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翁仕强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篇副溶血性
  • 5篇副溶血性弧菌
  • 2篇毒素
  • 2篇溶血毒素
  • 2篇特异
  • 2篇特异性
  • 2篇抗体
  • 2篇克隆
  • 1篇单抗
  • 1篇单克隆
  • 1篇单克隆抗体
  • 1篇性基因
  • 1篇血清型
  • 1篇原核表达
  • 1篇中毒
  • 1篇食品
  • 1篇食品安全
  • 1篇食品安全快速...
  • 1篇食物
  • 1篇食物中毒

机构

  • 6篇上海海洋大学

作者

  • 6篇翁仕强
  • 5篇潘迎捷
  • 5篇卢瑛
  • 3篇赵勇
  • 1篇孙晓红
  • 1篇刘莹莹

传媒

  • 1篇渔业现代化
  • 1篇上海农业学报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食品与生物技...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副溶血性弧菌三种主要溶血毒素表达体系的构建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构建副溶血性弧菌三种主要溶血毒素(TDH、TRH和TLH)的重组融合表达体系,给后续这三种溶血毒素的大量获取及其特异性抗体的制备、副溶血性弧菌的致病机理等研究提供基础材料。方法首先将副溶血性弧菌标准菌株tdh、trh与tlh基因分别接入克隆载体pGM-T,并转入E.coliTOP10,进行BamHI、HindIII双酶切鉴定和克隆测序。然后从重组克隆质粒中将tdh、trh与tlh基因目的片段分别双酶切出,将其连接到带His标签的表达载体pET30a(+)中后转入E.coliBL21(DE3)中,先通过BamHI、HindIII双酶切以鉴定所构建表达载体的准确性。接着重组表达菌株经IPTG诱导表达,利用SDS-PAGE电泳和Western-blotting来分析鉴定表达结果。结果表达产物的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TDH在29000、TRH在30000、TLH在52000附近处出现明显的表达蛋白条带。利用His标签的特异性抗体进行Western-bloting分析,实验结果显示29000、30000、52000附近处的表达蛋白与His抗体均有特异性反应。结论成功构建了TDH、TRH和TLH溶血毒素的原核表达体系,为进一步免疫原性和特异性抗体制备奠定基础。
翁仕强卢瑛孙晓红潘迎捷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溶血毒素克隆
基于TLH重组蛋白单抗的磁性免疫层析试纸条构建
2016年
为了检测不耐热溶血毒素TLH,以His-TLH重组蛋白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TLH单克隆抗体,然后将纯化后的单抗与磁珠偶联制备免疫磁珠,以此免疫磁珠为标记物构建了TLH重组蛋白的磁性免疫层析检测试纸条。结果表明,该磁性免疫层析试纸条实现了TLH重组蛋白的快速定性和定量检测,具有快速、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检测限12.5 ng/mL)等特点。本研究所构建的磁性免疫层析试纸条为重组溶血毒素的快速鉴定、诊断和检测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刘莹莹翁仕强卢瑛赵勇潘迎捷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单克隆抗体
基于特异性基因的副溶血性弧菌快速分离鉴定被引量:7
2011年
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是海洋环境中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采用自行设计的改良初筛方案结合tlht、oxR这2种特异性基因的2次筛选开发了一种副溶血性弧菌的快速分离鉴定方法。应用该法从海水、海泥及3种海产品中分离得到了19株副溶血性弧菌,再经16S rDNA测序对分离鉴定结果的特异性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显示基于tlht、oxR这两种特异性基因分离鉴定所得19株菌的准确性为100%,全程检测时间为3 d。上述结果显示本研究开发的基于特异性基因的副溶血性弧菌分离鉴定法是一种高效、快速的检测方法,特异性强且耗时短,在食源性致病菌的风险评估和大规模样本的分析检测领域具有较高的潜在应用价值。
翁仕强赵勇潘迎捷卢瑛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特异性基因
海水环境中副溶血性弧菌的分离及鉴定
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是海洋环境中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本文结合了国标GB/T 4789.7-2008和PCR的检测方法,从海水、海泥以及三种海产品中分离鉴定得到19株副溶血性弧菌,...
翁仕强卢瑛潘迎捷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
纳米技术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9年
纳米技术中的磁性分离技术因其具有操作简便、高效快速等特点,目前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医学的快速分离纯化和检测等领域中。近年来,食品安全的磁分离快速检测技术发展迅速。介绍了磁分离技术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面的应用研究现状,主要包括快速分离、富集和快速检测的应用研究。
翁仕强潘迎捷赵勇卢瑛
关键词:食品安全
副溶血性弧菌特异性抗体的制备研究
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是近几年来引起食物中毒事件的最主要微生物之一。副溶血性弧菌主要存在于海水、鱼、虾、贝类等海产品中,其引起的食物中毒临床上以腹痛、呕吐、腹泻等为主要症状。   溶血毒素是副溶血性弧菌...
翁仕强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溶血毒素抗体制备原核表达食物中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