 93 5 %和 84 2 %。所有病例椎间高度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 ,Cage位置良好 ,无脱出 ,未见下沉。椎弓根内固定器无脱出、弯曲和断裂。结论 椎间融合与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都能达到满意复位 ,可以充分减压 ,重建脊柱生理序列和稳定性 ,在复位率、症状改善率、手术后并发症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
张小斌王坤正宋金辉党晓谦康鹏德尚宏喜
关键词:椎管狭窄骨折固定术椎间融合横突间植骨
全麻下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是否需要常规导尿?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全麻下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是否需要行术前常规导尿.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314例患者按照术前是否行常规导尿随机分为A组(导尿组)和B组(不导尿组).A组患者术后12小时拔出尿管,若拔出...
黄泽宇马俊沈彬杨静周宗科康鹏德裴福兴
单纯闭合性动脉损伤被引量:3
2002年
康鹏德王坤正尚宏喜张小斌张耀东
关键词:外科手术
共4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