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宏阳

作品数:187 被引量:1,233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2篇期刊文章
  • 16篇专利
  • 13篇会议论文
  • 9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 2篇标准

领域

  • 124篇农业科学
  • 2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1篇生物学
  • 4篇经济管理
  • 4篇医药卫生
  • 2篇哲学宗教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8篇奶牛
  • 35篇瘤胃
  • 31篇动物
  • 27篇日粮
  • 26篇饲料
  • 21篇蛋白
  • 21篇反刍
  • 19篇反刍动物
  • 16篇营养
  • 16篇微生物
  • 15篇豆芽
  • 15篇芽孢
  • 15篇芽孢杆菌
  • 15篇纳豆
  • 15篇纳豆芽孢杆菌
  • 15篇杆菌
  • 14篇免疫
  • 11篇犊牛
  • 11篇应激
  • 10篇日粮添加

机构

  • 174篇中国农业科学...
  • 28篇新疆农业大学
  • 17篇甘肃农业大学
  • 16篇扬州大学
  • 10篇中华人民共和...
  • 7篇东北农业大学
  • 5篇河南科技大学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河北工程大学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河北省畜牧兽...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新疆畜牧科学...
  • 1篇青海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动物营养学国...
  • 1篇农业部饲料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184篇魏宏阳
  • 178篇王加启
  • 156篇卜登攀
  • 148篇周凌云
  • 28篇刘开朗
  • 24篇刘光磊
  • 20篇邓露芳
  • 17篇张春刚
  • 17篇周振峰
  • 16篇李旦
  • 14篇胡菡
  • 14篇赵国琦
  • 14篇王建平
  • 12篇雒秋江
  • 12篇郭同军
  • 12篇于萍
  • 11篇程金波
  • 11篇赵圣国
  • 11篇刘仕军
  • 10篇国卫杰

