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陵

作品数:154 被引量:752H指数:14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春晖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0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76篇针刺
  • 74篇磁共振
  • 72篇成像
  • 63篇磁共振成像
  • 50篇功能磁共振
  • 44篇功能磁共振成...
  • 19篇FMRI
  • 17篇脑功能
  • 13篇静息态
  • 12篇脑功能磁共振
  • 10篇血管
  • 10篇疗效
  • 10篇MRI
  • 10篇成像研究
  • 9篇电针
  • 9篇轻度
  • 9篇静息态功能磁...
  • 8篇穴位
  • 8篇针刺治疗
  • 8篇轻度认知

机构

  • 147篇黑龙江中医药...
  • 110篇黑龙江中医药...
  • 18篇哈尔滨医科大...
  • 13篇黑龙江中医药...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黑龙江省中医...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安县中医院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承德医学院附...
  • 1篇青岛滨海学院
  • 1篇黑龙江哈尔滨...
  • 1篇双城市骨伤科...

作者

  • 151篇李晓陵
  • 90篇王丰
  • 73篇曹丹娜
  • 33篇张帆
  • 17篇曲冰
  • 16篇李崖雪
  • 14篇许宇飞
  • 13篇刘丽
  • 13篇姚家琪
  • 13篇刘晓慧
  • 11篇徐英杰
  • 11篇温颖
  • 11篇纪亚红
  • 11篇刘潇
  • 10篇张贺
  • 9篇于国强
  • 9篇高杰
  • 9篇李昂
  • 9篇吴迪
  • 7篇赵桂君

传媒

  • 21篇中国老年学杂...
  • 21篇中医药信息
  • 20篇磁共振成像
  • 19篇针灸临床杂志
  • 18篇中医药学报
  • 5篇中国医药导报
  • 4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中国中医药科...
  • 3篇山东医药
  • 3篇辽宁中医杂志
  • 3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黑龙江教育(...
  • 2篇中华综合医学
  • 2篇中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活力
  • 1篇河北中医
  • 1篇放射学实践

