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文炯

作品数:22 被引量:26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航天医学工程预先研究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8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8篇肌萎缩
  • 8篇骨骼肌
  • 6篇小鼠
  • 4篇失重
  • 4篇模拟失重
  • 4篇快肌
  • 4篇快肌纤维
  • 3篇视网膜
  • 3篇网膜
  • 3篇肌肉
  • 2篇蛋白
  • 2篇蛋白激酶
  • 2篇电图
  • 2篇运动锻炼
  • 2篇闪光视网膜电...
  • 2篇失重条件
  • 2篇视网膜电图
  • 2篇特异
  • 2篇特异性
  • 2篇头低位

机构

  • 22篇中国航天员科...
  • 3篇北京体育大学
  • 2篇陕西师范大学
  • 2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22篇李文炯
  • 19篇陈晓萍
  • 16篇张鹏
  • 14篇刘红菊
  • 13篇李景龙
  • 10篇王晶
  • 4篇王飞
  • 3篇刘书娟
  • 3篇李志利
  • 3篇贺健
  • 2篇黄海笑
  • 2篇张剑锋
  • 2篇戴旭锋
  • 2篇任维
  • 2篇保金华
  • 2篇王林杰
  • 2篇王惠娟
  • 2篇王颜晴
  • 2篇陈浩
  • 2篇罗维

