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帆

作品数:41 被引量:281H指数:12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1篇针刺
  • 16篇成像
  • 15篇磁共振
  • 13篇磁共振成像
  • 9篇功能磁共振
  • 8篇功能磁共振成...
  • 7篇脑功能
  • 6篇FMRI
  • 5篇湿热
  • 5篇湿热型
  • 5篇湿热型湿疹
  • 5篇湿疹
  • 5篇脑区
  • 4篇血清
  • 4篇疗效
  • 4篇脑功能磁共振
  • 4篇激活脑区
  • 4篇成像研究
  • 3篇穴位
  • 3篇帕金森

机构

  • 39篇黑龙江中医药...
  • 35篇黑龙江中医药...
  • 9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作者

  • 40篇张帆
  • 33篇李晓陵
  • 22篇王丰
  • 11篇曹丹娜
  • 9篇王远红
  • 9篇张贺
  • 9篇吴迪
  • 8篇李崖雪
  • 5篇范越
  • 5篇刘潇
  • 5篇梁军
  • 5篇周晓
  • 4篇赵桂君
  • 4篇王珑
  • 4篇于国强
  • 4篇徐英杰
  • 4篇李艳
  • 4篇徐佐宇
  • 4篇李昂
  • 4篇杨晶晶

传媒

  • 14篇中国老年学杂...
  • 6篇中医药信息
  • 6篇针灸临床杂志
  • 4篇中医药学报
  • 3篇中国中医药科...
  • 2篇黑龙江教育(...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年份

