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德军

作品数:71 被引量:605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矿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17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建筑科学
  • 11篇矿业工程
  • 9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文化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水利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4篇隧道
  • 12篇巷道
  • 10篇混凝土
  • 9篇深部巷道
  • 9篇纤维编织网
  • 8篇应力
  • 7篇增强混凝土
  • 7篇纤维编织网增...
  • 7篇模型试验
  • 6篇加载
  • 6篇国防
  • 6篇衬砌
  • 5篇盾构
  • 5篇早强
  • 5篇支护
  • 5篇隧道衬砌
  • 5篇教学
  • 4篇盾构隧道
  • 4篇有限元
  • 4篇砂浆

机构

  • 24篇山东大学
  • 21篇同济大学
  • 2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4篇中国冶金科工...
  • 4篇山东建筑大学
  • 3篇河海大学
  • 3篇东南大学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中国建筑科学...
  • 1篇青岛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冶建筑研究...
  • 1篇黑龙江科技大...
  • 1篇大众报业集团
  • 1篇石家庄铁道大...
  • 1篇北京市建筑设...

作者

  • 71篇刘德军
  • 22篇张强勇
  • 22篇左建平
  • 16篇陈旭光
  • 14篇黄宏伟
  • 12篇薛亚东
  • 11篇张宁
  • 10篇李术才
  • 9篇刘健
  • 9篇贾超
  • 8篇张宁
  • 7篇曾滨
  • 7篇段抗
  • 7篇李英杰
  • 6篇岳清瑞
  • 5篇林波
  • 4篇王明卓
  • 4篇王军
  • 3篇郑文华
  • 3篇薛东杰

传媒

  • 6篇中国矿业大学...
  • 5篇岩土工程学报
  • 5篇岩石力学与工...
  • 3篇土木工程学报
  • 3篇岩土力学
  • 3篇矿业科学学报
  • 2篇力学与实践
  • 2篇工程力学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2篇新课程研究(...
  • 1篇振动.测试与...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水利学报
  • 1篇工业建筑
  • 1篇人民长江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功能材料
  • 1篇人工晶体学报
  • 1篇煤炭学报

