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亚东

作品数:198 被引量:990H指数:19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交通厅科技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矿业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6篇期刊文章
  • 58篇专利
  • 37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8篇建筑科学
  • 87篇交通运输工程
  • 14篇矿业工程
  • 13篇自动化与计算...
  • 8篇天文地球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03篇隧道
  • 29篇衬砌
  • 21篇公路
  • 18篇病害
  • 16篇盾构
  • 16篇隧道衬砌
  • 16篇隧道工
  • 16篇隧道工程
  • 13篇掘进
  • 13篇公路隧道
  • 13篇TBM
  • 12篇断面
  • 12篇盾构隧道
  • 12篇围岩
  • 12篇巷道
  • 11篇神经网
  • 11篇神经网络
  • 10篇支护
  • 10篇纤维编织网
  • 8篇破岩

机构

  • 181篇同济大学
  • 12篇太原理工大学
  • 8篇中国石油大学...
  • 5篇中国能源建设...
  • 4篇中建交通建设...
  • 3篇铁道第二勘察...
  • 3篇浙江科技学院
  • 3篇中国冶金科工...
  • 3篇中国铁路昆明...
  • 2篇河海大学
  • 2篇华北水利水电...
  • 2篇浙江大学城市...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郑州航空工业...
  • 2篇中铁十八局集...
  • 2篇中铁一局集团...
  • 2篇上海市政工程...
  • 2篇安徽省综合交...
  • 2篇国网江苏省电...
  • 1篇南阳理工学院

作者

  • 197篇薛亚东
  • 57篇黄宏伟
  • 12篇刘德军
  • 11篇杨文亮
  • 8篇葛嘉诚
  • 8篇刘忠强
  • 8篇李硕标
  • 7篇康天合
  • 7篇方超
  • 7篇李彦杰
  • 6篇高德利
  • 5篇王明卓
  • 4篇岳磊
  • 4篇车平
  • 4篇杨睿
  • 3篇张维
  • 3篇郭永发
  • 3篇李博
  • 3篇吴坚
  • 3篇王飞

传媒

  • 12篇现代隧道技术
  • 12篇岩石力学与工...
  • 12篇地下空间与工...
  • 5篇岩土力学
  • 4篇岩土工程学报
  • 3篇太原理工大学...
  • 2篇工程地质学报
  • 2篇土木工程学报
  • 2篇湖南大学学报...
  • 2篇工程力学
  • 2篇煤炭学报
  • 2篇建筑材料学报
  • 2篇隧道建设
  • 2篇公路隧道
  • 2篇铁道科学与工...
  • 2篇隧道建设(中...
  • 2篇第九届全国青...
  • 1篇水利学报
  • 1篇华东公路
  • 1篇公路

