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进强

作品数:44 被引量:165H指数:7
供职机构: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4篇胃癌
  • 15篇细胞
  • 14篇肿瘤
  • 12篇淋巴
  • 10篇胃肿瘤
  • 8篇乳腺
  • 7篇乳腺癌
  • 7篇腺癌
  • 7篇裸鼠
  • 6篇血管
  • 6篇人胃癌
  • 6篇免疫
  • 6篇腹膜
  • 5篇血管内皮
  • 5篇血管内皮生长...
  • 5篇受体
  • 5篇树突
  • 5篇脾虚
  • 5篇注射
  • 5篇注射液

机构

  • 3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1篇河北省肿瘤研...
  • 10篇哈励逊国际和...
  • 7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河北大学
  • 2篇沧州市中心医...
  • 2篇河北北方学院...
  • 2篇秦皇岛市第一...
  • 2篇邢台市人民医...
  • 2篇邯郸市中心医...
  • 2篇保定市第一中...
  • 2篇定州市人民医...
  • 2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河北省人民医...
  • 1篇衡水市第二人...

作者

  • 44篇杨进强
  • 32篇李勇
  • 28篇赵群
  • 22篇范立侨
  • 15篇王力利
  • 13篇赵增仁
  • 11篇陈少轩
  • 11篇宋振川
  • 10篇张志栋
  • 9篇邝刚
  • 8篇邝钢
  • 8篇焦志凯
  • 7篇王益民
  • 4篇刘羽
  • 3篇曹雷
  • 3篇贾巍
  • 3篇王冬
  • 3篇单保恩
  • 3篇张辉
  • 3篇焦琨

