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旭

作品数:187 被引量:1,876H指数:22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7篇期刊文章
  • 29篇会议论文
  • 8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2篇哲学宗教
  • 73篇文化科学
  • 23篇医药卫生
  • 10篇经济管理
  • 4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31篇心理
  • 26篇儿童
  • 20篇留守
  • 16篇教师
  • 15篇教育
  • 15篇初中生
  • 13篇影响因素
  • 11篇大学生
  • 11篇社会
  • 10篇心理健康
  • 10篇心理学
  • 10篇流动儿童
  • 9篇中介
  • 9篇中学生
  • 9篇自我
  • 9篇自尊
  • 9篇留守初中生
  • 9篇留守儿童
  • 7篇心理素质
  • 7篇学校归属感

机构

  • 158篇西南大学
  • 26篇西南师范大学
  • 4篇红河学院
  • 3篇陕西中医药大...
  • 3篇西华师范大学
  • 3篇重庆市北碚区...
  • 2篇贵州师范大学
  • 2篇四川建筑职业...
  • 2篇重庆工商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蚌埠医学院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湖北师范学院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池州学院
  • 1篇西南财经大学
  • 1篇西南林学院
  • 1篇郑州大学
  • 1篇乐山职业技术...
  • 1篇重庆商学院

作者

  • 184篇陈旭
  • 15篇张大均
  • 12篇雷鹏
  • 8篇冉光明
  • 6篇曹晓君
  • 6篇邹荣
  • 6篇刘明兰
  • 5篇吴明霞
  • 5篇姚恩菊
  • 5篇刘燕
  • 5篇郭成
  • 5篇彭丽娟
  • 5篇李田伟
  • 4篇简福平
  • 4篇张艳萍
  • 4篇余林
  • 4篇王雪平
  • 4篇邓敏
  • 3篇唐春芳
  • 3篇张晓露

