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梅

作品数:32 被引量:106H指数:6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青岛市医药科研指导计划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脑性
  • 11篇脑性瘫
  • 11篇脑性瘫痪
  • 8篇癫痫
  • 6篇儿童
  • 5篇脑瘫
  • 5篇基因
  • 4篇凋亡
  • 4篇患儿
  • 3篇源性
  • 3篇脑电
  • 3篇脑源性
  • 3篇脑源性神经
  • 3篇惊厥
  • 3篇后海
  • 2篇胆红素
  • 2篇胆红素脑病
  • 2篇调控基因
  • 2篇调控基因表达
  • 2篇动功

机构

  • 20篇青岛大学
  • 13篇青岛市妇女儿...
  • 3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潍坊市妇幼保...
  • 1篇寿光市人民医...

作者

  • 31篇侯梅
  • 13篇苑爱云
  • 6篇孙殿荣
  • 6篇李小平
  • 5篇陈军
  • 4篇张璇
  • 4篇刘秋燕
  • 3篇王珂
  • 3篇王强
  • 3篇王海桥
  • 2篇郭洪磊
  • 2篇赵建慧
  • 1篇李杨
  • 1篇单若冰
  • 1篇王志燕
  • 1篇李倩
  • 1篇李文妍
  • 1篇王丽华
  • 1篇蒋莉
  • 1篇杨会娟