传媒

  • 3篇河北医药
  • 3篇中国肿瘤临床
  • 3篇免疫学杂志
  • 3篇第四届中国肿...
  • 2篇肿瘤防治杂志
  • 2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癌症
  • 1篇广西医学
  • 1篇四川中医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0
  • 4篇2007
  • 11篇2006
  • 5篇2005
  • 6篇2004
  • 6篇2003
  • 1篇1999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树突细胞活化的特异性CTL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作用
目的:探讨负载胃癌细胞抗原的树突细胞(DC)诱导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抗肿瘤作用。方法:提取、扩增外周血DC和T淋巴细胞并鉴定。建立人胃癌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皮下注射胃癌细...
赵增仁李勇杨进强王益民邝钢范立侨赵群宋振川王力利
关键词:胃癌
文献传递
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联合不同化疗方案新辅助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真实世界疗效及安全性观察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比较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trastuzumab plus pertuzumab,HP)联合紫杉类+铂类(TCbHP)、紫杉类单药(THP)、蒽环类序贯紫杉类(AC-THP)三种化疗方案在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中新辅助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的疗效、安全性及耐受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等河北省共11家三级甲等医院接受三种方案新辅助治疗并完成后续手术的180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TCbHP组78例、THP组70例、AC-THP组32例,比较三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安全性及耐受性,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临床病理因素对总体病理完全缓解(total 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tpCR)率的影响。结果:总人群tpCR率为58.9%(106/180)。TCbHP组的tpCR率为64.1%(50/78),高于THP组的54.3%(38/70)和AC-THP组的56.3%(18/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4)。TCbHP组的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10/78),高于THP组的4.3%(3/70)和AC-THP组的9.4%(3/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5)。THP组的既定方案完成率为98.6%(69/70),高于TCbHP组的92.3%(72/78)和AC-THP组的90.6%(29/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7)。180例患者中绝经后组与绝经前组的tpCR率分别为65.4%(70/107)与49.3%(36/73),HER-2免疫组织化学法(IHC)3+组与HER-2 IHC2+且荧光原位杂交(FISH)+组的tpCR率分别为65.0%(102/157)与17.4%(4/23),激素受体(HR)阴性组与HR阳性组的tpCR率分别为78.0%(64/82)与42.9%(42/98),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组与其他紫杉类药物组的tpCR率分别为66.3%(65/98)与50.0%(41/82),组间进行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表明,HER-2 IHC3+、HR阴性、使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为tpCR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TCbHP、THP、AC-THP方案新辅助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在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中疗效确切,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TCbHP方案可考虑作为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优选方案。
岳瑞雪胡崇珠郝鑫杨进强韩猛崔国忠王建军张志生孔凡庭张维何文博李现桥周新平
关键词:新辅助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
CIK细胞对裸鼠腹膜移植人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killer,CIK)对裸鼠腹膜移植人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制备CIK细胞。建立人胃癌细胞裸鼠腹膜移植小鼠模型,模型鼠腹腔注射CIK细胞,透射电镜观察腹膜移植癌组织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癌细胞增殖周期中G0/G1、S、G2/M期细胞比率、增殖指数(proliferationIndex,PI)和细胞凋亡指数(apoptosisIndex,AI)的变化。结果模型鼠腹膜癌组织细胞的超微结构出现不同程度的凋亡形态学改变,FCM检测DNA直方图上呈现有凋亡峰。G0/G1期细胞比率为(70.73±2.02)%~(75.88±2.23)%,AI为(7.50±2.69)%~(13.16±2.58)%,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0.0000,P=0.008,P<0.01;S期细胞比率为(14.96±1.32)%~(15.34±1.30)%,无显著变化,P>0.05;G2/M期细胞比率为(14.31±1.51)%~(8.91±0.86)%,PI为(29.27±2.05)%~(24.12±2.10)%,均显著降低,P=0.000、0.008、0.033、0.043,P<0.01。随CIK细胞注射剂量的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G0/G1期细胞比率和AI逐渐增加,而G2/M期细胞比率和PI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细胞AI与G0/G1期细胞比率正相关,r=0.676,与PI负相关,r=-0.659。结论CIK细胞可以影响胃癌腹膜种植转移细胞的细胞周期,并具有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杨进强李勇赵群陈少轩邝钢范立侨宋振川赵雪峰王冬
关键词:胃肿瘤腹膜转移CIK细胞
胃癌淋巴管生成与淋巴转移的关系及抗淋巴管生成的实验研究
胃癌是消化道中最多见的恶性肿瘤,转移和复发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到目前为止,手术治疗仍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但大多数患者在明确诊断时已是中晚期,虽经根治性手术切除、化疗等综合治疗,效果仍不能令人满意,5年生存率不足50%。淋...
杨进强
关键词:胃癌淋巴管生成淋巴转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真核表达载体反义寡核苷酸
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肠黏膜ICAM-1表达与黏膜损伤的关系被引量:5
2004年
为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时肠黏膜细胞黏附分子ICAM 1表达的变化 ,以及与肠粘膜损伤、细菌移位、内毒素血症的关系。经胰胆管逆行注射 5 %牛黄胆酸钠制备大鼠SAP模型 ,检测血浆淀粉酶 (AMY)、脂肪酶 (LIP)及内毒素 (LPS)水平 ,小肠黏膜细胞ICAM 1的表达 ,胰、肝、肺、脾及肠系膜细菌培养 ,观察胰腺、小肠病理形态、肠黏膜超微结构的改变。与假手术组相比 ,SAP组AMY、LIP、LPS及肠黏膜组织ICAM 1的表达量随时限延长逐渐增高 ,且SAP6、12及 18h均明显升高 (P <0 0 1)。假手术组各脏器细菌培养均为阴性 ,SAP组脏器细菌培养呈现不同程度的阳性。SAP组肠绒毛呈不同程度的排列稀疏、脱落、紊乱、倒伏 ,伴中性粒细胞浸润 ,尤以SAP12h组为甚。结果显示 ,SAP时肠黏膜细胞ICAM 1表达明显增高 ,由此介导的中性粒细胞在局部聚集活化 ,可能是造成肠黏膜损伤 。