传媒

  • 9篇心理发展与教...
  • 9篇心理科学进展
  • 7篇中国学校卫生
  • 6篇心理科学
  • 6篇内蒙古师范大...
  • 6篇第十届全国心...
  • 5篇中国特殊教育
  • 5篇中国临床心理...
  • 5篇心理学探新
  • 4篇黑龙江教育学...
  • 4篇高等函授学报...
  • 4篇西南大学学报...
  • 4篇中国社会心理...
  • 3篇贵州师范大学...
  • 3篇江苏教育学院...
  • 3篇中小学心理健...
  • 3篇中国临床康复
  • 3篇科教文汇
  • 2篇思想理论教育...
  • 2篇教育探索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8篇2016
  • 6篇2015
  • 9篇2014
  • 10篇2013
  • 17篇2012
  • 19篇2011
  • 15篇2010
  • 17篇2009
  • 14篇2008
  • 16篇2007
  • 13篇2006
  • 11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1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职业压力对中小学教师课堂互动行为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目前,对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已有很多,但这些研究多从关注教师健康的角度出发,很少涉及压力对教师工作行为的影响。虽然也有一些研究者(Kyriacou & Sutcliffe,1978;Blase,1986;李健,2000;Susan,2003)考察了职业压力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影响,但他们所考察的职业行为都较为概括,很少涉及教师的具体职业投入行为。由于教师的绝大多数教育教学活动要借助于课堂教学来实现,而课堂教学的效果取决干教师在课堂上的身心投入程度及与学生的交融程度,因此,我们选取教师职业投入行为中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重要教学行为——课堂互动行为——作为研究对象,考察职业压力对中小学教师课堂互动行为的影响。
马娟陈旭
关键词:教师课堂教学互动行为教学行为
动态测验在特殊儿童鉴别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8年
动态测验是以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基础、以过程为导向的智力测验方法。文章通过查阅动态测验在特殊儿童鉴别方面的资料,认为动态测验比传统测验能更有效鉴别特殊儿童,但动态测验仍存在不足之处,对特殊儿童的鉴别应该在传统的静态测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儿童在动态测验中的表现和成绩,最后的诊断要以临床综合判断为主。
肖聪阁陈旭姚恩菊朱学敏
关键词:特殊儿童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解读心理韧性被引量:24
2009年
虽然目前暂时无法说明心理韧性到底是什么样的心理系统,但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心理韧性意味着一种在生存困境中的自我保护本能。通过还原心理韧性的功能特征,并考察心理韧性的背景信息,有助于将心理韧性的系统认识和功能认识辩证地结合起来,相互启发和验证,指引心理韧性研究的新方向。
杨欣陈旭
关键词:进化心理学心理韧性
成人依恋风格在信息加工中表现出差异性的神经机制被引量:10
2014年
依恋风格的神经机制研究有助于更深层次理解依恋行为与类型:N1、N200、N400和P300等脑电成份的差异反映了不同依恋风格在编码、提取及注意资源分配上的不同;额叶皮层、扣带回皮层、颞极、杏仁核、海马等脑区可以反映不同依恋风格在信息加工性质和注意资源分配上的差异。已有研究除安全依恋和非安全依恋策略的有效性在脑成像上的研究与依恋理论一致外,其余研究还存在争议。未来的研究可深入探究更高质量的依恋测量工具,依恋风格对内隐刺激加工影响的认知神经机制;细化依恋风格在信息加工不同阶段的神经活动和脑成像研究;以及关注依恋风格对信息加工影响差异的脑机制在临床治疗中的运用。
张晓露陈旭
关键词:信息加工神经机制ERPFMRI
内部工作模型及其在病理心理学中的意义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依据依恋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内部工作模型,从认知加工观点解释一些病理心理症的形成机制、医患关系以及病理心理症发生的客体关系背景。资料来源:应用网络图书馆外文资料数据库中的ProQuestPsychologyJournals数据库,检索1990-01/2005-05关于内部工作模型及病理心理学的相关文献。检索词“Internalworkingmodels,attachment”。同时利用计算机网络检索中国期刊网(CNKI)的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依恋,内部工作模型,病理心理”。此外,查阅了3本关于病理学的专著。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关于依恋在病理心理学方面的研究。②关于内部工作模型的性质、发展结构及一些病理心理症的发生机制方面的研究。排除标准:排除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符合上述要求的文献51篇,对内容重复及与主题关系较远的文章进行筛除,剩余9篇经分类整理后用于分析。资料综合:内部工作模型在表征层面影响病理心理症的形成机制,它作为一个解释性的过滤器影响和引导个体的认知/情感加工(注意、记忆、预期、归因等)心理过程;这一心理过程又会引导个体对他人的行为;进而影响他人对个体的回应方式;他人的回应反过来对内部工作模型又发生影响作用;同时内部工作模型又会影响医患关系以及病理心理症发生的客体关系背景。结论:以往研究注重依恋在情绪情感上对精神病理症的影响,通过分析内部工作模型,从表征层面解释依恋对精神病理症的影响,从而丰富病理心理症治疗的理论指导。
李田伟陈旭
关键词:心理学精神病理学抑郁症
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成就动机的调查研究
2014年
采用成就动机量表对某新建本科院校在校大学生成就动机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在性别、学历和家庭来源3个变量上不存在统计学上显著的交互作用;成就动机在性别分类上存在差异;在追求成功动机上男女大学生不存在显著差异;在避免失败动机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在总成就动机上,大一大二学生显著大于大三学生,其他年级不存在显著差异;专科生成就动机高于本科生。
林菲菲陈旭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成就动机
大学生孤独感、社会支持与自信的关系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探究情感-社交孤独和社会支持与大学生自信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重庆某大学和安徽某师专共842名大学生以班为单位进行随机抽样测查。结果主观性情绪孤独、社会支持、客观性社会孤立、主观性社会孤立及客观性情绪孤独对自信有良好的预测作用,标准偏回归系数分别为β=0.127(P〈0.05),β=-0.219(P〈0.001),p=0.178(P〈0.001),β=0.113(P〈0.05),β=0.078(P〈0.05)。性别在客观情绪孤独(P=0.008,P〈0.05)与社会支持(P=0.029,P〈0.05)方面存在差异且主效应显著。自信水平表现为大一〉大三〉大二,大一与大二的自信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领悟的社会支持、主观情绪孤独与主观社会孤独是影响大学生自信水平的主要因素。因此,可通过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来提高他们的自信水平。
徐迎利陈旭李田伟
关键词:社会支持自信
关注个体差异 发展优势智能——多元智力理论对特殊教育的启示被引量:13
2005年
本文分析了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对特殊教育的影响。认为多元智力理论能为特殊学生争取更多的教育公平,提倡在特殊教育中关注个体差异,发展特殊教育对象的优势智能,使用多元认知途径对学生进行智能开发。
尹小琳张大均陈旭
关键词:多元智力理论特殊教育教育公平
职业压力对中小学教师课堂互动行为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职业压力对中小学教师课堂互动行为的影响。方法运用教师职业压力问卷调查764名中小学教师,以27%作为临界点,将全体被试划分为高、中、低三个压力组,并随机从每个压力组抽取8名教师,对共计24名教师的实际课堂互动行为表现进行观察。结果(1)目前中小学教师承受着较大的职业压力。78.4%的中小学教师认为教师是一种压力“较大”或“极大”的职业,70.2%的中小学教师认为自己承受着“较大”或“极大”的压力;(2)中等压力组教师的课堂互动行为发生最多,且多为正性互动行为。结论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已影响到了其课堂互动行为表现。
马娟陈旭
关键词:课堂观察中小学教师
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的影响因素及其调节作用分析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成都及重庆两地485名流动儿童为被试,采用问卷测量方式考察自尊和应对方式对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身份认同对它们关系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1)农村身份认同偏好组在消极应对、自尊及学校...
雷鹏陈旭刘妍洁彭丽娟
关键词: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自尊身份认同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