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淑兰

作品数:541 被引量:2,177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41篇期刊文章
  • 91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21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5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69篇宫颈
  • 165篇肿瘤
  • 147篇卵巢
  • 137篇子宫
  • 132篇细胞
  • 110篇宫颈癌
  • 93篇宫内
  • 91篇内膜
  • 90篇基因
  • 87篇宫内膜
  • 85篇卵巢癌
  • 84篇子宫内膜
  • 65篇蛋白
  • 54篇癌组织
  • 49篇上皮
  • 43篇内膜癌
  • 41篇宫内膜癌
  • 40篇子宫内膜癌
  • 38篇癌细胞
  • 37篇卵巢肿瘤

机构

  • 536篇中国医科大学
  • 15篇澳门理工学院
  • 14篇中国医科大学...
  • 10篇北京大学第一...
  • 9篇辽宁省肿瘤医...
  • 8篇北京协和医院
  • 6篇北京大学第三...
  • 6篇复旦大学
  • 6篇沈阳市第五人...
  • 5篇北京大学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山东大学
  • 5篇四川大学
  • 5篇浙江大学医学...
  • 5篇大连市妇产医...
  • 4篇江苏省人民医...
  • 4篇吉林大学第二...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539篇张淑兰
  • 84篇林蓓
  • 41篇鲁艳明
  • 27篇郝莹莹
  • 26篇王丹波
  • 26篇王敏
  • 25篇欧阳玲
  • 24篇张瑶
  • 23篇刘岿然
  • 22篇魏恒
  • 22篇王冬冬
  • 19篇朱连成
  • 19篇马晓欣
  • 18篇孟丽荣
  • 18篇杨清
  • 18篇刘娟娟
  • 18篇姜涛
  • 17篇夏志军
  • 16篇银铎
  • 16篇王诗卓

传媒

  • 58篇中国医科大学...
  • 51篇中国实用妇科...
  • 37篇中华妇产科杂...
  • 32篇现代肿瘤医学
  • 31篇中国现代医学...
  • 22篇国际妇产科学...
  • 20篇中华肿瘤防治...
  • 15篇中华医学杂志
  • 12篇肿瘤防治杂志
  • 12篇第八次全国妇...
  • 10篇中国妇幼保健
  • 8篇中华医学会第...
  • 8篇中华医学会第...
  • 7篇现代妇产科进...
  • 7篇中国肿瘤临床
  • 7篇中国妇产科临...
  • 6篇广东医学
  • 6篇国外医学(妇...
  • 6篇实用妇产科杂...
  • 6篇中国全科医学