传媒

  • 35篇中国畜牧兽医
  • 15篇中国奶牛
  • 10篇动物营养学报
  • 7篇生物技术通报
  • 7篇中国农业大学...
  • 7篇东北农业大学...
  • 6篇华北农学报
  • 5篇畜牧兽医学报
  • 5篇中国饲料
  • 4篇乳业科学与技...
  • 3篇中国乳品工业
  • 3篇黑龙江畜牧兽...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中国畜牧杂志
  • 2篇中国微生态学...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饲料研究
  • 2篇微生物学通报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2
  • 9篇2011
  • 31篇2010
  • 45篇2009
  • 47篇2008
  • 19篇2007
  • 6篇2006
  • 8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9
1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产地玉米干酒糟及其可溶物在奶牛瘤胃降解规律的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试验研究了不同产地的玉米干酒糟及其可溶物(corn dried distillers grains with solubles,DDGS)样品的瘤胃降解规律,旨在为科学配置奶牛日粮提供依据。试验选用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干奶期中国荷斯坦奶牛,利用尼龙袋原位培养法研究不同产地DDGS在奶牛瘤胃中的降解规律。结果表明,DDGS干物质含量大部分都在90%左右,粗蛋白质含量在不同产地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从26.4%到32.5%不等。不同的DDGS样品的干物质瘤胃降解参数则存在一定的差异,以河北(HB2)、黑龙江(HLJ2)两个样品的快速降解部分含量最高,天津(TJ)、河南(HN)两个样品的快速降解部分含量最低,其余样品居中。慢速降解部分含量以黑龙江(HLJ1和HLJ2)、河北(HB1和HB2)的样品中含量较低为60%左右,TJ、安徽(AH)和HN含量较高为75%左右;慢速降解部分的降解速度由0.025 h-1到0.044 h-1不等;DDGS干物质的有效降解率从41.0%~58.2%不等;DDGS粗蛋白质的快速降解部分含量17%左右,TJ含量较低仅为3.3%;粗蛋白质的慢速降解部分含量最低为HB1和HLJ1均为58.7%,最高为HB2和HLJ2,分别为82.2%和82.1%;粗蛋白质慢速降解部分的降解速度也各不相同,由0.013 h-1到0.035 h-1;粗蛋白质的有效降解率最低为TJ的22.5%,最高为吉林(JL)的53.4%。不同产地DDGS的营养成分含量及瘤胃的降解参数存在较大的差异,因而在DDGS的推广应用中,应该采用一种简便、快速的方法测定其各种营养成分含量,以便更有效地利用氮素,减少饲料资源的浪费。
颜志辉王加启卜登攀魏宏阳周凌云孙鹏
关键词:奶牛DDGS瘤胃降解率
免疫刺激后小鼠肝脏内参基因稳定性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实时定量PCR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细胞或组织mRNA转录水平的检测和半定量。选择合适的内参基因可以消除不同标本在RNA的产量、质量以及逆转录效率上可能存在的差别,从而获得目标基因特异性表达的真正差异。本试验应用实时定量PCR技术,研究小鼠在经过免疫刺激后,B2M、ACTB、GAPDH、SDHA、HPRT1和ARBP共6个内参基因在肝脏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这6个内参基因表达存在差异。经过geNorm程序统计学分析,确定了ACTB、GAPDH两个看家基因适用于校正目标基因的表达量,为研究小鼠免疫刺激后肝脏目标基因的表达奠定基础。
董晓丽王加启卜登攀刘光磊李旦张春刚程金波魏宏阳周凌云赵国琦
关键词:内参基因基因表达实时定量PCR免疫刺激
反刍动物乳腺氨基酸的吸收与代谢被引量:8
2011年
乳腺是合成乳蛋白的重要器官,其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功能非常活跃。氨基酸作为前体物直接参与反刍动物乳蛋白的合成。为了提高反刍动物产奶量、乳蛋白的合成量,深入研究反刍动物乳腺对氨基酸的吸收和代谢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乳腺氨基酸吸收方式及其影响氨基酸吸收因素、氨基酸的代谢和氨基酸对乳蛋白合成的调节4个方面,对反刍动物乳腺氨基酸的吸收与代谢进行综述。
李喜艳王加启魏宏阳卜登攀胡菡周凌云
关键词:反刍动物乳腺氨基酸代谢
中国肉类生产现状与趋势被引量:10
2005年
分析了中国肉类生产1978年以来产量持续增长,品种结构显著改善,肉类生产规模快速发展,优势区域格局初步形成,肉类加工业初具规模,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以及猪肉比重仍然偏高,肉类进出口在世界贸易中份额少等现状。指出了肉类生产发展在生产方式,良种覆盖、科学饲养、精深加工、质量安全、动物疫病等方面存在的制约因素。展望了未来5-10年中国内类生产发展的趋势。在生产方式上,规模化程度将稳定提高,龙头企业地位日趋突出,区域优势进一步增强;在增长方式上,肉类产量增速日趋平稳,优质特色肉类产品增长迅速,精深加工成为肉类产业扩张的主体;在质量安全体系上法规和标准进一步健全完善;在支撑技术上,良种培育、健康养殖、精深加工等将得到广泛应用。
王济民魏宏阳姚瑾
关键词:肉类生产
饲粮中三聚氰胺对乳成分的影响及其在牛奶中的残留规律
2012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三聚氰胺对泌乳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并探讨饲粮中三聚氰胺在牛奶中的残留规律。试验选择9头泌乳中期[泌乳日龄(DIM)为(160±21)d]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3组,分别饲喂添加0.1%(MEL1组)、0.5%(MEL2组)和1.0%(MEL3组)三聚氰胺的饲粮(干物质基础)。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饲粮添加三聚氰胺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乳脂、乳蛋白和乳糖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乳中尿素含量随着三聚氰胺添加量的增加显著升高(P<0.05)。乳中三聚氰胺含量随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在MEL1、MEL2和MEL3这3个组的含量分别为5.48、28.32和51.96mg/L,乳中三聚氰胺产量分别为66.00、420.05和745.20 mg/d。饲粮中三聚氰胺向乳中转化的效率在3个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平均转化率为(0.51±0.10)%。在停喂三聚氰胺后牛奶中三聚氰胺含量迅速降低,在停喂后第3天三聚氰胺残留量均低于0.05 mg/L。综合本试验结果可知,泌乳奶牛日粮添加三聚氰胺可显著提高牛奶中三聚氰胺残留量,但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和乳成分无显著影响。
