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竞

作品数:120 被引量:151H指数:6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4篇期刊文章
  • 4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1篇休克
  • 80篇血管
  • 66篇血性
  • 63篇失血
  • 63篇失血性
  • 55篇反应性
  • 48篇血管反应
  • 48篇血管反应性
  • 44篇失血性休克
  • 38篇钙敏感
  • 38篇钙敏感性
  • 29篇休克大鼠
  • 25篇低反应性
  • 25篇血管低反应性
  • 24篇蛋白
  • 22篇激酶
  • 15篇内毒
  • 15篇内毒素
  • 14篇蛋白激酶
  • 14篇内毒素休克

机构

  • 116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20篇徐竞
  • 109篇刘良明
  • 103篇李涛
  • 101篇杨光明
  • 35篇明佳
  • 18篇张瑗
  • 16篇陈玮
  • 13篇周荣
  • 13篇贺教江
  • 12篇梁家林
  • 10篇朱娱
  • 9篇刘建仓
  • 8篇陈垦
  • 6篇蓝丹
  • 6篇胡德耀
  • 6篇张晔
  • 6篇胡弋
  • 6篇陈伟
  • 6篇唐婧
  • 5篇廖自福

传媒

  • 15篇中国病理生理...
  • 14篇创伤外科杂志
  • 1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0篇第七届全国创...
  • 9篇中华实验外科...
  • 5篇中国现代应用...
  • 5篇中国危重病急...
  • 3篇第八届全国创...
  • 2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重庆医学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中华烧伤杂志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第九届全军战...

