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伟华

作品数:45 被引量:279H指数:11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4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 13篇生物学
  • 5篇文化科学
  • 4篇建筑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6篇入侵
  • 12篇植物
  • 8篇入侵植物
  • 7篇杂草
  • 7篇薇甘菊
  • 7篇五爪金龙
  • 6篇叶绿
  • 6篇叶绿素
  • 5篇叶绿素荧光
  • 5篇入侵杂草
  • 5篇蟛蜞菊
  • 5篇绿地
  • 4篇三裂叶蟛蜞菊
  • 4篇生物学
  • 4篇土壤
  • 4篇外来入侵
  • 4篇化感
  • 4篇除草
  • 4篇除草剂
  • 3篇园林

机构

  • 44篇华南师范大学
  • 10篇广东省农业科...
  • 3篇珠海市粤华园...
  • 2篇青岛农业大学
  • 2篇台州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长江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广东教育学院
  • 1篇潍坊职业学院
  • 1篇广东石油化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45篇李伟华
  • 16篇彭长连
  • 8篇田兴山
  • 6篇周先叶
  • 5篇张泰劼
  • 4篇宋莉英
  • 4篇岳茂峰
  • 4篇孙兰兰
  • 4篇陈章和
  • 4篇冯莉
  • 2篇舒展
  • 2篇张崇邦
  • 2篇苏锦权
  • 2篇刘嘉芹
  • 2篇罗剑宁
  • 2篇陈丽玲
  • 2篇周小燕
  • 1篇李金月
  • 1篇熊均
  • 1篇吴海滨

