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力利

作品数:122 被引量:395H指数:10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强势特色学科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59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6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4篇胃癌
  • 35篇细胞
  • 24篇淋巴
  • 20篇肿瘤
  • 19篇淋巴结
  • 18篇生物学
  • 17篇生物学行为
  • 16篇蛋白
  • 16篇临床生物学
  • 15篇临床生物学行...
  • 13篇基因
  • 12篇凋亡
  • 12篇人胃癌
  • 9篇手术
  • 9篇术后
  • 9篇区域淋巴结
  • 9篇胃肠
  • 8篇胰腺
  • 8篇胃肠道
  • 8篇胃肿瘤

机构

  • 114篇河北医科大学...
  • 10篇河北医科大学...
  • 10篇河北省肿瘤研...
  • 8篇河北医学院
  • 6篇河北省人民医...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鄂尔多斯市中...
  • 1篇即墨市人民医...
  • 1篇石家庄市第一...
  • 1篇石家庄拖拉机...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22篇王力利
  • 100篇李勇
  • 86篇赵群
  • 77篇范立侨
  • 40篇王冬
  • 39篇宋振川
  • 38篇张志栋
  • 32篇焦志凯
  • 32篇刘羽
  • 30篇赵雪峰
  • 19篇檀碧波
  • 18篇郝英杰
  • 15篇杨进强
  • 13篇刘庆伟
  • 13篇贾楠
  • 13篇李兆星
  • 10篇马志学
  • 10篇吕艳霞
  • 9篇刘品一
  • 7篇陈少轩