年份

  • 3篇2018
  • 1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7篇2012
  • 13篇2011
  • 32篇2010
  • 28篇2009
  • 16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6篇2005
  • 1篇2002
1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休克血管低反应性发生的钙失敏机制与防治研究
刘良明李涛杨光明徐竞周荣明佳张瑗陈伟贺教江陈垦朱娱胡德耀
休克血管低反应性钙失敏机制及防治措施研究
2015年
严重创伤、失血、休克,特别是后期的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可出现明显的血管低反应性,这种血管低反应性是引起难治性休克,导致MODS,制约严重战(创)伤休克等临床重症治疗的关键问题.近年来在国家“973”课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资助下,研究发现了休克后血管低反应性发生的新机制-钙失敏机制,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药物和措施:(1)针对以往血管低反应性发生机制存在的问题,同时基于肌肉收缩效率取决于力/钙比率的基本概念,提出并证明了休克后血管低反应性发生的钙失敏机制;(2)进一步研究发现RhoA-Rho激酶和PKC通路是休克后血管平滑肌细胞钙敏感性调节的主要通路及潜在的治疗靶点.(3)针对Rho激酶和PKC两个潜在靶点发现药物激活或诱导Rho激酶和PKC表达可显著改善休克的血管反应性和钙敏感性,发挥抗休克作用.为休克等临床重症的治疗提出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刘良明李涛杨光明徐竞张杰
关键词:休克临床重症血管反应性钙敏感性RHO激酶
白介素-1β介导内毒素休克后钙失敏的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白介素-1β(IL-1β)介导内毒素休克后钙敏感性的作用与PKC,Rho激酶的关系。方法经耳缘静脉注射1 mg/kg LPS(0111:B4)制造家兔内毒素休克模型,在不同时相点取血清,取肠系膜上动脉(SMA)。...
梁家林李涛杨光明徐竞贺教江陈垦刘良明
文献传递
A1腺苷受体在吡那地尔预处理诱导失血性休克大鼠血管反应性保护中的作用
<正>目的:本实验探讨Tie-2在Ang-1和Ang-2调节失血性休克血管反应性双相变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离体微血管环张力测定技术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观察失血性休克后不同时点SMA中Tie-2蛋白表...
徐竞李涛杨光明刘良明
文献传递
缺血预处理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管反应性及钙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与Rho激酶的关系
胡弋刘良明李涛徐竞唐小唪
血管紧张素Ⅱ激活p38 MAPK和JNK对诱导失血性休克血管反应性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激活p38MAPK和JNK在恢复失血性休克血管反应性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SD大鼠80只,体质量200-230g,雌雄各半),观察AngⅡ处理对休克大鼠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血管组织中p38MAPK和JNK的活性变化的影响,并用p38MAPK和JNK的特异性拮抗剂SB203580和SP600125,观察阻断p38MAPK和JNK对AngⅡ诱导的失血性休克血管反应性保护作用的影响。结果失血性休克大鼠肠系膜血管组织中p38MAPK的活性呈休克早期升高、休克晚期降低的趋势,在休克后0.5h和2h时p38MAPK的活性分别为正常对照的201.2%和53.2%(P〈0.01);而JNK的活性水平随休克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休克2h时活性升为正常对照的308.8%(P〈0.01)。在休克晚期给予AngⅡ处理能明显升高休克血管p38MAPK和JNK活性水平,同时AngⅡ处理也升高了休克晚期肠系膜动脉血管的收缩反应性。p38MAPK的拮抗剂SB203580和JNK的拮抗剂SP600125均可拮抗AngⅡ诱导的p38MAPK和JNK激活,p38MAPK和JNK的活性分别降低为AngⅡ组的52.9%和44.8%(P〈0.05-0.01);同时p38MAPK和JNK的拮抗剂也抑制了AngⅡ升高休克血管反应性的作用,使其分别降低为AngⅡ组的60.5%和65.0%(P〈0.01)。结论 p38MAPK和JNK参与AngⅡ对休克血管反应性的保护作用。
杨光明徐竞李涛唐婧刘良明
关键词:休克P38MAPKJNK血管反应性
循环休克血管低反应性发生机制研究现状与未来
休克等临床重症存在血管低反应性,这种血管的低反应性严重影响创伤、休克等临床重症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是难治性休克发生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倍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近年来关于其发生机制、诱发因素以及治疗措施研究取得较大进展:①在休...
刘良明李涛杨光明徐竞周荣明佳张瑗陈伟贺教江梁家林朱娱
文献传递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介导血管生成素-1、2对休克血管低反应性的调节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在血管生成素,1(Ang-1)、血管生成素-2(Ang-2)调节失血性休克血管反应性双相变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D大鼠152只和混合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VEC)、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观察失血性休克后肠系膜上动脉(SMA)中Erk蛋白表达和磷酸化变化,Erk抑制剂对Ang-1和Ang-2调节缺氧早期和晚期血管反应性作用的影响,以及给予Ang-1、Ang-2和Tie-1抑制剂后缺氧混合细胞中Erk蛋白表达和磷酸化的变化。结果(1)失血性休克后SMA中Erk磷酸化逐渐增高,休克1h.2h和4h分别增高至正常对照组的2.72、3.32和3.46倍(P〈0.01)。(2)Erk抑制剂可恢复缺氧4h血管反府性并拮抗Ang-2(200μg/L)降低缺氧4h血管低反应性的作用,去甲肾上腺(NE)的最大收缩力(Emax)分别由5.875ran升高至9.681mN和由3.444mN增高至9.003mN(P〈0.01)。(3)Ang-1和Tie-2抑制剂可抑制缺氧4h的Erk磷酸化增高,使其由0.6258分别降低至0.2643和0.2578(P〈0.01)。结论Erk磷酸化介导休克晚期Ang-2降低血管反应性的调节作用。
徐竞杨光明李涛刘良明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血管反应性血管生成素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缺血预适应诱导PKCα、PKCε活化和失血性休克大鼠血管反应性和钙敏感性保护的机制
目的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蛋白激酶Cα(protein kinase Cα,PKCα)、蛋白激酶Cε(protein kinase Cε,PKCε)是参与失血性休克后大鼠血管反应性和钙敏感性调节的主要PKC亚型,也是失血...
徐竞李涛杨光明刘良明
文献传递
A1腺苷受体在吡哪地尔预处理诱导失血性休克大鼠血管反应性保护中的作用
目的蛋白激酶Cα(protein kinase Cα,PKCα)、蛋白激酶Cε(protein kinase Cε,PKCε)是参与失血性休克后大鼠血管反应性和钙敏感性调节的主要PKC亚型,也是失血性休克后血管反应性的重...
徐竞李涛杨光明刘良明
文献传递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