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长虹

作品数:597 被引量:3,830H指数:26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50篇期刊文章
  • 85篇会议论文
  • 40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38篇医药卫生
  • 20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文化科学
  • 3篇电子电信
  • 2篇机械工程
  • 2篇水利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87篇成像
  • 172篇磁共振
  • 123篇磁共振成像
  • 99篇肿瘤
  • 80篇影像
  • 54篇动脉
  • 54篇病理
  • 50篇血管
  • 47篇细胞
  • 43篇图像
  • 40篇造影
  • 38篇肝脏
  • 38篇X线
  • 37篇体层摄影
  • 35篇MRI
  • 34篇体层摄影术
  • 34篇X线计算
  • 34篇X线计算机
  • 31篇心脏
  • 31篇灌注

机构

  • 529篇广东省人民医...
  • 65篇南方医科大学
  • 36篇广东省医学科...
  • 23篇华南理工大学
  • 14篇广东省人民医...
  • 10篇广州市第一人...
  • 9篇贵州省人民医...
  • 9篇汕头大学
  • 8篇广州医科大学
  • 6篇中山大学
  • 5篇中山大学附属...
  • 4篇复旦大学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南华大学
  • 3篇广州中医药大...
  • 3篇深圳大学
  • 3篇沈阳军区总医...
  • 3篇浙江大学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577篇梁长虹
  • 134篇刘再毅
  • 114篇黄飚
  • 92篇黄美萍
  • 85篇刘辉
  • 72篇郑君惠
  • 56篇张水兴
  • 49篇刘于宝
  • 49篇张忠林
  • 45篇王秋实
  • 41篇赵振军
  • 40篇张金娥
  • 39篇谢淑飞
  • 38篇刘红军
  • 37篇李景雷
  • 35篇谭绍恒
  • 33篇曾辉
  • 32篇王广谊
  • 32篇陈鑫
  • 31篇曾琼新

传媒

  • 77篇中国医学影像...
  • 70篇中华放射学杂...
  • 52篇放射学实践
  • 40篇临床放射学杂...
  • 28篇影像诊断与介...
  • 15篇岭南心血管病...
  • 10篇医学影像学杂...
  • 9篇广东医学
  • 9篇中国临床医学...
  • 8篇中国医学影像...
  • 7篇南方医科大学...
  • 7篇国际医学放射...
  • 7篇磁共振成像
  • 7篇中华医学会第...
  • 6篇中华医学杂志
  • 5篇实用医学杂志
  • 5篇实用医学影像...
  • 4篇中华放射医学...
  • 4篇医疗保健器具...
  • 3篇中国医学计算...