传媒

  • 9篇热带亚热带植...
  • 5篇华南师范大学...
  • 2篇生态学报
  • 2篇生物学通报
  • 2篇中国园林
  • 2篇广东园林
  • 2篇生物安全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植物生理学通...
  • 1篇生物学教学
  • 1篇草业科学
  • 1篇生态科学
  • 1篇广东茶业
  • 1篇国家治理
  • 1篇第十届全国杂...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 7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8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干旱和复水对入侵植物三裂叶蟛蜞菊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3
2009年
选取入侵植物三裂叶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及其本地近缘种蟛蜞菊(W.chinensis)为实验材料,比较干旱和复水后二者叶片的叶绿素荧光特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探讨入侵种三裂叶蟛蜞菊对干旱的响应和生态适应性。结果发现,在自然干旱处理过程中,入侵种三裂叶蟛蜞菊与本地种蟛蜞菊相比土壤含水量下降较快,对它们叶片气孔形态的比较发现,干旱胁迫11d后三裂叶蟛蜞菊叶片气孔开度明显大于蟛蜞菊,这可能是导致其失水较快的原因之一。干旱胁迫11d后三裂叶蟛蜞菊的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降低了43.8%,而蟛蜞菊只降低了3.7%;同时,与蟛蜞菊相比,三裂叶蟛蜞菊的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ield)、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也表现出较大幅度的降低,说明三裂叶蟛蜞菊对干旱胁迫较敏感;但复水后,三裂叶蟛蜞菊能够较快地恢复到正常水平,且与本地种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主要是由于入侵种在遭受干旱胁迫时提高了对其过量激发能的热耗散能力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抗坏血酸还原酶(APX)的活性,保护光合机构少受不可逆的损伤,使其在干旱胁迫解除后光合功能得以迅速恢复。研究结果初步表明三裂叶蟛蜞菊容易受到水分条件的限制,它向干旱地区扩散的可能性较小。
宋莉英孙兰兰舒展曾伟李伟华彭长连
关键词:入侵种三裂叶蟛蜞菊
一种防除五爪金龙的药剂及其防除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除五爪金龙的药剂及其防除方法。本发明所述防除五爪金龙的药剂为乙烯利。通过本发明实验证实,高浓度乙烯利不仅对植物生长有抑制作用,更高浓度的乙烯利对植物是致死的,效果快且明显。因此,使用本发明所述的药剂防除...
苏锦权刘嘉芹陈丽玲李伟华彭长连张泰劼
华南地区5种常见地被植物的化感作用被引量:5
2010年
研究了5种地被植物对3种蔬菜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3种草坪草(大叶油草、蔓花生和红花酢浆草)对3种蔬菜种子的综合化感效应(SE)均表现为抑制,红花酢浆草(SE=0.87)最大,蔓花生(SE=0.38)中等,大叶油草(SE=0.14)最低.这为红花酢浆草草坪和蔓花生草坪杂草较少,而大叶油草草坪杂草较多提供了理论依据.2种护坡野生地被植物中,三叶鬼针草表现出较强的化感抑制作用(SE=0.59),铺地黍则较弱(SE=0.19).可见,铺地黍比三叶鬼针草更适于与其它草种共生.城市绿化中单纯草地要选择化感抑制作用强的草种以减少杂草的发生,而边坡护坡草种的选择要尽量避免化感抑制作用强的草种以利于边坡植被群落的稳定.建议增加化感作用作为地被植物选择的标准之一.
冯卓森李伟华彭长连周先叶冯莉田兴山任建国
关键词:地被植物化感作用萌芽率
一种除草剂及其施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草剂及其施用方法。本发明除草剂的组分为2,4-D丁酯、扑草净、表面活性剂和水,其中,2,4-D丁酯和扑草净的质量比为4∶1~2∶1。本发明除草剂见效快,选择性强,对杂草的伴生植物影响小,使用量较少,减小...
李伟华张泰劼彭长连周先叶
文献传递
外来入侵植物的氮代谢及其土壤氮特征被引量:12
2008年
研究了4种外来入侵植物(五爪金龙、南美蟛蜞菊、金腰箭和马缨丹)和1种本地植物鸡矢藤(对照)的氮代谢及其土壤氮特征。结果表明:外来入侵植物的组织硝酸还原酶活性、根际土壤NH4-N、NO3-N含量、蛋白酶活性和脲酶活性均较高,分别为鸡矢藤的1.65~4.34、1.56~2.15、1.72~3.11、1.43~3.23和1.41~3.33倍,而植物组织硝态氮含量则较低,仅为鸡矢藤的17.5%~50.6%。相关分析表明:植物组织硝酸还原酶活性与根际土壤总氮、NH4-N、NO3-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蛋白酶活性和脲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这说明,外来植物入侵使土壤氮代谢加快,氮的生物有效性增强,氮同化能力提高,并且较好地将植物体氮素代谢与土壤氮素代谢协调起来。因此,较强的氮素同化能力与加速土壤氮素的转化可能是植物成功入侵的重要机制之一。
李伟华张崇邦林洁筠杨潮杰
关键词:入侵植物脲酶硝酸还原酶
基于MaxEnt的五爪金龙在中国的适生分布区预测
本研究通过利用MaxEnt模型作为五爪金龙适生性预测模型,以温度和降水作为预测的环境因子,预测五爪金龙在我国的潜在分布.预测结果表明,五爪金龙的适生区包括福建、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湖南、江西、四川、台湾、西藏、云南、...
岳茂峰冯莉田兴山杨彩宏吕利华李伟华
关键词:五爪金龙MAXENT
文献传递
黄瓜子叶外植体龄对子叶生根的影响被引量:7
1998年
本文对无菌培养条件下黄瓜子叶外植体龄对子叶生根能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分别萌发5天、10天、15天、20天的子叶在MS基本培养基上,无论有无生长素NAA,均以5天龄的子叶生根能力最强。附加10mg/LNAA,显著促进子叶生根。对子叶起始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表明,子叶起始过氧化物酶活性与生根能力之间存在有一定的关系。
李伟华于树宏王曼彭斌
关键词:黄瓜发育
中山市小榄镇城区绿地植物调查与评价被引量:5
2003年
本文对小榄镇城区绿地植物种类进行了调查与研究。调查发现,小榄镇植物种类丰富,有105科433种。其中,公园绿地和苗圃区植物种类最多,街头与街道附属绿地植物种类较单调:乔木与灌木应用较多,藤本植物应用较少:乔木花卉于公园中应用较多;人工造林的林相、林型单一。旧城区绿地严重缺乏;部分工厂、学校对绿化不重视。研究提出,合理选择绿化树种,将木兰科植物作为乡土类的重点,紫葳科、木棉科和豆科作为外来树种引进的重点;对贺榄山现存桉树、相思疏残林进行林相改造,选择樟科、壳斗科、山茶科等作为骨干树种分期、分批进行混植。最后,筛选出适合各种类型绿地应用的绿化树种。
李伟华陈章和周先叶
关键词:植物种类公园绿地绿化树种
肇庆东雅苑一期园林环境的设计与施工实践
2003年
东雅苑在有限的绿地空间中,突破了以往的绿化种植模式,构建高效益的复合植物群落。各个景区具有鲜明的主题和构思特点,融观赏性、娱乐性、趣味性和服务性于一体,受到了房地产商和业主们的欢迎和认可。
李伟华开声文
关键词:绿地空间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高容积率
不同层面上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被引量:13
2008年
在讨论不同层面上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特征和对比各主要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了在不同层面上研究微生物多样性时对方法的选择性应用,分析了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技术体系的发展趋势。
陈敏玲李伟华陈章和
关键词:微生物多样性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