年份

  • 1篇2024
  • 6篇2023
  • 13篇2022
  • 17篇2021
  • 11篇2020
  • 8篇2019
  • 21篇2018
  • 13篇2017
  • 14篇2016
  • 12篇2015
  • 17篇2014
  • 6篇2013
  • 9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6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1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蒙德法的穿煤层隧道瓦斯风险评估
对于穿越煤系地层的隧道工程,都潜在着建设与运营过程中的瓦斯积聚、燃烧、爆炸等风险,特别是施工阶段的瓦斯风险更引起各方的关注。目前隧道瓦斯风险的评估,多采用基于经验的定性方法,限制了评估结果的指导作用。蒙德法是化学工业中评...
蒋晓槟李博薛亚东
关键词:瓦斯蒙德法
文献传递
基于BN的软岩隧道大变形风险机理与评估被引量:3
2022年
研究目的:在高地应力隧道中,软岩大变形的发生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是风险评估中的重难点。为了对隧道软岩大变形风险进行准确有效的评估,本文基于贝叶斯网络(BN)提出一种针对大变形分级评估的方法,并依托成兰铁路云屯堡隧道,建立软岩大变形风险数据库,对六大风险源进行辨识和推理。研究结论:(1)隧道软岩大变形是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结果,通过建立云屯堡隧道软岩大变形风险数据库,将机理分为围岩稳定性及支护稳定性两方面,确立了贝叶斯网络模型及先验概率;(2)通过贝叶斯敏感性分析,影响软岩大变形的关键因素由主及次分别为围岩完整性、支护强度、地应力、岩石强度、施工工法及洞型;(3)通过在施工中对风险数据库的更新,贝叶斯网络能够良好地预测施工期隧道软岩大变形发生概率。
杨建辉沈恺舒禄山薛亚东王建江
关键词:软岩隧道大变形风险评估贝叶斯网络
深部实钻地层可钻性评测新方法被引量:3
2001年
目前地层可钻性的各种评测方法均属钻后分析方法 ,即只能对已钻地层的可钻性进行计算。本文从研究可钻性时间序列特征出发 ,应用分形几何方法 ,分析了可钻性时序的可预测性。在此基础上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 ,构造地层可钻性的预测模型 ,并编制了基于 MATL AB神经网络工具箱的可钻性预测软件系统。通过对塔里木油田 Q0 0 1A井地层可钻性的实际预测 ,结果表明地层可钻性时序具有可预测性 ,应用神经网络技术预测可钻性具有预测精度高、方便实用的特点 ,是一种可钻性预测的新方法 ,对指导科学钻井具有重要意义。
薛亚东高德利
关键词:可钻性神经网络时间序列地层
城市地铁隧道超近距下穿污水管数值模拟分析被引量:9
2011年
随着城市的发展,在盾构地铁施工的过程中,对既有建筑(管线)的交叉穿越情况日益增多,对工程设计和施工造成极大困难,因此如何对地下建筑物在近距离条件下的施工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是目前在在城市地铁施工过程中的核心技术问题。本文通过对某城市地铁1号线某区间超近距下穿大口径污水管为研究对象,利用FLAC3D建立数值模型,对盾构掘进施工过程中的土体扰动特点及其对已建管线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了盾构穿越过程中土压力对于位移场的影响以及土层沉降,为盾构施工的超前控制提出了有效的依据。
王晓睿贾晓凤薛亚东
关键词:地铁FLAC3D
一种隧道横断面几何形态的检测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一种隧道横断面几何形态的检测装置,检测装置中的竖直转轴控制测杆沿所述垂直刻度盘旋转目标角度,所述水平转轴沿所述水平刻度盘旋转所述第二角度,完成轴线纠偏以及倾斜纠偏,此时装置主体的角度与隧道的坡度相同,然后在测...
薛亚东汪加轩张润东樊晓东张宜霞李诚滨周鸣亮薛丁维贾非
文献传递
一种掘进机盘形滚刀耐磨性测试装置及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掘进机盘形滚刀耐磨性测试装置,包括基座(1)、反力架(2)、垂直液压缸(3)、垂直导向杆(4)、垂向受力垫块(5)、轴承(6)、类刀体(7)、刀圈夹具(8)、刀圈试样(9)、模型箱(10)、岩石试样(11)...
薛亚东刁振兴杨文亮
文献传递
塑性应变强化修正模型与TBM刀具磨损精细模拟方法
全断面岩石隧道掘进机(Tunnel Boring Machine,TBM)广泛应用于各类隧道施工,盘形滚刀作为TBM破岩的主要工具,其磨损问题直接关系着工程的效率和成本,目前关于其普遍磨损机理的认识仍远不完善。基于离散元...
许李瑜薛亚东
关键词:PFC磨损金属塑性
文献传递
隧道衬砌渗漏水红外辐射特征影响因素试验研究被引量:24
2011年
针对隧道渗漏水红外热成像检测问题,总结渗漏水红外辐射特征的影响因素(渗漏温差、流量、位置以及衬砌表面材料等),采用室内混凝土试块注水模拟各工况下隧道衬砌渗漏水,并利用红外热像仪记录分析渗漏水的红外辐射特征,研究不同因素对渗漏水红外辐射特征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渗漏水热图像呈现水流方向温度递减,水流横断面温度呈抛物线分布的规律;随渗漏水温差增大、渗漏水流量增大、渗漏面与水平面夹角减小、渗漏表面辐射率减小,渗漏点温度值基本呈线性增加,沿渗漏点水流方向温度梯度增大,但沿渗漏点水流横断面温度梯度减小。另外,针对不同衬砌表面材料,建立隧道衬砌表面辐射率修正指标,并且编写Matlab图像处理程序提取渗漏水红外热图像特征。结果显示:经过辐射率修正后的渗漏水形状和面积与实际更符合。研究成果可为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隧道衬砌渗漏水的快速检测与分析提供依据与方法。
豆海涛黄宏伟薛亚东
关键词:隧道工程隧道衬砌渗漏水红外热成像红外辐射辐射率
基于云模型理论的地铁隧道结构安全评估新方法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快速发展的地铁建设使得大量地铁隧道的结构安全问题涌现出来,而新的可靠的评估方法对于结构安全维护工作具有十分关键的指导意义。文章比较全面地分析了影响地铁隧道结构安全的各检测指标,选取了5个指标量及其所包含的13个子指标量,形成了地铁隧道结构健康状态完整的评估体系;详细介绍了云模型理论的相关概念,建立了基于云模型的新评估方法,运用Matlab编制了正向正态云发生器;并通过正向正态云发生器和逆向正态云发生器的结合构建了相应的云模型,建立了以云模型理论为基础的综合评估模型,实现了地铁隧道结构健康状态这一定性问题定量化分析。通过上海地铁1号线的监测实例介绍了该评价体系的使用,并进行了未来健康走势的预测,最终形成一套基于云模型理论的地铁隧道结构健康评估新方法。
程曦薛亚东张森
关键词:模糊层次分析法云模型MATLAB云发生器
爆破作用下隧道壁后空洞对衬砌的影响计算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随着我国工程建设活动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岩土工程遇到了邻近既有隧道施工的情况。工程爆破产生的浅源地震波对既有隧道结构有着不利的影响,而在既有隧道存在壁后空洞的情况下,爆破振动造成的影响更加复杂且难以预估。通过开展邻近爆破条件下隧道衬砌结构的现场监测,文章基于现场监测数据建立了相应的数值计算模型,计算了掌子面爆破时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壁后空洞对衬砌振动速度的影响。通过对比有空洞和无空洞的初期支护振动速度计算结果,分析了爆源距离、壁后空洞位置以及壁后空洞尺寸等因素对壁后空洞爆破动载效应的影响,认为决定该效应的主要因素是爆源距离和壁后空洞高度;通过对比有空洞和无空洞的隧道二次衬砌振动响应,分析了壁后空洞对二次衬砌的影响,认为二次衬砌的振动响应受壁后空洞宽度影响较大。文章的分析结果可为邻近既有隧道爆破施工的影响控制和隧道壁后空洞风险分析提供有益的依据。
杨睿薛亚东
关键词:爆破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