年份

  • 9篇2023
  • 19篇2022
  • 15篇2021
  • 9篇2020
  • 11篇2019
  • 3篇2018
  • 14篇2017
  • 35篇2016
  • 28篇2015
  • 29篇2014
  • 23篇2013
  • 27篇2012
  • 38篇2011
  • 50篇2010
  • 47篇2009
  • 32篇2008
  • 21篇2007
  • 42篇2006
  • 16篇2005
  • 19篇2004
5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磁共振肝胆特异性对比剂Gd-EOB-DTPA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新型MRI肝胆特异性对比剂Gd-EOB-DTPA的强化特征,评价其在肝胆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例临床及CT、MRI检查提示有肝局灶性病变难以定性诊断病例,行MRI肝胆特异性对比剂Gd-EOB-DTPA增...
刘于宝梁长虹
文献传递
快速FLAIR技术在颅脑应用中的初探
1996年
目的:探讨快速FLAIR技术原理、合理扫描参数及在颅脑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30健康志愿者及54例颅脑疾病患者进行快速FLAIR及T2加权序列MR检查,并比较了快速FLAIR上不同TR、TI、TE组合所得图像质量。结果:TI=2000ms组合能较好压抑脑脊液信号。FLAIR与快速自旋回波T2加权比较,能增加病灶的对比度,从而更敏感地发现病变。结论:FLAIR技术对颅脑病变的显示优于T2加权序列。
黄美萍梁长虹陈乃楹黄飙郑君慧谭绍恒
关键词:颅脑磁共振成像
正常肝脏3.0T质子MRS检查的可重复性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质子MRS检查正常肝脏同一感兴趣区(ROI)的可重复性。方法对31名正常志愿者,采用GESignaExciteHD3.0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8通道相控阵线圈,单体素PRESS序列。采集参数为TR/TE:1500ms/30ms,NSA:64次,ROI:2cm×2cm×2cm。对预扫描匀场效果和抑水效果、SNR和基线稳定性、水峰和脂质峰两次重复测量及水峰、脂质峰测量结果间的相关性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相同部位两次MRS检查得波谱SNR(Z=-0.535,P=0.593)、基线稳定性(Z=-0.333,P=0.739)、自动匀场线宽(Z=-0.305,P=0.761)、抑水(Z=-1.232,P=0.218)、脂质峰高度(Z=-0.558,P=0.557)、脂质峰峰下面积(Z=-1.195,P=0.232)、水峰高度(Z=-0.647,P=0.518)、水峰峰下面积(Z=-0.118,P=0.90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前后两次脂质峰面积、水峰面积相关系数分别为0.784(P<0.001)和0.799(P<0.001)。结论在体质子MRS单体素PRESS序列采集具有可重复性。
徐莉梁长虹萧远球张忠林张水兴谢淑飞
关键词:肝脏磁共振波谱可重复性
肝门区胆管癌的螺旋CT诊断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探讨肝门区胆管癌的螺旋CT诊断、分类和选择不同CT检查技术的诊断价值。方法 :6例CT平扫加普通增强螺旋CT ;3例CT平扫加增强薄层螺旋CT动脉、门静脉期、延迟的多期扫描。根据CT表现 ,将肝门区胆管癌分为外生型和浸润狭窄型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外生型 5例 :肝门区肿块向管外生长为主 ,肿块较大且明确 ,形态极不规则 ,有延迟强化 ,CT应强调增强延迟扫描技术。浸润狭窄型 4例 :表现管壁浸润、狭窄 ,管腔内肿块或肿块不明显 ,CT技术应强调薄层螺旋扫描。血管受侵犯情况 ,仅增强螺旋CT动脉、门静脉期扫描能显示。结论 :螺旋CT诊断肝门区胆管癌非常准确 ,依据不同的病变类型 ,侧重选择不同CT检查技术 ,可对病变精确定位、定位诊断。
王海林丁汉军梁长虹
关键词:肝门区胆管癌肿块CT平扫CT检查技术
肝蒂神经鞘瘤二例
2009年
例1患者女,42岁。体检行CT检查时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1周。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未见异常。腹部B超检查:肝左叶近肝门处、门静脉前方可见约3.1cm×2.5cm低回声光团,界清,内回声均匀,考虑为肝左叶实质性占位性病变,肝癌不除外。
张水兴梁长虹全显跃高强刘健萍谢淑飞
关键词:肝脏占位性病变神经鞘瘤实质性占位性病变腹部B超检查肝左叶
肌内血管瘤的MRI诊断被引量:8
2002年
目的 :分析肌内血管瘤MRI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肌内血管瘤的MRI表现。结果 :肌内血管瘤可呈章鱼足样伸入肌间隙内。在T1WI上以等高或稍高信号为主 ,内混有串珠状、条状及小斑块状高信号 ;T2WI及T2WI/SPIR以明亮高信号为主 ,内可见条状、斑点状低信号 ;增强扫描为明显不均匀强化 ,可见条状或蚓状血管样强化影。结论 :MRI信号特点可反映肌内血管瘤的复杂病理组成成分 ,为术前诊断提供可靠依据。MRI能对肌内血管瘤大小、累及范围作出准确判断 ,从而指导临床手术方案的制定。
刘辉梁长虹
关键词:软组织肿瘤磁共振成像
兔VX2肝癌模型应用索拉非尼前后的CT灌注成像与组织学对照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通过对兔VX2肝癌模型应用索拉非尼前后的CT灌注参数与组织学进行研究,探索应用CT灌注成像这种影像学手段来监测肿瘤生长的可行性,同时为评价索拉非尼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效果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2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开腹瘤块包埋法建立兔VX2肝癌模型,2只建模后处死作为病理对照,其余10只于种瘤后第14d行多层螺旋CT灌注扫描,对比肿瘤区与非肿瘤区肝脏的肝血流量(HBF)、肝血容积(HBV)、平均通过时间(MTT)、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和肝动脉分数(HAF)的参数值。然后经口给予索拉非尼(20mg/kg/d)7d,种瘤后第21d再次行CT检查,两次扫描肿瘤区所获得的参数值进行比较。检查完成后处死实验兔,进行病理与细胞凋亡(Caspase-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12只兔均接种成功。种瘤后第14d肿瘤区HBF、HBV、PS、HAF增高,与非肿瘤区肝组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肿瘤区MTT降低,与非肿瘤区肝组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次扫描肿瘤区所获得的参数HBF、PS、HAF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HBV、MTT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Caspase-3表达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能较好地评价兔VX2肝癌模型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合了组织学的研究则可以更加明确索拉非尼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吴越梁长虹杨本强刘文源李子浩
