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子成

作品数:15 被引量:324H指数:9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社会学

主题

  • 7篇劳动力
  • 6篇外出
  • 3篇大学生
  • 3篇农民
  • 3篇农民工
  • 3篇迁移
  • 3篇民工
  • 3篇就业
  • 3篇劳动力外出
  • 2篇大学生就业
  • 2篇学生就业
  • 2篇农村
  • 2篇农户
  • 2篇农业
  • 2篇教育
  • 2篇教育过度
  • 2篇劳动力短缺
  • 1篇大学生就业质...
  • 1篇代际差异
  • 1篇影响因素

机构

  • 11篇暨南大学
  • 6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广东省社会科...
  • 1篇西南财经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15篇王子成
  • 2篇邓江年
  • 2篇杨伟国
  • 2篇代懋
  • 2篇郭沐蓉
  • 1篇赵忠
  • 1篇王文甫

传媒

  • 2篇统计研究
  • 2篇管理世界
  • 2篇中国人口科学
  • 1篇教育发展研究
  • 1篇财经论丛
  • 1篇中国农村经济
  • 1篇教育与经济
  • 1篇北京工商大学...
  • 1篇经济学动态
  • 1篇世界经济文汇
  • 1篇中南财经政法...

年份

  • 2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农村劳动力外出降低了农业效率吗?被引量:20
2015年
本文利用农业部固定观察点数据和内生转置回归模型评价了劳动力外出对农业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劳动力外出提升了土地边际产出。不过,稳健性检验也发现,劳动力外出对农业效率的影响存在衰退效应,在劳动力外出前3年对农业产出的影响较大,3年后其影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递减。而通过追加化肥等投资来替代劳动,则是农户维持粮食生产、提升农业效率的主要途径。这要求我们在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趋势不可逆转的情况下,必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通过培养职业农民、发展循环农业、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途径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王子成
关键词:农业效率
雇佣条件、企业类型与劳动力短缺——来自广东省用工企业的调查被引量:9
2015年
文章使用2012年广东省用工企业调查数据,在Fraction Logit模型的基础上,区分普工短缺和技工短缺,尝试从劳动力需求视角分析劳动力短缺的成因。结果显示,雇佣条件与劳动力短缺显著负相关,雇佣条件越好,企业劳动力短缺发生率越低;不同类型企业的劳动力短缺程度存在差异。制造业面临的普工和技工短缺比服务业严重,劳动密集型企业比资本密集型企业面临更严重的普工短缺,但技工短缺程度相对较低;新生代农民工比例高的企业普工和技工短缺问题更加突出。作者认为,提升农民工就业质量、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与产业转移、实现流动人口的永久性迁移等多措并举,才能解决企业用工短缺问题。
王子成
中国大学生就业匹配质量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本文从就业匹配度出发,通过电子问卷调查搜集数据,采用自评估法、岗位分析法和统计测量法对中国大学生教育匹配、专业匹配和能力匹配进行了测量,以探寻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结果发现,在中国大学毕业生中,1/3教育过度,1/3专业不匹配,46%高能低配,人力资本浪费、所学非所用、高能低配等情况日益增多。面对这种情况,需要高校、企业和大学生三方协作,建立高质量就业匹配的长效机制。
代懋王子成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过度
劳动力外出对农户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效应研究--迁移异质性视角被引量:9
2015年
文章在Mendola(2008)和Wouterse(2010)的研究框架下,采用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调查数据,进一步估计了农民工流动的异质性即流动模式差异对农户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结果发现,劳动力外出对农业生产和非农经营活动均具有负面影响,不过对非农经营活动的影响并不显著,而迁移异质性对农户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差异较大。具体来说,常年在外会带来较强的劳动力流失效应,对农业收入和非农经营活动的负面冲击都要强于循环流动;跨省流动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要高于省内流动,不过,跨省流动对非农经营活动产生的负效应要小于省内流动。
王子成
关键词:农业生产
农民工迁移模式的动态选择:外出、回流还是再迁移被引量:132
2013年
