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劲

作品数:55 被引量:109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山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7篇恶性疟
  • 36篇原虫
  • 36篇疟原虫
  • 36篇恶性疟原虫
  • 24篇基因
  • 21篇克隆
  • 12篇疫苗
  • 11篇血吸虫
  • 11篇吸虫
  • 11篇抗原
  • 10篇日本血吸虫
  • 9篇真核
  • 9篇扩增
  • 8篇真核表达
  • 8篇疟疾
  • 8篇核表达
  • 6篇疫苗研究
  • 6篇疟疾疫苗
  • 6篇聚合酶
  • 6篇合酶

机构

  • 55篇中山医科大学
  • 3篇广东医学院
  • 1篇复旦大学
  • 1篇蚌埠医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暨南大学
  • 1篇汕头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作者

  • 55篇徐劲
  • 51篇余新炳
  • 20篇罗树红
  • 19篇吴忠道
  • 19篇方建民
  • 12篇李学荣
  • 9篇单志新
  • 9篇马长玲
  • 8篇陆家海
  • 6篇刘彦文
  • 6篇卞国武
  • 5篇陈观今
  • 4篇魏泉德
  • 4篇叶苓
  • 4篇陈慧红
  • 3篇周俊梅
  • 3篇邵筱
  • 3篇叶苓
  • 3篇郑亦男
  • 3篇李焱

传媒

  • 18篇中国人兽共患...
  • 7篇中山医科大学...
  • 7篇广东寄生虫学...
  • 6篇中国寄生虫病...
  • 4篇中国寄生虫学...
  • 4篇热带医学杂志
  • 3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寄生虫与医学...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血吸虫病...