传媒

  • 6篇中华物理医学...
  • 5篇中国康复理论...
  • 2篇中华神经科杂...
  • 2篇中国实用儿科...
  • 2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临床神经电生...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齐鲁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精准医学杂志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小儿急救...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4
  • 1篇2002
  • 2篇2001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任务平板训练与双任务平板训练对痉挛型双瘫脑瘫儿童运动功能影响的比较
2023年
目的比较单任务平板训练与双任务平板训练对痉挛型双瘫脑瘫儿童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具备独立行走能力的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单任务训练组(对照组)和双任务训练组(观察组),每组25例,治疗期间分别脱落2例和3例,最终纳入对照组23例,观察组22例。2组患儿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对照组进行单任务平板训练,观察组进行双任务平板训练。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治疗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88)D功能区(站立)和E功能区(走跑跳)、儿童平衡量表(PBS)、1 min步行试验(1MWT)评价2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步行移动能力,采用改良起立-行走计时(mTUG)测试、双任务mTUG测试、双任务成本(DTE)评估2组患儿在双任务条件下的表现。结果治疗前,2组患儿GMFM-88 D区和E区、PBS、1MWT、单任务mTUG、双任务mTUG、DT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上述指标均较组内治疗前改善(P<0.05)。2组患儿治疗后GMFM-88 D区和E区、PBS、1MWT评估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双任务mTUG[(16.95±3.44)s]和DTE[(-18.79±12.25)%]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进行单任务平板训练或双任务平板训练,均能改善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其中以双任务平板训练的疗效更优。
罗光金张璇罗慧李小平陈渔王淑婷孙殿荣王利江侯梅苑爱云
关键词:脑性瘫痪痉挛型双瘫
GATAD2B基因突变致GAND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2023年
GAND综合征即GATAD2B(The GATA zinc finger domain containing 2B)基因相关神经发育障碍(GATAD2B-associated 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GAND)(OMIM#615074),最早由Willemsen等[1]在2013年定义为由GATAD2B基因功能丧失引起的智力障碍综合征,又称为常染色体显性智力障碍18型[2]。
罗光金张璇李小平苑爱云侯梅陈军
关键词:基因突变神经发育障碍
脑性瘫痪患者神经肌肉和骨骼系统继发性病变及康复策略被引量:4
2011年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由于胎儿或婴儿发育中脑部非进行性损伤而引起的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可导致其活动受限,终生残疾。英国学者曾对脑瘫患者的寿命进行调查,1940年至1960年出生的200例脑瘫患者中,有86%存活到50岁,略低于同期普通人群。虽然脑瘫患者的脑部病变是静止性的,
侯梅王海桥孙殿荣
关键词:继发性病变骨骼系统神经肌肉脑部病变进行性损伤
儿童首次癫痫发作及其管理被引量:4
2011年
癫痫发作(seizures)是由于脑内神经元异常过度放电引起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意识、运动、感觉、自主神经或精神活动改变。6%~9%的人一生中至少经历1次癫痫发作,多数患者仅为首次发作,有些是严重医学疾病的首发症状,有些则反复发作成为癫痫,癫痫发作和癫痫均明显增加死亡风险。如何以循证医学为指导、科学地做出首次发作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管理是首诊医生的重要责任。
侯梅
关键词:癫痫儿童
早产儿脑性瘫痪258例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早产儿脑瘫的高危因素、脑瘫类型、运动障碍程度、影像学特点及共患病情况。【方法】专科医院为基础的横断面临床研究,研究对象为2006年1月-2010年6月在本院脑瘫康复中心住院治疗的早产儿脑瘫患者,详细记录围生期脑损伤高危因素;采用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ross Moto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GM-FCS)评估运动障碍程度;常规进行智力评测、眼科学检查、语言能力评估,怀疑听觉障碍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行听力阈值测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早产儿脑瘫以痉挛型最多见(占77.13%)。痉挛型双瘫和偏瘫的GMFCS水平好于不随意运动型、四肢瘫和混合型(F=4.362,P<0.01)。不同脑瘫类型和GMFCS水平的患儿共患病明显不同。占65.89%患儿影像学呈现侧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改变,见于各种类型但以痉挛型双瘫和四肢瘫最多,早期影像学检查有利于早产儿脑瘫的早期诊断、分型和预后预测。【结论】认识并掌握早产儿脑瘫的运动学和影像学特征以及各种伴发障碍,对于病因学研究、综合康复管理都极端重要。
侯梅孙殿荣单若冰隋晓峰王珂
关键词:早产儿脑瘫共患病
硝西泮治疗小儿难治性癫痫的血药浓度监测
2002年
目的:对使用硝西泮治疗的难治性癫痫婴幼儿进行血药浓度监测,观察疗效与不良反应,辅佐临床合理使用硝西泮。方法:利用已建立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进行检测。30~180 μg·L^(-1)为有效治疗浓度范围。结果:共监测34例患儿57例次,低于50μg·L^(-1)的14例次,高于180μg·L^(-1)的11例次,在50~180μg·L^(-1).范围内32例次。结论:监测硝西泮血药浓度,可以减少硝西泮的不良反应,缩短疗程,为停药、更换药物提供准确的依据。
赵荣安王志燕胡朝欣侯梅谢学孔
关键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硝西泮小儿难治性癫痫血药浓度
丰富环境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学习记忆、海马区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和突触素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探讨丰富环境(EE)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区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和突触素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7日龄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 h EE干预(6 h EE)组、12 h EE干预(12 h EE)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0只。干预组和模型组均运用Rice法(1981)制备大鼠HIBD模型。干预组分别进行14 d的6 h和12 h的EE干预。运用Morris水迷宫行为学实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区BDNF、突触素蛋白的表达。结果4组大鼠训练期间的逃避潜伏期随着训练天数的增加逐渐降低,但4组大鼠之间的逃避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37,P〉0.05)。6 h EE组、12 h EE组和模型组新生大鼠在目标象限寻找平台的时间均短于假手术组,海马区BDNF和突触素蛋白(6 h EE组:0.529±0.038、0.889±0.027,12 h EE组:0.660±0.034、1.114±0.037,模型组:0.225±0.015、0.672±0.057)的表达相比于假手术组(0.803±0.026、1.347±0.092)也有所下降。与模型组相比,6 h EE组和12 h EE组新生大鼠在目标象限寻找平台的时间更长,并且海马区BDNF和突触素蛋白的表达显著上升。12 h EE组在目标象限寻找平台的时间以及海马区BDNF与突触素蛋白的表达情况都优于6 h EE组。结论EE能够改善HIBD幼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保护神经元细胞,其机制可能与上调海马区BDNF和突触素蛋白表达有关。
孙向峰侯梅苑爱云李小平刘秋燕
关键词:丰富环境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学习记忆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突触素
贝美格致惊大鼠海马凋亡抑制基因bcl-2表达年龄特征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3-乙基-3-甲基戊二酰亚胺(贝美格)致惊后大鼠海马凋亡抑制基因bcl-2表达的年龄特征及变化规律。方法取健康成年和幼年Wistar大鼠,经腹腔注射贝美格制作长时程惊厥模型,惊厥持续15min后止惊。成年和幼年两组大鼠分别于惊厥后3h、6h、1d、3d、7d断头处死,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海马bcl-2蛋白及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惊厥后3、6h,两组大鼠海马bcl-2蛋白表达较相应正常对照显著升高(F=7 484.0、9 599.0,t=118.9~155.3,P〈0.01)。两组大鼠海马bcl-2蛋白的表达均于惊厥后6h达高峰,随后成年鼠bcl-2蛋白表达回落迅速,惊厥后1d即降至正常对照水平,而幼年鼠回落缓慢,在惊厥后3d内呈持续强表达,直至惊厥后7d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t=3.1,P〈0.05)。惊厥后幼年鼠bcl-2蛋白表达较成年鼠有增高趋势,在惊厥后6h及1d时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4、104.4,P〈0.01)。惊厥后两组大鼠海马bcl-2mRNA的表达与其蛋白表达规律类似。结论长时程惊厥可诱导海马凋亡抑制基因bcl-2表达增高,但存在年龄差异,幼年鼠bcl-2的表达强度及持续时间明显强于成年鼠,这可能是未成熟脑耐受惊厥性脑损伤的机制之一。
苑爱云张雷红刘秋燕侯梅
关键词:贝美格基因,BCL-2年龄因素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
2021年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MD)是一种X连锁隐性遗传致死性的神经肌肉疾病。近年来综合全面的康复管理和基因治疗逐渐兴起,DMD患者的存活期延长。本文从DMD的临床分期、康复评估、预防挛缩和畸形、活动锻炼、辅助设备和辅助技术等方面对DMD康复治疗和康复管理进行综述。
张雷红孙殿荣韦爱玲侯梅
关键词: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康复评估活动锻炼
不随意运动型脑性瘫痪的运动及沟通交流功能水平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是儿童运动障碍最常见的原因,以痉挛型为主,约占80%—85%,不随意运动型是第二大类型,约占10%—15%,且运动障碍较严重[1]。欧洲脑瘫监测联盟(Surveillance of Cerebral Palsy in Europe,SCPE)给出的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定义是:不随意的、不能控制的、反复发生的、有时候是刻板的运动,伴原始反射残存、肌肉张力波动。根据SCPE和我国脑瘫的康复指南,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可进一步划分为肌张力障碍和舞蹈手足徐动亚型[2]。
孙殿荣李君苑爱云罗光金侯梅王强
关键词:脑性瘫痪肌张力障碍手足徐动痉挛型CEREBRAL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