年份

  • 4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5篇2016
  • 7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 8篇2010
  • 6篇2009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屈服接近度在边坡失稳概率等级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首先介绍了边坡失稳概率等级判定准则,总结并分析了概率等级的常用判定方法以及它们的优缺点。其次,结合具体分析实例,针对目前常用的概率等级判定方法所存在的不足,将屈服接近度应用到边坡失稳概率等级评价中,并将分析结果与安全系数法和蒙特卡洛法所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安全系数法相比,基于屈服接近度的概率等级判定法能为概率等级的判定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同时也可以为制定具体的边坡失稳控制措施提供依据,而与蒙特卡洛分析法相比,它具有耗时短、效率高的特点。本文研究为类似工程的分析提供了新的角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德军黄宏伟杨文东
关键词:边坡安全系数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调优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借鉴欧盟在调优高等教育教学方面的经验和方法,综合考虑土木工程专业设置及地域分布,开展我国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调优研究。从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两个方面,对同济大学、重庆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5所传统土木工程优势学科高校的教授、雇主、学生和毕业生展开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分析数据,获得土木工程专业教学现状评价,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黄宏伟刘德军王飞赵程沈佳君
基于粘钢和FRP网格的盾构隧道组合式加固方法
本发明的基于粘钢和FRP网格的盾构隧道组合式加固方法,它包括:对要加固的盾构隧道(3)的内壁进行清洗,然后凿粗;在盾构隧道(3)的圆心与其垂直中心线的夹角±30°至±45°直线所对应的要加固盾构隧道(3)内壁范围上固定F...
刘德军岳清瑞曾滨许庆
基于光栅传感的模型测量系统应用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模型试验作为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已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与目前发展较快的模型试验系统和较为成熟的相似理论相比,测试技术相对滞后的问题依然存在。测量的精度与稳定性不能满足模型试验的需求。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高精密性、稳定性和机光电一体的特性,结合模型试验的特殊测量要求,通过改进数据接收算法,研制了基于光学传感技术的模型位移/应变测量系统,包括光栅传感模型位移和光纤传感模型应变测试系统。该系统稳定、精度高、抗干扰,并能监测不连续位移。将该系统应用于注采气压变化条件下盐岩地下储气库变形特征地质力学模型试验中,测得了气压变化条件下围岩位移收敛和径向应变蠕变规律,测得在不同稳压阶段和不同注采气速率条件下围岩变形的不同特征。试验数据为合理确定盐岩储气库运营气压和注采气速率提供帮助,对盐岩储气库的安全稳定运营有重要意义。
陈旭光张强勇段抗刘德军张宁
关键词:光纤传感
深部巷道围岩分区破裂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70
2009年
为模拟分区破裂的产生条件和破裂机制,以淮南矿区丁集煤矿深部巷道为工程背景,通过相似材料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再现深部巷道围岩分区破裂的形成过程,通过多种测试手段获得巷道围岩内部的应变和位移呈现波峰和波谷间隔分布的波浪形变化规律,从巷道围岩的破裂现象及其应变和位移的变化规律,有效揭示深部巷道围岩分区破裂的形成条件和破坏规律,为深入研究深部巷道围岩的非线性变形破坏机制奠定坚实的试验基础。
张强勇陈旭光林波刘德军张宁
关键词:岩石力学深部巷道
盐岩油气储库介质地质力学模型相似材料的研制被引量:43
2009年
以江苏金坛盐岩地下油气储库为示范工程,以精铁粉、重晶石粉、石英砂、一级松香和医用酒精为原料,根据相似原理以及金坛盐岩油气储库地层中盐岩、泥岩和盐岩夹层的实测物理力学参数,开展了各种配比条件下材料的单轴压缩、三轴压缩、直剪和巴西劈裂试验,通过原岩和模型材料的重度、泊松比、弹性模量、抗压强度、抗拉强度、黏聚力、内摩擦角等基本物理力学参数以及相应变形特征和强度破坏特性的对比分析,研制出基本满足相似条件要求的盐岩油气储库介质(盐岩、泥岩和盐岩夹层)的地质力学模型相似材料,为开展盐岩地下油气储库运营的变形与失效破坏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提供了可靠的材料保证。
张强勇刘德军贾超沈鑫刘健段抗
关键词:盐岩相似材料地质力学模型试验
页岩气超临界等温吸附模型及储量计算优化被引量:9
2019年
页岩吸附能力研究对评价页岩气资源潜力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单分子层吸附模型和吸附势理论,建立了考虑页岩微孔、中(大)孔在高压条件下的吸附机理差异的超临界等温吸附模型,构建了微孔滞留率对地质储量影响的gas-in-place(GIP)计算公式,并进行了实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Dubibin-Astakhov(DA)方程应用于研究页岩微孔吸附机理需要结合吸附势特征曲线进行修正,模型中的虚拟饱和蒸汽压采用改进的Dubinin公式,并采用逐渐增大k值的方法求取最优k值,使得吸附特征能不随温度变化;将微孔吸附气含量部分地计入地质储量,对地质储量GIP公式进行修正,微孔吸附量通过建立的DA-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直接获得.该方法考虑了页岩吸附机理,计算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改进的储量计算模型表明,微孔吸附气滞留率对浅层页岩气地质储量影响较大,随埋深增加,微孔吸附气滞留率对地质储量影响减小.
李英杰左建平姚茂宏刘德军陈刚
交变气压风险条件下层状盐岩地下储气库注采气大型三维地质力学试验研究被引量:15
2010年
利用深部盐岩洞穴进行天然气储备是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为研究注采气交变气压、气压变化速率对储气库运行安全的影响,设计研制出三维梯度非均匀加载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系统、注采气智能控制系统以及基本满足相似条件且具有显著流变特性的层状盐岩模型相似材料。通过江苏金坛盐岩地下储气库注采气大型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有效获得交变气压、气压变化速率等风险因素对储库运营安全稳定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气降压和注采气压变化速率是影响盐腔运营安全的重要因素,洞腔径向收敛位移和径向应变随储气内压的减小逐渐增大,为保证储库运行安全,储库储气内压应大于4MPa。注采气压变化速率越快,洞腔径向收敛位移和径向应变变化速率越大,因此,应有效控制储气库的注采气压变化速率。研究成果为储库运营安全控制提供可靠的试验依据。
张强勇陈旭光张宁刘德军段抗贾超刘健
关键词:岩石力学层状盐岩
面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材料力学一流课程建设被引量:12
2021年
在深入分析课程建设面临教育教学理念、专业培养目标、学生学习动力等挑战的基础上,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材料力学教学团队贯彻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反向设计、正向支撑",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解落实到课程中,夯实课程教学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关系;探索实践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双闭环教学模式,强化课内外教学互动。结合多元化质量评价,教师动态分析学情、持续改进教学,切实保障了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和个性化学习成果的产出。
祝捷周宏伟左建平王宏伟刘德军薛东杰李明耀
关键词:课程建设专业培养目标
地下工程模型试验三维加载导向框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工程模型试验三维加载导向框装置,包括导向框,所述导向框设置在试验模型外部,导向框由四根高强螺杆支撑在模型反力架的底板上。加载板部分嵌入导向框内,加载板与试验模型接触面以及加载板和导向框框架柱互相接触的侧...
张强勇李术才向文陈旭光林波刘德军张宁
文献传递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