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杨

作品数:180 被引量:315H指数:10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9篇期刊文章
  • 64篇专利
  • 8篇会议论文
  • 4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0篇轻工技术与工...
  • 9篇医药卫生
  • 8篇化学工程
  • 6篇理学
  • 5篇文化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2篇语言文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2篇胶原
  • 24篇鱼糜
  • 16篇蛋白
  • 12篇鱼糜凝胶
  • 12篇原基
  • 11篇制革
  • 10篇水凝胶
  • 9篇皮胶原
  • 9篇风味
  • 9篇复合水凝胶
  • 8篇交联
  • 7篇止血
  • 7篇转谷氨酰胺酶
  • 7篇鲢鱼
  • 7篇谷氨酰胺酶
  • 6篇淡水鱼
  • 6篇蛋白肽
  • 6篇型胶原
  • 6篇海藻酸
  • 5篇淡水

机构

  • 112篇华中农业大学
  • 62篇四川大学
  • 4篇教育部
  • 2篇武汉纺织大学
  • 2篇湖北莱克现代...
  • 2篇湖北瑞邦生物...
  • 2篇科学与工业研...
  • 1篇广东省医疗器...
  • 1篇北京华信佳音...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175篇胡杨
  • 103篇熊善柏
  • 61篇尤娟
  • 52篇尹涛
  • 52篇刘茹
  • 44篇但卫华
  • 40篇但年华
  • 26篇刘友明
  • 23篇刘兰
  • 19篇林海
  • 19篇赵思明
  • 15篇荣建华
  • 10篇胡筱波
  • 7篇崔国廉
  • 6篇刘新华
  • 6篇安玥琦
  • 4篇周三保
  • 4篇肖世维
  • 4篇陈达
  • 3篇龚彦铭

传媒

  • 21篇中国皮革
  • 13篇北京皮革(中...
  • 12篇现代食品科技
  • 9篇华中农业大学...
  • 7篇皮革科学与工...
  • 4篇食品科学
  • 4篇食品科技
  • 3篇中国调味品
  • 3篇食品工业科技
  • 3篇食品安全质量...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食品与机械
  • 2篇功能材料
  • 2篇生物医学工程...
  • 2篇中国食品学报
  • 2篇食品科学技术...
  • 1篇渔业现代化
  • 1篇食品工业
  • 1篇材料导报
  • 1篇粮食与油脂

