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宗科

作品数:503 被引量:2,973H指数:28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64篇期刊文章
  • 223篇会议论文
  • 13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19篇医药卫生
  • 6篇农业科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文化科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19篇关节
  • 191篇关节置换
  • 162篇置换术
  • 145篇髋关节
  • 129篇膝关节
  • 110篇全髋
  • 106篇髋关节置换
  • 104篇全髋关节
  • 93篇全髋关节置换
  • 90篇术后
  • 82篇膝关节置换
  • 82篇股骨
  • 78篇髋关节置换术
  • 77篇假体
  • 70篇全髋关节置换...
  • 68篇全膝关节
  • 67篇置换术后
  • 65篇膝关节置换术
  • 63篇全膝关节置换
  • 55篇骨节

机构

  • 472篇四川大学华西...
  • 41篇四川大学
  • 1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0篇福建医科大学
  • 9篇华西医科大学
  • 9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北京大学
  • 6篇北京积水潭医...
  • 6篇新疆医科大学...
  • 5篇苏州大学
  • 5篇中南大学
  • 4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川北医学院附...
  • 3篇华西医科大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四川省人民医...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503篇周宗科
  • 449篇裴福兴
  • 397篇沈彬
  • 383篇杨静
  • 351篇康鹏德
  • 71篇黄强
  • 51篇屠重棋
  • 49篇马俊
  • 27篇张晖
  • 22篇石小军
  • 22篇黄富国
  • 19篇李箭
  • 19篇王浩洋
  • 18篇易敏
  • 18篇谢小伟
  • 17篇王光林
  • 17篇唐新
  • 16篇刘雷
  • 16篇李兴波
  • 15篇胡钦胜

传媒

  • 31篇中华骨科杂志
  • 31篇四川省医学会...
  • 27篇中国矫形外科...
  • 22篇第二届海峡两...
  • 21篇中国骨与关节...
  • 20篇中华关节外科...
  • 17篇中国修复重建...
  • 16篇实用骨科杂志
  • 15篇第七届西部骨...
  • 14篇华西医学
  • 14篇第20届中国...
  • 1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1篇中华骨与关节...
  • 9篇中国骨与关节...
  • 7篇中国骨与关节...
  • 7篇第十届西部骨...
  • 6篇第四届中华骨...
  • 5篇中国骨质疏松...
  • 4篇生物医学工程...

