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戚勃

作品数:225 被引量:925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0篇期刊文章
  • 89篇专利
  • 8篇标准
  • 4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6篇轻工技术与工...
  • 17篇农业科学
  • 12篇理学
  • 9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5篇化学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9篇琼胶
  • 19篇活性
  • 18篇鱼片
  • 15篇膳食纤维
  • 14篇营养
  • 14篇膳食
  • 14篇龙须菜
  • 14篇酶解
  • 13篇多糖
  • 13篇色谱
  • 13篇发酵
  • 12篇食品
  • 12篇水产
  • 12篇水产品
  • 12篇罗非鱼
  • 12篇抗氧化
  • 11篇麒麟菜
  • 10篇调味
  • 9篇蛋白
  • 9篇罗非鱼片

机构

  • 223篇中国水产科学...
  • 44篇上海海洋大学
  • 18篇中国海洋大学
  • 10篇广东海洋大学
  • 7篇大连工业大学
  • 3篇钦州学院
  • 2篇大连海洋大学
  • 2篇韩山师范学院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广东省海洋与...
  • 2篇三亚热带水产...
  • 2篇广东百维生物...
  • 1篇江苏大学
  • 1篇海南大学
  • 1篇兰州交通大学
  • 1篇汕头大学
  • 1篇中国热带农业...
  • 1篇湛江海洋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广东省医学实...

作者

  • 225篇戚勃
  • 208篇杨贤庆
  • 186篇李来好
  • 128篇吴燕燕
  • 125篇陈胜军
  • 98篇郝淑贤
  • 94篇马海霞
  • 88篇岑剑伟
  • 78篇邓建朝
  • 69篇胡晓
  • 67篇杨少玲
  • 59篇黄卉
  • 53篇赵永强
  • 45篇石红
  • 43篇周婉君
  • 42篇魏涯
  • 42篇刁石强
  • 33篇林婉玲
  • 32篇荣辉
  • 24篇李春生

