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群

作品数:483 被引量:1,364H指数:15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强势特色学科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6篇期刊文章
  • 199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32篇医药卫生
  • 6篇农业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理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09篇胃癌
  • 133篇细胞
  • 131篇肿瘤
  • 83篇蛋白
  • 74篇胃肿瘤
  • 58篇化疗
  • 56篇淋巴
  • 56篇癌细胞
  • 53篇胃癌细胞
  • 48篇基因
  • 40篇凋亡
  • 40篇淋巴结
  • 40篇裸鼠
  • 39篇耐药
  • 38篇预后
  • 38篇进展期胃癌
  • 37篇手术
  • 36篇锌指
  • 36篇锌指蛋白
  • 31篇术后

机构

  • 474篇河北医科大学...
  • 19篇河北省人民医...
  • 16篇河北省肿瘤研...
  • 14篇河北医科大学
  • 11篇河北医科大学...
  • 6篇河北医科大学...
  • 4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福建省肿瘤医...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江西省肿瘤医...
  • 1篇南昌大学第二...
  • 1篇山西省肿瘤医...
  • 1篇青岛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河南省肿瘤医...

作者

  • 481篇赵群
  • 446篇李勇
  • 353篇范立侨
  • 250篇檀碧波
  • 196篇王冬
  • 179篇张志栋
  • 143篇赵雪峰
  • 137篇焦志凯
  • 135篇刘羽
  • 88篇杨沛刚
  • 86篇王力利
  • 86篇田园
  • 60篇宋振川
  • 55篇刘庆伟
  • 50篇郝英杰
  • 47篇贾楠
  • 46篇郭洪海
  • 40篇李兆星
  • 35篇刘洋
  • 28篇杨进强

传媒

  • 29篇第8届全国胃...
  • 27篇中华实验外科...
  • 26篇中华普通外科...
  • 26篇中国实验室外...
  • 19篇第9届全国胃...
  • 16篇第四届中国肿...
  • 14篇河北医科大学...
  • 13篇肿瘤学杂志
  • 13篇中国肿瘤临床
  • 13篇中华肿瘤防治...
  • 13篇第八届中国肿...
  • 12篇中华肿瘤杂志
  • 11篇中国全科医学
  • 9篇河北医药
  • 8篇中华胃肠外科...
  • 8篇中国老年学杂...
  • 6篇中国癌症杂志
  • 6篇中国普通外科...
  • 5篇肿瘤防治研究
  • 5篇中华普通外科...

