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太平

作品数:106 被引量:798H指数:14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7篇文化科学
  • 5篇哲学宗教
  • 3篇政治法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63篇教育
  • 17篇道德
  • 13篇道德教育
  • 13篇德教
  • 11篇德育
  • 10篇民族
  • 9篇教育学
  • 8篇主义
  • 8篇文化
  • 8篇课程
  • 8篇教师
  • 7篇知识
  • 7篇教育研究
  • 6篇学者
  • 6篇教育实践
  • 6篇教学
  • 5篇教育学者
  • 5篇爱国
  • 4篇学术
  • 4篇校长

机构

  • 92篇华中科技大学
  • 8篇湖北大学
  • 7篇南京师范大学
  • 3篇福建教育学院
  • 2篇石河子大学
  • 2篇湖北工程学院
  • 2篇郑州旅游职业...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晋中学院
  • 1篇多伦多大学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武汉铁路职业...
  • 1篇湖北理工学院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05篇李太平
  • 5篇黄洪霖
  • 4篇王超
  • 3篇李炎清
  • 3篇王媛媛
  • 3篇刘燕楠
  • 3篇杨鲜兰
  • 3篇黄芳
  • 3篇王莹
  • 2篇马秀春
  • 2篇翟艳芳
  • 2篇黄富琨
  • 2篇王明
  • 2篇刘瑞娜
  • 2篇张鹏君
  • 2篇李晓阳
  • 2篇程琳
  • 2篇李茹
  • 1篇黄平
  • 1篇孙平

传媒

  • 19篇高等教育研究
  • 10篇湖北大学学报...
  • 5篇教育理论与实...
  • 4篇教育研究
  • 4篇当代教育科学
  • 3篇教育研究与实...
  • 3篇湖北社会科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全球教育展望
  • 3篇中国教育学刊
  • 3篇教育科学研究
  • 2篇比较教育研究
  • 2篇教育评论
  • 2篇高等工程教育...
  • 2篇高教发展与评...
  • 2篇中国教育学会...
  • 1篇教育科学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湖北教育
  • 1篇学校党建与思...