年份

  • 1篇2003
  • 4篇2002
  • 18篇2001
  • 9篇2000
  • 4篇1999
  • 9篇1998
  • 4篇1997
  • 2篇1996
  • 2篇1995
  • 2篇1994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日本血吸虫26ku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的克隆及分析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扩增日本血吸虫 2 6ku谷胱甘肽硫 转移酶 (Sj2 6GST)基因片段 ,构建其重组原核载体 ,以研制SjGST重组克隆。【方法】根据已知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 ,运用RT PCR技术扩增Sj2 6GST目的基因cDNA片段 ,将其克隆到 pBlue script(KS)质粒中 ,并经酶切、PCR和测序鉴定。【结果】获得GST pBluescript(KS)重组克隆。【结论】本实验获得Sj2 6GST重组克隆 ,为进一步研制基因工程蛋白疫苗作准备。
李焱余新炳吴忠道冯新港罗树红徐劲周俊梅郑亦男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基因扩增
抗恶性疟原虫单克隆抗体2H6的纯化、酶标及临床检测分析被引量:1
1998年
为探讨抗恶性疟原虫全虫单克隆体2H6的诊断应用价值,本研究将2H6杂交瘤细胞在BALB/c小鼠腹腔内大量诱生腹水,腹水单抗再经Sephadex G200柱层析分离纯化,冻干后用过碘酸钠法进行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用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2H6单抗的敏感性,井对恶性疟病人血样进行检测分析。结果,2H6单抗的敏感性为可探及每微升血中45个体外培养虫体(原虫血症水平为0.0009%),33份恶性疟病人血样,经检测有30份呈阳性,阳性符合率为90.9%。因此认为,2H6单抗在恶性疟的诊断方面具有潜在价值。
方建民余新炳罗树红徐劲王又红
关键词:疟原虫单克隆抗体疟疾
恶性疟原虫传播阻断抗原的化学拼接与克隆
1997年
采用缺口填补法将恶性疟原虫有性期Pfs230和Pfs48/45抗原中的2个T细胞表位,3个B细胞表位以及人白介素-Ⅰ中的一个T细胞激活位点按预设方案,拼接成复合多价基因PfSI。复合基因全长147bP,编码43肽复合抗原,经分离、纯化后,插入质粒pcDNA3的多克隆位点,构建重组载体pcDNA3/PfSI。再将重组载体转化大肠杆菌JM109,用氨苄青霉素和PCR扩增法筛选阳性克隆,最后用限制性内切酶对阳性克隆进行鉴定。复合基因PfSI拼接、克隆的成功为在体外高效表达恶性疟原虫传播阻断抗原创造了条件。
罗树红余新炳徐劲陈观今
关键词: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克隆
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成虫表达序列标签的获取及新基因的发现被引量:8
2001年
目的 运用表达序列标签 (ExpressedSequenceTag ,EST)技术快速、经济地发现日本血吸虫 (中国大陆株 )新基因。方法 随机挑取日本血吸虫 (中国大陆株 )成虫cDNA文库单个重组克隆进行部分测序以获得EST ,获得的EST通过BLAST程序同EMBL寄生虫数据库和GenBank数据库进行比较及同源性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随机挑取日本血吸虫 (中国大陆株 )成虫cDNA文库单个重组克隆 2 0 0个 ,获得了 76个有EST价值的序列 ,其中 7.9%为日本血吸虫已知序列 ,5 .3 %为日本血吸虫同源序列。曼氏血吸虫或其他生物的同源序列占有EST价值的序列的 2 2 .4 % ,未知序列占 5 9.2 %。在获得的76个有EST价值的序列中 ,66个成功在GenBankdbEST中登录。通过同源性分析 ,发现了一些令人感兴趣的基因。结论 EST方法有助于快速、经济地发现日本血吸虫 (中国大陆株 )成虫新基因。
卞国武余新炳吴忠道徐劲单志新马长玲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CDNA文库表达序列标签
恶性疟原虫海南株CTP基因的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
2001年
目的 测定恶性疟原虫 (P f)海南株CTP基因序列 ,了解该虫株CTP基因序列与其它种类的CTP基因序列的差异 ,用于药物靶位的筛选。方法 用PCR的方法特异性的扩增CTP基因 ,并将此基因克隆于测序载体 pUC19,采用Sanger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测序。结果 我国海南株的CTP基因序列与其它的CTP基因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结论 P .
陈慧红余新炳吴忠道陆家海徐劲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基因测序
恶性疟原虫Fcc-1/HN株MSP1_(19)基因的体外扩增及鉴定
1998年
本文根据恶性疟原虫MSP119已知序列,自行设计一对用于特异扩增MSP1C端19肽基因的引物P1、P2,在P1引物中引入SalⅠ酶切位点及ATG起始密码子,在P2引物中引入XbaⅠ酶切位点及终止密码子,经PCR扩增获得363bp大小片段,与预期大小相符。采用“压碎与浸泡法”纯化回收PCR产物,PCR产物经套式PCR及酶切鉴定证实与预期大小相符,说明所获确为MSP119基因。为进一步将该基因与PfCMR基因进行重组表达复合抗原和免疫接种奠定基础。