传媒

  • 10篇第9届全国胃...
  • 10篇第四届中国肿...
  • 6篇河北医药
  • 6篇中国肿瘤临床
  • 4篇中国老年学杂...
  • 4篇第八届中国肿...
  • 3篇实用肿瘤杂志
  • 3篇癌症
  • 3篇免疫学杂志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第8届全国胃...
  • 3篇中国实验室外...
  • 2篇中国疼痛医学...
  • 2篇临床荟萃
  • 2篇临床麻醉学杂...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河北医学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6
  • 8篇2015
  • 14篇2014
  • 9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2篇2008
  • 6篇2007
  • 22篇2006
  • 5篇2005
  • 16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6
1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IK细胞对脾虚型人胃癌裸鼠腹膜移植模型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CIK细胞对脾虚型人胃癌裸鼠腹膜移植模型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方法 :在成功制备CIK细胞、建立脾虚型人胃癌裸鼠腹膜移植模型的基础上 ,观察CIK细胞对脾虚型人胃癌裸鼠腹膜移植模型的体内抗肿瘤作用。用放射免疫方法 (RIA )、酶联免疫方法(ELISA)检测CIK细胞在体内抗肿瘤过程中血清和腹水中CEA以及血清IL 2、TNF α、IFN γ、GM CSF含量的变化。结果 :NS对照组裸鼠腹水继续生长 ,与其相比 ,CD3AK组体质量、腹围、腹水量均明显减少 ,P <0 0 1。CIK组较CD3AK组上述指标有进一步显著减少 ,腹水均全部消失 ,其腹水抑制率达 10 0 % ,P <0 0 1;NS对照组裸鼠血清、腹水中CEA含量均保持较高水平 ,与其相比 ,CD3AK组明显减少 ,CIK组较CD3AK组血清中CEA含量进一步显著减低 ,P <0 0 1;另外 ,与NS对照组相比 ,CIK组裸鼠血清中IL 2、TNF α、INF γ、GM CSF含量均显著增加 ,P <0 0 1。结论 :CIK细胞对脾虚型人胃癌腹膜移植裸小鼠模型有更强的体内抗肿瘤活性 ;并可显著减少胃癌细胞CEA的分泌 ,继续分泌IL 2、TNF α、INF γ、GM CSF等细胞因子而发挥直接或间接的抗肿瘤作用。
赵群李勇杨进强陈少轩范立侨王力利宋振川邝刚
关键词:脾虚过继杀伤细胞
胃癌肿瘤细胞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药敏试验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吕雅蕾刘巍艾军刘风玲王力利
关键词:胃肿瘤化学疗法体外研究
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鉴定锌指蛋白139调控的胃癌转移相关蛋白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以胃癌SGC7901细胞原位移裸鼠模型为对象,通过荧光双向差异凝胶电泳(2D-DIGE)结合液质联用(LC-MS)质谱分析技术鉴定ZNF139调控的胃癌转移相关蛋白质。方法合成针对ZNF139的小干扰RNA(ZNF139-si RNA),以ZNF139-si RNA转染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G418筛选。以ZNF139-si RNA质粒转染的胃癌细胞、阴性质粒转染的胃癌细胞及普通胃癌细胞分别进行裸鼠胃癌原位移植。造模成功后取出原位移植瘤及腹腔转移淋巴结。荧光双向差异凝胶电泳(2D-DIGE)技术分别分离ZNF139-si RNA各组原位移植瘤及腹腔转移淋巴结蛋白质;选定差异点,胶内酶解后,液质联用(LC-MS)质谱分析技术鉴定蛋白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技术验证差异蛋白质的表达。结果转染ZNF139-si RNA质粒后SGC7901细胞中ZNF139的表达受到有效抑制。与阴性质粒组及空白组比较,阳性质粒组原位移植瘤生长更慢(P<0.05),且腹腔淋巴结转移率更低(P<0.05)。蛋白质组学结果发现在阳性质粒组原发灶中Fascin、hn RNPA2/B1表达下调,ANXA1表达上调;阳性质粒组转移淋巴结中ANXA5表达下调(P<0.05)。Western blot验证结果与蛋白质组学结果相符。结论 ZNF139可能通过调节Fascin、hn RNPA2/B1、ANXA1、ANXA5促进胃癌淋巴结转移。
李勇王力利康爱文范立侨赵群檀碧波郝英杰刘庆伟
关键词:胃癌蛋白质组学
胃癌患者骨髓微转移细胞的形态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应用免疫磁珠富集技术研究胃癌骨髓微转移细胞的形态学分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例手术的胃癌患者,提取骨髓有核细胞后,以结合有抗人上皮抗原(hum an ep ithe lia l an tigen,HEA)抗体的M ACS微型免疫磁珠进行标记,以M S+/RS+型阳性分选柱进行活性肿瘤细胞富集两次。以标记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 in isoth iocyanate,F ITC)的抗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抗体CK-F ITC、二氨基苯茚酮以及溴化乙锭(eth id ium brom ide,EB)染色后,观察阳性细胞形态。结果全组共有9例患者骨髓中检测到344个肿瘤细胞。其中,中等细胞型192个(55.8%),大细胞型51个(14.8%),干细胞样细胞23个(6.7%),M期细胞4个(1.2%),有核细胞碎片42个(12.2%),无核细胞碎片32个(9.3%)。骨髓微转移细胞数与肿瘤TNM分期有关(P=0.038),而与性别(P=0.659)、年龄(P=0.500)、组织学分级(P=0.351)和淋巴结转移情况(P=0.060)无关。结论胃癌骨髓微转移细胞形态多样,预示预后较差。
王贵英王士杰李勇宋振川范立侨王力利赵群焦志凯张志栋赵雪峰王东
关键词:肿瘤转移增殖细胞核抗原免疫磁化分离
胸导管引流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诱发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胸导管淋巴引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诱发肝损伤的作用,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重症胰腺炎模型组(SAP组)、胸导管引流组(TD组);每组又分为2、6、12h3个时间点。采用经胰胆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法制备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检测大鼠腹水情况、血浆中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TNF-α和IL-10的含量及胰腺和肝脏的病理变化。结果与SAP组比较,TD组腹水量明显减少,颜色变浅;ALT、AST、TBIL的含量明显下降(P<0.05或0.01);TNF-α和IL-10的含量明显下降(P<0.05或<0.01);显著改善胰腺和肝脏的病理损伤。结论胸导管引流可减轻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的肝脏损伤。
王冬李勇李少一范立侨赵群刘羽郝英杰张志栋焦志凯赵雪峰王力利贾楠
关键词:胸导管引流重症急性胰腺炎肝损伤
siRNA-ZNF139影响胃癌原位移植裸鼠肿瘤转移影响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王力利李勇康爱文赵群檀碧波王冬赵雪峰郝英杰
胃上皮样平滑肌瘤临床生物学行为探讨被引量:1
1994年
胃上皮样平滑肌瘤临床生物学行为探讨河北医学院第四医院外科(050011)李勇,马志学,刘品一,张学新,王力利胃上皮样平滑肌瘤,又称胃平滑肌母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肌源性肿瘤,有特殊的生物学特性,现结合4例报告及文献复习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例1女性,33岁...
李勇马志学刘品一张学新王力利
关键词:胃肿瘤上皮样平滑肌瘤生物学
胃癌及区域淋巴结CD44v6、nm23-H1表达与其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探讨胃癌及其区域淋巴结CD44V6、nm23-H1表达与胃癌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10例胃癌及613枚区域淋巴结组织中的CD44V6、nm23-H1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在胃癌原发灶和在淋巴结转移灶,CD44V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5%和89.4%,nm23-H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9.1%和16.8%。CD44V6、nm23-H1表达率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胃癌原发灶CD44V6阳性表达组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表达组(P<0.01);nm23-H1阳性表达组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阴性表达组(P<0.01)。结论:对胃癌组织进行CD44V6、nm23-H1蛋白的检测,有助于预测胃癌进程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以及评估胃癌患者的预后。
张景华李勇王晓玲曹月敏邝刚王力利
关键词:胃癌CD44V6蛋白NM23-H1蛋白
胃癌术后近期并发症的临床分析(附783例病例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胃癌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收集1963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经手术治疗的11727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SPSS17.0程序对数据进行统计学描述和统计分析,P...
王力利李勇何宽范立侨赵群王冬赵雪峰郝英杰刘庆伟田园
关键词:胃癌术后并发症
文献传递
Runx3基因甲基化与胃癌发生和转移的关系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胃癌发生发展过程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80例胃癌组织及肿瘤周围粘膜组织中Runx3 mRNA的表达,同时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结果80例胃癌组织标本中Runx3基因的表达(0.5971±0.1013)较肿瘤周围组织中表达明显下调(0.8297±0.29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粘膜组织中未发现有Runx3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80例胃癌组织中有43例检测到Runx3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胃癌组织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显著增高(P<0.05)。胃癌标本中Runx3 mRNA的表达与其病理临床特征密切相关,在低分化和有淋巴结转移胃癌组织标本中Runx3 mRNA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结论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是导致Runx3基因失活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且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李华李勇范立侨赵雪峰宋振川赵群王力利焦志凯刘羽
关键词:胃癌RUNX3基因RT-PCRDNA甲基化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