  • 10篇2017
  • 12篇2016
  • 7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1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针刺飞扬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疼痛的疗效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应用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Bold-f MRI)观察针刺右侧足太阳膀胱经飞扬穴脑部激活信号改变情况,探讨针刺飞扬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疼痛的机制。方法应用3.0T TX磁共振扫描仪,收集针刺18名健康志愿者右侧飞扬穴Bold信号数据,使用SPM12软件对收集的图像数据进行后处理及统计学分析。结果针刺飞扬穴引起正激活脑区为双侧颞上回、小脑,左侧顶叶、中央后回,右侧丘脑、岛叶、额下回、中脑、额中回;负激活脑区为左侧边缘叶、前扣带回、中脑、梭状回、中央后回,右侧杏仁核、海马回、额叶、小脑后叶、枕叶。结论针刺飞扬穴引起的激活脑区情况与其临床主治有一定相关性;针刺飞扬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疼痛的机制可能与其调节下丘脑、中脑、海马回、杏仁核及扣带回等多个脑区神经元活动有关。
李晓陵张帆焦明秀李昂王丰梁军张贺王珑
关键词:针刺腰椎间盘突出疼痛磁共振成像
针刺复溜穴激活脑区fMRI研究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针刺复溜穴对脑的激活效应。方法:健康青年志愿者20名,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采集针刺复溜穴影像资料。所得数据应用SPM8软件分析处理。结果:针刺受试者复溜穴,正激活脑区包括对侧顶叶、顶下小叶(BA40),双侧缘上回(BA40),同侧颞叶、颞上回(BA42),对侧扣带回(BA24),同侧小脑前叶,对侧脑干、中脑,同侧丘脑,对侧楔前叶(BA7);负激活脑区包括双侧额叶(BA47),同侧小脑,对侧边缘叶。结论:复溜穴的脑激活区与肾经循行相关,与其临床功效相符合。
曹丹娜张帆王丰周晓张贺李晓陵
关键词:针刺复溜穴肾经FMRI
针刺合谷穴的fMRI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7年
搜集并阅读分析针刺合谷穴功能磁共振成像的文献,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针刺合谷穴引起脑和脊髓的激活区受不同刺激方式、不同"得气"感及不同生理状态等因素影响,针刺合谷穴激活区的特异性,针刺左、右侧合谷穴激活区的差异,合谷配伍太冲穴激活区的分布,合谷与其它穴激活区的对比。针刺合谷穴可激活大脑和脊髓相关的区域,从而起到治疗面口部疾病和镇痛的作用。
李晓陵李艳张帆杨晶晶梁军张贺王珑范越
关键词:针刺合谷穴FMRI脊髓
除湿饮治疗湿疹(湿热型)的临床观察及对血清CD4^+/CD8^+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观察除湿饮治疗湿热型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CD4+/CD8+的影响。方法:将湿热型湿疹患者62例随机分为除湿饮组31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予口服除湿饮每日1剂,早晚饭后温服,疗程两个月。对照组予口服苦参片每次4片,每日3次,疗程两个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疗程短,其瘙痒程度、皮损形态、皮疹面积治疗前后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CD4+T细胞均值显著升高,CD8+T细胞均值下降不明显,CD4+/CD8+显著升高,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除湿饮可以明确的调节湿疹患者血清CD4+/CD8+水平的紊乱。
王远红张丹孙可心李相君张帆
关键词:湿热型湿疹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分析帕金森病患者脑活动的改变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观察帕金森病(PD)患者脑活动局部一致性的改变。方法收集该院就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PD患者30例及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利用Philips Achieva 3.0T TX多源发射MR成像设备,对健康志愿者和PD患者均行T1WI、T2WI、FLAIR和静息态脑功能成像扫描。经T1WI、T2WI、FLAIR发现异常影像学表现的受试者排除本研究。将采集的原始数据利用SPM5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处理工具包软件进行处理。局部一致性分析在REST软件上计算并获得脑活动局部一致性(ReHo)图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D组ReHo值增高的脑区为右侧中央前回、右侧舌回、左侧枕中回、双侧楔前叶;ReHo值减低的脑区为右侧额中回、左侧颞下回、右侧颞中回、左侧嗅皮层、右侧海马旁回、右侧距状皮层、左侧角回。结论 PD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存在异常的脑部神经活动,这些异常的脑部神经活动可能和PD认知和行为功能障碍相关。
王丰李晓陵曹丹娜范越曲冰赵桂君徐佐宇张帆
关键词:帕金森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基于fMRI技术针刺足太阳膀胱经飞扬穴脑激活区特异性研究
目的:应用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Bold-fMRI)获得健康被试者针刺右侧足太阳膀胱经飞扬穴及其对应非穴引起脑激活区数据,结合中医经络及脑神经学知识试探寻针刺飞扬穴产生疗效的机制,通过对针刺飞扬穴与对应非穴引起...
张帆
关键词:功能磁共振成像非穴特异性
文献传递
除湿饮对湿热型湿疹患者血清IL-4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1临床资料 64例湿疹患者均来自2008-07~2009-1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门诊。其中治疗组32例,男性18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33.16岁;急性20例,亚急性12例;对照组32例,其中男17例,女15例;平均年龄32.97岁;
王远韬王远红李相君王维霖张帆焦彦民
关键词:湿热型湿疹IL-4血清除湿平均年龄皮肤科门诊
针刺足临泣治疗腰腿痛的脑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选择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针刺右侧足临泣穴,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观察针刺后激活的不同脑功能区,分析针刺镇痛脑功能区变化的特点,为针刺镇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年龄55~70岁男性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2例,针刺患者右侧足临泣穴,在fMRI下采用静息阶段与针刺阶段交替采集图像,获得数据通过random effect的方法进行组分析,以P<0.05的像素构成SPM统计参数图,该图即为实验任务脑激活区,按照Talairach坐标行解剖定位,获得实验任务激活的脑区。结果 12例受试者主要激活左侧额上回(BA 8)、左侧中央前回(BA 6)、左侧岛盖部(BA 44)、右侧颞中回(BA 21)、右侧颞上回(BA 22)、右侧压后扣带皮层(BA 29)和小脑隐部;负激活脑功能区为右侧颞下回(BA 20)、右侧视觉联合皮层(BA 19)、右侧顶上小叶(BA 7)、左侧颞下回(BA 20)。结论右侧足临泣穴的脑激活区左侧额上回、右侧压后扣带皮层、左侧岛盖部均在痛觉传导通路上,小脑蚓部比较明确地参与镇痛的作用。左侧中央前回及右侧颞上、中回的激活区多位于皮层,可能因为痛觉在中枢以一种高度分散的方式广泛分布,这些区域在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时产生疼痛反应,激活频率较高,形成'疼痛矩阵'。说明针刺治疗腰腿痛确实有效的主要原因是通过镇痛中枢进行镇痛调节。
于国强李晓陵王丰徐英杰曹丹娜赵桂君俆佐宇杨聃琳张帆
关键词:足临泣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
祛风饮内服外用治疗血虚风燥型湿疹50例被引量:3
2011年
1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 根据1994年6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发于体表任何部位,对称分布,常见头面、耳后、四肢、手足、阴囊、女阴及肛门等处。
王远红焦彦民孙慧敏张帆
关键词:外用治疗《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内服祛风
危险穴位针刺安全深度影像学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对近年来应用影像学技术研究的危险穴位针刺深度情况进行总结综述。方法:将应用传统尸体解剖法与现代影像技术法对危险穴位针刺安全深度研究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不同学者对危险穴位针刺安全深度计算标准不统一;被试者选取范围过于局限,BMI指数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危险穴位针刺安全深度研究对减少针刺意外、提高针刺安全性有重要意义,但是进一步研究需要统一计算标准并扩大实验样本和选取范围,制定更加科学严谨、系统全面的研究方案。
李晓陵张帆关昕曹丹娜王丰许宇飞吴迪
关键词:影像学危险穴位针刺安全深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