传媒

  • 25篇食品工业科技
  • 21篇食品科学
  • 19篇食品与发酵工...
  • 19篇南方水产科学
  • 4篇中国水产科学
  • 4篇现代食品科技
  • 3篇中国渔业质量...
  • 3篇南方水产
  • 2篇中国海洋药物
  • 2篇广东农业科学
  • 2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上海水产大学...
  • 1篇化学分析计量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科学养鱼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水产学报
  • 1篇食品工业
  • 1篇天津农学院学...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9篇2023
  • 14篇2022
  • 6篇2021
  • 18篇2020
  • 14篇2019
  • 4篇2018
  • 12篇2017
  • 10篇2016
  • 19篇2015
  • 12篇2014
  • 19篇2013
  • 15篇2012
  • 14篇2011
  • 12篇2010
  • 16篇2009
  • 14篇2008
  • 7篇2007
  • 6篇2006
  • 3篇2005
2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麒麟菜中的挥发性成分被引量:7
2016年
以麒麟菜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技术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了萃取,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了成分鉴定分析。结果显示,麒麟菜挥发性成分中共检出58种物质,其中醛类化合物17种,含量最高为54.10%;烃类化合物27种(其中芳香烃类8种),含量为23.19%(其中芳香烃类物质含量为10.66%);酯类化合物4种,占总量的11.68%;酮类化合物5种,占11.03%;醇类2种,含量为0.68%;其他物质共3种,占总量的0.77%。含量较高的单一化合物主要有:壬醛(18.45%)、异佛尔酮(7.75%)、邻苯二甲酸二乙酯(7.50%)、庚醛(7.13%)、己醛(6.33%)、辛醛(6.31%)、乙酸正丁酯(3.65%)、甲苯(3.29%)、癸醛(2.81%)、十二烷(2.21%)等。总体上,醛类化合物对麒麟菜的风味影响较大,其他如酯类、烃类等化合物对麒麟菜的风味有一定影响。
杨少玲杨贤庆陈胜军邓建朝郝淑贤王锦旭戚勃
关键词: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麒麟菜挥发性成分
水产品中孔雀石绿高效液相荧光检测法的改良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在使用2006年国家标准《GB/T20361-2006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结晶紫残留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的过程中,分析前处理、净化、检测各个环节所遇到的问题,并研究硼氢化钾的还原效果。液液萃取过程中采用离心取代分液漏斗分液,同时做出一些相应的简化。本改良方法通过对罗非鱼、对虾和鳗鲡三种水产品的测定结果显示,回收率在80.7%~109.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67%~9.169%。
杨贤庆孙满义李来好岑剑伟吴燕燕戚勃石红
关键词:孔雀石绿荧光检测
坛紫菜分离蛋白的提取与结构解析
2022年
为探究不同饱和度硫酸铵在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蛋白分离过程中对蛋白结构特征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采用梯度饱和度(10%~60%)硫酸铵沉淀法从坛紫菜粗提液(crude extract of Porphyra haitanensis,CEPh)中制备分离蛋白,对分离蛋白的理化性质、结构和光谱特性等进行测定,并比较了分离蛋白的抗氧化活性差异。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磷酸盐缓冲液法的蛋白提取率最高,为55.28%;用硫酸铵对坛紫菜粗提液进行梯度分离,蛋白主要在40%~60%饱和度下沉出;紫外吸收光谱显示,当硫酸铵饱和度为30%~50%时,藻胆蛋白大量沉出;红外光谱显示,当硫酸铵饱和度超过50%时,773、1155 cm^(-1)处出现了2个非蛋白吸收峰;圆二色光谱显示,坛紫菜蛋白以α-螺旋结构为主,其中,分离蛋白40%-PhPI的结构最为有序;SDS-PAGE凝胶电泳显示,低饱和度(10%~30%)硫酸铵会显著增加相对分子质量为55000、20000和18000的蛋白析出;抗氧化活性试验显示,不同饱和度硫酸铵提取获得的坛紫菜分离蛋白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但活性强弱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用不同饱和度硫酸铵得到的分离蛋白均表现出体外抗氧化活性,但蛋白结构特性与抗氧化活性存在较大差异。
陶凤庭潘创戚勃胡晓赵永强杨贤庆杨贤庆
关键词:坛紫菜蛋白质抗氧化活性光谱特性