传媒

  • 5篇航天医学与医...
  • 4篇2013年中...
  • 2篇国际眼科杂志
  • 2篇载人航天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中华眼底病杂...
  • 1篇国际航空航天...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6
  • 10篇2013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抗荷裤返回状态下神经–肌肉活动影响研究
2023年
针对返回座椅工况,研究了新型抗荷裤在返回坐位下对神经–肌肉活动的影响。急性实验中5名受试者在平卧位、返回坐位、着抗荷裤平卧位、着抗荷裤返回坐位下检测了腓总神经(CPN)节段性运动神经传导;慢性实验中2名受试者分别在返回坐位下着抗荷裤4小时,定时检测了节段性运动神经传导。研究发现:着抗荷裤后,返回坐位相比于平卧位CPN踝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降低13.4 ± 3.1%且潜伏期缩短;相比于不着服,返回坐位着服后腓骨头CMAP波幅升高7.8 ± 1.3%。返回坐位下着抗荷裤2小时,CPN远端和近端CMAP波幅分别降低28.0%和45.4%,4小时后降低增加至78.2%和75.2%,但小腿和足部主动运动可缓解不适。返回坐位下长时着抗荷裤CPN远端和近端CMAP波幅降低,主动运动有利于耐受。
王林杰戴小倩李志利李文炯王惠娟刘书娟张剑锋王颜晴刘洪静贾蕊溪席林斌
关键词:腓总神经
45d-6°头低位卧床对下肢肌萎缩的影响及中药红景天的作用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观察模拟失重效应对下肢肌萎缩的影响及中药红景天的干预作用。方法 16名成年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人)和用药组(8人),进行45 d-6°头低位卧床模拟长期失重效应实验。卧床期间,用药组和对照组每天分别服用红景天(红益胶囊)和安慰剂。卧床前、中、后动态测量小腿围径;并采用MRI技术,测试和分析卧床前、后大腿和小腿肌群最大横截面积和肌肉体积的变化。结果1)卧床期间用药组和对照组小腿围径进行性下降,在卧床30和45 d均显著下降(P<0.01),但用药组下降幅度显著减少(P<0.05);2)卧床45 d,用药组和对照组大腿和小腿肌肉最大横截面积均显著降低(P<0.01),其中小腿比目鱼肌下降幅度最大。用药组肌肉最大横截面积的减少较对照组均有改善作用(P<0.05);3)对照组大腿和小腿肌群肌肉体积在卧床45 d均显著下降(P<0.01),以比目鱼肌体积下降最为明显,用药组下降幅度显著减少,且比目鱼肌对抗作用最为明显(P<0.01)。结论 45 d-6°头低位卧床引起进行性加重的肌萎缩,中药红景天可部分对抗模拟长期失重效应诱导的下肢肌萎缩。
李景龙刘红菊张鹏贺健李文炯王飞任维陈善广陈晓萍
关键词:模拟失重头低位卧床肌萎缩
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Ⅱ在饥饿诱导体外肌萎缩中的作用
2013年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Ⅱ(TβRⅡ)在饥饿诱导体外肌萎缩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差速贴壁和混合酶消化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野生小鼠(WT)和TβRⅡ骨骼肌特异敲除小鼠(KO)的骨骼肌原代细胞,并体外诱导WT和KO小鼠成肌细胞成肌分化形成多核肌管;用公认的饥饿法诱导肌管萎缩,制备体外肌萎缩模型;采用Real-time PCR技术,分析在饥饿诱导体外肌管萎缩形成过程中,Atrogin-1和MuRF1 mRNA表达的差异性变化。结果 1)与野生型对照组相比,骨骼肌特异性TβRⅡ基因敲除成肌细胞的体外分化能力增强,形成多核肌管的数量较多、肌管面积较大(P<0.01);2)骨骼肌特异性TβRⅡ基因敲除可显著对抗饥饿诱导的肌管面积减少,对抗体外肌萎缩(P<0.01);3)饥饿处理后,尽管野生型和基因敲除型肌管中萎缩特异基因Atrogin-1和MuRF1 mRNA表达均有显著增加(P<0.01),但骨骼肌特异性TβRⅡ基因敲除的萎缩肌管中Atrogin-1和MuRF1 mRNA表达水平较野生型显著减少(P<0.01)。结论 TβRⅡ基因敲除可通过抑制萎缩特异基因Atrogin-1和MuRF1 mRNA表达对抗饥饿诱导的体外肌萎缩,提示TβRⅡ在饥饿诱导的体外肌萎缩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李文炯张鹏刘红菊李景龙罗维王晶陈晓萍
关键词:成肌分化饥饿肌萎缩
“神舟10号”空间飞行对骨骼肌C2C12成肌细胞可塑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研究空间飞行对骨骼肌C2C12成肌细胞增殖和分化可塑性的影响。方法利用"神舟10号"飞船(Shenzhou-10,SZ-10)舱内环境,开展空间细胞学实验,并在地面同步模拟空间舱环境进行实验。进行天基与地基实验细胞的同步活细胞影像监测和细胞固定,天基实验细胞返回后与地基细胞同步开展细胞影像与免疫细胞化学的对比分析。结果 1)活细胞影像监测提示,与地基培养细胞相比,天基细胞培养48 h单核细胞(增殖)减少,且96 h仅见地基培养细胞中出现多核肌管(分化)。2)免疫细胞化学分析表明,地基细胞48 h增殖标志蛋白Myo D表达显著增加,96 h有所下降,而天基培养细胞Myo D表达均显著减少;3)地基实验中48 h细胞开始融合分化,中间结蛋白Desmin阳性单核细胞数目明显增加,但在分化96 h后,Desmin阳性单核细胞数目减少,而3个核以上的肌管明显粗大且数目较多;而天基细胞48 h虽有Desmin阳性单核细胞,但比地基阳性细胞数目明显较少,分化96 h后肌管融合率(约30%)比地基96 h(约78%)显著减少。结论空间飞行期间骨骼肌成肌细胞增殖分化的可塑性显著降低,这可能参与了空间飞行中失重性肌萎缩的形成。
刘红菊贺健李景龙王飞张鹏李文炯万玉民李莹辉谭映军陈晓萍
关键词:空间飞行MYODDESMIN
牛磺酸脱氧胆酸钠在防治失重性肌萎缩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牛磺酸脱氧胆酸钠在制备预防和治疗失重性肌萎缩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实验证明牛磺酸脱氧胆酸钠能够缓解失重性肌萎缩形成过程中的肌肉重量丢失、抑制肌萎缩特异因子Atrogin‑1和MuRF1的增加,抑制失重诱导的...
张鹏陈晓萍李文炯
运动锻炼提升骨骼肌运动耐力的自噬机制研究
<正>目的:自噬是生物在其发育、老化过程中都存在的一个广泛的生命现象,通过净化自身多余或受损细胞器,以实现细胞自身的代谢需要和某些细胞器的更新,对维持细胞自身稳态具有重要意义。近年的研究表明,自噬介导了运动过程中能量供应...
李文炯李景龙刘红菊王晶张鹏陈晓萍
关键词:自噬运动锻炼
AMPK调控小鼠运动耐力变化的机制研究
<正>目的:AMPK是骨骼肌内重要的能量感受器,其表达水平和激活程度与运动训练、运动耐力密切相关,但迄今为止,AMPK对运动耐力调控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拟聚焦在AMPK及其磷酸化水平的改变对骨骼肌运动耐力的影响及其...
张鹏李文炯刘红菊李景龙王晶陈晓萍
关键词: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骨骼肌
小鼠运动敏感型血清miRNA的筛选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研究运动对小鼠血清中循环miRNA的影响。方法 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Con),中强度运动组(M),高强度运动组(H),中强度恢复组(MR),高强度恢复组(HR)。M组和H组分别以10 m/min,20 m/min的速度进行中强度和高强度跑台运动,每次运动30min。两组运动结束后恢复24 h即为MR和HR组。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小鼠血清和比目鱼肌中肌特异性miRNA的变化。结果中强度运动使血清中miR-1a、26a和133a显著升高(P<0.01),miR-146a表达升高(P<0.05);高强度运动下血清miR-1a和133a显著升高(P<0.05),miR-26a显著升高(P<0.01),miR-146a无明显变化。中强度运动下小鼠骨骼肌中miR-1a和133a显著下降(P<0.05),高强度运动下小鼠骨骼肌miR-1a,miR-133a显著升高(P<0.05,P<0.01),其他指标变化不明显。24 h后血清和比目鱼肌中miRNA表达基本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结论运动能引起小鼠血清循环miRNA的浓度变化,不同的运动强度对血清中miRNA的影响不同,比目鱼肌可能是其来源之一。
陈圣菊王飞李文炯张鹏刘红菊周越陈晓萍
关键词:血清骨骼肌MIRNA
AMPK调控小鼠运动耐力变化的机制研究
<正>目的:AMPK是骨骼肌内重要的能量感受器,其表达水平和激活程度与运动训练、运动耐力密切相关,但迄今为止,AMPK对运动耐力调控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拟聚焦在AMPK及其磷酸化水平的改变对骨骼肌运动耐力的影响及其...
张鹏李文炯刘红菊李景龙王晶陈晓萍
关键词: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骨骼肌
文献传递
去负荷肌萎缩引起运动耐力变化的分子机制研究
<正>目的:长时间去负荷引起的骨骼肌萎缩会导致骨骼肌收缩特性和生理功能的变化,但去负荷肌萎缩对运动耐力的影响及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拟聚焦在去负荷诱导不同程度肌萎缩的发生是否对运动耐力的产生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刘红菊李景龙李文炯王晶张鹏陈晓萍
关键词:快肌纤维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