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文兆

作品数:219 被引量:2,964H指数:3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0篇期刊文章
  • 27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3篇农业科学
  • 37篇天文地球
  • 17篇环境科学与工...
  • 11篇水利工程
  • 10篇生物学
  • 6篇经济管理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81篇土壤
  • 66篇水分
  • 44篇小麦
  • 42篇土壤水
  • 42篇黄土高原
  • 40篇土壤水分
  • 38篇黄土
  • 37篇黄土塬
  • 37篇黄土塬区
  • 27篇冬小麦
  • 25篇水分利用
  • 23篇沟壑
  • 22篇水分利用效率
  • 22篇农田
  • 22篇利用效率
  • 19篇黄土丘陵
  • 18篇作物
  • 17篇旱作
  • 14篇土地利用
  • 14篇流域

机构

  • 148篇中国科学院
  • 136篇西北农林科技...
  • 28篇西北大学
  • 10篇中国科学院研...
  • 9篇平顶山学院
  • 8篇中国科学院大...
  • 7篇兰州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生...
  • 6篇宝鸡文理学院
  • 5篇西北师范大学
  • 5篇陕西师范大学
  • 4篇河南理工大学
  • 4篇水利部黄河水...
  • 2篇南京大学
  • 2篇名古屋大学
  • 2篇长安大学
  • 2篇同济大学
  • 2篇新疆农业大学
  • 2篇河北科技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合...

作者

  • 219篇刘文兆
  • 32篇李志
  • 31篇王俊
  • 12篇郑粉莉
  • 12篇甘卓亭
  • 12篇程立平
  • 11篇郭胜利
  • 11篇韩晓阳
  • 9篇李凤民
  • 9篇李双江
  • 9篇党廷辉
  • 9篇王兵
  • 8篇徐学选
  • 8篇李玉山
  • 8篇王锐
  • 7篇侯喜禄
  • 7篇张红星
  • 7篇胡梦珺
  • 7篇李秧秧
  • 7篇高会议