年份

  • 11篇2023
  • 13篇2022
  • 42篇2021
  • 19篇2020
  • 10篇2019
  • 8篇2018
  • 11篇2017
  • 12篇2016
  • 53篇2015
  • 46篇2014
  • 95篇2013
  • 14篇2012
  • 9篇2011
  • 13篇2010
  • 9篇2009
  • 20篇2008
  • 17篇2007
  • 38篇2006
  • 10篇2005
  • 9篇2004
4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癌中hMSH2和PTE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4年
目的探讨人类mut-s同系物2(human mut-s homologue 2,hMSH2)和抑癌基因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的基因(gene of phosphate and tensio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在胃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2例胃癌组织及其相应的近端癌旁组织(距癌组织3cm)、远端癌旁组织(距癌组织>10cm)及15例正常胃组织hMSH2和PTEN蛋白表达;采用Western Blot半定量检测42例胃癌组织及相应远端癌旁组织(距癌组织>10cm)hMSH2和PTEN蛋白表达。分析hMSH2和PTEN在胃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hMSH2和PTEN蛋白表达缺失率明显高于近端癌旁组织、远端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组织(P<0.05或<0.01)。PTEN蛋白表达缺失率与肿瘤分化程度负相关(r,=-0.707,P<0.05),与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_s=0.748、0.979、0.850、0.877,P<0.05)。hMSH2和PTEN蛋白表达在胃癌中呈正相关。在胃癌组织中错配修复基因hMSH2蛋白表达缺失伴有PTEN蛋白表达下调。结论 PTEN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相关;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错配修复蛋白hMSH2表达缺失伴有PTEN蛋白表达下调。
袁虎方李勇檀碧波赵群范立侨
关键词:胃肿瘤基因表达疾病特征
术中纳米炭淋巴示踪剂应用对进展期胃癌淋巴结清扫的指导作用
<正>目的研究术中应用纳米炭淋巴示踪剂指导进展期胃癌淋巴结清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全部由同组手术者施行D2式胃癌根治术,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示踪剂组,示踪剂组术中肿瘤周围注射淋巴结示踪剂纳米炭混悬液,比...
张志栋李勇范立侨赵群赵雪峰刘庆伟
关键词:胃癌淋巴结清扫术
文献传递
多层螺旋CT对胃癌术前分期及肿瘤最长径的评估价值被引量:44
2015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胃癌术前分期和肿瘤最长径测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3月15日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MS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3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MSCT为基础进行术前TNM分期和肿瘤最长径测量,并与病理结果进行一致性比较。结果 MSCT评估胃癌术前T分期的准确率为71.2%(109/153),与术后病理T分期一致性较好(Kappa=0.566);评估胃癌术前N分期的准确率为47.7%(73/153),与术后病理N分期一致性不理想(Kappa=0.284);评估胃癌术前M分期的准确率为98.7%(151/153),与术后M分期一致性满意(Kappa=0.893)。MSCT评估胃癌术前TNM分期的总体准确率为66.7%(102/153),与术后TNM分期一致性较好(Kappa=0.573)。53例获有效测量的胃癌患者术前MSCT和术后病理测量的肿瘤最长径分别为(68.8±40.6) mm和(64.2±36.2)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69)。结论 MSCT对胃癌术前TNM分期的评价及最长径的测量较为准确,可为胃癌的术前分期及新辅助疗效评价提供可靠依据,但对淋巴结转移情况的评估能力较差。
赵群李勇胡子龙檀碧波杨沛刚田园
关键词:胃肿瘤多层螺旋CT术前分期
胃癌及区域淋巴结中cyclin D1表达及其与临床生物学行为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素cyclin D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运用S-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yclin D1蛋白在73例胃癌组织、73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以及73枚第一站淋巴结中的表达。结果:cyclin D1蛋白在正常胃...
范立侨李勇信建峰赵群郝英杰
关键词:胃癌区域淋巴结生物学行为免疫组织化学
文献传递
CIK细胞对脾虚型人胃癌裸鼠腹膜移植模型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CIK细胞对脾虚型人胃癌裸鼠腹膜移植模型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方法 :在成功制备CIK细胞、建立脾虚型人胃癌裸鼠腹膜移植模型的基础上 ,观察CIK细胞对脾虚型人胃癌裸鼠腹膜移植模型的体内抗肿瘤作用。用放射免疫方法 (RIA )、酶联免疫方法(ELISA)检测CIK细胞在体内抗肿瘤过程中血清和腹水中CEA以及血清IL 2、TNF α、IFN γ、GM CSF含量的变化。结果 :NS对照组裸鼠腹水继续生长 ,与其相比 ,CD3AK组体质量、腹围、腹水量均明显减少 ,P <0 0 1。CIK组较CD3AK组上述指标有进一步显著减少 ,腹水均全部消失 ,其腹水抑制率达 10 0 % ,P <0 0 1;NS对照组裸鼠血清、腹水中CEA含量均保持较高水平 ,与其相比 ,CD3AK组明显减少 ,CIK组较CD3AK组血清中CEA含量进一步显著减低 ,P <0 0 1;另外 ,与NS对照组相比 ,CIK组裸鼠血清中IL 2、TNF α、INF γ、GM CSF含量均显著增加 ,P <0 0 1。结论 :CIK细胞对脾虚型人胃癌腹膜移植裸小鼠模型有更强的体内抗肿瘤活性 ;并可显著减少胃癌细胞CEA的分泌 ,继续分泌IL 2、TNF α、INF γ、GM CSF等细胞因子而发挥直接或间接的抗肿瘤作用。