年份

  • 7篇2023
  • 6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6篇2019
  • 5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7篇2003
10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球问题和德育内容的更新被引量:17
2002年
全球问题是在 2 0世纪出现的 ,它包括自然环境问题、社会问题和人自身的问题等。全球问题的出现要求人们更新德育内容 ,进行环境道德教育、全球意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生命关怀教育。
李太平
关键词:德育内容环境道德爱国主义生命关怀道德教育
教育实践研究的意义遮蔽与生成取径——兼论教育学者介入教育实践的价值
2022年
长期以来,专业化的教育实践研究秉持着本质主义和还原论的研究逻辑,在技术理性和现代性的联结下推波助澜,产生了具有演绎性、预设性、单一性特征的“输入——产出”研究模式,遮蔽并异化了教育实践研究的意义。生成作为一种过程性、交互性的思维方式,亦是一种具身交互的认知范式,在对实践研究的意义探寻中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因此,作为一种主体间参与的意义建构模式,生成的教育实践研究强调研究主体通过具身行动关切真实的教育变革情境和问题,回归教育实践研究的初心;充分重视主体间的交互行动和协作,发掘兼具理性认识和个体经验的实践理论;重新审视研究活动对实践者的生命意义,彰显人文研究的道德价值。
石烨李太平
关键词:教育实践研究教育研究
究竟什么是教育研究?——兼评《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反思与重构》被引量:3
2010年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有关教育的研究硕果累累,但是,围绕教育研究的问题,仍有许多争论。例如,究竟什么是教育研究?教育研究需要科学化吗?我们的教育研究对于解决教育领域中的实际问题究竟发挥了多大作用?诸如此类的问题需要我们对教育研究方法进行反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6月出版的《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反思与重构》一书在对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现状进行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发现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对高等教育的对象、性质和范式进行理论思考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理想范式。
李太平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育领域
高校行政化内涵辨析被引量:9
2021年
学术界对高校“行政化”的内涵存在较多争议,主要分为三种观点:官本位观、过度科层观和政府同构观。官本位观未认识到官本位与行政化之间不存在必然关系;“过度科层观”忽视了中国熟人社会和党政权力系统特点,难以囊括高校各类组织的特点;政府同构观忽视了“行政”和“党政”在价值观念、决策方式、责任承担等方面存在根本不同。高校行政化是一个复杂的组织、制度及文化体系。在组织上高校形成与上级党政机构完全相同的党政组织;在管理制度上,规则与人情并存,专业性弱行政性强、服务弱于管理;文化土壤中的官本位是行政不正之风的文化根源,进一步加剧了高校的行政化。
李太平张怀英
关键词:高校行政化学术权力
大学之治:道德领导的思维向度被引量:3
2005年
20世纪90年代道德领导理论的兴起,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以德治校”的新的思想地平线,同时也昭示着现代大学领导实践的变革趋势。从道德领导的思维向度对“德治”大学展开深入系统的前瞻性研究,其目的在于构建一种具有现代大学精神和开放性世界视镜的中国德行大学。
彭湃刘献君李太平
关键词:现代大学精神道德领导思维向度
美国中小学课外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与启示
2013年
一、研究背景 目前,我国大部分小学下午四点钟左右放学,而家长大多在下午五六点甚至更晚才能下班,学生放学与父母回家的时间差,形成了青少年教育的空白,教育专家称为“四点钟难题”。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这一“断层”催生了课外教育机构的巨大市场和商机。各种兴趣班、提高班、托管班等竞相涌现,争相瓜分这一具有巨大潜力的蛋糕。然而在数量扩张的同时,
黄芳李太平
关键词:课外教育质量保障机制青少年教育教育专家教育机构
论科技素质及其结构被引量:7
2000年
科技素质是科技活动主体在从事科技活动并在认识和处理各种关系时所形成的稳定的品质 ,这些品质是个体进一步从事科技活动的基本要求和前提条件。研究科技素质 ,应分析其结构 ,以便制定相应的课程计划和评价标准 ,确立科技教育的目标。本文根据个体从事科技活动所必须认识和处理的几种关系 ,把科技素质分为科技知识、科技能力。
李太平
关键词:科技知识科技道德思维能力
从中介到创生:教育学者介入教育实践的再认识被引量:1
2022年
当前,许多教育学者在介入教育实践中建构理论、改进实践,但教育学者在介入中仍然坚持理论至上原则,将介入视为理论与实践的中介。这种中介型介入使理论与实践、教育学者与实践者之间产生新的隔阂,且忽视了教育实践的特殊性。教育实践的复杂性决定了教育学者的介入行动应是创生型的介入,即教育学者通过具身行动来创造性地认识、把握并重建教育实践,以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不断涌现新质的活动。为实现创生型介入,教育学者应实现研究与行动的协同共进、开展探索性实验、与实践者组成第二型学习组织并建构共享心智。
李太平王莹
关键词:教育学者教育实践
改革开放40年我国中小学教材政策的演变特征及未来走向被引量:4
2019年
改革开放40年,中小学教材政策主要经历了全国统一要求的恢复与调整期、国家统一要求下的多样化发展期、统编三科教材与多样化并存三个时期,并在教材编审、出版发行、选用政策中呈现出一定的演变特征。中小学教材政策也存在许多问题:教材政策的地方保护主义、学校缺少教材选用权和教材政策监督和评价机制缺乏。重新审视中小学教材政策,未来应该引入"参与式治理"的教材政策制定理念,坚定教材政策的价值取向,构建教材政策监测与评价机制,从而提高教材政策的执行效果,保证教材政策的公平和公正。
刘瑞娜刘瑞娜
关键词:教材编审教材出版发行教材选用
国民性培养的教育学思考
国民性是一个民族国家长期的文化传统在国民身上的性格体现,并在思想意识、社会心理和行为中以固有形态表现出来,是国民意识、国民德智、国民精神、国民人格的总和.在全球化趋势日益强劲和中国社会发展的转型期,重提国民性培养问题,对...
李太平张鹏君刘燕楠
关键词:义务教育国民性思想文化建设
文献传递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