李学荣余新炳罗树红陈观今徐劲方建民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PCR疟疾疫苗MSP1
恶性疟原虫Pf332基因片段的克隆及表达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构建含恶性疟原虫Pf332抗原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 ,并检测在大肠杆菌BL2 1/DE3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PCR技术从FCC1/HN株基因组DNA中扩增Pf332基因 (Pf332 )片段 ,P332 R0、P332 R1、P332 R2 ,并分别插入pGEX 4T 1原核表达载体 ,阳性克隆的重组质粒DNA经酶切及PCR扩增鉴定。用DNAstar软件对FCC1/HN株与 3D7株Pf332的P332 R1、P332 R2片段进行同源性比较。由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BL2 1/DE3中表达重组蛋白。【结果】PCR扩增得到特异的FCC1/HN株Pf332片段 ,P332 R0、P332 R1、P332 R2 ,大小分别为 489、42 9和 393bp。酶切及PCR鉴定获得了正确的 pGEX P332 R0、pGEX P332 R1、pGEX P332 R2重组质粒。序列分析结果显示 ,与 3D7株相比 ,FCC1/HN株P332 R1、P332 R2片段编码多肽分别缺少 2、4个相应的重复单元。在大肠杆菌BL2 1/DE3中表达出 3个重组蛋白 ,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46、44和 42。【结论】扩增、克隆了恶性疟原虫Pf332片段 ,P332 R0、P332 R1、P332 R2 ,并在大肠杆菌BL2 1/DE3中成功表达。FCC1/HN株与 3D7株的P332 R1、P332 R2片段编码多肽所包含的重复单元数目不同。
单志新余新炳马长玲卞国武吴忠道徐劲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抗原基因克隆基因表达疟原虫
恶性疟原虫疫苗研究Ⅹ.MSP1中类表皮生长因子1与PfCMR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其产物的初步鉴定
1998年
目的克隆并表达恶性疟原虫重组复合抗原,为疟疾疫苗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恶性疟原虫MSP1中类表皮生长因子1(EGF—1)基因与人工化学合成的抗原复合基因PfCMR串接,插入高效非融合型蛋白表达载体PBV220,转化大肠杆菌DH5a.转化菌经42℃热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用Westernblot和Dot—ELISA分析。结果构建成功重组质粒PBV220/PfCMR—EGF─1,经热诱导后表达出合外源基因产物的非融合蛋白质,分子量为16.5kDa,表达产物与恶性疟原虫抗原免疫鼠血清产生特异免疫反应。工程菌连续传代,未见重组质粒丢失,表达效率无明显改变。结论用表达载体pBV220表达出的恶性疟原虫重组复合抗原具有一定的免疫活性。该重组质粒可在宿主菌DH5a内长期稳定存在。
李学荣余新炳罗树红陈观今徐劲方建民
关键词:疟原虫复合基因疟疾疫苗
DNA疫苗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8
2001年
目的 通过检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小鼠体内的表达 ,研究质粒 pEGFP -N3在组织分布及应用安全性。 方法 带有增强绿色荧光蛋白 (EnhanceGreenFluorescentProtein ,EGFP)基因的质粒pEGFP -N3的转化、扩增、大量提取及纯化 ,左大腿肌注BALB/c小鼠 ,注射后不同时间剖杀 ,取注射部位肌肉、心、脑、肝、脾、肾作冰冻切片 ,荧光显微镜下镜检。结果 质粒pEGFP -N3在小鼠注射部位肌肉及心内膜细胞内表达EGFP ,荧光 4 8h内最强 ,1w明显减弱 ,2w消失。其它组织及对照组无黄绿色荧光。结论 外源性EGFP基因能在小鼠细胞内表达 ,它可作为基因表达的检测标签 ,而质粒 pEGFP -N3不与机体染色体重组 ,应用安全 ,可作为DNA疫苗的理想载体。
魏泉德叶苓徐劲余新炳
关键词:荧光蛋白DNA疫苗小鼠GFPEGFP
恶性疟原虫红内期p41-3基因的扩增及克隆
2001年
目的 构建恶性疟原虫海南(FCC1/HN)株p41-3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p41-3,方法 根据p41-3基因已知序列设计合成2对引物,用PCR技术从FCC1/HN株基因组DNA中扩增p41-3基因;将p41-3基因定向克隆入真核表达裁体pcDNA3,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用酶切,PCR扩增鉴定筛选到的重组质粒阳性克隆、结果 从恶性疟原虫FCC1/HN株基因组DNA中获取p41-3基因,酶切,PCR扩增鉴定表明获得正确的pcDNA3-p41-3重组质粒。结论 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p41-3,为在真核细胞中表达p41-3蛋白,并研究其功能奠定基础。
单志新余新炳李学荣马长玲陆家海徐劲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红内期基因扩增基因克隆聚合酶链式反应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