年份

  • 5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9篇2016
  • 14篇2015
  • 26篇2014
  • 24篇2013
  • 51篇2012
  • 28篇2011
  • 38篇2010
  • 26篇2009
  • 45篇2008
  • 48篇2007
  • 50篇2006
  • 47篇2005
  • 38篇2004
5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宫颈上皮内瘤变染色体遗传不稳定性的研究
2004年
目的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3号、10号染色体的HPV感染状态、杂合性丢失(LOH)、微卫星不稳定性(MI),以寻求CIN进展为宫颈癌的分子机制。方法选择D3S1234,D3S1300,D10S541和D10S16874个微卫星位点,应用PCR-聚丙烯酰胺-银染技术对87例CIN组织进行HPV感染状态,LOH,MI分析。结果87例CIN中,30例HPV感染阳性(34.5%);48例至少有1个位点LOH阳性(55.2%),LOH阳性率在CINⅢ明显高于CINⅠ及CINⅡ(P<0.05),在HPV感染阳性组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19例至少有1个位点MI阳性(37.1%),MI阳性率在CINⅢ明显高于CINⅠ及CINⅡ(P<0.05),所有MI阳性者均为LOH阳性。结论3号、10号染色体可能存在宫颈癌相关抑癌基因,LOH及MI是CIN进展为宫颈浸润癌的重要事件。
刘岿然冯天达张淑兰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人乳头瘤病毒杂合性丢失微卫星不稳定性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分期手术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刘倩张淑兰吴玉梅朱根海文亚玲陈亦乐孔北华郑建华王佳丁西来杨佳欣曹冬焱沈铿郎景和张国楠辛晓燕谢幸
文献传递
一氧化氮合成酶在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检测内皮型及诱生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及iNOS)在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探讨NOS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1997年6月1日至1998年12月31日在中国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eNOS和iNOS在71例异位子宫内膜标本和32例正常子宫内膜标本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结果eNOS在正常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具有周期性,在增生期较低,分泌期较高,iNOS在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未见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在异位的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中,eNOS和iNOS的表达均无周期性的变化,呈持续性的过强表达。结论eNOS和iNOS在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中表达升高,可能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免疫调节,加重疾病的病理状态,促进疾病的发生。
刘贵鹏陈博宇张凤朱坤王永来张淑兰
关键词: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诱生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子宫内膜异位症
B超监视下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盆腔肿块的价值
1991年
作者对40例临床难以确诊的盆腔肿块,在B超监视下进行细针穿刺吸引细胞学检查。细胞学检查结果:癌细胞7例,瘤细胞7例,未见瘤细胞者26例。40例中行手术者25例,其中9例为癌细胞及瘤细胞阳性者,与手术标本病理检查对照,阳性符合率为100%。未见瘤细胞者16例,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者14例,2例假阴性,细胞学诊断准确率为95%。
张淑兰刘宗唐孙彦姜凤英刘守君
关键词:细针穿刺B超监视盆腔肿块
IGF-Ⅱ对宫颈癌细胞中KCC1基因表达的影响
2007年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Ⅱ)对宫颈癌SiHa细胞中K-Cl协同转运子1(KCC1)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及Western-blot法检测宫颈癌SiHa细胞经不同时间不同浓度IGF-Ⅱ作用后,其KCC1 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经IGF-Ⅱ作用后的SiHa细胞,其KCC1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并且这种变化呈一定的时间剂量依赖关系。结论:IGF-Ⅱ作用下KCC1表达的增加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吴晓娟张淑兰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宫颈癌
凋亡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表达与人卵巢癌细胞顺铂耐药的关系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探讨COC1/DDP和COC1中凋亡相关基因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与人卵巢癌顺铂耐药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顺铂作用于COC1及COC1/DDP细胞48h后细胞凋亡率;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及蛋白Bcl-2、Caspase-3、Smac和Survivin在COC1和COC1/DDP中的表达。结果DDP作用于COC1和COC1/DDP细胞48h后细胞随着DDP浓度的升高,凋亡率也相应增高。COC1/DDP中抗凋亡基因及蛋白Bcl-2、Survivin的表达明显高于COC1。COC1/DDP中促进凋亡的基因及蛋白Smac、Caspase-3的表达明显低于COC1。结论在COC1/DDP中抗凋亡基因及蛋白Bcl-2、Survivin的高表达以及促进凋亡的基因及蛋白Smac和Caspase-3的低表达可能参与COC1/DDP对DDP耐药的发生机制。
英焕春吕靖张淑兰
关键词:卵巢癌COC1COC1/DDP顺铂凋亡相关基因
宫颈癌血清中LncRNA H19和HOTAIR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H19和HOTAIR在宫颈癌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2例宫颈癌术前血清标本,同时选取年龄配对的39例因妇科良性疾病入院宫颈癌筛查正常的患者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其中10例宫颈癌患者行术前、术后对比。用实时定量RT-PCR(qRT-PCR)检测上述标本的LncRNA H19和HOTAIR表达水平,并对宫颈癌患者术前、术后进行对比。分析宫颈癌患者血清LncRNA H19和HOTAIR与其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对血清LncRNA H19和HOTAIR诊断效能进行评价。结果:宫颈癌患者血清LncRNA H19和HOTAIR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且术后较术前表达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患者血清中H19和HOTAIR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SCC均无相关性(P<0.05);血清LncRNA H19单独诊断宫颈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661、30.8%和94.9%;血清LncRNA HOTAIR单独诊断宫颈癌的AUC、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07、69.2%和66.7%。结论:血清LncRNA H19和HOTAIR可以作为宫颈癌临床诊断和术后监测潜在的循环标记物。
周高英潘育翔张慧杰张淑兰
关键词:宫颈癌长链非编码RNAH19
宫颈环形电切术诊治宫颈原位癌41例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在宫颈原位癌(CIS)诊治中的价值。方法以经LEEP锥切后确诊为CIS的患者41例为研究对象,对LEEP术后行全子宫切除或二次锥切的患者34例,分析LEEP后残余宫颈的组织学状况;对全部患者以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和阴道镜检查随访追踪。结果LEEP标本切缘干净、存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存在CINII和存在CIS者分别占75.6%、9.8%、9.8%和4.9%。切缘干净组的病变残留率为0,明显低于切缘有CIN的各组(χ2=19.714,P=0.000)。LEEP锥切术后保留子宫的患者随访8~34个月均无复发。结论切缘干净的LEEP锥切对CIS疗效满意;对CIN行切除性治疗有利于避免CIS的漏诊。
陆春雪杜丽敏张淑兰李娜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原位癌环形电切术
白细胞介素1β对绝经后妇女成骨细胞芳香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IL) 1β及IL 1受体拮抗剂 (IL 1ra)对绝经后妇女成骨细胞芳香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对绝经后妇女的成骨细胞进行培养 ,设立对照组及实验组 ,实验组共分 4组 ,分别加入IL 1β 1μg/L(实验 1组 )、IL 1β 10 μg/L(实验 2组 )、IL 1β 10 μg/L +IL 1ra 5 0 0 μg/L(实验 3组 )和IL 1ra 5 0 0 μg/L(实验 4组 ) ,采用氚水法和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芳香化酶活性及其基因mRNA表达。结果 实验 1组、实验 2组放射强度分别为 (42 11± 348)pmol/10 6cell·h-1、(495 8± 2 31)pmol/10 6cell·h-1,对照组为 (3381± 2 6 0 )pmol/10 6cell·h-1。各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实验 3组放射强度为 (36 5 2± 2 0 3)pmol/10 6cell·h-1,与实验 2组比较 ,放射强度明显受到抑制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0 1)。实验 4组放射强度为 (3178± 195 )pmol/10 6cell·h-1,低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实验 1组、实验 2组芳香化酶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实验 1组和实验 2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IL 1β通过IL 1受体调节芳香化酶的活性 ,IL
马晓欣李妍张淑兰斎藤裕矢内原巧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Β芳香酶细胞绝经后期骨质疏松
β-半乳糖苷结合蛋白家族与妇科肿瘤被引量:5
2008年
β-半乳糖苷结合蛋白广泛存在于多种生物组织中,属于动物凝集素家族,通过调节免疫和炎症反应,参与瘤细胞的恶性转化,肿瘤细胞的生存,微血管的形成和肿瘤的转移过程。β-半乳糖苷结合蛋白在子宫和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在肿瘤形成过程中其表达发生多种变化,其中β-半乳糖苷结合蛋白-1表达增强而β-半乳糖苷结合蛋白-3表达较弱,有助于肿瘤细胞摆脱免疫系统调节。总结各种妇科疾病组织中β-半乳糖苷结合蛋白的表达和调节,分析其与妇科肿瘤的关系和临床应用前景。
梁美艳张淑兰
关键词:妇科肿瘤增殖
共5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