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阎琦

作品数:58 被引量:464H指数:15
供职机构:辽宁省气象台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辽宁省气象局科研课题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1篇天文地球
  • 5篇农业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5篇暴雨
  • 10篇降水
  • 9篇气候
  • 8篇环流
  • 8篇暴雪
  • 7篇小波
  • 6篇气温
  • 6篇小波分析
  • 5篇中尺度
  • 5篇气候特征
  • 5篇降雪
  • 5篇暴雪过程
  • 5篇大气环流
  • 4篇台风
  • 4篇农业
  • 4篇气候变化
  • 4篇气象
  • 4篇冷涡
  • 4篇雷达
  • 4篇锋生

机构

  • 29篇辽宁省气象台
  • 26篇中国气象局沈...
  • 16篇沈阳中心气象...
  • 12篇鞍山市气象局
  • 8篇南京大学
  • 6篇辽宁省气象服...
  • 5篇民航东北地区...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南京信息工程...
  • 3篇辽宁省人工影...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南京气象学院
  • 1篇上海市气象局
  • 1篇沈阳区域气候...
  • 1篇中国民用航空...
  • 1篇辽宁省防雷技...
  • 1篇沈阳市气象局
  • 1篇沈阳铁路实验...
  • 1篇辽宁省气象装...

作者

  • 58篇阎琦
  • 19篇崔锦
  • 14篇陆井龙
  • 12篇李爽
  • 11篇田莉
  • 10篇张爱忠
  • 10篇吴艳青
  • 9篇杨青
  • 6篇周晓珊
  • 4篇赵梓淇
  • 3篇黄阁
  • 3篇蒋大凯
  • 3篇孙欣
  • 3篇杨阳
  • 3篇卢秉红
  • 2篇李得勤
  • 2篇陈传雷
  • 2篇乔小湜
  • 2篇陈力强
  • 2篇桑明刚

传媒

  • 26篇气象与环境学...
  • 3篇冰川冻土
  • 3篇暴雨灾害
  • 2篇气象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灾害学
  • 2篇干旱气象
  • 2篇辽宁气象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气象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沙漠与绿洲气...
  • 1篇海洋技术学报
  • 1篇2004年全...
  • 1篇2007年中...
  • 1篇2011年第...

