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帆

作品数:21 被引量:69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沈阳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宫颈
  • 5篇细胞
  • 5篇卵巢
  • 5篇卵巢癌
  • 5篇卵巢癌细胞
  • 5篇宫颈癌
  • 5篇癌细胞
  • 4篇对氧磷
  • 4篇对氧磷酶
  • 4篇抗原
  • 3篇毒死蜱
  • 3篇岩藻糖
  • 2篇岩藻糖转移酶
  • 2篇中毒
  • 2篇乳头
  • 2篇所致肺损伤
  • 2篇体外
  • 2篇体外抑制
  • 2篇体外抑制作用
  • 2篇盆腔

机构

  • 20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北京海淀妇幼...
  • 1篇北京医院
  • 1篇宁波市妇女儿...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21篇张帆
  • 12篇张淑兰
  • 12篇林蓓
  • 8篇齐跃
  • 7篇王冬冬
  • 6篇郝莹莹
  • 5篇朱连成
  • 5篇刘娟娟
  • 5篇赵敏
  • 4篇张娜
  • 4篇周丹
  • 4篇张鹏思
  • 4篇韩新飞
  • 4篇李飞飞
  • 4篇董伟妍
  • 3篇张宇华
  • 3篇赵越
  • 3篇黄金双
  • 1篇贾平英
  • 1篇刘大我

