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波
- 作品数:12 被引量:51H指数:5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的临床与病原学分析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了解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NBSI)患者的临床和病原学特征,为NBSI的预防和经验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住院并发生NBSI的患者临床资料,并对患者临床和病原学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入选患者324例,共发生NBSI 459例次,包括复数菌感染43例次(占9.3%)。分离各类病原微生物505株(去除重复菌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35株(46.5%),革兰阴性菌202株(40%),念珠菌68株(13.5%)。最常见的病原菌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125株(24.8%),鲍曼不动杆菌88株(17.4%),念珠菌68株(13.5%),金葡菌39株(7.7%),肺炎克雷伯菌31株(6.1%),大肠埃希菌30株(5.9%)和阴沟肠杆菌30株(5.9%)。CNS和金葡菌中甲氧西林耐药菌株分别占95.2%和79.5%。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分别为44.3%、53.3%、69.2%和70.8%,对亚胺培南敏感率分别为25.0%、83.3%、86.7%和96.8%。结论 NBSI中革兰阳性菌比率略高于革兰阴性菌,两者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程度高。念珠菌在NBSI中占有重要地位。
- 刘海波朱光发王爱萍刘双
- 关键词:细菌真菌预后
- 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的临床与病原学分析
- 目的:了解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NBSI)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病原学特征,为NBSI的预防和经验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住院并发生NBSI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临床特征和病原学特征进行回顾调查分析.结果:入选患者324例,共...
- 刘海波朱光发王爱萍刘双
- 关键词:血流感染临床病理病原学念珠菌
- 文献传递
- 住院患者抗菌药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抗菌药相关性腹泻(AAD)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为合理应用抗菌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8年12月1日至2009年11月30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住院后发生腹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史及粪便检查结果将其分为AAD组和非AAD组,比较2组患者的基本特征、接受医疗干预措施和抗菌药使用等情况,分析AAD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97例腹泻患者分为AAD组(194例)和非AAD组(103例)。AAD组男性101例,平均年龄(69±14)岁;女性93例,平均年龄(70±16)岁;非AAD组男性63例,平均年龄(61±13)岁;女性40例,平均年龄(65±12)岁。AAD组年龄≥60岁、住监护室、住院时间≥21d、禁食、接受侵袭性操作和特级护理者比例均明显高于非AAD组[分别为81.4%(158例)比69.9%(72例)、47.4%(92例)比35.9%(37例)、37.1%(72例)比19.4%(20例)、49.0%(95例)比33.0%(34例)、30.4%(59例)比14.6%(15例),43.3%(84例)比28.1%(29例),均P<0.05]。AAD组使用抗菌药时间>14d、联合应用≥2种抗菌药者比例均明显高于非AAD组[分别为43.3%(84例)比20.4%(21例)、84.0%(163例)比53.4%(55例),均P<0.01]引起AAD的抗菌药主要为头孢菌素及头霉素类、酶抑制剂复合物、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和林可霉素类。2组患者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60岁、接受医疗干预措施、使用抗菌药时间>14d、联合应用≥2种抗菌药是住院患者发生AAD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AAD是住院患者常见腹泻原因之一。老年及(或)伴有基础疾病、住院期间禁食及(或)接受侵袭性操作、较长时间应用抗菌药及(或)应用多种抗菌药者易发生AAD,临床医师对上述患者应谨慎使用抗菌药。
- 夏静鸿刘海波刘双王凌燕王文静
- 关键词:抗菌药腹泻
- 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多重耐药危险因素分析
- 目的 探讨我院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和MDR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住院患者病例,分析其分布及耐药情况,并分析MDR危险因素.结果 MDR组患者440例,非MDR组患者6...
