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昭月

作品数:43 被引量:397H指数:12
供职机构: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上海市农科院青年科技发展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1篇香菇
  • 10篇食用
  • 10篇食用菌
  • 8篇原生质
  • 8篇原生质体
  • 8篇质体
  • 7篇病毒
  • 6篇育种
  • 5篇选育
  • 5篇杂交
  • 5篇菌种
  • 4篇原生质体融合
  • 4篇栽培
  • 3篇毒病
  • 3篇香菇育种
  • 3篇菌丝
  • 3篇病毒病
  • 2篇代料
  • 2篇代料花菇
  • 2篇杂交育种

机构

  • 40篇上海市农业科...
  • 3篇复旦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上...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上海市农业遗...
  • 2篇上海农业科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厦门教育学院
  • 1篇上海市农业遗...

作者

  • 42篇汪昭月
  • 37篇潘迎捷
  • 31篇陈明杰
  • 18篇龚胜萍
  • 12篇冯志勇
  • 12篇谭琦
  • 12篇贺冬梅
  • 6篇郭倩
  • 5篇郑海歌
  • 5篇严培兰
  • 4篇凌霞芬
  • 4篇曹晖
  • 4篇郭力刚
  • 3篇陈作义
  • 3篇尚晓冬
  • 3篇龚祖埙
  • 3篇沈学仁
  • 3篇沈菊英
  • 2篇王曰英
  • 2篇王南