赵群李勇杨进强陈少轩范立侨王力利宋振川邝刚
关键词:脾虚过继杀伤细胞
RNA干扰技术抑制锌指蛋白139对胃癌原位移植裸鼠血清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抑制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中锌指蛋白139(ZNFl39)表达对胃癌原位移植裸鼠血清蛋白质的影响,探讨ZNFl39参与胃癌进展的机制。方法构建针对ZNF139的小干扰RNA(siRNA)重组质粒并导入胃癌细胞SGC7901;G418筛选出稳定转染细胞克隆并经皮下瘤鼠间传代6代后应用OB生物胶粘贴法进行原位移植;应用荧光双向差异凝胶电泳(2D—DIGE)及液质联用(LC—MS)技术鉴定差异蛋白点,并应用Westernblot法验证鉴定出的部分蛋白质。结果胃癌原位移植裸鼠成瘤率100%(15/15)。siRNA重组质粒抑制了ZNFl39在SGC7901中的表达,siRNA—ZNFl39组胃癌原位移植裸鼠瘤体生长明显减慢。在转染组和对照组原位移植裸鼠血清中鉴定出5种差异蛋白质,抑制ZNFl39后表达下调的为载脂蛋白E(APOE)、激肽原1(KNGl),表达上调的有α2-巨球蛋白(α2-MG)、线粒体转录终止因子(mTERF)、DIXDCl。Westernblot法对KNG1、mTERF、APOE的表达进行了验证,结果与蛋白质组学一致。结论ZNF139可能通过促进血清APOE、KNGl及抑制mTERF的表达来参与胃癌进展。
范立侨李勇赵群檀碧波陈茂良王冬赵雪峰郝英杰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新辅助化疗对进展期胃癌手术切除率及预后的影响
赵群李勇檀碧波田园焦志凯赵雪峰张志栋王冬杨沛刚
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鉴定锌指蛋白139调控的胃癌转移相关蛋白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以胃癌SGC7901细胞原位移裸鼠模型为对象,通过荧光双向差异凝胶电泳(2D-DIGE)结合液质联用(LC-MS)质谱分析技术鉴定ZNF139调控的胃癌转移相关蛋白质。方法合成针对ZNF139的小干扰RNA(ZNF139-si RNA),以ZNF139-si RNA转染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G418筛选。以ZNF139-si RNA质粒转染的胃癌细胞、阴性质粒转染的胃癌细胞及普通胃癌细胞分别进行裸鼠胃癌原位移植。造模成功后取出原位移植瘤及腹腔转移淋巴结。荧光双向差异凝胶电泳(2D-DIGE)技术分别分离ZNF139-si RNA各组原位移植瘤及腹腔转移淋巴结蛋白质;选定差异点,胶内酶解后,液质联用(LC-MS)质谱分析技术鉴定蛋白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技术验证差异蛋白质的表达。结果转染ZNF139-si RNA质粒后SGC7901细胞中ZNF139的表达受到有效抑制。与阴性质粒组及空白组比较,阳性质粒组原位移植瘤生长更慢(P<0.05),且腹腔淋巴结转移率更低(P<0.05)。蛋白质组学结果发现在阳性质粒组原发灶中Fascin、hn RNPA2/B1表达下调,ANXA1表达上调;阳性质粒组转移淋巴结中ANXA5表达下调(P<0.05)。Western blot验证结果与蛋白质组学结果相符。结论 ZNF139可能通过调节Fascin、hn RNPA2/B1、ANXA1、ANXA5促进胃癌淋巴结转移。
李勇王力利康爱文范立侨赵群檀碧波郝英杰刘庆伟
关键词:胃癌蛋白质组学
胃癌患者骨髓微转移细胞的形态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应用免疫磁珠富集技术研究胃癌骨髓微转移细胞的形态学分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例手术的胃癌患者,提取骨髓有核细胞后,以结合有抗人上皮抗原(hum an ep ithe lia l an tigen,HEA)抗体的M ACS微型免疫磁珠进行标记,以M S+/RS+型阳性分选柱进行活性肿瘤细胞富集两次。以标记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 in isoth iocyanate,F ITC)的抗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抗体CK-F ITC、二氨基苯茚酮以及溴化乙锭(eth id ium brom ide,EB)染色后,观察阳性细胞形态。结果全组共有9例患者骨髓中检测到344个肿瘤细胞。其中,中等细胞型192个(55.8%),大细胞型51个(14.8%),干细胞样细胞23个(6.7%),M期细胞4个(1.2%),有核细胞碎片42个(12.2%),无核细胞碎片32个(9.3%)。骨髓微转移细胞数与肿瘤TNM分期有关(P=0.038),而与性别(P=0.659)、年龄(P=0.500)、组织学分级(P=0.351)和淋巴结转移情况(P=0.060)无关。结论胃癌骨髓微转移细胞形态多样,预示预后较差。
王贵英王士杰李勇宋振川范立侨王力利赵群焦志凯张志栋赵雪峰王东
关键词:肿瘤转移增殖细胞核抗原免疫磁化分离
胸导管引流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诱发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胸导管淋巴引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诱发肝损伤的作用,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重症胰腺炎模型组(SAP组)、胸导管引流组(TD组);每组又分为2、6、12h3个时间点。采用经胰胆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法制备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检测大鼠腹水情况、血浆中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TNF-α和IL-10的含量及胰腺和肝脏的病理变化。结果与SAP组比较,TD组腹水量明显减少,颜色变浅;ALT、AST、TBIL的含量明显下降(P<0.05或0.01);TNF-α和IL-10的含量明显下降(P<0.05或<0.01);显著改善胰腺和肝脏的病理损伤。结论胸导管引流可减轻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的肝脏损伤。
王冬李勇李少一范立侨赵群刘羽郝英杰张志栋焦志凯赵雪峰王力利贾楠
关键词:胸导管引流重症急性胰腺炎肝损伤
共4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