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冉光明

作品数:37 被引量:227H指数:8
供职机构: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哲学宗教
  • 6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主题

  • 8篇情绪
  • 7篇社交焦虑
  • 6篇中介
  • 5篇中介作用
  • 5篇神经机制
  • 4篇大学生
  • 4篇心理
  • 4篇社会
  • 3篇动机
  • 3篇幼儿
  • 3篇神经基础
  • 3篇同伴侵害
  • 3篇情绪面孔
  • 3篇自我
  • 3篇焦虑
  • 3篇孤独感
  • 2篇心理健康
  • 2篇羞怯
  • 2篇依恋
  • 2篇知觉

机构

  • 29篇西华师范大学
  • 19篇西南大学
  • 3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西南财经大学
  • 1篇广元市第四人...

作者

  • 37篇冉光明
  • 8篇陈旭
  • 3篇张琪
  • 2篇曹晓君
  • 2篇尹天子
  • 2篇马建苓
  • 2篇张兴
  • 2篇申曦
  • 1篇郭磊
  • 1篇阳德华
  • 1篇赵乐
  • 1篇雷浩
  • 1篇邹文谦
  • 1篇丁毅
  • 1篇胡天强
  • 1篇刘衍玲
  • 1篇潘彦谷
  • 1篇纪婷婷
  • 1篇刘燕
  • 1篇林菲菲

传媒

  • 9篇心理科学进展
  • 5篇心理发展与教...
  • 3篇中国临床心理...
  • 3篇心理科学
  • 3篇心理学进展
  • 2篇应用心理学
  • 2篇四川职业技术...
  • 2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中国特殊教育
  • 1篇学前教育研究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心理学探新
  • 1篇中小学心理健...
  • 1篇心理与行为研...
  • 1篇心理研究
  • 1篇第二十一届全...

