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丹

作品数:9 被引量:94H指数:5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迭代
  • 3篇迭代模型
  • 3篇图像
  • 3篇肝脏
  • 2篇图像质量
  • 2篇肿瘤
  • 1篇动态增强MR...
  • 1篇动物
  • 1篇动物体
  • 1篇新生血管
  • 1篇新生血管生成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生成
  • 1篇预处理
  • 1篇噪声
  • 1篇生长因子Β
  • 1篇实验动物
  • 1篇数据集
  • 1篇图像噪声
  • 1篇图像增强

机构

  • 6篇广东省人民医...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广州市第一人...
  • 1篇中南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8篇潘丹
  • 6篇刘再毅
  • 6篇梁长虹
  • 5篇陈鑫
  • 3篇黄燕琪
  • 2篇李萌
  • 1篇王丹
  • 1篇颜丽芬
  • 1篇秦磊
  • 1篇孙天胜
  • 1篇王瑛
  • 1篇黄庆华

传媒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迭代模型重组设置对不同辐射剂量下肝脏增强CT图像质量的影响
目的:  1.探讨IMR的不同重组设置对不同辐射剂量下肝脏增强CT图像质量的影响。  2.探讨IMR在不同辐射剂量下肝脏增强CT中最优IMR重组设置。  方法:  一、一般资料  收集自2013年2月至6月广东省人民医院...
潘丹
关键词:肝脏图像质量
用于CT和MRI扫描的小动物无菌恒温装置箱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CT和MRI扫描的小动物无菌恒温装置箱。包括实验动物容器杯、气体滤过装置盖、固定板和恒温箱,所述实验动物容器杯包括内壁及外壁,所述内壁及外壁之间开设有连续的环形管道,且所述连续环形管道的第一端通过...
刘再毅梁长虹王瑛秦磊陈鑫黄燕琪潘丹
文献传递
动态增强MRI在肝脏恶性肿瘤疗效评估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5
2014年
原发性肝癌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治疗手段包括外科手术切除、经肝动脉灌注栓塞化疗、消融治疗、放射治疗和中医治疗等[1]。无论采用何种治疗方法,早期、准确及定量评估疗效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2]。目前,评价肝癌疗效的标准,如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主要基于病变的影像形态径线改变进行判断[3]。随着对肝癌分子机制的认识,分子靶向治疗方法应运而生。研究表明,分子靶向治疗可显著延长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且较手术、放疗和化疗等传统治疗手段,具有特异性强、疗效显著和不良反应小等优点[4-5]。分子靶向治疗通过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或破坏肿瘤新生血管,从而抑制肿瘤生长,达到治疗目的,肿瘤治疗后可能并无径线改变。因此,如果使用传统的RECIST标准评价疗效,存在较大的局限性[6]。因而,有必要发展新的肿瘤疗效评价标准,从而可早期、准确及定量评估分子靶向药物的疗效[7]。动态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是一种基于追踪及定量分析血管内注射的低分子量对比剂药代动力学特征的方法,可评估肿瘤组织的微环境,反映肿瘤组织内的血容量、血流量和内皮通透性等微观特征,能在肿瘤解剖学形态改变前定量评估肿瘤治疗的疗效,且还可用于预测预后[8]。笔者主要对DCE-MRI的基本原理、数据采集及分析方法,及DCE-MRI在评估肝脏肿瘤治疗反应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潘丹梁长虹刘再毅
关键词:动态增强MRI肝脏恶性肿瘤疗效评估肿瘤新生血管生成RECIST标准DCE-MRI
迭代模型重建技术不同辐射剂量对肝脏CT增强扫描图像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2
2015年
目的比较迭代模型重建(IMR)技术在不同辐射剂量条件下对肝脏CT增强扫描图像质量的影响,探讨IMR技术在不同辐射剂量条件下在肝脏CT增强扫描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54例行上腹部CT增强扫描患者,根据不同门静脉期扫描方案分为A组29例(120 k V,250 m As)和B组25例(80 k V,500 m As)。采用滤波反投影(FBP)重建技术和IMR技术重建门静脉期原始数据,得到4组图像,包括A1组(120 k V,FBP)、A2组(120 k V,IMR)、B1组(80 k V,FBP)和B2组(80 k V,IMR),比较各组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指标图像噪声、图像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和主观评价指标低对比分辨率、图像失真及诊断信心度,并计算有效辐射剂量。结果 B组有效辐射剂量较A组降低42.7%(t=15.27,P<0.001)。A2组图像噪声低于A1组,B2组图像噪声低于B1组,而B2组SNR及CNR较其他3组均显著增高(F噪声=81.98、FSNR=65.19、FCNR=37.42,P<0.001)。各组低对比分辨率评分A2>B2>A1>B1(χ2=58.21,P<0.001),各组图像失真评分A1>B1>A2>B2(χ2=12.94,P<0.001),B2组与A1组、B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诊断信心评分A2>A1>B2>B1(χ2=34.06,P<0.001),A1组与B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FBP比较,IMR技术不同辐射剂量扫描均可以降低肝脏CT增强扫描图像噪声并能提高图像质量,改变效果尤以80 k V、500 m As CT扫描明显。
