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灿

作品数:29 被引量:44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7篇吸虫
  • 10篇乳酸脱氢酶
  • 10篇细胞
  • 10篇华支睾吸虫
  • 8篇低毒
  • 8篇生物信息
  • 8篇生物信息学
  • 8篇高效低毒
  • 7篇血吸虫
  • 7篇日本血吸虫
  • 6篇生物信息学分...
  • 6篇配合物
  • 4篇铱配合物
  • 4篇正常细胞
  • 4篇肿瘤
  • 4篇金属
  • 4篇化学结构
  • 4篇化学结构式
  • 4篇光敏剂
  • 4篇

机构

  • 29篇中山大学
  • 6篇海南医学院
  • 2篇广州医学院
  • 2篇广州市疾病预...
  • 1篇贵阳医学院
  • 1篇杭州市红十字...
  • 1篇浙江省中西医...

作者

  • 29篇黄灿
  • 17篇徐劲
  • 16篇余新炳
  • 15篇胡旭初
  • 8篇吕刚
  • 6篇王乐旬
  • 5篇吴忠道
  • 5篇刘玲
  • 5篇陈守义
  • 2篇谢红艳
  • 2篇邓传欢
  • 2篇黄艳
  • 2篇赵俊红
  • 2篇赵宇
  • 2篇周红娟
  • 2篇郑小凌
  • 2篇马长玲
  • 2篇胡凤玉
  • 1篇郎书源
  • 1篇包怀恩