年份

  • 3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社交焦虑对自尊的影响:心理弹性的中介和调节作用被引量:4
2020年
采用社交焦虑、自尊和心理弹性问卷,通过自评的方式获得了由581位年龄范围在16岁到24岁的大学生自愿者组成的样本。结果表明:社交焦虑对心理弹性和自尊均具有负向预测作用,而心理弹性正向预测自尊;心理弹性在社交焦虑对自尊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结论:社交焦虑、心理弹性和自尊三者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拥有高心理弹性的个体的自尊受社交焦虑的负面影响较小。
杨桐冉光明张琪李松
关键词:社交焦虑自尊心理弹性中介效应
动态面孔表情优势效应的心理机制及神经基础被引量:7
2015年
动态面孔表情优势效应是指较静态面孔表情而言,个体在识别动态的面孔表情时表现出较好的识别能力。动态面孔表情优势效应的心理机制主要涉及增强的构形加工、补偿角色和面孔模仿能力。此外,该优势效应的神经网络则由核心的神经网络和扩展的神经网络组成,前者主要负责早期的知觉编码和刺激的运动加工,而后者与个体的面孔模仿能力、刺激的动态表征等有关。今后的研究应集中在完善延伸的神经网络、拓展其心理机制;开展动态面孔表情优势效应的发展性研究;考察面孔表情的刚性运动特征;注重在虚拟现实环境下研究动态面孔表情的优势效应。
张琪尹天子冉光明
关键词:心理机制神经网络
不确定性的认知神经机制被引量:2
2018年
不确定性是指由于个体事先不能准确知道某个事件或某种决策结果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学者们在考察不确定性时主要使用了线索-靶子范式、S1-S2范式、博弈范式和同声范式。在行为层面上,研究者从情绪加工、无法忍受不确定性以及不确定性决策三方面考察了不确定性加工。在神经基础研究方面,事件相关电位研究重点关注P200、N200、FRN以及P300脑电成分,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则主要从情绪加工、疼痛知觉、决策以及降低个体的不确定性等方面开展了考察。今后的研究应集中在考察个体的动机水平对不确定性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不确定性与焦虑之间的关系以及推动高无法忍受不确定性个体的康复治疗工作。
冉光明张琪陈旭
关键词:不确定性研究范式事件相关电位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边缘型人格障碍症状的关系:同伴关系和拒绝敏感性的中介作用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和拒绝敏感性对青少年边缘型人格障碍症状的影响机制。方法:以600名青少年为被试,采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同伴关系量表、拒绝敏感性问卷和人格诊断问卷中边缘型人格障碍分量表进行调查。结果:(1)父母拒绝、父母情感温暖、父母过度保护、同伴关系、拒绝敏感性和青少年边缘型人格障碍症状之间两两显著相关;(2)父母拒绝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边缘型人格障碍症状;(3)在控制了年龄后,父母拒绝、情感温暖和过度保护均可以通过同伴关系和拒绝敏感性的并行中介作用影响青少年边缘型人格障碍症状。结论:同伴关系和拒绝敏感性是父母教养方式影响青少年边缘型人格障碍症状的重要中介变量。
颜华冉光明
关键词: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边缘型人格障碍
同胞关系质量对头胎幼儿共情的影响被引量:16
2019年
为考察同胞关系质量对头胎幼儿共情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情景访谈法对127名5~6岁的头胎幼儿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同胞年龄差越小,同胞间的亲密行为、竞争行为和冲突行为越多;6岁头胎幼儿与其同胞的亲密行为、竞争行为多于5岁头胎幼儿,冲突行为少于5岁头胎幼儿;头胎幼儿的共情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女性头胎幼儿的共情水平高于男性头胎幼儿,与同胞年龄差较小的头胎幼儿有更高的共情;同胞亲密、同胞竞争对头胎幼儿共情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同胞冲突对头胎幼儿共情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家长和教师应有意识地帮助幼儿建立亲密友好的同胞关系和同伴关系,并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理解他人,学会换位思考,为幼儿共情能力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张荣臻曹晓君冉光明夏云川
关键词:共情
同伴关系与幼儿问题行为关系的三水平元分析
2023年
当前研究采用三水平元分析的方法来明确同伴关系的两维度(同伴接纳和同伴拒绝)与幼儿问题行为之间的真实关系,并探讨了影响二者关系的调节变量。通过系统的文献检索,共获得23项研究,含156个效应量,涉及被试4510名。主效应检验发现,同伴接纳与幼儿问题行为之间呈显著负相关,而同伴拒绝与幼儿问题行为呈显著正相关,且同伴拒绝与幼儿问题行为之间的相关程度大于同伴接纳与幼儿问题行为之间的相关程度。调节效应检验表明,同伴接纳与幼儿问题行为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受到幼儿年龄、问题行为的分类、问题行为的测量工具和研究设计(横向和纵向研究)的调节,但不受幼儿性别、父母受教育程度、问题行为的报告者与出版年份/状态的影响。此外,同伴拒绝与幼儿问题行为的正相关关系被文化背景调节,不被幼儿性别、年龄、家庭经济状况、评估特征(问题行为的测量工具、报告者和分类)、研究设计(横向和纵向研究)以及出版特征(出版年份/状态)所影响。以上结果说明同伴接纳和同伴拒绝分别是幼儿问题行为的保护性因子和风险性因子,对它们关系的研究有利于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对幼儿问题行为进行针对性干预和指导。
牛湘冉光明
关键词:幼儿同伴接纳同伴拒绝
疼痛网络:一个负性信息处理系统被引量:1
2016年
疼痛网络使个体能够迅速地觉察疼痛刺激并作出适应性反应,促进生存和发展。近年来,研究者普遍认为疼痛网络是一个负性的信息处理系统,这体现在它不仅负责生理疼痛,而且来自脑损伤、生理疼痛和社会疼痛共享神经基础以及调节因素在两种疼痛形式上有一致效果的证据表明它也加工形式广泛的社会疼痛。针对这一负性信息处理系统,文章从进化学和威胁性信息觉察的视角进行了解释。未来的研究可以从深入探究社会疼痛和生理疼痛共享的神经基础,进一步验证疼痛感觉成分脑区在社会疼痛中的作用以及探究引起社会疼痛的负性经历的边界入手,为疼痛网络可能充当一个负性信息处理系统提供更多的证据。
马原啸马海静冉光明陈旭
关键词:神经基础
老年人依恋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孤独感与自尊的中介作用被引量:14
2016年
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UCLA孤独量表、罗森伯格自尊量表和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感量表(MUNSH)对311名老年人进行调查,探讨老年人依恋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以及孤独感和自尊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孤独感在依恋焦虑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孤独感在依恋回避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自尊在依恋焦虑、依恋回避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不起中介作用;(2)孤独感、自尊在依恋焦虑、依恋回避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起链式中介作用。
张兴陈旭冉光明胡娜郭磊蔡曙光李强强
关键词:老年人依恋主观幸福感孤独感自尊
面孔失认症的神经机制被引量:2
2013年
面孔识别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功能,但是面孔失认症患者却面临着不能准确识别他人面孔的苦恼。面孔失认症是指不能识别熟人面孔甚至是自己的面孔,该症状可以分为获得性面孔失认症(APA)和先天性面孔失认症(CPA)。APA患者受损脑区主要包括枕颞叶皮层、杏仁核、前额叶皮层等,而CPA患者这些脑区的皮层密度与常人存在差异,并且CPA存在遗传性。以后的研究可以重点关注受损脑区的精确定位、面孔失认症患者的筛选、基因基础以及文化差异研究等方面。
林菲菲陈旭周春霞马建苓冉光明
关键词:神经机制
社交焦虑对智能手机过度使用的影响:孤独感和动机的中介作用被引量:13
2018年
采用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量表、智能手机使用动机量表、UCLA孤独感自评量表及Leary社交焦虑量表对549名大学生智能手机使用者进行测查,考察大学生社交焦虑、孤独感、手机使用动机与智能手机过度使用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除娱乐动机与孤独感、社交焦虑呈显著负相关外,孤独感、社交焦虑、娱乐动机、逃避动机及智能手机过度使用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2)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孤独感、娱乐及逃避动机均在社交焦虑及智能手机过度使用间起中介作用,并且社交焦虑还可通过孤独感和娱乐、逃避动机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智能手机过度使用,孤独感和娱乐、逃避动机在社交焦虑预测大学生智能手机过度使用中起多重中介作用。本研究不仅验证了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认知—行为"模型,而且强调了个体的社交状况及动机在导致智能手机过度使用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可为研究者设计对智能手机过度依赖者的干预措施提供借鉴。
申曦冉光明
关键词:社交焦虑孤独感动机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