年份

  • 5篇2023
  • 7篇2022
  • 10篇2021
  • 16篇2020
  • 11篇2019
  • 4篇2018
  • 20篇2017
  • 36篇2016
  • 46篇2015
  • 49篇2014
  • 42篇2013
  • 23篇2012
  • 86篇2011
  • 55篇2010
  • 31篇2009
  • 19篇2008
  • 5篇2007
  • 12篇2006
  • 6篇2005
  • 8篇2004
50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依托芬那酯凝胶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与两者独用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研究依托芬那酯凝胶联合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关节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293例Kellgren-Lawrence分级为I~Ⅲ级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联合使用依托芬那酯凝胶(外用,直径2 cm范围内,每次约3 g,每日3次,疗程2周)及布洛芬缓释胶囊(0.3 g,口服,每日2次,疗程2周),B组运用布洛芬缓释胶囊(0.3 g,口服,每日2次,疗程2周),C组则运用依托芬那酯凝胶(外用,直径2 cm内,每次约3 g,每日3次,疗程2周),分别于治疗后第0、1、2、4及8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患者静息痛、运动痛及夜间痛,进行疗效评价。结果293例患者中275例完成有效随访。第0~1周A、B、C三组患者3项VAS疼痛评分均表现出下降趋势,而在第1~2周其下降速度进一步加快。 A组在第2周达到最佳临床疗效,而B组及C组在第4周达到最佳临床疗效,并且从第1周开始A组3项VAS疼痛评分始终低于B、C两组。第4周开始三组患者3项VAS疼痛评分均呈现上升趋势。本研究中口服药物的两组上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354, P>0.05),外用药物的两组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334, P>0.05)。三组患者均无肾功能损害及凝血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依托芬那酯凝胶联合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关节痛临床效果优于单用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和单独外用依托芬那酯凝胶。起效时间短,作用强度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良好地临床应用价值。
周凯曾伟南周宗科沈彬杨静康鹏德裴福兴
关键词:环氧化酶2抑制剂关节痛
影响壤塘县50岁以上成人大骨节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影响壤塘县50岁以上的成人大骨节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受限的主要因素,便于研究制定综合防治措施。[方法]由大骨节病课题组相关骨外科,风湿免疫科,地方病专家设计壤塘县大骨节病患者上肢功能调查表,纳入壤塘县50岁以上...
杨晓波周宗科杨静沈彬康鹏德李勇裴福兴
文献传递
壤塘县成人大骨节病患者上肢功能致残的主要因素
[目的]研究壤塘县成人大骨节病患者上肢关节损害流行病学特征与功能障碍的关系,便于制定综合防治措施时有的放矢。[方法]由骨外学、风湿免疫科和地方病专家联合研究组,设计专用调查表,包括一般情况、临床症状、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
周宗科沈彬裴福兴杨静李箭康朋德刘刚唐六一刘剑平张晖陈永涛郝鹏胡丹朱建辛王跃袁国华石应康
关键词:大骨节病流行病学
文献传递
不同力学环境影响同种异体皮质骨板移植生物学转归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16只山羊造成右侧股骨骨折,双侧股骨分别进行同种异体皮质骨板移植,右侧移植骨板承受生理应力,左侧不承受应力.分别在术后3、6、12、24周处死动物取材,通过组织学检查以及血管墨汁灌注率、孔隙率、四环素荧光标记和新骨形成积分光密度值图像分析,对移植骨板修复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未承受应力侧术后3周,承受应力侧术后6周移植骨板出现再血管化.术后3~6周,不承受应力侧移植骨板血管面积比率、孔隙率、四环素荧光标记和新骨形成积分光密度值大于承受应力侧(P<0.05);而6周以后则承受应力侧大于未承受应力侧(P<0.05).结果表明,同种异体皮质骨板移植术后早期承受应力延缓了移植骨板再血管化;患肢术后制动6周,待骨折端骨痂连接、移植骨板再血管化以及部分骨板与宿主骨发生骨性连接后,患肢承受生理载荷有利于移植骨板新骨形成和内部改建.
周宗科裴福兴程惊秋屠重棋刘雷
关键词:力学环境血液供应骨折愈合
中国髋、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抗纤溶药序贯抗凝血药应用方案的专家共识被引量:122
2015年
髋、膝关节置换术常可伴随大量失血。根据文献报道,髋、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总失血量多在1000 ml以上,输血率高达30%~60%[1,2]。大量失血可增加患者的围术期风险和经济负担[3]。髋、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失血除手术切口直接出血外,由手术创伤引起的纤溶反应增强所致的失血约占总失血量的60%[4]。
岳辰周宗科裴福兴翁习生邱贵兴阮长耿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纤溶抗凝血药失血量输血率单次给药
-1997G/T位点多态性对COL/A1基因表达的影响及与骨生物力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中COLIA1基因启动子区-1997G/T位点多态性对该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以及与骨生物力学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方法检测COLIA1基因启动子区-1997G/T位点多态性;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分析COLIA1基因启动子区-1997G/T位点多态性对COLIA1基因mRNA的表达量的影响,并检测股骨头负重区松质骨的最大载荷、极限应力、极限应变和弹性模量。结果GG、GT、TT基因型组的COLIA1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4±1.2、3.2±1.2和1.7±0.2;GG、GT、TT基因型组的股骨头负重区松质骨的生物力学测试结果分别为:最大载荷(218.88±79.02)N、(240.47±76.27)N、(204.51±69.58)N,极限应力(5.34±1.70)Mpa、(5.88±1.86)Mpa、(5.00±1.93)Mpa,极限应变10.65%±4.01%、10.27%±4.67%、11.23%±5.67%,弹性模量(53.35±26.15)Mpa、(61.26±31.47)Mpa、(47.69±28.64)Mpa。股骨头负重区松质骨COLIA1基因mRNA表达量与该部位松质骨最大载荷、极限应力和极限应变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25、0.425和-0.343(P<0.05)。结论COLIA1基因启动子区-1997G/T位点多态性与该基因mRNA表达量相关,突变的TT纯合子表达量下调;股骨头负重区松质骨COLIA1基因mRNA表达量与该部位松质骨抗压缩力学性能相关。
