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本东

作品数:17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文学
  • 7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5篇教学
  • 4篇文学
  • 4篇教育
  • 2篇山上
  • 2篇是的
  • 2篇细读
  • 2篇小屋
  • 2篇课程
  • 2篇教师
  • 2篇反战小说
  • 2篇《山上的小屋...
  • 2篇残雪
  • 1篇大众
  • 1篇大众传媒
  • 1篇大众传媒时代
  • 1篇对象化
  • 1篇新文学
  • 1篇学史
  • 1篇有效性
  • 1篇语文

机构

  • 14篇黔南民族师范...
  • 5篇西南大学
  • 1篇贵州大学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作者

  • 16篇李本东
  • 2篇徐学福
  • 1篇陈寿江
  • 1篇许应华
  • 1篇邓海
  • 1篇罗绂文

传媒

  • 5篇黔南民族师范...
  • 1篇教学研究
  • 1篇作家
  • 1篇语文建设
  • 1篇中学语文教学
  • 1篇理论与创作
  • 1篇中国教育学刊
  • 1篇宜宾学院学报
  • 1篇教育文化论坛
  • 1篇现代中国文化...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方四种归纳学习法的比较被引量:3
2010年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西方的发现学习、探究学习、问题学习、项目学习在我国有越来越多的介绍和应用。四种学习法虽然都属于归纳学习,但由于它们的实施过程和要求存在一定差别,因此,只有充分认识到它们之间的异同,在基础教育教学中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运用。
许应华李本东
大众传媒时代文学经典教育传播的对策思考
2007年
文章在梳理大众传媒、教育和文学经典三者的关系及其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审视大众传媒在目前高校文学经典教学困境形成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提出了对策:1.加强文学教师专业培训,重点提高其专业思想观念认识,强化经典意识,培养经典态度;2.结合教育目标要求,加大课程改革和建设力度,强化文学经典的地位;3.确立文学经典教学的人本性、文学性、当代性三大基本原则,构建文学经典教学模式;4.加强教师科技素质培养,提高其传媒素养,不拘一格地优化整合、充分利用大众传媒,文学经典教学主动介入、融进学生的日常生活。
李本东邓海罗绂文
关键词:大众传媒时代
为了重建的反思——近十来年课程与教学关系研究综评被引量:6
2010年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问题,是近十多年来教育理论争论的焦点之一。综观既有研究的各种结论,目前关于课程与教学关系的研究还普遍存在五个方面的缺失:课程与教学概念认识、理解上仍然存在混乱;国内流行的课程观、教学观和课程与教学关系观多引自国外而少本土性建构思考;绝大多数研究自觉不自觉地游离于教育之外,陷于就事论事的学术近视;一些研究常常粘滞、囿蔽于当下的课程与教学实践而缺少应有的历史眼光;提出的主张或得出的结论往往理论合理性论证有余而实践可行性论证不足。
李本东徐学福
关键词:教育理论课程教学
近十年《风筝》教学设计述评
2016年
近十年来关于鲁迅散文诗《风筝》的教学设计,大致有三种类型:一是有完整的教学设计过程却未独立呈现教学设计成果;二是没有完整的教学设计过程,却有独立的教学设计成果;三是既没有完整的教学设计过程,也没有完整的教学设计成果以及兼顾整体与局部。这些教学设计还存在着工作环节欠缺或偏离,工作流程失之环节顺序颠倒或层次混乱,教学目标缺失或不合理,教材及学情分析笼统空泛、教学环节冗多等五个缺失。这反映出当前一线教师对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关系还存在认识不清、教学设计工作的结构不明、方法意识模糊等问题。
康漫玉李本东
关键词:风筝教学设计
改革开放前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发展史述略被引量:2
2005年
本文在事实性探究层面,就改革开放前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产生发展状况进行了历史的回顾梳理,把新中国成立前概括为“为了新文学的选修课阶段”,之后到改革开放前概括为“革命史化的必修课阶段”。
李本东
关键词:新文学
教师教学实践感研究
教师教学实践感是作为特定主体的教师所特有的,由于教学实践活动作为对象存在才产生出来的一种实践感,它在根本上是教师特有的理性化的对象性直觉思维能力。教学实践感是教学实践能力的基本表现形式,是教学实践能力之智力基础的核心,培...
李本东
关键词:教师教学教育课程
文献传递
铁窗里那向阳而生的搏动——论艾青狱中诗的主体意识
2008年
苦难造就了艾青的主体意识,这在其狱中诗里表现出来,即对社会现实的深化反思、对个人和国家民族出路的探寻、对自我角色的设计和开拓及价值定位。
李本东
试论布德的日兵反战小说
2006年
作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文学的一个独特组成部分,“反战文学”极少被提起,历来高校现代文学史教材更从未提及,其中表现日兵反战的作品是一道独异的文学景观。布德的日兵反战小说层次清晰地呈现了日兵反战意识生成的艰难性、复杂性和曲折性,深化了对同类题材的内涵开掘,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五.四”以来中国文学启蒙主题的拓展和深化。
李本东
试论布德的日兵反战小说
2006年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文学,笔者从题材内容上粗疏地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侧重反映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带来的苦难,可称为"战难文学";二是突出国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其奋起抗日的民族英雄气概,是真正的"抗战文学";三是表达人们从根本上对包括这场战争在内的一切战争的反对态度、反战意识,就是"反战文学"。六十多年来,前两者备受关注,而"反战文学"极少被提起,历来高校现代文学史教材更从未提及。反战文学作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文学的一个独特组成部分,其构成也很复杂,其中表现日兵反战的作品。
李本东
关键词:文学启蒙抗战文学学史日本军国主义爱国主义精神
关于“我是”的一种叙述——残雪《山上的小屋》细读被引量:1
2008年
有人说,至今为止,最伟大的作家都是直面自我的作家,最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表现自我的作品。这话的真理陛姑且不论,但其对“自我”题材之于文学的特别地位的强调,却是值得注意的。自我是人类把自身对象化的结果。
李本东
关键词:《山上的小屋》细读残雪表现自我对象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