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春利

作品数:13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切除
  • 5篇肝切除
  • 4篇切除术
  • 4篇肿瘤
  • 4篇腹腔
  • 4篇腹腔镜
  • 3篇肝切除术
  • 2篇三维可视化
  • 2篇手术
  • 2篇术后
  • 2篇细胞
  • 2篇细胞癌
  • 2篇结肠
  • 2篇结肠癌
  • 2篇结石
  • 2篇可视化
  • 2篇腹腔镜肝切除
  • 2篇肝细胞
  • 2篇肝细胞癌
  • 2篇肝细胞癌患者

机构

  • 13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匹兹堡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13篇吴春利
  • 11篇侯辉
  • 8篇汪雷
  • 6篇周大臣
  • 5篇崔笑
  • 5篇贺良
  • 4篇耿小平
  • 4篇潘树波
  • 3篇万圣云
  • 3篇陶然
  • 2篇喻宗繁
  • 2篇谢胜学
  • 1篇赵红川
  • 1篇周连帮
  • 1篇张宏宇
  • 1篇王槐志
  • 1篇刘付宝
  • 1篇钱波

传媒

  • 3篇中国现代普通...
  • 2篇肝胆外科杂志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教育进展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的开腹和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左叶胆管结石的队列研究被引量:16
2020年
目的比较开腹和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左叶胆管结石的早期及远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9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实施的开腹和腹腔镜肝左叶切除术治疗的187例肝左叶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对开腹肝左叶切除(OLH)组和腹腔镜肝左叶切除(LLH)组患者进行1∶1匹配,两组各47例,年龄分别为(54.7±12.3)岁(范围:34~75岁)和(53.2±12.6)岁(范围:34~75岁)。主要观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胆瘘发生率、结石清除率及结石复发率等。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OLH组术后住院时间为(10.8±3.1)d,高于LLH组的(8.5±2.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85,P=0.000)。OLH组术后胆瘘发生率为21.2%,高于LLH组的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4,P=0.036)。OLH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9%,高于LLH组的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2,P=0.034)。OLH组的结石复发率为17.0%,高于LLH组的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9,P=0.04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开腹手术(95%CI:1.55~10.75,P=0.004)和并发症(95%CI:1.29~9.52,P=0.013)是延长术后住院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开腹手术(95%CI:1.428~44.080,P=0.018)和结石残留(95%CI:1.580~62.379,P=0.014)是术后胆瘘的独立预后因素;胆瘘(95%CI:1.078~24.517,P=0.040)是结石复发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与开腹肝切除术相比,腹腔镜肝左叶切除术可缩短术后住院时间,降低胆瘘发生率,降低结石复发风险,是治疗肝左叶胆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潘树波吴春利侯辉周大臣崔笑贺良顾炯汪雷喻宗繁董桂银谢胜学熊奇如耿小平
关键词:结石肝切除术肝胆管结石腹腔镜胆瘘
三维可视化重建技术改善肝细胞癌患者围手术期预后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比较术前三维可视化重建技术对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围手术期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7年期间因肝癌行肝部分切除患者58例临床资料,使用术前三维可视化重建患者23例,未三维重建者35例。比较使用该技术对围手术期主要临床指标的影响。结果使用组与未使用组患者术前临床病理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组患者手术时间更短(Z=-2.213,P=0.028),门脉阻断率和阻断时间更低或更短(χ^2=3.966,P=0.046;Z=-2.371,P=0.018),术中失血量更少(Z=-2.140,P=0.032)。术后发生23例Clavien-Dindo Ⅰ、Ⅱ级并发症,使用组发生率更低(χ^2=6.061,P=0.014)。结论使用三维可视化重建技术有助于改善肝癌患者围手术期预后。