土霉素在南美白对虾组织中残留规律的研究
8~32℃水温中,将土霉素添加在饲料中,以每天每公斤对虾喂食土霉素100mg的剂量,连续喂养10d,停药后每隔一定时间抽样检测土霉素残留量,同时作不加药喂养对比试验,测定并分析南美白对虾组织中土霉素残留的消除规律.实验结...
杨贤庆李来好李刘冬郝淑贤吴燕燕石红刁石强周婉君戚勃
关键词:南美白对虾土霉素停药期药物残留食品安全标准
腌制和干燥工艺对咸金线鱼中生物胺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为探明腌制和干燥工艺对咸鱼产品中生物胺的影响,本文以金线鱼(Nemipterus hexodon)为原料,通过柱前衍生HPLC技术分析金线鱼在不同腌制条件和不同干燥方式下,鱼体中8种生物胺及其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食盐对鱼体中生物胺生成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25%食盐腌制的金线鱼总胺量为(50.82±7.18)mg/kg,分别比食盐添加量为0%、8%和15%的总胺量降低了89.7%、45.9%和40.1%;生物胺及其相关指标的含量均随腌制温度的升高、腌制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加,0℃腌制时的总胺量为(76.72±0.69)mg/kg比15℃和25℃的总胺量分别降低9.5%、26.1%,15℃腌制时,腌制第4 d比第1 d总胺量增加58.9%;组胺是金线鱼腌制过程最优势的生物胺;干燥方式显著影响咸金线鱼生物胺含量变化,其中日晒方式产品的总胺量为(430.13±3.48)mg/kg,与真空干燥(60℃,-0.1~0.09 MPa)(404.61±9.23)mg/kg相近,30℃冷风干燥较热风干燥有利于抑制咸鱼生物胺的产生,总胺量、生物胺指数(BAI)和质量指数(QI)均最低,最能保证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陈玉峰吴燕燕邓建朝黄卉李来好杨贤庆戚勃周婉君
关键词:生物胺腌制
4种海藻膳食纤维对Cd^(2+)、Pb^(2+)、Hg^(2+)的吸附作用被引量:37
2007年
采用模拟胃和小肠环境进行体外实验,同时对大白鼠进行体内实验,研究了4种海藻膳食纤维对Cd2+、Pb2+、Hg2+的体内、体外清除效果,并与麦麸(Wheat bran)膳食纤维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在体外模拟实验中,4种海藻和麦麸膳食纤维对Cd2+、Pb2+、Hg2+的吸附效果与pH、纤维种类有关。在小肠环境下较胃环境吸附强烈,海带(Lamiraria japonica)吸附最强,其次为麒麟菜(Eucheuma)、麦麸和江蓠(Gracilaria),马尾藻(Sargassum)最差。各种膳食纤维对Pb2+吸附最强,对Hg2+最弱。(2)在动物体内实验中,各膳食纤维对大鼠体内重金属排出量(率)均显著大于空白对照组(P<0.05),各膳食纤维对重金属的排出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麒麟菜、海带、麦麸、江蓠、马尾藻。结论认为,海藻膳食纤维具有清除重金属的效果,因此在降低重金属对人体蓄积毒性方面具有应用价值。[中国水产科学,2007,14(1):132-138]
杨贤庆李来好戚勃
关键词:海藻膳食纤维重金属
海藻膳食纤维对雌激素吸附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5
2005年
目的研究海藻膳食纤维对外源性雌性激素的吸附作用。方法采用模拟胃和小肠环境的体外试验和大白鼠体内试验。结果在模拟小肠环境下,4种海藻膳食纤维对雌性激素的吸附效果比模拟胃环境好,尤其是海带,其吸附率为108μg·g-1,是马尾藻的1.5倍、麦麸的1.8倍、江蓠的3.1倍、麒麟菜的3.0倍。体内试验表明:江蓠、麒麟菜、马尾藻和海带4种海藻膳食纤维对雌二醇的吸附率分别为:11.1%、13.6%、27.5%和38.7%,与麦麸膳食纤维(20.4%)相比,海带和马尾藻的吸附率分别是麦麸的1.9倍和1.3倍,而江蓠和麒麟菜的吸附效果不及麦麸。结论4种海藻膳食纤维均有吸附雌性激素的作用,褐藻类膳食纤维(海带和马尾藻)对雌性激素的吸附作用大于红藻类(江蓠和麒麟菜)膳食纤维。
李刘冬李来好石红陈培基戚勃杨贤庆
关键词:雌激素雌性激素麦麸膳食纤维马尾藻体外试验麒麟菜
坛紫菜采收技术规范
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沿海人工养殖坛紫菜的采收。
戚勃杨贤庆杨少玲钟赛意陈伟洲陈胜军邓建朝崔春姜胜
罗非鱼零废弃加工与质量控制技术
李来好杨贤庆吴燕燕郝淑贤刁石强陈胜军岑剑伟马海霞戚勃石红周婉君黄卉吴开畅周国栋魏涯孙忠义
成果属于水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技术领域。主要技术特征包括:(1)建立了罗非鱼零废弃加工与质量控制集成技术,涵盖罗非鱼加工前、加工中和加工后各阶段的产业技术体系,并广泛应用于罗非鱼加工产业。(2)采用活体发色新技术对罗非鱼进...
关键词:
关键词:罗非鱼副产物利用
水产品中磷酸盐的测定
本标准规定了水产品中磷酸盐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水产品可食部分中磷酸盐含量的测定。 本方法检出限为100 mg/kg;线性范围为0.8 μg-100μg。
戚勃杨贤庆李来好郝淑贤陈胜军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