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淑贤

作品数:385 被引量:2,088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1篇期刊文章
  • 106篇专利
  • 20篇会议论文
  • 13篇标准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4篇轻工技术与工...
  • 52篇农业科学
  • 10篇医药卫生
  • 9篇理学
  • 8篇化学工程
  • 4篇生物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67篇罗非鱼
  • 43篇鱼片
  • 30篇罗非鱼片
  • 27篇水产
  • 26篇水产品
  • 25篇色谱
  • 25篇相色谱
  • 23篇对虾
  • 22篇营养
  • 22篇食品
  • 18篇贮藏
  • 18篇鲟鱼
  • 17篇蛋白
  • 17篇挥发性
  • 16篇液相色谱
  • 16篇保鲜
  • 15篇营养成分
  • 15篇肌肉
  • 10篇腥味
  • 10篇琼胶

机构

  • 373篇中国水产科学...
  • 91篇上海海洋大学
  • 22篇中国海洋大学
  • 19篇华南农业大学
  • 16篇广东海洋大学
  • 4篇大连工业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水产科学...
  • 4篇广东省海洋与...
  • 3篇海南省水产研...
  • 3篇浙江海洋大学
  • 3篇三亚热带水产...
  • 2篇江苏大学
  • 2篇中国热带农业...
  • 2篇广东省医学实...
  • 2篇广东药科大学
  • 1篇大连海洋大学
  • 1篇广东药学院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集美大学

作者

  • 385篇郝淑贤
  • 337篇李来好
  • 324篇杨贤庆
  • 214篇岑剑伟
  • 187篇吴燕燕
  • 173篇黄卉
  • 153篇魏涯
  • 122篇陈胜军
  • 98篇戚勃
  • 94篇石红
  • 93篇林婉玲
  • 90篇刁石强
  • 87篇马海霞
  • 87篇周婉君
  • 67篇胡晓
  • 63篇赵永强
  • 59篇杨少玲
  • 54篇邓建朝
  • 24篇王锦旭
  • 18篇翟红蕾

传媒

  • 62篇食品工业科技
  • 49篇食品科学
  • 36篇南方水产科学
  • 23篇食品与发酵工...
  • 13篇南方水产
  • 9篇现代食品科技
  • 8篇水产学报
  • 4篇中国水产科学
  • 4篇热带海洋学报
  • 3篇广州食品工业...
  • 3篇大连海洋大学...
  • 2篇中国油脂
  • 2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广东海洋大学...
  • 2篇南方农业学报
  • 2篇国家“863...
  • 1篇上海水产大学...
  • 1篇现代渔业信息
  • 1篇中国调味品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年份