弥散加权成像诊断兔急性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3.0T MR DWI对兔急性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诊断价值。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4只,将其中18只兔制成IRI模型,结扎肝左叶血供60 min后恢复血供,随机分为0.5 h、2 h和6 h组,每组6只;另外6只作为对照组,仅解剖肝十二指肠韧带,未阻断血供。b值分别选取100、200、300、500、600 s/mm2,行T2W、T1W、增强T1W检查,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IRI后0.5 h,T2 WI和DWI表现为整个肝左叶信号增高,在2 h和6 h时出现点片状高信号以及相对应的强化减低区。b=100、200、300 s/mm2时,0.5 h组ADC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 h组ADC值虽有升高(b≤300 s/mm2较明显),但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100 s/mm2时,6 h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镜下表现:IRI早期肝细胞弥漫性肿胀、肝窦内、中央静脉及小动脉内大量红细胞淤积。随着损伤加重,肝窦及肝实质内中性粒细胞浸润,肝细胞核固缩凋亡,肝窦解离。结论应用较小b值(b≤300 mm2/s),3.0T DWI能反映兔肝脏IRI早期阶段的肝血窦淤血等微循环障碍的病理生理过程,对于早期动态监测、预防肝脏IRI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郭成伟易贤林罗维曾琼新曹希明梁长虹
关键词:肝脏扩散磁共振成像再灌注损伤
乳腺导管原位癌的钼靶X线表现与病理分级、ER/PR表达的对照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的钼靶X线特点,并分析其与病理分级、雌激素与孕激素受体(ER/PR)表达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3例单纯性乳腺DCIS,观察其钼靶X线表现,并与病理分级对照。结果 (1)钼靶表现:43例中单纯钙化10例,结构紊乱伴细小钙化5例,肿块伴钙化9例,单纯结构紊乱7例,单纯肿块8例,非对称性致密4例;钼靶X线评估在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中2、3类者共12例,其中结构紊乱及非对称性致密者11例。(2)43例中出现钙化者24例,表现为中间性钙化者13例,高度恶性钙化者11例,中间性钙化出现在非高级别组中6例,高度恶性钙化出现在高级别组中11例,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3)钼靶表现与病理分级、ER/PR表达的关系:11例非高级别组中,10例ER/PR阳性,6例钼靶表现为结构紊乱伴或不伴有细小钙化,2例表现为非对称性致密;32例高级别组中,14例ER/PR阳性,6例钼靶表现为结构紊乱,2例表现为非对称性致密,ER/PR表达与病理学分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钼靶表现与病理分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结论 DCIS的钼靶X线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但对结构紊乱伴或不伴有细小钙化及非对称性致密易低估。钼靶X线表现与基于分子生物改变为基础的病理分级密切相关,对患者的预后、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参考价值。
刘春玲何晖张金娥梁长虹
关键词:乳腺肿瘤乳腺X线摄影术
韧带样型纤维瘤病CT、MRI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被引量:20
2010年
目的探讨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的CT、MRI表现,提高CT、MRI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18例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的临床、病理、CT、MRI特征。18例中10例行CT平扫、增强扫描,8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其CT、MRI表现特征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腹部外病例发生于头颈部3例,胸背部2例,腹壁、腹股沟9例,腹腔内4例,1例与Gardner综合征伴发。本组中4例发生在腹部手术后1至3年内发病。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病理:病变质地较硬。由梭形纤维母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组成。细胞无异型性,核分裂少见或无。局部呈侵袭性生长,有局部复发倾向但不发生远处转移。免疫组化:纤维母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都强表达波形蛋白Vimentin,肌纤维母细胞不同程度表达平滑肌肌动蛋白SMA。CT、MRI表现:良性,但呈现恶性肿瘤生长方式;可推挤周围脏器、血管,或包绕血管;边界多不清,呈浸润性生长,无包膜;坏死或钙化少见;密度、信号特点:均匀。强化方式:12例三期均明显均匀强化;5例不均匀强化。结论韧带样型纤维瘤病具有特征性CT、MRI表现,CT、MRI对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张忠林梁长虹刘于宝谢淑飞余元新王秋实刘再毅李景雷
关键词: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病理学磁共振成像
共5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