年份

  • 3篇2024
  • 24篇2023
  • 15篇2022
  • 9篇2021
  • 20篇2020
  • 6篇2019
  • 12篇2018
  • 14篇2017
  • 10篇2016
  • 7篇2015
  • 12篇2014
  • 12篇2013
  • 11篇2012
  • 10篇2011
  • 8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6
1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淡水鱼鱼鳞胶原蛋白肽粉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淡水鱼鱼鳞胶原蛋白肽粉的制备方法,称取干燥鲈鱼鱼鳞,用蒸馏水冲洗;接着用NaOH溶液进行脱杂蛋白处理,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再加入HCl溶液进行脱钙处理,再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脱钙后湿鱼鳞与水混合,搅拌,用纱...
尤娟张皓炎姜越尹涛胡杨熊善柏
文献传递
基于梯度真空调理促进鱼肉蒜瓣肉形成的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梯度真空调理促进鱼肉“蒜瓣肉”形成的方法及应用,属于水产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淡水鱼预处理;涂抹食盐;真空调理;真空包装;静置调理;液氮冻结后冷冻保存。采用该技术方案制备具有“蒜瓣肉”结构...
胡杨李想熊善柏尤娟尹涛刘茹刘友明
动物皮在创伤修复及止血材料中的应用(续)
2014年
简要介绍了动物皮本体及其水解产物的组成、结构及性能,综述了创伤修复及止血材料的研究现状特别是动物皮在创伤修复及止血材料中的应用现状,提出了动物皮在创伤修复材料的努力方向,最后展望了基于动物皮的创伤修复材料的发展前景。
郑少东崔国廉胡杨但年华但卫华李正军
关键词:动物皮胶原止血创伤修复
基于胶原的止血材料研究进展
2013年
胶原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与血小板产生血凝作用、促进伤口愈合、可生物降解和多孔隙等优点,因此被广泛用作生物止血材料。本文对胶原基止血海绵、膜、纤维、粉剂和喷剂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崔国廉胡杨但卫华刘婷但年华马文杰
关键词:胶原止血材料海绵纤维粉剂喷剂
一种自乳化鱼油微胶囊及其生产工艺
本发明属于功能食品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乳化鱼油微胶囊及其生产工艺。本发明以低粘度的OSA淀粉酯和麦芽糊精为复合壁膜材料,以鱼油为芯材制备得到自乳化鱼油微胶囊。对复合壁膜材料的组成及微胶囊喷雾干燥工艺进行了优化,在复合...
刘茹熊善柏赵思明李军杰黄善军张正茂胡杨尤娟尹涛
文献传递
加热模式和可得然胶对白鲢鱼糜胶凝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3
2017年
研究了加热模式(90℃、40℃/121℃、90℃/121℃和121℃)和可得然胶添加量(0%~8%)对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期为耐高温鱼糜制品的加工提供理论依据。与传统加热方式(90℃)相比,高温加热(121℃)会导致鱼糜凝胶的主要蛋白质成分降解,三维网络结构破坏,凝胶强度显著下降(p<0.05)。在三种高温加热模式下,鱼糜凝胶的破断力均随着可得然胶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而破断距离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p<0.05)。蛋白质的模式不受可得然胶浓度的影响。随着可得然胶添加量从0%增加到8%,鱼糜凝胶三维骨架网络从以蛋白为主体逐渐变为以可得然胶为主体。可得然胶对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主要是与蛋白-亲水胶体弱键相互作用和凝胶骨架结构的转变有关。
马瑶兰熊善柏尤娟胡杨尹涛
关键词:可得然胶鱼糜SDS-PAGE微观结构
鱼糜制品加热过程中过熟味的特征风味成分解析被引量:15
2020年
为探究鱼糜制品在二段式制备过程中及水浴复热方式中过熟味(Warmed-over flavor,WOF)形成过程及变化趋势,采用采用(40℃加热60 min预煮)不同二段式水浴温度(85、90、100℃加热30 min)、不同二段式水浴时间(90℃加热5、10、15、20、25、35、40、45 min)制备鱼糜凝胶;对(40℃加热60 min+90℃加热30 min)制备的鱼糜凝胶采用不同复热水浴温度(60,70,80,90,100℃加热30 min)、不同复热水浴时间(90℃加热2.5、5、7.5、10、15 min)进行处理,并对水浴加热前后的鱼糜凝胶进行感官、电子鼻和气质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水浴加热方式下鱼糜凝胶共检测到74种挥发性物质,其中醛类15种、酮类6种、醇类15种、酯类10种、酚类4种、酸类2种、烃类7种、其他化合物15种;结合OAV值及感官评价显示鱼糜凝胶WOF关键因子为己醛、壬醛、辛醛、1-辛烯-3-醇、庚醛、(E)-2-壬烯醛、(E,Z)-2,6-壬二烯醛、香叶基丙酮以及(E)-2-辛烯-1-醇、苯乙酮、苯乙烯等,且WOF表现为类似"酸败气味"、"陈腐气味"的异味。在二段式加热条件下(预煮40℃,60 min;鱼糕化90℃,30 min)制备的鱼糜凝胶在复热条件80℃加热30 min开始产生WOF,并随温度升高,WOF愈浓。本研究为鱼糜制品在二段式制备及后续熟化加工中WOF控制策略提供了理论参考。
杨姣安玥琦陈雨欣尹涛尤娟刘茹熊善柏陈加平胡杨
关键词:鱼糜制品感官评价电子鼻
海藻酸钙负载胃蛋白酶微球在猪皮胶原提取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利用海藻酸钠对Ca2+非常敏感的特性,成功制备了海藻酸钙负载胃蛋白酶微球。运用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对微球的形貌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负载胃蛋白酶微球(试验组)和普通胃蛋白酶(对照组)的储存稳定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储存时间的延长,试验组的酶活力衰减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将试验组和对照组胃蛋白酶分别用于猪皮胶原的提取,并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仪、凝胶电泳、激光粒度仪等检测手段,对试验组和对照组所得提取物与SigmaI型胶原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所得提取物在分子质量及其分布、成分及分子结构上都与SigmaI型胶原非常相似,可确认其主要成分为胶原,且试验组的提取效率较对照组有所提高。
刘兰龚彦铭胡杨林海但年华但卫华
关键词:海藻酸钙微球胶原
皮胶原纤维分离松散过程中的分子作用机制(续)被引量:2
2013年
从分子作用机制的角度出发,在分子水平上,分析探讨了采用不同材料及方法处理皮胶原纤维,对胶原纤维束和蛋白聚糖这一主要纤维间质影响的分子机制,揭示了皮胶原纤维分离松散过程中的分子行为特点,为找寻替代常规灰碱法分离松散皮胶原纤维的新型皮革化学品、设备装置以及开发出理想的鞣前准备清洁生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刘兰胡杨但卫华但年华
关键词:胶原纤维分子机制蛋白聚糖
鲢鱼鳞胶原肽-铁螯合物的制备及其特性表征
2023年
该研究将鲢鱼鳞胶原肽与亚铁离子进行螯合,以螯合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面分析法,探究胶原肽-铁螯合物的最佳制备条件并对其分子量分布、氨基酸组成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胶原肽-铁螯合物的最佳制备条件为pH值7.5、肽铁质量比5:1、肽液质量分数2.5%、螯合时间40 min、螯合温度35℃,在此条件下,铁的螯合率为92.04%。由分子量分布和氨基酸组成分析可知,胶原肽与Fe2+螯后1000 u以下的分子量占比下降,胶原肽中存在的谷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缬氨酸和精氨酸对螯合反应具有重要作用;紫外和红外光谱结果表明,胶原肽中的羧基、氨基和酰胺基等基团参与了螯合反应;X射线衍射图谱也显示鲢鱼鳞胶原肽-铁螯合物呈现出不同于胶原肽的非晶形结构。该研究可望为鲢鱼鳞胶原肽-铁螯合物的制备、工艺优选及结构表征提供参考。
熊喆秦子波赵钰王希搏荣建华熊善柏胡杨
关键词:螯合率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