崔笑周大臣周大臣吴春利吴春利汪雷潘树波陶然
关键词:肝切除术
三维可视化重建技术辅助肝脏外科临床教学效果比较被引量:3
2019年
三维可视化重建技术是一项在外科实践中的一种新型计算机辅助影像技术,为精准规划手术方案提供详尽的信息支持。为了将这一应用于肝脏切除的重要辅助技术手段服务于教学,尝试将其应用于肝脏外科本科生临床教学授课中,通过讲解,操作,临床病历应用的方式指导学生学习。收集测验效果和学生反馈信息对教学效果进行调查检验。研究发现该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片能力,提升了教学效果。
崔笑张彬周大臣周大臣吴春利汪雷陶然万圣云
关键词:三维重建肝脏外科教学
“三线一平面”解剖标记在腹腔镜胆道结石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三线一平面"肝外胆道定位标记在腹腔镜治疗胆道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14年1月—2015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一科连续实施腹腔镜胆囊手术445例,腹腔镜胆管探查手术70例,术中均采取"三线一平面(十二指肠球部上缘弧线;肝右后叶肝蒂弧形切迹线;肝总管及胆总管正中线;肝门板平面)"作为术中的肝外胆道的解剖定位标记。结果:全组未发生胆管损伤及手术死亡。腹腔镜胆囊手术无中转开腹者,腹腔镜胆管探查手术中转开腹1例(1.4%),术后胆瘘2例(2.9%)经保守治疗治愈。所有患者恢复良好。结论:以"三线一平面"为导向的胆道解剖方法可以预防腹腔镜胆道结石术中胆管和血管损伤,值得推广应用。
汪雷侯辉吴春利喻宗繁万圣云
关键词:胆结石胆总管造口术
腹腔镜与开腹肝左叶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2019年
分析腹腔镜与开腹在肝左外叶切除术中的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8年3月收治的75例左肝占位患者,根据手术治疗方式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腹腔镜组35例,开腹组40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肝功能指标(ALT、AST、PT、TBIL、CRP等)并进行对比分析。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少/短于开腹组(P<0.05)。两组术后第1天肝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腹腔镜组CRP优于开腹组;术后第5天,ALT、AST、CRP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住院时间较开腹组缩短(P<0.05)。腹腔镜组未出现明显手术并发症;但开腹组出现6例,包括胆瘘1例,腹腔积液1例,胸腔积液2例,肺部感染2例。腹腔镜肝左叶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且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
吴春利贺良李未祥侯辉熊奇如
关键词:腹腔镜肝切除临床疗效分析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腹膜后肿瘤切除术中应用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腹膜后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9例腹膜后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患者术前均完成肿瘤三维可视化模型,清晰显示肿瘤部位、立体解剖形态及其与周围血管的位置关系。9例患者均成功接受手术,切除的肿瘤中位最大径为7.28(4.45,20.75)cm,中位手术时间为261(191,347)min,中位术中出血量约100(50,300)mL,中位术后住院时间为11(6.5,16.5)d。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脂肪肉瘤2例、上皮样间皮瘤1例、支气管源囊肿1例、囊性畸胎瘤1例、平滑肌肉瘤1例、神经源性肿瘤3例。术后1例患者因术后出血需再次外科手术干预,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中位随访时间为21个月(15.5,25.5),无失访病例,无肿瘤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病例。结论三维可视化技术可精准显示腹膜后肿瘤与其周围脏器的复杂解剖关系,并可在术前进行模拟手术,有助于术前制定个体化的手术策略,可提高腹膜后肿瘤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贺良顾炯汪雷张彬崔笑吴春利熊奇如侯辉
关键词:腹膜后肿瘤三维可视化手术方案