传媒

  • 7篇中国人兽共患...
  • 4篇中国寄生虫学...
  • 3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6篇2007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葡萄糖修饰的环金属化铱光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葡萄糖修饰的环金属化铱光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光敏剂为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本发明的光敏剂在黑暗情况下,对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均没有毒性,但是在光照条件下对肿瘤细胞具有很强的生长抑制能力,且对...
黄怀义黄灿
华支睾吸虫LAP2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克隆表达、组织定位
2011年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华支睾吸虫LAP2全长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并将该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进行表达、纯化,为进一步研究LAP2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分析华支睾吸虫LAP2基因及其蛋白的结构、生物学和免疫学功能特征。针对LAP2的EST序列的编码区设计引物,从华支睾吸虫囊蚴cDNA质粒中扩增目的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质粒pET-28a(+)中,经PCR、双酶切及DNA测序鉴定的阳性克隆诱导目的蛋白表达、亲和层析纯化、免疫印迹鉴定及组化定位。结果华支睾吸虫LAP2基因全长为1761bp,其编码序列长度为1662bp,编码553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是59696.5Da,与人的该基因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26.7%,一致性仅为15.4%。该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可被高效表达,纯化的重组蛋白能被感染华支睾吸虫的大鼠血清识别,免疫组化结果表明该重组蛋白定位于华支睾吸虫成虫的肠支及表膜。结论华支睾吸虫LAP2在大肠杆菌中呈高效的可溶性表达,具有良好的抗原活性,可能为华支睾吸虫成虫分泌排泄抗原的组份之一。
邓传欢余新炳王乐旬黄灿黄艳李文芳李然徐劲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生物信息学克隆
一种铂-铱异核金属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铂‑铱异核金属配合物,其化学结构式如式(I)所示。所述配合物可在光照条件下可以产生自由基和活性氧破坏肿瘤细胞核膜,同时还可以产单线态氧引起肿瘤细胞死亡,具有Ⅰ型和Ⅱ型两种作用机制。在无光照情况下,所述...
黄怀义祝梓琳范中贤黄灿
文献传递
一种新型广谱肿瘤光治疗活性的金属配合物光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广谱肿瘤光治疗活性的金属配合物光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金属配合物光敏剂为具有式(I)所示结构式的配合物;所述光敏剂在黑暗情况下对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均没有毒性,但是在光照及常氧或厌氧条件下对肿瘤细...
黄怀义黄灿
文献传递
日本血吸虫乳酸脱氢酶(SjLDH)结构与功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14
2007年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预测日本血吸虫乳酸脱氢酶(SjLDH)氨基酸序列的结构与功能。方法应用NCBI、Expasy等在线生物信息学网站及Vector NTI、PCgene等软件包分析SjLDH与其他物种的同源序列,进行多序列同源比对,分析相同的保守位点及催化活性位点,构建分子进化树;预测二级结构、拓扑结构;同源模建预测三级结构;预测主要抗原表位等。结果SjLDH与其他物种的同源序列含相同的保守位点及催化活性位点,与华支睾吸虫LDH(CsLDH)同源性最高为75%,与阴道毛滴虫LDH(TvLDH)同源性最低为17%,与人LDH(HsLDH-A,-B,-C)的同源性为58%~60%;SjLDH与果蝇(DmLDH)的进化距离较秀丽隐杆线虫(CeLDH)为近,3种人LDH中与HsLDH-B、-C的进化距离较HsLDH-A为近;该蛋白具有3个跨膜区域,3个高亲水性区域,主要的线性表位98aa ̄106aa位于膜外,与原虫LDH相同区域差异显著,而与其他LDH有1~3个氨基酸的差异,关键催化位点之一及底物丙酮酸结合区域位于该区域,蛋白质同源模建分析表明该区域位于蛋白表面形成环状结构,3个关键催化位点位于该区域或在其附近。结论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提示LDH是研究物种分子进化理想的分子;SjLDH可能是免疫诊断、药物作用及疫苗潜在的靶分子。
吕刚余新炳黄灿徐劲吴忠道陈守义胡旭初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乳酸脱氢酶生物信息学
4种驱虫药对重组华支睾乳酸脱氢酶(CsLDH)作用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检测吡喹酮以及苯并咪唑类药物对重组的华支睾吸虫乳酸脱氢酶(CsLDH)酶促功能的影响,探讨其药物作用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吡喹酮、阿苯达唑、芬苯达唑和甲苯咪唑加入CsLDH所催化的丙酮酸还原成乳酸(正反应)以及乳酸氧化成丙酮酸(逆反应)的标准反应体系当中,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NADH在A340处吸光度,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试验数据。结果相比于对照组,9mmol/L的吡喹酮对正、逆反应的抑制均可达到94%(P<0.01);0.2 mmol/L的阿苯达唑对正、逆反应的抑制分别为84%(P<0.01)和79%(P<0.01),0.06 mmol/L的芬苯达唑对正、逆反应的抑制分别为92%(P<0.01)和86%(P<0.01),0.1 mmol/L的甲苯咪唑对正、逆反应分别为98%(P<0.01)和87%(P<0.01)。结论吡喹酮、阿苯达唑、芬苯达唑和甲苯咪唑可能以CsLDH为作用靶点杀伤华支睾吸虫而发挥治疗作用。