本文采用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调查数据(RUMIC),探讨了农民工迁移模式的动态选择及其决定因素。文章假定农民工外出就业依次经历外出、回流与再迁移3个次序决策,采用极大模拟似然一两步序列选择Probit模型来纠正选择性偏差并进行估计,我们最终发现:常年在外务工已经成为农民工迁移的主要模式,而回流是暂时性的,大部分回流农民工会选择再迁移,留乡发展的概率并不高;年龄、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家庭劳动力禀赋等对外出和回流决策均有显著影响,不过土地资源禀赋仅影响劳动力的外出决策;外出务工特征如外出持续时间等对回流和再迁移有显著影响,务工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越高,再迁移的可能也越高,而失败的回流者再迁移的可能更低。
王子成赵忠
关键词:外出
劳动力外出模式对农户支出结构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迁移会影响家庭投资和消费,农村劳动力外出模式的差异可能会引致农户支出结构的差异。基于此,文章将农村劳动力外出模式分为常年外出和循环流动,利用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调查数据来考察外出模式差异带来的支出结构差异。实证研究发现:劳动力外出对农户家庭生产性支出有显著负效应;与无外出农户相比,常年外出农户家庭生产性支出的边际份额会显著降低13.15%,循环流动农户家庭生产性支出的边际份额会显著降低2.57%;参与外出务工可以显著提升农户家庭消费性支出的边际份额,常年外出对家庭消费性支出边际份额的影响更大。
王子成郭沐蓉
关键词:农民工消费性支出
中国大学生就业匹配质量的影响因素探析被引量:24
2013年
文章从就业匹配的3个角度出发,探寻中国大学生就业匹配现状,并通过电子问卷调查方式搜集数据,采用Logit模型对中国大学生教育匹配、专业匹配和能力匹配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中国大学毕业生中,1/3教育过度,1/3专业不匹配,46%存在高能低配的情况。其中,教育匹配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以归结于毕业生学历水平、成绩、学校的声誉、职业类型和单位规模等;专业本身、学校就业指导课、学校招聘信息渠道则可以有效地提高专业匹配程度;性别、学历、社会实践、找工作渠道会影响大学生能力匹配。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文章从毕业生和高校角度分别提出对策建议。
代懋王子成杨伟国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过度
外出务工、汇款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来自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证据被引量:38
2012年
本文利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采用迭代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估计了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及其汇款对中国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外出务工对农户家庭农业经营收入、非农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均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汇款只能部分补偿外出务工对农户家庭生产经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但考虑到农村劳动力外出前后家庭规模的变化,劳动力外出务工仍对农户留守家庭成员的人均收入产生了正向影响。当前,在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外出转移就业的同时,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输出地农村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值得思考和重视。
王子成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汇款
农民工家庭收入和消费不平等:流动模式与代际差异被引量:11
2016年
文章利用2008—2010年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调查数据(RUMIC),对农民工家庭收入不平等与消费不平等进行了测量和分解。研究结果显示:农民工消费不平等高于收入不平等,而家庭收入和消费不平等存在明显的流动模式差异与代际差异。收入来源和消费结构分解表明,劳动收入是收入不平等的主要来源,而消费不平等的主要来源则为食品、衣着和居住支出。对基尼系数进行的夏普里值分解进一步显示:流动模式差异对农民工家庭收入差距有较大影响,而代际差异是影响农民工家庭消费不平等的重要因素。
王子成郭沐蓉
关键词:农民工家庭收入收入不平等
劳动力短缺是否存在“马太效应”?——基于广东用工企业的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本文利用2012年在广东进行的用工企业调查数据,尝试探讨企业间雇佣条件的差异是否产生"马太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雇佣条件(如工资水平、劳动时间、生产环境等)的差异,企业劳动力短缺存在明显的"马太效应",即企业雇佣条件越好,企业面临劳动力短缺程度越低,而雇佣条件越差,企业将面临更严重的劳动力短缺问题。
王子成
关键词:马太效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