潘丹姜彦陈鑫李萌梁长虹刘再毅
关键词:肝疾病图像增强
b值对肝脏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ADC值及其可重复性的影响被引量:29
2013年
目的研究b值大小及数量对肝脏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大小及其可重复性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对39例健康志愿者行肝脏DWI扫描,使用膈肌导航单次激发平面回波序列扫描2次,分别生成b值为(0、100)、(0、500)、(0、800)、(0、100、500)和(0、100、500、800)s/mm2的ADC图像。分别在左、右肝选取3个层面,然后在每个层面各选3个圆形感兴趣区(ROI)测量ADC值,分别以左、右肝9个ROI的平均ADC值代表左、右肝的ADC值。结果 b值相同时,左肝ADC值大于右肝(P<0.001)。b=0、100s/mm2时ADC值最大;b=0、100、500、800s/mm2时ADC值最小。Bland-Altman分析显示,b=0、100、500、800s/mm2时可重复性最好(右肝:LOA=10.5%;左肝:LOA=13.9%)。结论 b值越小,ADC值越大;使用多个b值计算的ADC值可重复性最高,在临床中测量肝脏DWI的ADC值时使用多个b值计算更为精确。
刘再毅陈鑫颜丽芬潘丹黄燕琪梁长虹
关键词: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
迭代模型重组设置对不同辐射剂量下肝脏增强CT图像噪声及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3
2015年
目的 探讨迭代模型重组技术(IMR)的不同重组设置对不同辐射剂量下肝脏增强CT噪声及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收集因病情需要行肝脏增强CT检查的患者纳入研究,将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低剂量组2组.常规组29例,低剂量组25例.患者均行上腹部平扫和肝脏3期增强扫描.常规组门静脉期管电压120 kV,管电流250 mAs;低剂量组门静脉期管电压80 kV,管电流500 mAs.将门静脉期原始数据进行传统滤波反投影法(FBP)重组和IMR重组,IMR重组得到不同重组水平(L1~ L3)的体部常规重组(BR)和体部软组织重组(BST)图像,分别为L1BR、L2BR、L3BR、L1BST、L2BST、L3BST.对各组图像进行主观评价[包括低对比分辨率(LCD)评分、图像失真(ID)评分和诊断信心(DC)评分]、客观评价[包括肝脏噪声、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并记录有效辐射剂量.采用FriedmanH检验和随机区组方差分析比较各组图像的主观和客观评价指标,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常规组和低剂量组的辐射剂量.结果 常规组图像中,LCD评分L2BST组、L3BST组较高,中位数均为4分;ID评分L3BST、L2BST组较低,中位数为3分,FBP及L1BR组较高,中位数均为4分;DC评分L1BR、L2BR及L1BST组较高,中位数均为4分,L3BST组最低,中位数为3分.低剂量组图像中,LCD、ID评分分布与常规组相似,DC评分L1BST组最高(4分)而FBP组最低(2分).不同剂量组各重组图像的LCD、ID和DC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FBP图像的噪声为(9.8±2.0)HU,SNR为13.3±3.3,CNR为6.0±1.9;低剂量组FBP图像图像噪声、SNR和CNR分别为(16.2±4.1)HU、12.9±3.3和6.6±2.3.常规组随着IMR设置从L1BR到L3BST依次增高,图像噪声依次降低,从(4.5±0.9)HU降低到(3.2±0.2) HU,SNR及CNR则依次升高,SNR从21.4±1.4升高到24.6±4.6,CNR从9.4±2.2升高到10.9±2.9;低剂量组图像噪声、SNR及CNR的
潘丹陈鑫姜彦李萌梁长虹刘再毅
关键词:肝脏
转化生长因子β1与骨骼肌纤维化病变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1年
骨骼肌在创伤、失神经支配、营养障碍、老化等相关因素影响下,可出现纤维化,影响其再生和功能。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是TGF-β超家族成员之一,是调节细胞生长、促进组织纤维化的重要细胞因子。研究发现TGF-β1在骨骼肌纤维化病变中呈高表达性,在骨骼肌纤维化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针对TGF-β1与骨骼肌纤维化病变的关系做一综述,并对临床应用前景做一展望,为进一步开展研究提供参考。
潘丹潘丹黄庆华张志成孙天胜
关键词:骨骼肌转化生长因子Β1纤维化
一种新型联邦半监督学习的肺部肿瘤分割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联邦半监督学习的肺部肿瘤分割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对肺部肿瘤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数据,并将预处理后的数据分为有监督数据集、无监督数据集;利用所述预处理后的数据对基于联邦半监督学习框架的2D ...
刘再毅石镇维王丹曾安梁长虹韩楚陆铖陈鑫黄燕琪潘丹杨宝瑶张逸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