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莹莹

作品数:42 被引量:115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6篇卵巢
  • 19篇细胞
  • 17篇卵巢癌
  • 14篇卵巢癌细胞
  • 14篇癌细胞
  • 9篇转染
  • 9篇免疫
  • 9篇基因
  • 8篇岩藻糖
  • 8篇LEWIS
  • 7篇岩藻糖转移酶
  • 7篇肿瘤
  • 7篇转移酶
  • 7篇组织化学
  • 7篇免疫组织
  • 7篇免疫组织化学
  • 6篇基因转染
  • 6篇G-I
  • 5篇人工流产
  • 5篇细胞系

机构

  • 4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沈阳市第四人...
  • 2篇沈阳医学院奉...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东京大学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大连市妇产医...
  • 1篇沈阳市妇女儿...
  • 1篇沈阳市妇幼保...
  • 1篇辽宁省肿瘤医...
  • 1篇郑州市第一人...
  • 1篇沈阳市妇婴医...
  • 1篇公主岭市第三...
  • 1篇近畿大学
  • 1篇北京海淀妇幼...

作者

  • 42篇郝莹莹
  • 35篇林蓓
  • 27篇张淑兰
  • 21篇刘娟娟
  • 18篇朱连成
  • 14篇李飞飞
  • 6篇李潇
  • 6篇张帆
  • 6篇刘晴
  • 6篇陈桂兰
  • 6篇严丽梅
  • 6篇赵越
  • 5篇刘大我
  • 5篇高健
  • 5篇杨清
  • 5篇王玉
  • 5篇齐跃
  • 4篇李妍
  • 4篇刁斌
  • 3篇胡珍华