李勇沈彬杨静曹飞周宗科康鹏德裴福兴
关键词:生物力学遗传多态性
张力带钢丝固定转子间四部分骨折合并髋关节疾病的全髋关节置换后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结合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合并髋关节疾病的转子间四部分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纳入2005年9月至2009年9月于华西医院骨科采用全涂层有领股骨假体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转子间四部分骨折合并髋关节疾病病...
杨静曹参裴福兴沈彬周宗科康鹏德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张力带钢丝
重组肝细胞生长因子质粒的构建及其在成骨细胞中的表达
2007年
目的构建人肝细胞生长因子(hHGF)真核表达质粒,探讨重组质粒对体外培养胎兔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为转基因治疗骨科疾病提供实验基础。方法RT-PCR扩增人肝脏中hHGF全长cDNA片段,克隆入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中,用脂质体法将pcDNA3.1(+)-hHGF质粒转染成骨细胞,通过G418筛选获得阳性克隆,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hHGF基因在成骨细胞内的表达;MTT法和FCM检测pcDNA3.1(+)-hHGF转染后对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RT-PCR和ELISA方法检测hHGF在成骨细胞中的表达。NPP法检测碱性磷酸酶合成情况。结果成功构建hHGF真核表达质粒,免疫组化和RT-PCR检测显示转染成骨细胞后细胞内hHGFmRNA呈现高水平表达;MTT法和FCM检测显示重组质粒转染后能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S期细胞比例增多;ELISA法检测到hHGF在细胞中有分泌性表达。转染重组质粒的成骨细胞合成碱性磷酸酶能力显著提高。结论成骨细胞经基因转染后可以表达hHGF,外源性hHGF基因能够刺激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成骨活性。
党洪胜李伟沈彬杨静周宗科裴福兴鲁芳彭文珍
关键词:肝细胞生长因子成骨细胞基因转染
CT扫描在髋关节置换术后骨盆骨溶解诊断的价值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CT扫描在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骨盆骨溶解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006-2009年,华西医院骨科共收治24例24髋THA术后骨盆骨溶解患者。收集24例患者的骨盆前后位、股骨颈正斜位、45°髋骨斜位、45°闭孔斜位X线片和髋关节CT扫描影像检查资料,对照术中发现,分析、比较CT扫描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结果]骨盆前后位X线片明确骨溶解13例,占54.2%;骨盆前后位结合股骨颈正斜位X线片明确骨溶解病灶18例,占75%;骨盆前后位、股骨颈正斜位、髋骨斜位和闭孔斜位X线片明确骨溶解病灶22例,占91.7%;CT扫描发现骨溶解病灶24例,占100%。CT扫描评估骨盆骨溶解病灶部位和范围比X线片更加精确。[结论]CT扫描诊断骨溶解比X线片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且可以精确确定骨溶解部位和范围。
孔德宝康鹏德裴福兴沈彬周宗科马俊唐新杨静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骨溶解CT
单一颈长假体对国人全髋置换术后下肢长度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背景: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肢体不等长是常见并发症,国内外已大量研究涉及如何均衡下肢长度,但针对单一股骨颈长设计的假体是否匹配国人髋关节生理特点,术中如何调整以及长期随访情况仍值得深入研究。目的:探讨Corail柄单一颈长假体对国人THA后双下肢长度的影响,及其长期临床疗效。方法:1999年11月至2001年3月选用Corail柄假体行THA患者50例(57髋),临床评估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及相关并发症分析。影像学评估根据术后及随访时的X线片观察股骨假体的位置及其周围的骨质改变。假体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分析,分别以股骨柄的无菌性松动和任何原因所致的股骨柄翻修为终点。结果:50例(57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0.1~11.8年,平均(10.7±5.3)年。患者初次手术时年龄36~81岁,平均(61.8±10.6)岁,身高141~177 cm,平均(162.1±9.5)cm,小转子上保留截骨长度2~10 mm,平均(5.3±1.7)mm。术前Harris评分为19~63分,平均(40.8±12.6)分,末次随访时为81~97分,平均(89.9±4.4)分。初始X线片示Corail柄与髓腔的匹配度100%满意,内翻和外翻固定分别有1髋,其余均为中心固定。至终末随访时,除4例(4髋)影像学上表现为稳定的纤维长入,其余均表现为稳定的骨长入。27髋(43.4%)可见假体柄与骨界面间的点焊现象;13髋(22.8%)在柄的远端有骨性基座形成。应力遮挡性骨吸收:EnghⅠ度57髋(100%),Ⅱ度41髋(71.9%)。9例患者在股骨大转子区发现局灶性骨溶解征象,其中1例面积较大者手术治疗。截止末次随访时无一例股骨柄翻修或影像学表现为无菌性松动,股骨柄十年生存率为100%。结论:使用Corail柄单一颈长假体时适当增加股骨颈截骨更符合国人体型较小、股骨颈较短的生理特点,可以获得良好的长期固定和临床效果。
马俊黄泽宇沈彬杨静周宗科康鹏德裴福兴
关键词:关节置换肢体长度股骨颈
共5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