年份

  • 1篇2024
  • 7篇2023
  • 9篇2022
  • 13篇2021
  • 16篇2020
  • 6篇2019
  • 7篇2018
  • 12篇2017
  • 16篇2016
  • 9篇2015
  • 14篇2014
  • 6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1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8篇2002
  • 1篇1999
  • 1篇1997
1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抑郁症影像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20年
老年抑郁症(late-life depression,LLD)作为一种异质性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精神疾病。目前,关于老年抑郁症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明确,以往诸多研究往往强调其发生与血管损害、神经炎性等改变相关。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表明,老年抑郁症的发生机制与脑结构、脑功能及脑代谢改变关系密切。影像技术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日臻成熟,与当前广泛应用的临床诊断方法相比,它能够提供更直观的可视化证据,且可以减少因主观因素对结果造成的误差。现影像学已广泛应用于老年抑郁症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中,这为老年抑郁症的诊治及评估预后提供了新的思路及治疗方法。作者对影像学在老年抑郁症中的研究进行综述。
李晓陵姚春丽王丰曹丹娜曹丹娜刘晓慧蔡丽娜姜晓旭聂守萍
关键词:老年抑郁症影像学脑结构脑功能脑代谢
白郡符从固护阳气论治皮肤病经验
2020年
白郡符是龙江医派中医外科的创始人之一,长期从事皮肤病临床工作经验丰富,其皮肤疾病的治疗思想在今天仍指导着临床遣方用药。认为阳气具有温养皮肤肌腠、肌表经络,促进皮肤代谢、排泄浊邪、保护机体、防御外邪侵袭之功,故治疗皮肤病时重视“固护阳气”,以温中助卫,驱邪外出,其温经通阳、补肾散寒等方法辨证论治,临床每获良效。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颇丰,兹将通过2组验案总结分析“固护阳气”治疗皮肤病的辨证思路及临床应用。
王远红李慧李晓陵王绍莹姜德友高杰
关键词:皮肤病
针刺解溪穴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 MRI)技术探究针刺解溪穴引起脑部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Bold)信号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使用双源双梯度3.0T磁共振扫描仪,采集12名健康志愿者针刺右侧足阳明胃经解溪穴Bold信号数据,应用统计学参数计算软件包SPM12(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进行图像数据处理。结果:针刺解溪穴引起脑部正激活区域包括:左侧垂体前叶、脑干、中脑、颞叶,颞横回,枕叶(Ba19)、楔状叶、额中回,右侧边缘叶、扣带回(Ba24)、顶叶(Ba7)、楔前叶、额叶、中央旁小叶;引起脑部负激活区域包括:左侧小脑后叶、枕叶、枕中回、岛叶(Ba13)、额叶、额下回,右侧额叶、额中回(Ba46)、额下回、额上回。结论:针刺解溪穴引起的激活脑区与其临床疗效有一定相关性;相同脑区Bold信号在针刺时可能存在时间相关性改变。
周佳华张帆李晓陵李晓宁王丰曹丹娜李崖雪
关键词:针刺功能磁共振成像激活脑区
针刺足三里穴脑fMRI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足阳明胃经的下合穴-足三里穴,具有健脾和胃、舒经活络、强身保健作用,通过整理、阅读和分析应用脑fMRI技术研究针刺足三里穴的相关文献,总结归纳经验,提出展望。方法:运用中国知网、pubmed等数据库,以"针刺and足三里and fMRI"或"针刺and足三里and功能磁共振"为检索词开始检索,筛选出所需文章,进行分析与整理。结果:通过两种数据库检索分别得到85、33篇相关文献。大量文献表明,针刺足三里穴能够引起脑内相关区域多处激活,主要包括额叶、颞叶、中央后回及扣带回、岛叶、下丘脑、海马回等边缘系统。结论:脑fMRI研究针刺足三里穴主要集中在激活脑区的分布、针刺作用机理、针刺后效应等方面;大量实验结果证实针刺足三里穴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多个脑区形成复杂协调的功能网络达到治疗效果;针刺足三里穴在改善认知功能、镇痛、调节胃肠道疾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李晓陵杨晶晶张帆李艳刘晓慧仲丽丽王丰焦明秀
关键词:针刺足三里FMRI
CT、MRI在颈椎病中医分型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颈椎病CT、MRI影像学表现与中医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对比分析60例颈椎病患者的中医分型与CT、MRI影像学表现。结果:颈椎病主要表现为眩晕、颈背疼痛,四肢麻痛、耳鸣等症状。风寒湿型以颈部生理曲度改变、韧带钙化、关节增生为主;气滞血瘀型以椎间孔狭窄、神经根受压为主;痰湿阻络型以椎管狭窄、脊髓受压弯曲移位为主;肝肾不足型以横突孔狭窄、椎动脉受压扭曲为主;气血亏虚型以椎体排列不稳为主。结论:CT、MRI对颈椎病中医分型具有重要价值,对指导中医治疗有重要意义。
温颖李晓陵王丰曹丹娜
关键词:颈椎病中医分型CTMRI
承泣穴的针刺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运用MRI测量承泣穴的解剖结构、针刺安全角度和深度,研究承泣穴的针刺安全性,为临床安全针刺操作提供指导。方法:根据BMI选择体型适中的青年志愿者,MRI扫描眼区横轴位(水平位)、冠状位、矢状位和斜矢状位,测量针刺危险深度,以危险深度×75%作为安全深度。实验结果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①承泣穴针刺的安全方向为直刺方向。②承泣穴直刺的安全深度为17.85 mm。③承泣穴的解剖结构左右眼比较无差异(P(0.05),男女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①承泣穴的针刺安全方向为直刺方向,安全深度为17.85mm。②承泣穴的血管变异较多,临床上针刺时应严格掌握针刺深度。③承泣穴针刺深度男女有差异。
许宇飞吴瑶曹丹娜李晓陵程为平
关键词:承泣穴MRI针刺
电针深刺法对三叉神经痛大鼠电压门控性钾通道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电针深刺法对三叉神经痛大鼠电压门控性钾通道的影响,进一步阐明该治疗方法产生疗效的原理。方法:将SD大白鼠30只随机分成电针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组各10只。制备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采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三叉神经节中Kv4.3、Kv1.4、Kv4.2以及Kv3.4 mRNA表达情况。结果:经电针深刺治疗后,各组大鼠TG中Kv4.3、Kv1.4、Kv4.2以及Kv3.4 mRNA与模型组相比表达显著增加,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针深刺法可以通过增加Kv通道亚型表达,抑制神经元兴奋性,终止三叉神经痛发生。
李崖雪高瑞雪王丰刘潇李晓陵闫禹竹王欣波孙士红任佰亮佟欣
关键词:钾通道三叉神经痛电针深刺法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评估电针夹脊穴对糖尿病足病微循环的影响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探讨电针夹脊穴治疗对糖尿病足病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64例0级糖尿病足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结合电针夹脊穴治疗,治疗周期为3 w。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温控血流和阻断后反应性充血,对比两组之间差异性。结果治疗组患者温控血流、阻断后反应性充血好转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微循环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夹脊穴治疗可以改善糖尿病足病微循环,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有效治疗糖尿病足病。
高杰张雅夏联恒付晨菲李晓陵
关键词:糖尿病足病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电针夹脊穴
危险穴位针刺安全深度影像学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对近年来应用影像学技术研究的危险穴位针刺深度情况进行总结综述。方法:将应用传统尸体解剖法与现代影像技术法对危险穴位针刺安全深度研究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不同学者对危险穴位针刺安全深度计算标准不统一;被试者选取范围过于局限,BMI指数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危险穴位针刺安全深度研究对减少针刺意外、提高针刺安全性有重要意义,但是进一步研究需要统一计算标准并扩大实验样本和选取范围,制定更加科学严谨、系统全面的研究方案。
李晓陵张帆关昕曹丹娜王丰许宇飞吴迪
关键词:影像学危险穴位针刺安全深度
静息态功能MRI不同分析方法在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2年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VCIND)是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的早期阶段,指血管病变引起认知功能受损的疾病,但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临床缺乏特异性诊断标志物。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技术能客观反映VCIND患者的脑功能活动,结合不同的分析方法,探索VCIND患者的特征性影像学指标,为解释其发病机制提供线索。本文对rs-fMRI不同分析方法在VCIND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蔡丽娜李晓陵崔璇王鹏佟欣魏泽宜高胜兰韩胜旺侯玉
关键词: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