假性动脉瘤破裂导致胃癌术后上消化道大出血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一种罕见的术后并发症(腹腔干分支假性动脉瘤破裂入消化系形成假性动脉瘤消化系瘘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特征、病因、诊断、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例胃癌术后腹腔干分支假性动脉瘤破裂导致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为对象,分析其临床表现及诊疗经过,并进行随访,结合文献报道综合所有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其诊治要点进行探讨.结果:综合所有6例患者临床病史资料,6例均为男性,术后上消化道大出血中位时间30 d本病主要临床表现为上消化道大出血、腹痛等.所有病例均通过选择性血管造影明确诊断.6例患者均经历了栓塞治疗和/或手术治疗,死亡率为66.7%.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是假性动脉瘤消化系瘘,总体预后较差,此并发症重在预防,胃癌规范化手术的要求及对老年、动脉硬化患者术中注意损伤控制原则是重要的预防措施.选择性血管造影为主要诊断方法,内镜不适合作为其诊疗手段.迅速积极的手术治疗及介入栓塞治疗是提高存活率的关键.
汪雷万圣云周连帮吴春利钱波侯辉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胃癌根治术术后并发症
结肠癌肝转移联合极限肝切除术残余肝脏体积的个体化评估
2019年
1 前言扩大的右肝切除术(切除肝段≥4段)是肝脏外科目前面临的巨大挑战,围手术期致死性肝衰的发生率高达6%~8%[1].残余肝体积常用于术前评估患者对肝切除的耐受能力.而极量肝切除,是指患者所能耐受的最大切除肝体积,不同的肝脏基础疾病,所能耐受的肝切除量不同.正常肝可耐受80%的切除量而肝硬化患者一般不能超过40%[2].
周大臣熊奇如吴春利李未祥耿小平
关键词:结肠肿瘤肝脏切除
单层与双层胰管-空肠黏膜胰肠吻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价值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比较单层胰管-空肠黏膜吻合与双层胰管-空肠黏膜吻合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临床性胰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20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和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同一手术组医师实施的30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人的病例资料。根据胰肠吻合方式分成单层胰管-空肠黏膜吻合组(单层组,116例)和双层胰管-空肠黏膜吻合组(双层组,187例)。结果两组病人进行1∶1匹配后,各103例,年龄分别为(62.1±9.3)岁(范围:39~76岁)和(62.5±10.2)岁(范围:39~76岁)。在胰肠吻合时间方面,单层组中位时间为12min,明显短于双层组的25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83,P=0.002)。在术后住院天数方面,单层组为(13.7±2.7)d,短于双层组的(15.3±3.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1,P=0.003)。在临床相关性胰瘘发生率方面,单层组为4.9%,明显低于双层组的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43,P=0.001)。在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单层组为6.8%,低于双层组的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09,P=0.019)。多因素分析显示,双层胰管-空肠黏膜(95%CI 1.086-11.230,P=0.036)和胰管直径细(95%CI1.719-12.946,P=0.003)是术后临床相关性胰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与双层胰管-空肠黏膜相比,单层胰管-空肠黏膜胰肠吻合技术可缩短胰肠吻合时间、减少术后住院天数、降低临床相关性胰瘘发生率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胰肠吻合方式。
潘树波吴春利侯辉赵红川刘付宝谢胜学周大臣李未祥熊奇如耿小平
关键词:胰肠吻合胰瘘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腰背痛对胰腺癌胰外神经侵犯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腰背痛症状对胰腺癌胰外神经侵犯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通过CT判断有无胰外神经侵犯,分析腰背痛症状预测胰腺癌胰外神经侵犯与CT判断结果的差异。结果:CT判断77例(59.2%)患者有胰外神经侵犯,其中胰头癌38例(50.7%,38/75),胰体尾癌39例(70.9%,39/55),后者比例明显高于前者(χ^278.999,P=0.000);87.0%的可见腹腔干周围神经丛受侵表现,高于左侧腹腔神经节(57.1%)和右侧腹腔神经节受侵率(45.5%)(χ^230.415,P=0.000)。48例腰背痛患者中,有47例(97.9%)CT判断有胰外神经侵犯。与CT判断结果比较,本组中腰背痛预测胰腺癌胰外神经侵犯的灵敏度为61.0%,特异性为98.1%,阳性预测值97.9%。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两者有中等一致性(κ=0.545,P=0.000)。结论:腰背痛症状与胰腺癌胰外神经侵犯有关,腰背痛症状和CT影像学特征性改变对于术前预测胰腺癌胰外神经侵犯有互补作用。
汪雷张宏宇侯辉王槐志陶然吴春利
关键词:胰腺肿瘤肿瘤侵润背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