年份

  • 1篇2024
  • 6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4
  • 1篇2001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台风作用下的辽宁'803'不同尺度极端暴雨分析
针对2017年8月2-5日的一次辽宁极端暴雨过程,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雷达、卫星等非常规资料,对不同尺度降水系统产生极端暴雨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西南、东南季风急流以及'奥鹿'台风能量不断补...
孙欣阎琦陆井龙纪永明曲荣强藤方达田莉
关键词:极端暴雨水汽条件降水回波
基于WRF-Chem和EMI指数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沈阳市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原因分析被引量:8
2021年
利用2015-2020年沈阳市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环境气象评估指数(EMI)产品、NCEP再分析资料及WRF-Chem数值模式,分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沈阳市主要大气污染物和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研究空气质量对污染物减排和气象要素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疫情防控导致沈阳市PM_(2.5)、PM10和NO_(2)质量浓度下降,但O_(3)质量浓度小幅增加;PM_(2.5)和NO_(2)对人为减排的响应更敏感;防控期内沈阳市气象条件有利于污染物的清除,气象条件使PM_(2.5)质量浓度下降16.37%,防控减排措施导致PM_(2.5)质量浓度下降22.96%;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不利的气象条件和污染物排放的突然增加共同造成重污染天气发生,其中不利气象条件的贡献大于排放增加的贡献;减排措施对防控期间重污染天气过程污染物峰值浓度有明显的削弱作用.
张宸赫王东东赵天良杜傢义于跃阎琦周春晓
关键词:气象要素污染减排
沈阳降雪含水比变化特征及其大气影响因子被引量:14
2015年
降雪含水比是新增积雪深度与融化后等量液体深度的比值,是冬季雪深预报中的一个重要参数,一般使用经验值10进行积雪深度换算.利用1981-2012年沈阳站降水量、积雪深度、气温和风速等观测资料及1999-2012年NCEP再分析资料(1°×1°),分析了沈阳站32 a降雪含水比的变化特征和大气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沈阳站降雪含水比的平均值为11.4,主要集中在6~12区间变化,小于4和大于20的极值发生概率相对较低,极值都出现在12月份,11月和3月均值接近10,而其他月份在12左右.小雪的降雪含水比均值最大为13.3,其它为10点多.500 hPa上温度和550 hPa上的风速是沈阳站降水含水比的高空大气影响因子.
崔锦周晓珊阎琦张爱忠
关键词:积雪深度
2020年2月辽宁一次暴雪过程天气学成因与预报偏差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采用NCEP FNL再分析资料,对辽宁地区2020年2月14—16日强降雪过程进行诊断,并对数值模式的预报偏差及其与影响系统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受中国华北地区高空槽及黄海北部低压倒槽共同影响,南支锋区的偏南暖湿气流沿北支锋区的偏北风回流冷垫爬升,形成水汽辐合和抬升运动,为此次强降雪过程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CMA-GFS模式对强降雪中心的降水强度预报偏小,但强降雪落区预报基本准确;ECMWF对降水强度预报较为准确,但强降雪落区预报偏西、范围明显偏大。ECMWF对本次强降雪过程的长时效(3.5 d)预报相对准确,时效临近时降水预报有转折性变化并出现明显预报偏差。诊断结果表明,此次强降雪过程中降水预报的转折性变化与高、低空低压系统的预报偏差显著相关,尤其是低空低压系统的预报偏差,与强降雪落区上空两条水汽通道的比湿存在显著相关,低压系统预报偏强与比湿偏大相对应,导致模式中的日本海水汽输送作用偏强,可能是造成降水预报出现明显偏差的原因。
谭政华张爱忠阎琦阎琦关雨姗
关键词:暴雪天气
辽东半岛南部冷流降雪的统计特征及相关要素分析
2023年
辽东半岛南部地区及周边海域在特定的季节、天气形势和条件下可能会造成灾害性的冷流降雪天气,提高冷流降雪预报准确性,对沿海地区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1981-2021年辽宁地区各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及ERA5再分析资料,运用统计学和物理量诊断方法对辽东半岛南部地区冷流降雪的气候特征、发生规律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辽东半岛南部地区冷流降雪强度弱,主要以小雪为主;降雪次数和降雪量均呈现南多北少的特点,前者年际变化趋势平稳而后者较大;12月是冷流降雪发生的主要月份,而11月和2月是降雪强度较强的月份。冷流降雪的产生和较大的海洋表面与大气温差、低层不稳定层结、海陆地形作用有密切关系;当500 hPa和850 hPa影响系统为冷涡或低槽、辽东半岛南部及周边海域低层为偏北风且相对湿度条件较好、1000 hPa对应正相对涡度等条件时,可以预测辽东半岛南部可能出现冷流降雪;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与850 hPa温度之差直接决定了地面冷流降雪量的大小。