传媒

  • 29篇干旱地区农业...
  • 23篇生态学报
  • 17篇水土保持研究
  • 14篇应用生态学报
  • 13篇水土保持通报
  • 8篇水土保持学报
  • 7篇中国水土保持...
  • 6篇植物营养与肥...
  • 6篇中国生态农业...
  • 5篇农业工程学报
  • 5篇自然资源学报
  • 4篇西北植物学报
  • 3篇土壤学报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水利学报
  • 2篇地理科学进展
  • 2篇西北农业学报
  • 2篇草业学报
  • 2篇地球科学进展
  • 2篇生态学杂志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7篇2017
  • 7篇2016
  • 7篇2015
  • 14篇2014
  • 9篇2013
  • 7篇2012
  • 17篇2011
  • 21篇2010
  • 21篇2009
  • 19篇2008
  • 13篇2007
  • 9篇2006
  • 5篇2005
  • 4篇2004
  • 11篇2003
  • 6篇2002
2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土高原气象要素栅格化方法的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对温度和降水量2种气象要素的栅格化方法进行研究,为非气象站点所在地区或宏观大尺度区域气象要素数据的获取提供参考。【方法】以直接插值法为对照,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和趋势面分析法,对分布于黄土高原及其周边地区127个气象站点1971—2000年的月平均温度和降水量与3种宏观地理因子(经度、纬度、海拔高度)之间分别建立回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数字高程模型(DEM)和反距离权重法(IDW),对研究区2种气象要素数据进行栅格化,并选用8个气象站点对栅格化结果进行检测。【结果】在对检验站点月平均温度的模拟中,直接插值法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大于1.0℃,而多元线性回归法和趋势面分析法的MAE值分别为0.485t0.776和0.242~0.509℃,多元线性回归法和趋势面分析法明显优于直接插值法,而趋势面分析法较多元线性回归法更优;但在检验站点月平均降水量的模拟中,3种栅格化方法在模拟精度上并无明显差别。3种宏观地理因子中,海拔高度是影响黄土高原地区温度空间分布最主要的因素,而纬度则对研究区范围内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影响最大。【结论】将宏观地理因子作为参数纳人到温度空间分布模型的构建当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尺度范围内温度的模拟精度,并且趋势面分析法比多元线性回归法更具有优势;对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模拟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需在方法上做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沈红刘文兆张勋昌
关键词:黄土高原温度降水量栅格化
基于GIS的黄土高塬沟壑区砚瓦川流域地形特征提取与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以GIS技术为依托,研究了典型高塬沟壑区砚瓦川流域的地形分布特征。以1∶5万地形图作为信息源,矢量化等高线,并用Hutchinson方法建立DEM(ANUDEM)。从DEM中提取了坡度、剖面曲率和坡长三个地形因子,并对其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与丘陵沟壑区相应地形因子特征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流域50%的面积坡度在9°以下、剖面曲率小于7,这反映出高塬沟壑区地面比较平坦的地形特点。坡长分布主要集中在10~150m,其中10m坡长分布最广。这些地形特征信息为砚瓦川流域及同类地区的生态建设与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和基础数据支撑。
方磊刘文兆李怀有
关键词:数字高程模型(DEM)地形因子GIS空间分析地形特征
陕西省乾县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依据渭北高塬与关中平原过渡地带的陕西省乾县近16 a地下水位埋深监测资料,结合研究区数字高程模型(DEM)反映的地貌和水系分布状况,选取7口地下水位监测井,对乾县城区、羊毛湾灌区和宝鸡峡灌区地下水位年际和年内动态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乾县城区近10 a地下水位以0.31 m/a的速度上升;羊毛湾灌区和宝鸡峡灌区近16 a地下水位均呈下降趋势,并且前者下降幅度大于后者;降水量偏多使得水库水位高于其附近地下水位,距离水库近的地区,地下水位受水库补给和降雨入渗补给双重作用迅速上升;距离水库远的地方,地下水位主要受降雨入渗补给,地下水位上升具有滞后性。灌区地下水位具有在2月和10月左右达到高水位,7月降至低水位的特征。实施节水和井渠结合灌溉是保证乾县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
俱战省刘文兆郑粉莉刘俊民
关键词:地下水位宝鸡峡灌区
应用时间序列模型分析长武塬区地下水水位的变化特征被引量:17
2010年
针对长武塬区地下水资源贫乏的问题,运用时间序列分析理论对长武塬区地下水位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和横拟。采用多项式拟合计算水位动态的趋势分量,运用谐波分析提取周期项,利用自回归(AR)模型模拟随机分量,将得到的三个分量进行叠加建立预报模型。依据长武塬区三口监测井的月平均水位埋深资料,运用SAS提供的指数平滑模型建立地下水位动态模拟和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模拟和预测精度进行分析。(1)时间序列分析法可以简易快捷地模拟预测研究区的地下水位变化,且计算简单,所需资料较少且易于获得,可作为一种简易快速的地下水位模拟预测模型;(2)所建立的时间序列模型需要及时更新资料以提高预测精度;(3)通过对周期项的分析可知研究区地下水位变化存在的主要周期为7.4~10a,且周期逐年增长,揭示了地下水位的多年变化规律;(4)研究区地下水水位呈下降趋势,尤其近几年水位下降幅度增大,应加以控制。
张盼刘文兆
关键词:地下水位时间序列分析