赵小伟哈斯额尔敦王加启卜登攀魏宏阳周凌云王俊许晓敏
关键词:三聚氰胺牛奶奶牛
饱和脂肪酸对高温环境条件下泌乳中期奶牛产奶性能及牛奶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本文旨在研究饱和脂肪酸对高温环境条件下泌乳中期奶牛产奶性能和牛奶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择产后150~210 d的中国荷斯坦奶牛48头,根据产奶量、分娩时间和胎次分为对照组(SFA 0)、1.5%(SFA 1.5)和3.0%(SFA 3.0)饱和脂肪酸试验组。试验期间牛舍最小湿热指数(THI)在72以上。试验结果,日粮添加饱和脂肪酸提高4%乳脂校正产奶量(P<0.05),SFA 1.5与SFA 3.0脂肪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乳脂和总固形物含量,SFA 3.0组高于对照组(P<0.05),SFA 1.5组与对照组和SFA 3.0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乳蛋白、乳糖、乳尿素氮和乳中体细胞评分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日粮添加饱和脂肪酸的量对乳脂和乳总固形物呈线性增加(P<0.05),对乳蛋白的含量呈二次曲线增加(P<0.05)。中链、长链、长链不饱和、总不饱和、t10c12CLA、总饱和脂肪酸、长链不饱和与总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SFA 3.0组短链脂肪酸低于对照组(P<0.01)和SFA1.5组(P<0.05),SFA 1.5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日粮添加饱和脂肪酸呈线性降低乳中短链脂肪酸含量(P=0.03)和c9t11CLA含量(P<0.01),SFA 0、SFA 1.5和SFA 3.0组乳中c9t11CLA含量分别为0.72、0.64和0.55 g/100 g脂肪。结果表明,泌乳中期热应激奶牛日粮添加饱和脂肪酸可显著提高产奶量、乳脂率和乳中总固形物含量;对乳中脂肪酸组成无明显影响;c9t11CLA含量显著降低,但仍在正常范围之内。
王建平王加启卜登攀霍小凯郭同军魏宏阳周凌云李发弟梁建光王光文袁耀明
关键词:热应激奶牛产奶量脂肪酸
益生菌对宿主机体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08年
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机体健康有益的低致病性或无致病性微生物。大量研究表明,益生菌能够维持宿主肠道菌群平衡,作用于肠道黏膜免疫系统,引起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从而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就益生菌的免疫调节作用途径,及其对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姜艳美王加启邓露芳卜登攀刘开朗魏宏阳周凌云雒秋江
关键词:益生菌免疫调节
奶牛饲料中的动物源性成分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目的: 进一步完善现有动物源性饲料检测方法,建立快捷、准确、可靠的PCR方法检测饲料中的动物源性成分。 方法: 首先根据牛、羊、猪、鸡、鱼以及马的mtDNA的16S rRNA基因序列选用了一对通用引物,初步判断...
罗家琴卜登攀王丽魏宏阳王加启
关键词:奶牛动物源性饲料敏感性PCR
文献传递
小肽对反刍动物乳蛋白合成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9年
小肽能被乳腺组织有效利用,用于弥补乳蛋白合成过程中游离氨基酸供应的不足,因此有必要研究小肽在反刍动物体内的代谢及其在乳蛋白合成过程中的作用,加深人们对反刍动物利用氨基酸的了解。作者从肽的概念、乳蛋白对小肽的利用、乳腺对小肽的吸收机制、影响乳腺对小肽利用的因素及其研究展望等方面对反刍动物乳腺的小肽代谢进行了综述。
张养东王加启卜登攀魏宏阳周凌云潘发明孙鹏
关键词:小肽反刍动物乳蛋白
添加游离不饱和脂肪酸或植物油对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及微晶纤维素降解的影响被引量:25
2004年
用体外静态培养法研究添加游离不饱和脂肪酸混合物(FFAM)和植物油对瘤胃微生物培养液pH值、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和微晶纤维素降解的影响。采用4×4的2因子试验设计,4种植物油为豆油、棉籽油、菜籽油和亚麻油,每种植物油设置0、5、10和15mg4种添加水平,另外再设置1个5mgFFAM处理。结果显示,5mgFFAM处理组的pH值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组(P<0.01),TVFA浓度和微晶纤维素粉的消失率显著低于其它处理组(P<0.01),TVFA中丙酸的比例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植物油种类和添加水平对瘤胃微生物发酵及微晶纤维素降解有显著影响(P<0.01)。亚麻油添加量达到10mg,豆油添加量达到15mg后瘤胃pH值开始显著上升,TVFA浓度和微晶纤维素粉消失率显著下降(P<0.05)。在15mg添加水平,按照微晶纤维素粉消失率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4种植物油处理的顺序为:亚麻油、豆油、棉籽油和菜籽油,与不饱和度顺序一致。
魏宏阳王加启
关键词:植物油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饲料添加剂反刍动物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