于亚鑫阎琦张萌萌杨瑞雯
关键词:辽东半岛南部冷流降雪气候特征海表温度
1951—2005年鞍山冬季气温变化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根据1951—2005年鞍山逐月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增长率、小波分析与滑动平均等方法对鞍山冬季气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5 a来鞍山冬季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冬季平均气温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突变性特征,存在158、a和5 a的主要周期。
阎琦崔锦吴艳青
关键词:冬季气温小波系数
辽宁区域性大暴雨成因分析及多模式数值预报空间检验被引量:3
2022年
利用三源融合格点降水实况、加密自动站观测资料、雷达基本反射率因子、高分辨率数值预报产品及FNL再分析资料,对2020年汛期辽宁地区12次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天气系统分型检验表明,气旋型暴雨模式的可预报性较低。选取2021年7月12—14日辽宁地区典型气旋型暴雨过程进一步分析,采用面向对象目标的空间检验方法SAL,结合传统检验方法,从结构、强度和位置三个方面定量分析不同模式预报偏差的原因。结果表明:暴雨落区集中且呈双雨带分布,局地雨强大,辽宁东、西部降水成因不同。CMA区域模式较全球模式暴雨TS评分高;SAL空间检验表明,CMA区域模式对于雨带内部结构把握较好,全球模式结构误差主要来源于降水极值预报不足;强度检验表明,CMA-MESO3km强度接近实况,EC_THIN次之,CMA_GFS的降水强度预报较差;各模式暴雨落区基本可信,CMA-MESO3km最优,暴雨落区的误差主要由于模式预报降水过程主体重心与实况的偏差较大所致。
于跃毕明林阎琦阎琦冯冬蕾于凡越
关键词:强降水
2023年6月1日辽宁龙卷过程多尺度特征及成因分析
2024年
利用加密自动站、FY-3G低轨气象卫星、多普勒雷达及历史观测数据等资料,对2023年6月1日发生在辽宁北部的系列龙卷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冷涡为此次对流天气提供干冷条件,地面气旋前部偏南气流向北输送暖湿空气,辽宁北部形成强的对流不稳定。低层存在近乎垂直分布的锋区,锋前950~750 hPa高度正涡度与垂直速度有较好的配合,动力抬升作用增强,利于对流系统的发展。伴随中尺度锋区出现的干线、温度梯度大值带以及冷池导致辽西生成线状对流云带,局地小尺度涡旋是产生阜新龙卷的动力触发系统。辽宁北部较强冷池与东南部的强暖脊之间产生的密度流造成冷池东侧局地偏西风增大,风速、风向辐合以及较强冷池3个有利条件在开原附近叠加,是触发开原龙卷的原因。在东北冷涡背景和辽宁西部沿海沿山的特殊地形作用下,辽宁北部容易出现产生龙卷的对流潜势条件,阜新三面高、中间低的倒“U”型特殊地形利于小尺度的气旋性闭合环流的形成,可能是阜新为辽宁龙卷中心的原因之一。
阎琦
关键词:环流形势
“20110730”辽宁大暴雨过程分析被引量:21
2013年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卫星云图、雷达回波、自动气象站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11年7月30日辽宁短时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暴雨期间500 hPa高空槽与850 hPa切变线形成前倾形势,前倾槽为大暴雨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不稳定条件。暴雨过程中尺度分析表明,降水时空变率大;TBB等值线密集区和上冲云顶的位置对暴雨落区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强降水时,雷达回波强度达到65 dBz,且有逆风区和正负速度对出现,中小尺度强对流特征明显;地面等温线密集带与地面切变线(或中尺度低压)的共同作用触发了中尺度雨团,降水强度陡增。通过涡度方程诊断切变线形成动力机制得出,当正涡度变率发展加强时,切变线向正涡度变率大值区方向移动,产生辐合动力抬升条件;散度项对低层涡度变率的贡献最大,强辐合是低层切变线生成的动力机制之一。
阎琦孙欣乔小湜赵明崔锦李爽丁抗抗
关键词:暴雨前倾槽热力不稳定中尺度特征动力机制
台风'达维'影响辽宁暴雨的云图演变特征及成因浅析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FY-2E红外辐射亮度温度资料、加密自动站资料和NCEP(1°×1 °)再分析资料,对2012年8月3-4日辽宁暴雨过程云图特征及成因分析,发现云图演变大致分三阶段.第一阶段,在台风外围云系上,中低层弱...
阎琦陆井龙田莉李爽杨青
关键词:暴雨过程云图特征对流云团分散性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