传媒

  • 17篇食用菌
  • 10篇食用菌学报
  • 8篇上海农业学报
  • 1篇园艺学报
  • 1篇中国病毒学
  • 1篇第三届全国真...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3篇1997
  • 3篇1996
  • 1篇1995
  • 4篇1994
  • 4篇1993
  • 4篇1992
  • 5篇1991
  • 4篇1990
  • 4篇1989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新发现的香菇球状病毒被引量:7
1992年
迄今为止国际上香菇病毒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香菇中含有直径分别为25、30和39nm的球状病毒颗粒,它们的一个共同特征是,这些病毒颗粒的核酸型均为双链核糖核酸(dsRNA).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资助下,我们对上海地区发生的香菇病毒病进行了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的香菇球状病毒颗粒,它的核酸型是单链核糖核酸(ssRNA),并探讨了这种病毒颗粒与病毒病的发生和香菇菌种退化的关系.
潘迎捷陈明杰汪昭月龚胜萍方炳初沈学仁龚祖埙沈菊英陈作义
关键词:香菇病毒
废菌糠及其辅料对香菇培养料中木质纤维素降解的影响被引量:12
1996年
香菇培养料中含有20%的废菌糠,在营养生长阶段可以加速本质纤维素复合体的解体,并将木质纤维素的降解率提高7%以上。辅料中还原糖和氮素的含量水平不同,木质纤维素降解率也不同,从17.50%到20.12%不等,辅料2对木质纤维素降解促进作用最明显,辅料3次之,辅料1和辅料4相近,为最低。
冯志勇汪昭月潘迎捷陈明杰
关键词:香菇培养料废菌糠辅料木质纤维素降解
应用RAPD技术对香菇融合菌株进行遗传鉴定被引量:28
1997年
本文应用RAPD技术与聚类分析方法,对香菇细胞融合菌株F1及亲本S1、465进行遗传分析.根据DNA扩增的指纹图谱,估算融合子与亲本的DNA相似系数并构建遗传相关性聚类图.结果表明,RAPD技术与聚类分析方法可应用于香菇细胞融合菌株的遗传鉴定.
陈明杰谭琦谭琦冯志勇汪昭月严培兰冯志勇冯志勇
关键词:香菇细胞融合
香菇遗传研究和菌种选育的现状及发展被引量:17
1998年
本文通过回顾香菇菌种选育的四个历史阶段,阐述了在原生质体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育种技术,全面分析了国内外遗传研究和菌种选育的现状,指出我国香菇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菌种退化、菌种混乱和菌种选育滞后,剖析了解决菌种问题的技术方法,提出了香菇遗传研究和菌种选育的方向。
潘迎捷谭琦陈明杰冯志勇汪昭月
关键词:香菇选育
香菇申香10号菌种的选育与推广被引量:36
2000年
利用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获得香菇栽培种 2 6的原生质体单核体 ,以其为受体 ,选用栽培种苏香为供体 ,通过非对称杂交 ,选育出申香 10号。它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和栽培适应性广等特点 ,已开始在我国香菇主产区应用 ,成为香菇主栽种之一。由此证明 。
谭琦潘迎捷陈明杰贺冬梅贺冬梅严培兰汪昭月严培兰冯志勇冯志勇
关键词:选育
香菇高温品种选育初报被引量:2
1998年
我国的香菇产区主要分布在江南各省,这些地区在夏季可以正常收获香菇的区域不多,形成了夏季栽培香菇难进行的观念。随着人们对香菇生物学特性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夏季对香菇需求量的不断增加,选育适合夏季栽培的香菇品种显得十分必要。我们通过试验选育出了一些比较适合高温栽培的香菇品种,并利用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产生了许多新组合。对这些组合进一步的试验,从中选出了19个香菇菌株和3个常规品种进行了反季节栽培,试图从中能筛选出一些质优、高产的高温型品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种 三个常规当家品种为武香、苏香、香26和19个通过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获得的菌株。 1.2 培养基 78%木屑,20%麸皮,1%石膏,1%糖。 1.3 试验方法 采用15×50×0.05cm聚乙烯筒袋,每袋装湿料1.5kg。
严培兰谭琦陈明杰汪昭月冯志勇郭倩凌霞芬贺冬梅詹才新刘得云
关键词:香菇高温
香菇子实体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变化初探被引量:4
1989年
在动植物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能消除体内代谢或辐射产生的自由基对DNA、多糖、蛋白质和脂类的破坏作用,使机体保持旺盛的代谢活动,说明代谢活动的衰退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下降有关。在食用菌中对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研究较少,为此,我们测定并探讨了香菇子实体的不同发育阶段、不同部位和不同贮藏温度下子实体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变化和同工酶的表现。
陈明杰潘迎捷汪昭月龚胜萍
关键词:香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香菇单双核杂交菌株细胞的两种生化指标分析被引量:2
1996年
应用生物化学技术,对香菇单双核杂交菌株进行细胞学分析,以细胞内可溶性蛋白质及酯酶同工酶为指标,对香菇单双核杂交的亲本以及杂交后代进行分析鉴定,认为在所选单双核菌株杂交过程中,单核与双核菌株可能发生了基因重组,单双核杂交技术可作为一种香菇品种改良的方法应用于香菇杂交育种的研究中。
陈明杰汪昭月贺冬梅潘迎捷
关键词:香菇同工酶酯酶
农业新品种选育-香菇新菌种的选育
谭琦潘迎捷陈明杰尚晓冬郭力刚贺冬梅曹晖陈有兴刘德云郑文彪汪昭月郭倩王志强王明娟
该项目建立了香菇杂交育种的选育标准程序在证明原生质体单核体较传统使用的孢子作为育种材料更具优势的基础上,建立了原生质体单核体制备的标准方法。根据所建标准,选育出香菇新菌种申香12号利用非对称杂交的育种方法,选育出申香12...
关键词:
关键词:香菇育种
香菇菌种退化的遗传分析被引量:6
1991年
香菇菌种退化主要指产量和质量性状的下降,根据这些宏观现象,我们从遗传变异的微观角度分析和探讨了产生香菇菌种退化的原因.(一)菌丝分解培养料能力与菌种退化的关系香菇是以木质纤维素为主要营养源的木腐真菌,在生长中,香菇菌丝细胞合成和分泌出大量的木质素酶、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不仅具有分解这些大分子物质的能力,以满足香菇生长的营养需要,而且这些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还具有调控香菇生长发育的重要功能.
潘迎捷汪昭月龚胜萍陈明杰郑海歌钟顺昌
关键词:香菇菌种退化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