传媒

  • 14篇现代肿瘤医学
  • 5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实用药物与临...
  • 2篇中国计划生育...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癌症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分子细胞生物...
  • 1篇国际妇产科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东北三省第四...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0
  • 3篇2009
  • 12篇2008
  • 2篇2006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优美特宫颈扩张棒用于置(取)宫内节育器及人工流产术前扩张宫颈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观察优美特宫颈扩张棒用于置(取)宫内节育器(IUD)及人工流产术前扩张宫颈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将要求置或取宫内节育器,妊娠<10周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需扩张宫颈的妇女275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37例)为应用优美特宫颈扩张棒,对照组(138例)为应用宫术宁胶棒,观察两组术中宫颈软化扩张情况、镇痛效果、综合反应程度,术后20d随访。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置或取IUD扩张宫颈效果分别为100%、96%,无统计学差异(P>0.05),人工流产和绝经期取IUD扩张效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置入时疼痛发生率(4%、25%)有差异(P<0.05);留置时疼痛发生率均较低,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随访两组均无与产品相关的不良记载。结论:优美特宫颈扩张棒扩张效果可靠、安全,适用于置(取)IUD、妊娠10周内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术前扩张宫颈。
郝莹莹陈桂兰周家文王玉杨清张淑兰
关键词:宫颈扩张棒宫颈扩张
卵巢癌细胞系RMG-Ⅰ Lewis(y)抗原含量变化对其卡铂耐药性的影响被引量:15
2008年
利用Lewis(y)抗原稳定高表达细胞株RMG-Ⅰ-H,研究细胞表面Lewis(y)抗原含量变化与细胞对卡铂耐药性的关系.利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不同浓度卡铂作用后细胞系RMG-Ⅰ-H及其对照组RMG-Ⅰ、RMG-Ⅰ-C的细胞生长抑制率(IR);利用流式细胞仪(FCM)分析细胞凋亡,同时检测药物作用后细胞的凋亡比率;利用荧光染色法和透射电镜进一步观察细胞凋亡状态.结果表明,RMG-Ⅰ-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58.07±2.42),明显高于对照组RMG-Ⅰ(28.83±3.57)和RMG-Ⅰ-C(25.71±8.24)的IC50(P<0.01),后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流式细胞仪分析证实3组细胞均存在凋亡,经30mg/L、60mg/L卡铂处理后细胞再进行流式细胞仪检测,RMG-Ⅰ-H的相对凋亡率分别为(20.43±0.71)%和(38.11±0.33)%,为对照组的49%~6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个对照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荧光染色和透射电镜直接观察了细胞形态变化,每个浓度组RMG-Ⅰ-H的凋亡程度均低于RMG-Ⅰ和RMG-Ⅰ-C.说明细胞表面Lewis(y)抗原含量增加的同时,卵巢癌细胞对卡铂的耐药性增强.
赵越林蓓郝莹莹严丽梅刘娟娟朱连成张淑兰
关键词:卵巢癌卡铂耐药性
延长无痛人工流产术前阴道放置卡前列甲酯时间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无痛人工流产患者术前阴道置卡前列甲酯,观察不同用药时间、不同剂量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2009年1月-2009年6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计划生育门诊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女性共1000例,随机分成五组,分别在不同...
王玉杨清陈桂兰郝莹莹
Le^y抗原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探讨卵巢癌组织Ley抗原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恶性、交界性、良性卵巢上皮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中Ley抗原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卵巢癌生物学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Ley抗原在恶性卵巢上皮性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5.47%(40/53),明显高于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47.06%)及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42.86%)(P均<0.05)。正常卵巢组织中未检出Ley抗原的表达。晚期卵巢上皮性癌的Ley抗原的阳性表达率为84.21%,明显高于早期卵巢上皮性癌(53.33%),(P<0.05)。结论:Ley抗原与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相关。Ley抗原的表达可作为反映卵巢癌恶性潜能的一项新的指标。
刁斌黄金双林蓓周丹郝莹莹张淑兰
关键词:卵巢上皮性肿瘤免疫组化
α1,2-岩藻糖转移酶基因转染增加卵巢癌细胞系RMG-Ⅰ Lewis y抗原的表达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将人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α1,2-FT)基因转染卵巢癌细胞系RMG-Ⅰ并探讨细胞表面Lewisy及其他相关糖脂抗原的变化。方法采用PCR方法克隆人α1,2-FT基因编码区HFUT-H,构建表达载体pcDNA3.1(-)-HFUT-H,利用磷酸钙法将其转染入卵巢癌细胞系RMG-Ⅰ,建立α1,2-FT基因稳定高表达细胞株RMG-Ⅰ-H。通过酶活性测定证明转染前后细胞系α1,2-FT活性的改变,采用薄层层析、薄层层析免疫染色方法测定转染前后细胞脂质及糖脂,特别是Ⅱ型寡糖的变化。结果基因转染后细胞RMG-Ⅰ-H中H-1抗原及Lewisy抗原显著增加,特别是Lewisy抗原为转染前的20倍;而Ⅰ型糖链Lewisb显著减少。转染前后细胞膜上的主要脂质成分胆固醇和磷脂质的含量没有变化,且中性糖脂质也没有明显变化。结论α1,2-FT基因转染增加α1,2-FT活性的同时,增加卵巢癌细胞系RMG-Ⅰ Lewisy抗原的表达;RMG-Ⅰ Lewisy高表达细胞系的建立为研究Lewisy抗原与卵巢癌生物学行为提供了细胞模型。
林蓓郝莹莹王冬冬朱连成张淑兰齐藤真木子岩森正男
关键词:基因转染
α1,2岩藻糖转移酶基因转染对卵巢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目的:研究α1,2岩藻糖转移酶(α1,2-fucosyhransfersae,α1,2-FT)基因对卵巢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利用PCR的方法克隆人的编码区HFUT-H,构建表达载体pcDNA3.1(-)-HFU...
郝莹莹林蓓赵越欧阳玲张淑兰
文献传递
Ⅰ_a-Ⅱ_a期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中高危型HPV DNA及CK19的检测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分别采用原位杂交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早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中高危型HPV DNA和CK19的表达,探讨早期宫颈癌微小转移的检测率及检测方法。方法:选取28例早期宫颈癌患者常规病理光镜检查证实转移和未转移淋巴结共104个,分别采用原位杂交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高危型HPV DNA和CK19的表达。结果:所有常规病理检查阴性的80个淋巴结中高危型HPV DNA的阳性检出率为45%(36/80);CK19的检出率为25%(20/80)。常规病理光镜检查证实淋巴未转移患者的57个淋巴结中23个高危型HPV DNA阳性(43.5%),来自15名患者中的9人(60%);14个淋巴结CK19阳性(24.6%),来自15名患者中的7名(46.6%)。患者的微转移检出率分别为60%和46.6%。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高危型HPV DNA的检出率高于CK19(P<0.001)。结论:原位杂交法检测高危型HPV DNA,免疫组化法测CK19均可检测出早期宫颈癌淋巴微转移,原位杂交法是分子水平的检测,在宫颈癌淋巴微转移的检测中可能更敏感可靠。
张帆林蓓郝莹莹周丹王冬冬齐跃董伟妍朱连成张淑兰
关键词:人类乳头状病毒淋巴结微转移角蛋白19
岩藻糖基化抗原对卵巢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岩藻糖基化抗原对卵巢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利用α-L-岩藻糖苷酶处理卵巢癌细胞系,降低细胞表面岩藻糖基化抗原的含量,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测定Lewis y抗原表达,利用细胞计数法、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处理...
刘娟娟林蓓赵越李飞飞郝莹莹张帆朱连成张淑兰
文献传递
核转录因子E2F2在卵巢浆液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10年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E2F2在卵巢浆液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3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11例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13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以及12例正常卵巢组织中E2F2蛋白的表达。结果:E2F2蛋白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浆液性囊腺瘤以及正常卵巢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73%(24/33)、54.55%(6/11)、15.38(2/13)%和8.3%(1/11),E2F2蛋白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组织、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在浆液性囊腺瘤、正常卵巢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P均<0.05),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组的阳性表达率值虽然高于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组,但是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浆液性囊腺瘤的阳性表达率接近正常卵巢组的2倍,但是两组之间的阳性表达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组织中,E2F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随手术病理分期的增加而增加(P<0.05),但与病理分级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均>0.05);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组织中,E2F2蛋白的表达水平随手术病理分期的增加、病理分级降低而增加(P均<0.05),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组织、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组织中核转录因子E2F2呈现明显的高表达,且其表达水平与手术分期、病理分级相关,提示E2F2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促进作用。
伊喜苓林蓓朱连成王欢从建萍郝莹莹梁秀云张淑兰
关键词:卵巢浆液性肿瘤细胞周期
Lewis(y)抗原在卵巢癌发生、发展、耐药中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林蓓张淑兰王长智刘娟娟郝莹莹严丽梅高嵩刘水策朱连成
为了寻求卵巢癌的早期诊断指标,探讨其发病及耐药原因,提高卵巢癌患者的治愈率,我们利用细胞体内、外实验等方法,并结合大量卵巢癌临床病人资料,历经十余年时间对Lewis(y)抗原在卵巢癌发生、发展、耐药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系...
关键词:
关键词:卵巢癌卵巢癌治疗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