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俊
- 作品数:34 被引量:174H指数:6
- 供职机构:绵竹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10例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李小军陈浩何俊杜涛魏勤安温江
- 关键词:引流术
- 特发性大肠破裂6例分析被引量:2
- 2006年
- 李爱国陈浩何俊杜涛李小军
- 脑出血大鼠模型中血清IL-1β的表达与脑水肿关系及意义探讨被引量:81
- 2014年
- 目的利用脑出血大鼠模型探讨在脑出血后不同时间位点血清IL-1β的表达与脑含水量变化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通过自体血注入法制作稳定的高血压大鼠脑出血模型,在脑出血后不同时间位点测定其外周血血清中IL-1β的含量和脑含水量,分析其变化规律,进行相关性统计学分析,了解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1)ICH组大鼠血清IL-1β16 h^72 h出现明显高水平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而脑含水量代表的脑水肿在24 h^72 h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120 h时与对照组相比已经无统计学差异(P>0.05)。(2)血清IL-1β的表达水平与脑水肿二者变化规律存在正相关性(r=0.906,P<0.001)。结论脑出血大鼠模型中血清IL-1β变化趋势与脑含水量变化趋势一致,ICH后血清IL-1β水平可为临床选择手术还是保守治疗提供辅助判定依据。
- 魏平波游潮陈浩何俊林斌
- 关键词:脑出血血清白细胞介素1Β脑水肿
- 重型颅脑损伤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采用静脉营养支持,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治疗2周后血清中免疫指标和蛋白水平以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免疫指标和蛋白水平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促进恢复,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杜涛何俊陈斌冯晓东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早期肠内营养免疫指标并发症
- 干预因素对重型颅脑损伤的影响(附631例临床资料)
- 2005年
- 目的探讨各种干预因素对重型颅脑损伤的影响。方法结合文献,回顾分析我院1996年9月至2005年4月收治的631例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631例重型颅脑损伤的主要伤因是:交通伤421例(66.72%);坠落伤123例(19.49%)。非手术组240例,死亡101例(41.91%),主要死于原发脑伤过重;手术组391例,死亡82例(20.99%),主要死于延误手术时机。结论早期气管内插管,尽早清除颅内占位性病灶,合理使用内外减压术,积极进行脑保护,及早促醒,积极防治并发症等综合治疗是目前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死残率的重要举措。
- 陈浩顾建文王刚何俊李小军魏庆安魏平波杨文涛
- 关键词:颅脑损伤重型促醒
- 盐酸纳洛酮颈总动脉灌注干预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分析
- 2006年
- 目的探讨盐酸纳洛酮经颈总动脉灌注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65例重型颅脑损伤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颈总动脉灌注)33例和对照组(静脉输注)32例,监测和比较患者的呼吸、心率、GCS评分、头颅CT脑水肿变化,苏醒时间和伤后3个月GO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呼吸异常、心率异常、GCS评分、脑水肿变化、促醒时间和伤后3个月GOS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颈总动脉灌注盐酸纳洛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方式优于传统的静脉给药。
- 陈浩何俊魏庆安魏平波李小军杜涛
- 关键词:颅脑损伤颈总动脉灌注盐酸纳洛酮
- 颈椎椎管内神经鞘瘤12例诊治体会
- 2009年
- 目的探讨颈椎椎管内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和手术要点,降低误诊,提高早期诊治水平。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至2008年10月手术治疗12例颈椎椎管内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均行病灶全切,手术后病理证实均为神经鞘瘤;随访5月至8年,平均随访4.3年,除1例术前因病程长遗留有轻度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外,余11例均恢复良好,术后无肿瘤复发。结论重视颈椎椎管内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完善体格检查,及早进行颈椎MR I检查是提高早期诊断水平的关键;合理选择手术入路,提高手术技巧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举措。
- 陈浩何俊魏平波杜涛李小军
- 关键词:颈椎神经鞘瘤手术
- 巨长型高位颈椎椎管内神经鞘瘤长期误诊1例分析
- 2009年
- 陈浩何俊魏平波杜涛李小军
- 关键词:误诊
- 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表现及手术治疗特点。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例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本例患者行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及包膜切除术后并发额叶血肿,经脱水等治疗后康复出院。结论: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少见,多见于老年人,CT及MRI可协助诊断,癫痫及再出血是骨瓣开颅治疗的常见手术并发症,后期有待加强微创治疗方案的研究。
- 林斌何俊魏平波
- 关键词:再出血
- 非外科干预因素治疗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85例预后分析
- 2007年
- 目的:分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预后情况,提高对其治疗方法的认识。方法:分析年龄、高血压史、意识状态、再出血、抽搐、颅内压增高等相关因素对其病死率影响,比较随访手术者与非手术者的预后情况。结果:存在上述相关因素的患者死残率明显提高,早期手术干预可充分降低患者死残率。结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其预后与年龄、高血压史及出血程度有较为重要的关系。而早期病因治疗才是治疗的重要和有效手段。
- 魏平波陈浩王芳何俊温江杜涛李小军江逍
- 关键词: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