黄灿胡旭初王乐旬吕刚余新炳徐劲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乳酸脱氢酶吡喹酮苯并咪唑
蒿甲醚、血红素及Fe^3+对重组日本血吸虫乳酸脱氢酶(rSjLDH)作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检测蒿甲醚、血红素及Fe3+对rSjLDH的抑制作用,探讨蒿甲醚抗血吸虫幼虫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在获得rSjLDH及建立标准酶活性测定体系的基础上,在标准酶活性测定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蒿甲醚、血红素及Fe3+,以药物相应的溶剂作为对照,测定药物对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与相应对照组相比较,0.1 mmol/L的蒿甲醚对rSjLDH催化丙酮酸还原为乳酸及乳酸氧化为丙酮酸的反应无抑制作用(P>0.05);血红素对rSjLDH有极强的抑制作用,在0.015mmol/L时,rSjLDH催化乳酸氧化反应的活性被完全抑制(P<0.01),在浓度为0.02 mmol/L时,rSjLDH催化丙酮酸还原为乳酸的反应被抑制93.48%(P<0.01);0.1mmol/L蒿甲醚配伍0.004mmol/L血红素未发现对rSjLDH的抑制;Fe3+对rSjLDH有较强抑制作用,0.5mmol/L时rSjLDH催化正、逆反应的活性被完全抑制(P<0.01)。结论蒿甲醚对rSjLDH无抑制作用;血红素对rSjLDH有极强的抑制作用;蒿甲醚与血红素未发现有配伍作用;Fe3+对rSjLDH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提示蒿甲醚不直接作用于SjLDH,血红素是SjLDH的强抑制剂,其在蒿甲醚作用机制中的作用需进一步研究。
吕刚胡旭初黄灿谢红艳徐劲陈守义吴忠道余新炳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乳酸脱氢酶蒿甲醚血红素FE^3+
日本血吸虫乳酸脱氢酶原核表达、纯化及鉴定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原核表达日本血吸虫乳酸脱氢酶(SjLDH),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及生物活性鉴定。方法将SjLDH编码序列克隆入pET-28a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大肠埃希菌,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后亲和层析法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并用聚丙烯酰胺变性凝胶电泳(SDS-PAGE)、蛋白印迹(Western blot)、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酶活性染色及活性测定进行鉴定。结果成功构建pET28a-SjLDH重组质粒并在大肠埃希菌中获得可溶性表达,亲和层析纯化表达产物。SDS-PAGE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表达及纯化产物分子量约36kDa,与SjLDH理论分子量相符。ELISA结果表明,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酶活性染色表明重组蛋白具有乳酸脱氢酶活性,活性单位为379U/mg。结论成功进行SjLDH的原核表达并获得纯化的重组蛋白,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及酶活性,为研究SjLDH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吕刚胡旭初黄灿李艳文徐劲吴忠道余新炳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乳酸脱氢酶原核表达纯化重组蛋白
华支睾吸虫乳酸脱氢酶(CsLDH)结构和生物学功能研究
研究目的:探讨华支睾吸虫乳酸脱氢酶做为药物靶标分子的机制。在蛋白定位的基础上研究吡喹酮、左旋咪唑、阿苯达唑、芬苯达唑、甲苯咪唑等药物对重组的CsLDH酶促功能的影响,期望了解这些药物的分子作用机制。 研究方法 ...
黄灿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乳酸脱氢酶生物信息学
华支睾吸虫ATP合酶b亚基的组织和亚细胞定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了解华支睾吸虫ATP合酶b亚基(CsATP-synt_B)的虫体组织定位,并以HeLa细胞为替代模型观察其亚细胞定位。方法用CsATP-synt_B重组蛋白免疫SD大鼠,取其抗血清对华支睾吸虫成虫石蜡切片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观察CsATP-synt_B蛋白在华支睾吸虫成虫组织中的分布。根据生物信息学预测的CsATP-synt_B线粒体转运序列(MTS序列)和核定位序列(NLS序列)位置,设计4组引物[CsATP-synt_B全长序列,以及3个缺失突变体(MTS-缺失线粒体转运序列、NLS-缺失核定位序列、MTS-NLS-线粒体-核定位双缺失)引物],扩增出全长基因和3个突变体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EGFP-N1-CsATP-synt_B1-300、pEGFP-N1-CsATP-synt_B30-300、pEGFP-N1-CsATP-synt_B(1-238)+(257-300)及pEGFP-N1-CsATP-synt_B(30-238)+(257-300)。将这些重组质粒用阳离子脂质体转染HeLa细胞,48h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CsATP-synt_B全长基因和3个突变体在HeLa细胞的表达和亚细胞定位。结果CsATP-synt_B蛋白在华支睾吸虫成虫中分布较为广泛,主要分布在腹吸盘、卵巢、卵黄腺和皮层。绿色荧光蛋白GFP表明CsATP-synt_B全长序列表达于线粒体或细胞核,线粒体转运序列缺失突变体表达于细胞核,核定位序列缺失突变体表达于线粒体,双缺失突变体仅表达于胞浆。结论CsATP-synt_B蛋白在华支睾吸虫的分布与线粒体的分布一致,主要集中在能量代谢较旺盛的组织部位。CsATP-synt_B蛋白既可进入线粒体,也可进入细胞核,理论预测的定位序列得到证实。
胡旭初周红娟胡凤玉马长玲赵俊红黄灿郑小凌徐劲余新炳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免疫组织化学亚细胞定位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