基于GCM泾河流域未来温度变化的降尺度预测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分析泾河流域21世纪温度变化的趋势,为流域未来气候变化情景的构建及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泾河流域18个气象站点的日平均温度和日最高、最低温度实测数据,以及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的再分析资料、英国Hadley气候预测与研究中心的全球气候模型HadCM3在A2和B2情景下模拟的大气环流因子,利用统计降尺度模型SDSM,对泾河流域21世纪3个时期(2020s,2050s,2080s)温度的时空变化进行预测。【结果】A2、B2情景下,泾河流域未来3个时期(2020s,2050s,2080s)的温度变化均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且随时间的推移增幅增大。3个时期的温度变化具有季节差异,日平均温度在A2、B2情景下均以夏季变化最为显著(A2:1.2,2.5,4.5℃;B2:1.3,2.4,3.2℃);日最高温度在A2情景下以秋季变化最为显著(1.0,2.4,3.8℃),B2情景下则以冬季变化最为显著(1.0,2.0,2.9℃);日最低温度在A2情景下以夏季变化最为显著(1.1,2.4,4.4℃),B2情景下则以秋季变化最为显著(1.4,2.3,3.3℃)。温度变化同时也存在空间差异,以东南-西北方向增幅较高,东南部是高增长的中心,东北部和西南部增幅相对较小。【结论】泾河流域未来3个时期(2020s,2050s,2080s)的温度有明显上升,并具有一定的时空差异和季节差异。
赵姹李志刘文兆
关键词:泾河流域气候变化统计降尺度情景分析
伤根对玉米光合作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22
2002年
Studies on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levels root cutting on the photosynthesis rate,stomata conductance,aboveground biomass,grain yield,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maize showed that moderate root cutting could improve its photosynthesis ability,and increase its aboveground biomass and WUE. On the contrary,when the roots were cut severely,the photosynthesis ability was weakened,and the biomass was decreased. Moderate root cutting could increase maize grain yield,but the effect was not significant.
柴世伟刘文兆李秧秧
关键词:伤根玉米光合作用水分利用效率
土壤-植物系统水分运移过程的阻容电模拟被引量:5
2005年
把土壤-植物系统水分运移作为一维水流运动由阻容电路进行模拟,在于将D arcy-R ichards方程从对单点的描述扩展到对一段流路的描述。由此出发,考虑到水流的非稳态性,某一流路的水阻定义为其水势差与平均流量之比,水容为其贮水量对平均水势的导数。与D arcy-R ichards方程相对应,水阻、时间常数分别为导水度、水分扩散度的倒数,相应地单位化的水阻率、比时间常数分别为导水率、水分扩散率的倒数。把SP系统沿水流通道分为若干部分,每一局部的水阻与其水容相并联,各局部间相串联。在此基础上,文章给出了土壤-植物系统水流模拟通式、总水容与分水容间的关系式、总水阻与分水阻间的关系式及特定条件下叶水势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
刘文兆
关键词:土壤-植物系统水分运动电模拟水容
黄土高原农村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循环机制分析被引量:9
2008年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循环模型,以陕西省长武县王东村为例,通过对系统几个关键变量的观察,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农村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循环的演变机制;并从适应性循环周期中研究了系统的恢复力和适应性能力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建国以来王东村社会—生态系统依次经历了一个完整的适应性循环(1949—1961年)、贫穷困境(1961—1980年)和新的一个适应性循环的前环阶段(1980至今);制度变革特别是土地制度的调整是系统循环过程的驱动力,而技术革新可以使系统维持在开发阶段;干旱等气候变化事件对系统具有强烈的扰动作用,并可能导致整个系统崩溃释放。
王俊刘文兆汪兴玉白红英
关键词:社会-生态系统黄土高原
陕西长武塬区冬小麦的蒸散特征被引量:5
2013年
利用包裹式茎流计和大型称重式蒸渗仪,对陕西长武塬区冬小麦的蒸散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了蒸散速率的日变化特征、叶面积指数、土壤含水量对冬小麦蒸散的影响以及冬小麦蒸腾和蒸散量的比值,并比较了水量平衡法与蒸渗仪所测的蒸散量。结果表明,不同天气的冬小麦蒸腾速率日变化差异明显,晴天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阴天及雨天则呈现不规则的多峰曲线,蒸腾变化幅度也较小;蒸散量的日变化曲线大致呈单峰型,叶面积指数和土壤含水量对蒸散过程都有重要影响;从抽穗至灌浆前期,冬小麦蒸腾与蒸散的比值在80.3%一83.4%之间;采用水量平衡法(O一220cm)所得蒸散量比蒸渗仪的测量值小6%。
张俊俊刘文兆韩晓阳
关键词:蒸散冬小麦蒸腾
长武塬区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土壤水分深剖面分布特征比较被引量:11
2009年
通过调查取样的方法对长武塬面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作物地,果园,苜蓿地)土壤水分状况在0~600cm范围深度内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长武塬区小麦收获期,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土壤水分含量总体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春玉米地由于上年小麦收获后直到春玉米播种前土地休闲,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其它土地利用方式。其它土地利用条件下土壤平均含水量相对较低,在0~300cm的范围内含水量分布表现为果园〉苜蓿地〉小麦地。300cm以下含水量表现为小麦地〉果园〉苜蓿地;同时,不同利用条件下土壤水分剖面低湿层的位置深度也不相同,小麦地土壤水分低湿层深度较果园地和多年苜蓿地浅,土壤水分剖面形态与分布特征受利用模式影响显著。
武阿锋刘文兆
关键词:土壤水分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