- 刘海波朱光发
- 103例甲型H1N1流感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2009年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0年1月北京安贞医院98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及5例外院会诊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中平均年龄(31.06±13.43)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100%)、咳嗽(88.3%)及畏寒(81.6%)等。重症及危重症患者中病死率为22.2%,并发症居前3位的是细菌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其发生率分别为85.7%、57.1%及28.6%。慢性基础性疾病为重症及危重症病例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甲型H1N1流感以青壮年发病为主,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道症状,重症病例中多存在二重感染,并有可能存在凝血障碍,呼吸性碱中毒,低氧血症或Ⅰ型呼吸衰竭,且存在慢性基础性疾病更易发生。
- 万瑾刘双陈吉祥何林林夏静鸿刘海波王珊张雪冬石秀梅朱晨曦王凯
-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预后
- 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佈及多重耐药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鲍曼不动杆菌是重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的病原菌。多重耐药(MDR)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常与住院时间长,住院花费多,病死率高相关。探讨我院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和MDR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住院患者病例,分析其分佈及耐药情况,并分析MDR危险因素。结果共收集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病例500例,MDR组患者440例,非MDR组患者60例,科室分佈以心外科最多,占47.5%,标本分佈以下呼吸道标本最多,占84.8%。MDR独立危险因素有2个:年龄>70岁(OR 0.871,95%CI 0.447-1.698,P=0.037)和住院时间>50 d(OR 0.695,95%CI 0.325-1.489,P=0.046)。结论 MDR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多发生于心外科,以肺部感染最为多见。年龄>70岁,住院时间>50d患者易发生MDR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应予以重视。
- 刘海波朱光发
- 关键词: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分布及耐药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临床分离的85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梅里埃公司VITEK-JR系统对85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用SPSS13.0软件对其耐药性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嗜麦芽窄食单胞菌85株中,以呼吸道标本为主,占87.1%,分离菌株对抗生素耐药率较低的为复方新诺明(4。7%),之后依次为环丙沙星(18.8%)、左氧氟沙星(22.4%)、哌拉西林/舒巴坦(23.5%)。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了解其临床分布并进行药敏试验,能为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 刘海波夏静鸿朱光发
- 关键词:抗生素耐药性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研究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甲状腺激素:三碘甲腺原氨酸(T3)、四碘甲腺原氨酸(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素(TSH)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比较AECOPD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氧分压(PaO2)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AE-COPD患者组45例(轻中度患者组17例,重度患者组28例),对照组20例,检测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AECOPD患者组未吸氧时抽取动脉血作血气分析。结果:2组AECOPD患者组FT3、T3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中度与重度AECOPD患者组,2组间T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氧分压正常组及轻度缺氧组与中重度缺氧组T3、FT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氧分压正常组与轻度缺氧组T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ECOPD患者可以发生甲状腺激素水平改变,在不同程度上受到PaO2的影响。对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动态监测,有助于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病情。
- 张雪冬刘海波刘双
- 关键词:甲状腺激素水平急性发作期血气分析
- 2010-2012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
-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变迁,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2010-2012年我院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共分离鲍曼不动杆菌591株,以心外科,急诊监护室和呼吸科为主,绝大部分为痰液标本(84.8%...
- 刘海波朱光发
- 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分析我院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和治疗结果,为疫情防控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日至2020年4月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确诊的6例COVID-19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及治疗后转归。结果:观察期间共有6例疑似患者分别经朝阳区和北京市疾控中心病毒实验室核酸检测证实为COVID-19确诊病例,占同期疑似患者的15%(6/40)。6例患者(4例男性,2例女性)平均年龄54岁,4例有明确武汉旅游或居住史,1例有与COVID-19确诊患者密切接触史,1例无明确流行病学史。发病平均潜伏期2.3 d。6例患者均有发烧和肌肉酸痛、4例咳嗽、2例咽痛。血常规检查WBC总数均正常,1例淋巴细胞计数降低。所有患者流感筛查均阴性。4例患者血hs-CRP反应蛋白水平升高。6例患者均接受胸X线片检查,其中5例回报正常,1例胸X线片显示:双侧肺炎性表现,后经胸部CT扫描证实双肺渗出和磨玻璃影;1例胸X线片未回报异常但CT检查显示双肺磨玻璃表现。综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4例患者诊断为轻型,2例为普通型。6例患者均转定点医院住院治疗并康复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19.7 d。结论:早期COVID-19患者绝大多数有武汉旅游史或与确诊COVID-19患者密切接触;发热、咳嗽和肌肉酸痛为主要症状;本研究患者全部为轻型或普通型,经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和早治疗,预后良好。
- 张雪冬夏静鸿何林林刘海波王珊石秀梅王凯靳丽妍李坑贾一琼宋曼陈吉祥王宇朱光发
- 关键词:流行病学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