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洪芳

作品数:64 被引量:426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与社会公益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14篇农业科学
  • 11篇轻工技术与工...
  • 8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黄酮
  • 10篇提取物
  • 9篇色谱
  • 9篇相色谱
  • 9篇活性
  • 7篇血脂
  • 7篇总黄酮
  • 7篇挥发油
  • 7篇降血脂
  • 6篇多糖
  • 6篇学成
  • 6篇血脂作用
  • 6篇气相色谱
  • 6篇化学成分
  • 6篇降血脂作用
  • 5篇指纹
  • 5篇指纹图
  • 5篇指纹图谱
  • 5篇木瓜
  • 5篇抗氧化

机构

  • 64篇南京野生植物...
  • 22篇南京师范大学
  • 10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靖江市人民医...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江苏正大天晴...
  • 1篇东台市人民医...
  • 1篇安徽省肥东县...
  • 1篇正大天晴药业...
  • 1篇江苏耐雀生物...
  • 1篇亿利耐雀生物...

作者

  • 64篇姜洪芳
  • 50篇张卫明
  • 24篇单承莺
  • 23篇张玖
  • 19篇石宝俊
  • 7篇赵伯涛
  • 6篇徐辉
  • 5篇任红荣
  • 5篇刘艳
  • 5篇金敬宏
  • 5篇张锋伦
  • 5篇李娜
  • 4篇朱羽尧
  • 4篇刘晓棠
  • 4篇李娜
  • 3篇施国新
  • 3篇马世宏
  • 3篇金敬红
  • 3篇程晶
  • 2篇何海玲