  • 15篇2023
  • 16篇2022
  • 6篇2021
  • 14篇2020
  • 17篇2019
  • 16篇2018
  • 19篇2017
  • 20篇2016
  • 26篇2015
  • 36篇2014
  • 26篇2013
  • 25篇2012
  • 22篇2011
  • 27篇2010
  • 24篇2009
  • 24篇2008
  • 12篇2007
  • 15篇2006
  • 13篇2005
  • 7篇2004
3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响应面法优化糟醉鲟鱼湿腌工艺被引量:2
2016年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研究糟醉西伯利亚鲟鱼(A.baerii)的湿腌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食盐添加量、腌制时间和腌制温度对鱼肉品质的影响,根据响应面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建立感官评定的三元二次回归方程。通过分析等高线图和响应面图得到回归方程的决定性系数为0.974,说明模型能够代替真实实验点对感官评价得分进行预测。响应面结果表明:盐水浓度对鱼肉品质的影响最为显著,腌制温度为10℃,腌制时间为10.5 h,盐水质量分数为14%时,糟醉鲟鱼产品品质较佳,感官评分值最高,为90分,与模型预测值基本相符。
赵品林婉玲郝淑贤李来好杨贤庆
关键词:鲟鱼腌制时间响应面感官评价
石花菜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单糖组成分析被引量:8
2020年
以石花菜为原料,对石花菜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并对纯化后多糖组分的理化性质及单糖组成进行分析。利用复合酶法提取石花菜多糖并采用Sevage法脱蛋白,通过DEAE-52离子交换柱层析及Sephadex G-200凝胶柱层析对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按峰收集主要的多糖组分GAP1,对其总糖、蛋白质、糖醛酸及硫酸基质量分数进行测定,并采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1-phenyl-3-methyl-5-pyrazolone,PMP)对多糖进行衍生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单糖组成。结果表明:石花菜粗多糖经柱层析后收集得到主要多糖组分GAP1,其总糖质量分数为92.56%,糖醛酸质量分数为44.53%,硫酸基质量分数为6.92%,不含蛋白质;PMP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GAP1主要由鼠李糖、葡萄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木糖和L-岩藻糖6种单糖按照不同比例缩合而成,各单糖物质的量比为1.00∶1.00∶4.45∶27.31∶2.27∶1.88。
裴若楠翟红蕾戚勃郝淑贤黄卉杨贤庆
关键词:石花菜多糖分离纯化
一种提高鱼肌原纤维蛋白稳定性和溶解性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鱼肌原纤维蛋白稳定性和溶解性的方法,属于水产蛋白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将鱼肌原纤维蛋白溶液与酶混合、酶解;所述酶包括谷氨酰胺酶、蛋白质谷氨酰胺酶、胰凝乳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中的一种或多种。采用本发明提供的...
相欢黄卉郝淑贤李来好杨贤庆陈胜军赵永强王悦齐王迪魏涯吴燕燕胡晓
一种河豚毒素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荧光检测方法及基于该方法的试剂盒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豚毒素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荧光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待测品的样品溶液及河豚毒素标准品溶液;(2)取样品溶液0.4mL,加入0.2mLpH维持液,将溶液pH控制在11.6~11.9区间,然后加入...
岑剑伟李来好杨贤庆郝淑贤魏涯辛少平周婉君黄卉杨少玲邓建朝
文献传递
一种从罗非鱼血液中提纯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罗非鱼血液中提纯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收集到的洁净罗非鱼血红细胞用双蒸水稀释后,经超声波辅助细胞破膜处理;依次加入无水乙醇和氯仿沉淀杂蛋白,离心,收集上清液,并用氮吹仪去除有机...
李来好岑剑伟杨贤庆郝淑贤刘在军吴燕燕黄卉魏涯林婉玲邓建朝周婉君石红
文献传递
一种高水分牡蛎即食食品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水分牡蛎即食食品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预处理:选择新鲜牡蛎肉为原料,清洗干净后沥水;(2)热烫和脱水:将步骤(1)处理后的牡蛎肉浸入煮沸的盐水中热烫和脱水;(3)调味:将步骤(2)处理后的...
杨贤庆陈胜军李来好吴燕燕刁石强郝淑贤岑剑伟戚勃马海霞石红周婉君
文献传递
肽-金属离子螯合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7
2014年
肽-金属离子螯合物是一种由肽类物质与金属离子发生螯合反应后生成的具有环状结构的化合物,其具有多种特殊的生物活性。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对肽-金属离子螯合物的制备工艺、螯合反应机理、螯合物的生物活性及其构效关系的研究现状,并对肽-金属离子螯合物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王子怀胡晓李来好杨贤庆郝淑贤吴燕燕陈胜军岑建伟
关键词:金属离子螯合物生物活性
不同养殖模式罗非鱼的挥发性成分分析被引量:16
2016年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2种养殖模式罗非鱼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显示:鱼菜共生混养模式和纯投料混养模式罗非鱼的主要挥发性风味成分分别为51种和59种,其中主要挥发性成分为醛类、醇类、酯类以及烃类物质,总量分别占2种鱼总挥发性成分的70.69%和83.46%。其中鱼菜共生混养模式罗非鱼的主体风味成分由己醛、庚醛、辛醛、2-辛烯醛、壬醛、2-壬烯醛、癸醛、2,4-壬二烯醛、2-十一烯醛构成,纯投料混养模式罗非鱼的主体风味成分除上述成分外,还有2-癸烯醛和2,4-癸二烯醛和十二醛。2种养殖模式所得罗非鱼的特征气味都以鱼腥味、哈喇味、青草味和清香味为主,两者的哈喇味强度相似,纯投料混养罗非鱼的鱼腥味比鱼菜共生强,而鱼菜共生混养的青草味、清香味更突出。
郝淑贤叶鸽李来好李来好魏涯黄卉林婉玲魏涯
关键词:养殖模式罗非鱼挥发性物质
一种液体速冻用载冷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体速冻用载冷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含量的组分组成:柠檬酸2.5‑6%,低聚果糖9‑12%,氯化钙1.5‑4.0%、食用乙醇14‑20%,食品级丙二醇7‑10%,氯化钠1.5‑3%,其余为水。本发明的液体速...
吴燕燕张涛李来好杨贤庆林婉玲邓建朝胡晓郝淑贤陈胜军岑剑伟赵永强杨少玲李春生
文献传递
离子交换法纯化罗非鱼血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为使罗非鱼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纯化工艺条件更加合理、简便和高效,对离子交换法(IEX)纯化SOD的相关条件进行了探索和优化。最后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离子交换流动相为pH8.020mmol/L的Tris-HCl缓冲液,分步洗脱的条件为10%B液20min→30%B液15min→100%B液15min,最佳上样量为4mL,最大流速为150cm/h。离子交换后所得酶样比活力为4052U/mg蛋白,回收率为59.7%,纯度提高942倍。优化后的纯化工艺可以为今后SOD的纯化工艺研究和工业化生产提供科学、可靠的技术指导。
李来好刘在军岑剑伟杨贤庆郝淑贤周婉君陈胜军
关键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共3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