李勇来运刚邝刚秦琪瑜赵群王力利杨进强张金燕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肠黏膜损伤细菌移位细胞黏附分子-1
阿托伐他汀联合活血降浊汤对绝经后乳腺癌经内分泌治疗患者血脂、心血管事件及骨密度的影响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活血降浊汤对绝经后乳腺癌经内分泌治疗患者血脂、心血管事件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将183例绝经后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2例及对照组91例,对照组给予来曲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活血降浊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2年。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脂、骨密度、主要症状积分变化情况,并统计2组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后,2组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但观察组升高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治疗12个月、24个月后2组腰椎、股骨颈处骨密度均明显降低(P均<0.05),但观察组腰椎、股骨颈处骨密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主要症状积分均显著增加(P均<0.05),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活血降浊汤可显著改善绝经后乳腺癌经内分泌治疗患者临床症状与血脂水平,减轻因雌激素水平下降对骨密度的影响,并可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志超鲍双振杨进强赵凤龙
关键词:绝经后乳腺癌阿托伐他汀内分泌治疗血脂主要心血管事件
胃癌组织VEGF-D的表达与淋巴管生成和淋巴转移的关系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D,VEGF-D)表达与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探讨其在胃癌淋巴转移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
赵群李勇杨进强范立侨赵增仁曹雷邝刚王冬刘羽
关键词:胃肿瘤VEGF-D淋巴管生成淋巴转移
文献传递
乳腺癌HER2蛋白表达水平预测新辅助治疗疗效的真实世界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HER2蛋白表达水平预测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HP)为基础新辅助治疗疗效的价值,为合理选择抗HER2靶向治疗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等河北省共11家三级甲等医院接受曲妥珠单抗及帕妥珠单抗配伍化疗方案新辅助治疗并完成后续手术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HER2蛋白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以及总体病理完全缓解(tpCR)率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180例患者,其中HER2 IHC3+组157例(87.2%),HER2 IHC2+/FISH+组23例(12.8%)。HER2 IHC3+组tpCR率显著高于HER2 IHC2+/FISH+组(65.0%vs 17.4%,P<0.001)。HER2蛋白表达水平与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HR)状态相关,HER2 IHC 2+/FISH+组HR阳性率显著高于HER2 IHC 3+组(87%vs 49.7%,P=0.001),与年龄、月经状态、肿瘤大小、淋巴结状况、肿瘤临床分期、Ki-67增殖指数等无相关性。结论乳腺癌HER2蛋白表达水平对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配伍化疗新辅助治疗方案的疗效有一定的预测价值,HER2 IHC2+/FISH+患者疗效欠佳,有必要探索适合此类患者的抗HER2靶向治疗模式。
岳瑞雪孔令欣郝鑫杨进强韩猛崔国忠王建军张志生孔凡庭张维何文博李现桥周新平徐东宏胡崇珠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免疫组织化学荧光原位杂交
术前活检与术中快速冷冻病理检查诊断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研究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分析术前活检和术中快速冷冻病理检查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假阴性诊断中的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8年7月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住院的有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并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患者150例,分为术前活检组和术中冷冻组。依据术前穿刺、术中冷冻和术后石蜡切片病理结果,对术前活检组患者术前、术后病理一致性(术前活检假阴性率)和术中冷冻组术中、术后病理一致性(术中检测假阴性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不同年龄、肿瘤直径患者的病理一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活检组石蜡病理和术前穿刺活检病理的一致率较术中冷冻组高(P<0.05)。术前活检组假阴性率较术中冷冻组低(P<0.05)。结论术前活检在诊断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准确性上优于术中冷冻病理诊断,对治疗方案的优化也具有指导价值。
贾巍宋瑞王勇孙霞董江萌杨进强
关键词: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冷冻超薄切片术
胃癌组织及区域淋巴结MUC1、CD44v6、nm23表达与胃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9
2003年
背景与目的:研究证实胃癌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是多基因及其蛋白表达产物协调作用的结果,寻找与胃癌转移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有助于胃癌的研究。本实验旨在探讨胃癌组织及区域淋巴结中MUC1、CD44v6、nm23表达与胃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10例胃癌组织及613枚区域淋巴结中的MUC1、CD44v6、nm23基因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①胃癌组织中的MUC1蛋白阳性表达在低分化癌组、浸润型组、T3+T4组、淋巴结转移组、Ⅲ~Ⅳ期组、生存期<5年组分别为84.6%、88.1%、87.3%、91.7%、94.4%、95.5%,CD44v6分别为79.5%、74.6%、79.4%、81.7%、87.0%、87.9%,nm23分别为38.5%、32.2%、30.2%、25.0%、25.9%、18.2%。MUC1和CD44v6表达低分化癌组显著高于高、中分化癌组(78.9%vs57.7%),浸润型组高于局限型组(72.6%vs54.9%),T3+T4组高于T2组(72.3%vs46.8%),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68.0%vs46.0%),TNMⅢ~Ⅳ期组高于Ⅰ~Ⅱ期组(67.9%vs44.6%),生存期<5年组高于≥5年组(59.1%vs31.8%),各组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或P<0.05)。而nm23除分化程度、Borrmann分型不同的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外,T3+T4组低于T2组(51.1%),有淋巴结转移组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56.0%)。
李勇张景华邝刚杨进强赵群王晓玲焦志凯张志栋王力利
关键词:胃癌组织区域淋巴结MUC1CD44V6胃癌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