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术后
  • 3篇四联症
  • 2篇急性肺损伤
  • 2篇根治术后
  • 2篇肺损伤
  • 1篇心功能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胸
  • 1篇心胸手术
  • 1篇心胸手术后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 1篇右心
  • 1篇右心功能
  • 1篇手术
  • 1篇术后早期
  • 1篇衰竭
  • 1篇体外循环
  • 1篇膈肌
  • 1篇膈肌麻痹

机构

  • 6篇上海第二医科...

作者

  • 6篇朱丽敏
  • 5篇史珍英
  • 5篇陈玲
  • 4篇徐卓明
  • 2篇周燕萍
  • 2篇苏肇伉
  • 2篇李志浩
  • 2篇蔡及明
  • 2篇丁文祥

传媒

  • 1篇国外医学(心...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国外医学(儿...

年份

  • 3篇2005
  • 3篇200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法乐四联症根治术后急性肺损伤的治疗
目的:分析法乐四联症(TOF)根治术后急性肺损伤(ALI)的原因,总结治疗体会。方法:记录5例ALI患儿术前spO2、HCT、McGoon比值、PAI和手术、体外循环(CPB)资料,以及ALI 发生时间,ALI发生后各项...
朱丽敏徐卓明陈玲史珍英周燕萍蔡及明李志浩
文献传递
先天性心脏病右心功能的研究被引量:6
2003年
随着先天性心脏病诊疗技术的发展,右心室功能的研究已越来越受重视。在不同的先天性心脏畸形中,右心室可以分别成为肺循环或体循环的泵血腔,同样也可能面临压力负荷和容量负荷。本文对目前右心室在压力和容量负荷过大情况下的功能研究作一综述,以期进一步促进对右心功能的认识和重视。
朱丽敏史珍英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右心功能
小儿心胸手术后膈肌麻痹诊断与治疗被引量:5
2003年
为研究损伤性膈肌麻痹对小儿心胸手术恢复的影响及其诊断和治疗 ,将2000年7月~2002年6月 ,心胸术后经B超或X线透视诊断损伤性膈肌麻痹1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所有病例均行呼吸机支持呼吸 ,5例行膈肌折叠术。结果显示 ,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5~1138h ,平均(286.05±117.32)h;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9例 ;呼吸机依赖6例 ;ICU滞留时间5~58d ,平均 (16.55±5.76)d ;5例于手术后21~57d ,平均 (40.67±5.33)d ,接受膈肌折叠术 ;膈肌折叠组体重小于非膈肌折叠组 ,折叠组术前、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和ICU滞留时间 ,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提示对于小年龄、低体重、营养不良等高危病儿 。
史珍英朱丽敏陈玲苏肇伉丁文祥
关键词:小儿心胸手术膈肌麻痹
法乐氏四联症术后早期低心排趋势的防治被引量:9
2003年
目的 研究法乐四联症(TOF)患者术后早期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探讨术后低心排趋势的监测方法与防治措施。方法 TOF患者20例,平均年龄(3.35±0.43)岁,均接受一期根治手术。术后随机分为2组,分别使用多巴胺和磷酸二酯酶Ⅲ(PDE-Ⅲ)抑制剂(米力农)改善心功能。通过热稀释法监测血流动力学,于术后3、9、24、48h测定心排量、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及体、肺血管阻力,以术后3h数据为基础值。结果 术后9h多巴胺组心指数下降12.4%(P<0.01),米力农组心指数下降7.0%(P<0.05)。术后24h二组心指数接近基础值(P>0.05)。术后米力农组心排量改善优于多巴胺组(P<0.05),其体循环、肺循环阻力指数低于多巴胺组(P<0.01,P
史珍英朱丽敏陈玲徐卓明苏肇伉丁文祥
关键词:法乐氏四联症术后
脑利钠肽在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被引量:2
2005年
脑利钠肽 (BNP) ,又叫B 型利钠肽 ,主要由心室产生和分泌 ,心室负荷和室壁张力增加将刺激其分泌。测定血浆BNP浓度作为诊断心力衰竭的指标 ,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慢性心力衰竭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 ,它还可以作为一个判断预后的指标。另外 ,测定血浆BNP浓度可以评估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β 阻滞剂等传统药物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近年来 ,人类重组BNP作为一种新的血管扩张剂 ,应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 ,可避免传统药物的某些副作用 ,显示出更多潜在的优点。
朱丽敏陈玲徐卓明
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急性肺损伤的治疗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分析法洛四联症(TOF)根治术后急性肺损伤(ALI)的原因,总结治疗体会。方法2003年7月至2004年6月,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胸外科共行TOF根治术161例,发生ALI5例。记录5例ALI患儿术前经皮氧饱和度(SpO2)、红细胞压积比(HCT)、McGoon比值、肺动脉指数(PAI)和手术、体外循环(CPB)资料,以及ALI发生时间、ALI发生后各项治疗措施、各治疗阶段肺功能指标、计算其肺损伤分数。结果5例ALI患儿,年龄7~24(13.8±3.1)个月,体重7.0~9.5(8.2±0.5)kg,均在静吸复合麻醉CPB下进行,术毕给予改良超滤,平均CPB时间(67.2±5.9)min,主动脉阻断时间(43.6±2.4)min,ALI发生率为3.1%,发生时间为术后8~60h,死亡2例。5例均施行腹膜透析术(PD),2例给予一氧化氮吸入,1例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各治疗阶段肺功能指标逐步改善,至治疗后期,肺功能指标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OF术后ALI治疗困难,合理机械通气、尽早维持体液平衡、改善肺通气和氧合功能有利于及时阻断低氧酸中毒导致的恶性循环。
朱丽敏徐卓明陈玲史珍英周燕萍蔡及明李志浩
关键词:法洛四联症急性肺损伤体外循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