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超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1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民性
  • 2篇教育
  • 2篇教育培养
  • 2篇国民性
  • 1篇德育
  • 1篇德育思想
  • 1篇知识
  • 1篇知识观
  • 1篇知识观转型
  • 1篇身份
  • 1篇身份认同
  • 1篇教育模式
  • 1篇课堂
  • 1篇互动关系
  • 1篇个性课堂
  • 1篇国民性思想
  • 1篇发展性
  • 1篇发展性德育

机构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4篇李太平
  • 4篇王超

传媒

  • 1篇江苏教育
  • 1篇高等教育研究
  • 1篇高教发展与评...
  • 1篇中国教育学会...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教育培养国民性的可能、起点与限度
教育培养国民性活动的前提是基于文化、教育和国民性之间两两的双向互动关系.教育的导向性功能、文化的激励性作用和人性的可塑性为教育培养国民性提供了可能.教育培养国民性应以“国”为重,并正视文化的时空性和个体的独特性对国民性培...
李太平王超
关键词:国民性思想教育模式互动关系
文献传递
个性课堂及其建构被引量:13
2015年
从整体来看,我国课堂仍然是标准化课堂,缺乏对学生个性的关照。根据知识观转型和个性理论,个性课堂应综合关注知识的建构性、境遇性、个体性和默会性,充分把握个性的独特性、社会性、主体性和创造性特点。在具体实践中,要创设安全自由的个性课堂氛围,创新丰富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形成独特的教师个性,树立个性发展的课堂评价观以及充分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李太平王超
关键词:知识观转型个性课堂
“主体—发展性”德育的理论构建和实践探索——班华德育思想阐微
2023年
“主体—发展性”德育是班华先生提出的重要理论,代表了班华先生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对德育发展和走向的清晰定位,以及对德育现实问题和困境的准确剖析。“主体—发展性”德育理论主要表现为:人化、对话、解放和融合的基本理念;定位于培养学生完整的思想品德结构,注重创造性、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目标观;涵盖激励教育、个性教育、终身道德学习及心育和德育一体化契合的多样化教育原则;涉及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德育与心育结合、规范与能力结合、说理与践行结合、显性与隐性结合的德育方法体系。“主体—发展性”德育的实践探索主要表现为:对班级与班主任专业化的现实关注、“学会关心”德育模式的实践、德育教材的编写和“心理—道德教育”的本土化实践探索。
李太平王超张基惠
关键词:德育
教育培养国民性的可能与限度
2014年
教育培养国民性活动的前提是基于文化、教育和国民性之间两两的双向互动关系。教育的导向性功能、文化的激励性作用和人性的可塑性为教育培养国民性提供了可能。教育培养国民性应以"国"为重,并正视文化的时空性和个体的独特性对国民性培养所带来的影响。
李太平王超
关键词:国民性教育培养身份认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