传媒

  • 25篇中国野生植物...
  • 4篇食品工业科技
  • 4篇天然产物研究...
  • 3篇中国调味品
  • 3篇江苏农业科学
  • 3篇食品研究与开...
  • 3篇中药材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食品科学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世界中联药膳...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食品科技
  • 1篇日用化学品科...
  • 1篇食品与生物技...
  • 1篇2012南京...
  • 1篇江苏省植物学...
  • 1篇第五届长江三...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7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8篇2011
  • 8篇2010
  • 4篇2009
  • 9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4
  • 5篇2003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宣木瓜总有机酸的纯化及镇痛抗炎作用被引量:40
2011年
目的:筛选适合分离纯化宣木瓜总有机酸的阴离子交换树脂,并对其进行分离纯化;研究纯化后总有机酸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以有机酸的收率为指标,筛选分离纯化宣木瓜有机酸最佳的离子交换树脂、最佳洗脱剂的浓度;通过ig给药,采用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研究并比较宣木瓜总有机酸与醇提物的镇痛作用;以二甲苯诱导小鼠耳肿胀,观察并比较宣木瓜总有机酸与醇提物的抗炎作用。结果:717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对宣木瓜总有机酸的交换能力最强,最佳洗脱剂为0.3 mol·L-1的盐酸,纯化后的有机酸纯度可达65.15%;宣木瓜总有机酸(0.15,0.3,0.6 g·kg-1)对醋酸和温度引起的小白鼠疼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与醇提物(1.25,2.5,5 g·kg-1)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宣木瓜总有机酸可能是宣木瓜镇痛抗炎作用的有效组分之一。
李娜李娜金敬红姜洪芳
关键词:宣木瓜总有机酸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镇痛抗炎
香水莲花醇提物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研究了香水莲花醇提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和对脂质过氧化反应(LPO)的抑制作用,测定了其还原能力及总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香水莲花醇提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及羟自由基有清除作用;对脂质过氧化反应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具有较大的还原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
任红荣张卫明单承莺姜洪芳张玖
关键词:抗氧化活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
高速逆流色谱法(HSCCC)分离制备香水莲花中的柚皮素被引量:6
2012年
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法对香水莲花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分离,溶剂系统为正己烷-醋酸乙酯-甲醇-水(体积比1∶1.2∶2∶1),上层为固定相,下层为流动相,流速2.0 mL/min,转速830 r/min,检测波长280 nm,进样量300 mg,分离出80 mg化合物C,经HPLC测定纯度>98.6%,根据UV光谱、MS分析及1H-NMR、13C-NMR图谱分析结果,化合物C鉴定为柚皮素,该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为香水莲花的开发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姜洪芳石宝俊赵伯涛张卫明
关键词:高速逆流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柚皮素
香水莲花提取物在制备治疗痛风、高尿酸血症及尿酸性肾病药物中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香水莲花提取物在医学中的新用途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研究发现:香水莲花水提物可有效降低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血清血尿酸水平,其作用机制之一是通过抑制体内黄嘌呤氧化酶活性而抑制尿酸生成,以及促进尿酸排泄实现。高尿酸血...
张卫明单承莺姜洪芳
文献传递
独角莲水溶性成分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反相柱层析和制备液相等方法对独角莲水溶性成分进行研究,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其结构经波谱方法和标准品对照鉴定为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2-furaldehyde)(1),腺苷(adenosine)(2),甘露醇(mannitol)(3)和核糖醇(ribitol)(4)。这些化合物均首次在独角莲化学成分研究中报道。
石宝俊姜洪芳赵伯涛张卫明
关键词:独角莲水溶性成分
菲岛茄中甾体糖苷类化学成分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菲岛茄中甾体糖苷类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凝胶和反相硅胶等柱层析材料以及制备液相进行分离,通过ESI-MS和NMR波谱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菲岛茄中分离得到6个甾体糖苷类成分,分别鉴定为:torvoside K(1)、torvoside J(2)、torvoside L(3)、khasianine(4)、aculeatiside A(5)和solamargine(6)。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李其德姜洪芳陈蕾张锋伦石宝俊
亳菊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鉴定被引量:18
2008年
菊花为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为了进一步揭示药理活性的物质基础,为该中药的开发利用和质量评价提供依据,安徽亳州亳菊花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系统研究。亳菊经醇提、萃取、硅胶柱层析与纯化得到4个黄酮类化合物。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解析鉴定了其中3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芹菜素-7-甲醚(Apigenin-7-methyl ether)(Ⅰ)、芹菜素(Apigenin)(Ⅱ)和木犀草素(Luteolin)(Ⅲ),另外1个化合物的结构尚在鉴定中。上述3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到的已知化合物。
姜洪芳张玖单承莺
关键词:菊花黄酮芹菜素木犀草素
兴化香葱降血脂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研究了兴化香葱对高脂饲料喂养的鹌鹑血脂水平和肝脏脂肪化程度的影响。鹌鹑采食高脂饲料12天后,血清总胆固醇(TC)和总甘油三酯(TG)分别升高至原来的7倍和3倍。此后按500mg/(kg.d)的剂量饲以含兴化香葱干粉的高脂饲料40天,试验组动物的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比高脂模型组降低了56.18%,效果非常显著(P<0.01),同时也显著低于阳性对照血脂康组(P<0.01)。肝重系数较高脂模型组亦有明显下降(P<0.05),组织切片镜检可见肝脂肪变性程度减轻。以上结果提示,兴化香葱具有较强的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和减轻肝脏脂肪化程度的作用。
姜洪芳张卫明刘艳单承莺张玖
关键词:鹌鹑高血脂肝脏脂肪
散沫花叶总黄酮、多酚含量测定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用55%乙醇回流提取散沫花叶中的活性物质,采用比色法测定提取物中的总黄酮及多酚含量,测定了其对DPPH、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还原力等抗氧化活性指标。结果表明,散沫花叶提取物中的总黄酮(以芦丁计)、多酚(以没食子酸计)含量分别为39.42 mg/g、116.20 mg/g,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且抗氧化活性与提取物浓度存在量效关系,本研究为散沫花叶作为低毒高效的天然抗氧化剂应用提供了依据。
姜洪芳石宝俊张锋伦陈蕾施国新张卫明
关键词:提取物总黄酮多酚抗氧化活性
极地海洋真菌赛氏曲霉活性成分研究
2018年
通过对菌株r DNA-ITS序列和系统发育多样性进行分析,鉴定该菌株为赛氏曲霉;对赛氏曲霉用大米培养基进行固体发酵培养,对其发酵产物采用有机溶剂萃取、硅胶柱色谱层析、反相ODS柱色谱层析、薄层色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层析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纯化手段进行分离,得到7个单体化合物。对分离得到单体化合物采用质谱、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二维核磁共振等现代波谱技术对其进行结构鉴定;对单体化合物的MIC值进行测定,其中化合物L-1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MRSA)、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对大肠杆菌有明显的抑菌活性。
刘洪成曲振宏姜洪芳张锋伦石宝俊
关键词:活性成分抑菌活性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