传媒

  • 5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药材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东北三省第四...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19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0
  • 2篇2009
  • 7篇2008
  • 1篇2007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组人对氧磷酶1K192亚型对毒死蜱致SD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张帆韩新飞张娜张鹏思赵敏
重组人对氧磷酶1K192亚型对毒死蜱所致SD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对氧磷酶1K192亚型(r Hu PON1K192)对毒死蜱中毒导致的大鼠急性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健康成年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r Hu PON1K192对照组(B组)、毒死蜱染毒组(C组)、低剂量r Hu PON1K192预处理组(D组)、高剂量r Hu PON1K192预处理组(E组),每组10只。C、D、E组均给予毒死蜱灌胃,D组在灌毒30 min前予以r Hu PON1K192 4 500 U/kg尾静脉注射,E组予以9 000 U/kg r Hu PON1K192尾静脉注射,A组予以与毒死蜱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B组则单纯予以r Hu PON1K192尾静脉注射。8 h后取血,采用速率法检测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采用ELISA法检测苹果酸脱氢酶(MDH)及谷氨酸脱氢酶(GLDH)的活性;取肝脏组织行免疫组化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采用光镜、透射电镜检查超微结构的改变。比较各组之间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比较A组与B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肝功能指标ALT、AST、GLDH及MDH较A组均有明显升高(P<0.01),HIF-1α呈重度表达,电镜与光镜下肝细胞膜、线粒体等出现明显损伤。D组及E组上述指标较A组轻度升高,E组改变程度较D组稍轻,2组各指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D组及E组上述指标改变较C组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 Hu PON1K192对毒死蜱中毒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张帆韩新飞张娜张鹏思赵敏
关键词:SD大鼠毒死蜱肝损伤
HLA-DR抗原及HPV16/18E6蛋白在宫颈癌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
2010年
目的:通过检测HLA-DR抗原及HPV16/18E6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由HLA-DR抗原介导的免疫应答在感染高危型HPV至发展为宫颈癌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宫颈癌、CIN及正常宫颈组织中HLA-DR抗原及HPV16/18E6的表达情况。结果:HLA-DR抗原的阳性表达率在宫颈癌、CIN、正常宫颈组织中分别为81.8%、73.3%、37.5%,而HPV16/18E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则分别为75.8%、60.0%、37.5%,两者在三组中的表达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HLA-DR抗原及HPV16/18E6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随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变化及淋巴结是否转移而不同,但其差异无显著意义(P均(0.05)。结论:HLA-DR抗原递呈病毒抗原给T细胞引起的免疫应答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黄金双齐跃林蓓王冬冬周丹董伟妍张帆张淑兰
关键词:HLA-DR抗原宫颈癌免疫组织化学
便携式肢体支撑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肢体支撑架,包括三角支架、肢体托架、托架支撑杆组,所述的肢体托架铰接于三角支架的顶端一侧;在所述的肢体托架与三角支架之间设置托架支撑杆组,所述的托架支撑杆组一端与三角支架铰接、另一端与肢体托架活...
张帆赵妍璐董玲玲
文献传递
护理实习生职业期望、职业价值观及前瞻性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探讨护理实习生职业期望、职业价值观及前瞻性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2018年1-12月,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护理实习生206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量表、职业期望量表、职业价值观量表、前瞻性应对方式问卷对护理实习生进行调查。结果206名护理实习生前瞻性应对方式得分为42.36±8.47,其中前瞻认知得分为13.98±2.74,应对行为得分为11.45±2.06,目标的设定得分为16.93±3.18;职业期望得分为76.84±14.28,职业价值观得分为94.58±12.46;不同家庭所在地、学历、家庭人均月收入的护理实习生前瞻性应对方式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实习生职业期望、职业价值观与前瞻性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672、0.622,P<0.01);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家庭所在地、学历、家庭人均月收入、职业期望、职业价值观是护理实习生前瞻性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护理实习生具备前瞻性应对方式,改善护理实习生实习环境,树立其积极工作目标,提升其职业期望和职业价值观,可增强其前瞻性应对方式水平。
赵妍璐关丽丽张帆王雨桐
关键词:护理实习生职业价值观
连翘苷通过PPARs信号通路对肥胖大鼠脂质代谢与肠道菌群失调的改善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连翘苷通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信号通路对肥胖大鼠脂质代谢与肠道菌群失调的影响。方法:选取68只SPF级雄性SD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建立肥胖大鼠模型,48只造模成功的肥胖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奥利司他(48 mg/kg)组及连翘苷低(80 mg/kg)、高(160 mg/kg)剂量组,每组12只,另设正常对照组12只。灌胃给药,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灌胃相应体积蒸馏水。记录大鼠初始、终末体质量和每日摄食量。8 w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HE染色观察脂肪组织病理学变化;Q-PCR检测大鼠粪便中8种菌群丰度;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脂肪组织中PPARα、PPARβ、PPARγ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摄食量、HDL-C水平及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拟杆菌属、毛螺菌科、理研菌科菌群相对丰值显著升高,脂肪组织PPARα、PPARβ、PPARγ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体质量增幅、TG、TC、LDL-C水平及大肠杆菌、厚壁菌、梭菌菌群丰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连翘苷可调节高脂饮食肥胖大鼠血脂水平,提高肠道益生菌菌群相对丰度,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脂肪代谢、改善肠道菌群紊乱,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PARs信号通路有关。
陈星澎张帆裴冬梅
关键词:脂质代谢肠道菌群连翘苷肥胖大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Lewis y抗体对α1,2岩藻糖转移酶基因转染后卵巢癌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探讨Lewis y单克隆抗体(mAb)对α1,2岩藻糖转移酶基因转染后高表达Lewis y抗原的卵巢癌细胞系RMG-I-H的体外增殖能力、黏附力以及侵袭力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体外细胞增殖实验、细胞黏附实验、细胞体外侵袭实验,以羊抗人IgG抗体处理组或无抗体处理组为对照,检测Lewis y mAb处理前后RMG-I-H细胞增殖能力、黏附力及侵袭力的变化。结果:细胞增殖力与黏附力测定结果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第2~7天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5.62%、19.75%、34.96%、46.51%、49.78%和33.33%。不同培养时间(15、30、60min)的黏附抑制率分别为47.59%、58.64%和13.85%。体外细胞侵袭实验显示不同浓度Lewisy抗体处理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Lewis y mAb能明显抑制体外RMG-I-H细胞的生长及增殖能力、降低体外培养的RMG-I-H细胞的黏附性,Lewis y抗原与卵巢癌细胞增殖、黏附的生物学行为有关,Lewis y抗体在肿瘤的治疗中显示出潜在的应用价值。
李飞飞林蓓郝莹莹刘娟娟张帆张淑兰
关键词:LEWIS卵巢癌
重组人对氧磷酶K192亚型对毒死蜱中毒所致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张娜韩新飞张帆张鹏思赵敏
HLA—I类抗原及CD8分子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通过检测HLA-Ⅰ类抗原及CD8分子在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HLA-Ⅰ类抗原及CD8分子的表达与宫颈癌之间的关系,为宫颈癌的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宫颈癌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及...
齐跃林蓓黄金双王冬冬张帆张淑兰
文献传递
269例子宫颈微偏腺癌的meta分析被引量:19
2009年
目的总结1980至2008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以及我院建院以来诊治的子宫颈微偏腺癌(MDA)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分别以子宫颈微偏腺癌和子宫颈恶性腺瘤的中、英文作为检索词,检索1980至2008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并结合我院诊治4例子宫颈MDA,进行meta分析。结果发病年龄为20~78岁,平均年龄44.66岁,中位数年龄43岁;临床表现以大量阴道排液或阴道不规则流血、接触性出血为主,约占报道病例的88.83%;病理检查见浸润子宫颈深部肌层的大量黏液腺体,腺体浸润深部血管及神经组织;治疗方式上以手术为主,术后辅助放、化疗;临床分期和手术方式在预后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结论在临床上,应高度警惕子宫颈MDA,必要时行子宫颈锥切、免疫组织化学以及MRI检查,以便能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从而提高子宫颈MDA患者的生存率。
伊喜苓林蓓朱连成张宇华张帆齐跃王冬冬张淑兰
关键词:子宫颈微偏腺癌META分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