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娟芳

作品数:59 被引量:124H指数:6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动力工程及工...
  • 27篇理学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0篇动力学
  • 40篇分子
  • 40篇分子动力学
  • 31篇动力学模拟
  • 31篇分子动力学模...
  • 6篇动力学研究
  • 6篇强化换热
  • 6篇换热
  • 6篇分子动力学研...
  • 5篇蒸气
  • 5篇纳米
  • 5篇
  • 4篇导热
  • 4篇导热系数
  • 4篇蒸汽
  • 4篇团簇
  • 4篇自激
  • 4篇自激振荡
  • 4篇微通道
  • 3篇湿空气

机构

  • 59篇重庆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郑州轻工业大...

作者

  • 59篇刘娟芳
  • 27篇曾丹苓
  • 25篇刘朝
  • 14篇高虹
  • 7篇陈清华
  • 7篇蔡治勇
  • 5篇邬小波
  • 5篇张新铭
  • 5篇王德明
  • 4篇刘彬武
  • 3篇李勤
  • 3篇吴双应
  • 3篇朱桂同
  • 2篇何凡
  • 2篇赵良举
  • 2篇刘娇
  • 2篇李友荣
  • 2篇石万元
  • 2篇蔡智勇
  • 2篇杨智勇

传媒

  • 16篇工程热物理学...
  • 5篇2007年工...
  • 4篇2006年中...
  • 4篇中国工程热物...
  • 3篇中国工程热物...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发光学报
  • 2篇重庆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工程热物...
  • 2篇中国工程热物...
  • 1篇燃烧科学与技...
  • 1篇节能技术
  • 1篇热能动力工程
  • 1篇化工学报
  • 1篇能源研究与利...
  • 1篇工业加热
  • 1篇表面技术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能源技术
  • 1篇热科学与技术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0
  • 11篇2009
  • 6篇2008
  • 9篇2007
  • 7篇2006
  • 7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3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elmholtz共振腔脉动流体强化换热的试验研究
2009年
本文采用试验研究的方法研究了流体动力学不稳定性对强化换热的影响。水流经Helmholtz共振腔时被转变为脉动流体,脉动的水经单管换热器时被加热,测量了不同条件下加装共振腔和不加共振腔时的换热系数。研究发现,加装了Helmholtz共振腔时换热系数明显提高约10%~40%。
高虹刘娟芳
关键词:强化换热自激振荡
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计算纳米流体的导热系数
本文主要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计算纳米流体的导热系数.在液体氩中加入纳米固体钠粒子形成所研究的纳米流体.从所计算的结果看纳米流体的导热系数远比纯液体的大很多.
刘娟芳曾丹苓张新铭
关键词:导热系数分子动力学纳米流体
文献传递
脉动流体强化换热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采用试验研究的方法研究了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对强化换热的影响.水流经Helmholtz共振腔时被转变为脉动流体,脉动的水经单管换热器时被加热,测量不同条件下加装共振腔和不加共振腔时的换热系数.研究发现.加装了Helmholtz共振腔时换热系数明显提高10%-40%.
高虹刘娟芳
关键词:强化换热
高温高压湿空气的维里方程被引量:5
2006年
本文针对湿空气透平循环和压缩空气贮能系统中对高温高压湿空气热力学性质参数的需求,依据统计热力学理论,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方法,探讨了高温高压湿空气中水分子与氧分子和氮分子的相互作用特性。通过对比研究,确定了合理的计算湿空气性质的分子动力学模型,模拟计算了最高温度达600℃、压力40 MPa、含湿量0.445下湿空气的PVT参数,并拟合得到了一定条件下的高温高压湿空气的维里方程。
刘朝万黎明刘娟芳曾丹苓
关键词:维里系数湿空气分子动力学模拟
Cu团簇在Cu表面沉积效果影响因素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2008年
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影响喷涂粒沉积效果的因素。团簇的入射速度对团簇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强度影响较大,入射速度越大,结合强度越大,而且较大的入射团簇在基体上沉积后可较快地得到与基体晶格结构相近的沉积层;团簇或基体的温度的升高可以提高团簇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强度,但效果并不显著,但较高温度的团簇或基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结合效果;团簇的大小对团簇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强度影响较大,团簇较大,结合强度也较大。
高虹赵良举刘娟芳曾丹苓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模拟冷喷涂
电气体发电中有热添加的喷管流动及热力循环分析
2014年
为了提高电气体发电循环的热效率,在有回热的布雷顿循环基础上,对喷管中膨胀的气体进行加热,使循环过程尽量接近Ericsson循环。用CFD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有热添加的喷管流动,并分析了喷管加热对循环热效率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可以提高电气体发电循环热效率的方法。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定热流加热条件下,延长喷管渐缩段和增大入口高度能有效提高喷管流体速度和温度;受边界层的限制,壁面加热方式对主流区域影响不大,而内热源加热方式在主流区域效果明显;将壁面和内热源加热方式结合能够有效地将热量添加到喷管气流中,并能提高循环热效率。
朱桂同陈清华刘娟芳陈子云
关键词:电气体发电CFD数值模拟热效率
微通道中Poiseuille流动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本文建立了外力作用下氩流体在平行平板间流动模型。模拟计算了氩在不同性质壁面(亲水性和憎水性)间的流动过程,并对速度分布、温度分布等进行了统计.发现在憎水性壁面附近,易观察到速度滑移和温度阶跃现象,而亲水性壁面上则反之.模...
刘彬武刘朝刘娟芳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憎水性温度分布传热性能
文献传递
Helmholtz共振腔脉动流体强化换热的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采用试验研究的方法研究了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对强化换热的影响。水流经Helmholtz共振腔时被转变为脉动流体,脉动的水经单管换热器时被加热,测量不同条件下加装共振腔和不加共振腔时的换热系数。研究发现,加装了Helmholtz共振腔时换热系数明显提高约10%~40%。
高虹刘娟芳
关键词:强化换热自激振荡
近饱和区过热水蒸汽性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本文根据统计热力学理论,应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过热水蒸气的热物性进行了研究。选取实验压力为10 MPa,利用TIP4P模型和不同经典方程,模拟计算温度从320℃到800℃时水蒸气的压力。从结果可以看出:近饱和区标准维里方程模拟压力值偏离实验值较远,径向状态方程和段式状态方程模拟结果的误差要小于维里方程的。随温度的增加,三种方程的模拟结果均趋于实验值。另外,本文还对影响模拟结果的一些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陈俊刘朝刘娟芳曾丹苓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模拟
混合物输运特性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本文采用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用Green-Kubo公式对氩与氪所组成的混合物的输运系数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将模拟结果与文献中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结果进行了比较,二者较为吻合.其中,系统中各组分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均采用...
刘娟芳刘朝高虹曾丹苓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输运特性导热系数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