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兴山

作品数:212 被引量:801H指数:15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东省农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9篇期刊文章
  • 42篇专利
  • 35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3篇农业科学
  • 16篇生物学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化学工程
  • 6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9篇杂草
  • 31篇除草
  • 27篇植物
  • 27篇除草剂
  • 20篇微生物
  • 17篇入侵
  • 15篇二氯喹啉酸
  • 14篇牛筋草
  • 14篇草甘膦
  • 13篇药害
  • 13篇免疫
  • 13篇抗药
  • 13篇抗药性
  • 12篇菜田
  • 11篇土壤
  • 10篇入侵植物
  • 9篇叶菜田
  • 9篇豚草
  • 8篇萌发
  • 8篇防除

机构

  • 201篇广东省农业科...
  • 1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1篇华南理工大学
  • 9篇河南师范大学
  • 7篇华南农业大学
  • 4篇华中农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广东省农科集...
  • 3篇珠海市粤华园...
  • 2篇河南大学
  • 2篇全国农业技术...
  • 1篇广西大学
  • 1篇河南省农业科...
  • 1篇黑龙江大学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云南省农业科...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热带农业...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作者

  • 212篇田兴山
  • 123篇冯莉
  • 77篇岳茂峰
  • 69篇杨彩宏
  • 52篇张纯
  • 45篇张泰劼
  • 44篇崔烨
  • 36篇张玲华
  • 30篇邝哲师
  • 24篇杨红梅
  • 20篇高家东
  • 17篇周风珍
  • 14篇陈薇
  • 13篇吴丹丹
  • 13篇潘木水
  • 10篇李健雄
  • 9篇陈国奇
  • 9篇高云超
  • 8篇李伟华
  • 8篇郭勇

传媒

  • 17篇广东农业科学
  • 10篇杂草学报
  • 9篇中国农学通报
  • 8篇杂草科学
  • 7篇华南师范大学...
  • 7篇生物安全学报
  • 6篇生物技术通讯
  • 5篇中国畜牧兽医
  • 4篇第十一届全国...
  • 4篇中国植物保护...
  • 3篇河南师范大学...
  • 3篇农药
  • 3篇生态科学
  • 3篇热带亚热带植...
  • 3篇第十二届全国...
  • 2篇生态学报
  • 2篇植物保护学报
  • 2篇中国兽医学报
  • 2篇生物技术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

  • 8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11篇2020
  • 8篇2019
  • 6篇2018
  • 8篇2017
  • 10篇2016
  • 11篇2015
  • 16篇2014
  • 15篇2013
  • 6篇2012
  • 11篇2011
  • 17篇2010
  • 9篇2009
  • 2篇2008
  • 6篇2007
  • 9篇2006
  • 19篇2005
  • 14篇2004
2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丁草胺和苄嘧磺隆对2种沉水植物的生物毒性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旨在为评估农田除草剂对非靶标水生植物的生态风险提供依据。[方法]评价了丁草胺和苄嘧磺隆对沉水植物黑藻和竹叶眼子菜的生物毒性。[结果]丁草胺和苄嘧磺隆分别从1、0.05 mg a.i./L的质量浓度开始显著降低黑藻和竹叶眼子菜的叶绿素含量。丁草胺对黑藻和竹叶眼子菜鲜质量的12dED50值分别为1.16、3.91mga.i./L,而苄嘧磺隆的分别为0.003 3、0.087 mg a.i./L。[结论]丁草胺和苄嘧磺隆均为易危害非靶标水生植物的除草剂,且苄嘧磺隆的危害潜力更大。
张泰劼冯莉田兴山岳茂峰崔烨
关键词:丁草胺苄嘧磺隆黑藻竹叶眼子菜
木霉的空间诱变效应被引量:15
2005年
本文对产纤维素酶的木霉菌孢子和斜面培养菌体搭载中国第18颗返回式卫星后,菌落形态和产酶能力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搭载菌株的菌落形态发生变异,菌株的生长周期出现了缩短或延长的现象。对搭载的木霉菌株进行筛选,获得3株产酶能力大幅度提高的优良突变菌株,产酶能力提高了50%以上,且性状遗传稳定。
田兴山张玲华郭勇周风珍黄小光邝哲师潘木水李国立
关键词:空间诱变效应返回式卫星霉菌孢子菌落形态木霉菌株突变菌株
水葫芦在广东省的发生危害及治理概况
1、背景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 (Mart.) Solms.],又名水浮莲、凤眼莲、凤眼蓝等,为雨久花科凤眼蓝属浮水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洲,是国际公认的十大入侵恶性杂草之一.由于华南地区良好的水...
崔烨田兴山岳茂峰冯莉杨彩宏
关键词:水葫芦
复合微生物制剂(CMP)对猪场污水的处理效果被引量:8
2004年
对广州市城市污水处理厂和钟落潭猪场污水处理站的微生物区系进行筛选并制备了复合微生物制剂(CMP)。CMP对猪场污水的处理效果表明,光合细菌非曝气处理和CMP曝气处理对污水的处理效果较好,处理2天后污水的COD值分别降低35.5%和74.1%。CMP接种量为0.1%、1%和10%曝气处理3天后的COD值分别降低55.9%、66.7%和53.0%,说明接种量较大和接种量较小处理效果均不良。CMP对高浓度、中浓度和低浓度污水的处理效果分别为69.7%、26.3%和50.0%,表明CMP对高浓度污水具有较好的处理作用。CMP和活性污泥对污水的处理效果分别为69.7%和62.6%,说明优选的CMP比活性污泥的处理效果高7.1个百分点。
高云超田兴山潘木水邝哲师杨景培黄庭汝
关键词:猪场污水CMP微生物
入侵植物飞机草与4种牧草的竞争效应被引量:9
2016年
【背景】飞机草是我国危害最严重的入侵植物之一,目前仍缺乏可持续的控制手段。【方法】运用De Wit取代试验研究法,设置2株·盆-1(42.42株·m^(-2))、4株·盆-1(84.84株·m-2)和8株·盆^(-1)(169.68株·m^(-2))3种密度,分别研究杂交狼尾草、木豆、山毛豆和宽叶雀稗与飞机草的竞争效应,以明确4种牧草对飞机草的替代控制潜力。【结果】3种密度下,杂交狼尾草和木豆均可以显著抑制飞机草的生长,其竞争平衡指数显著大于0,说明杂交狼尾草和木豆的竞争力均大于飞机草;山毛豆和宽叶雀稗的相对产量均显著小于1,其竞争平衡指数均显著小于0,说明山毛豆和宽叶雀稗的竞争力小于飞机草。【结论】杂交狼尾草和木豆可用作飞机草的替代控制植物。
岳茂峰崔烨冯莉张纯田兴山
关键词:飞机草牧草
Toll样受体识别机制及其生物学意义被引量:1
2005年
Toll样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在对抗外来病原体的天然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Toll样受体是一个天然模板识别受体家族,能识别固有性模板(微生物和哺乳动物所共有的病原相联的分子模板PAMPs)。Toll样受体通过巨噬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来识别,其中TLR4识别内毒素、TLR2识别肽聚糖、TLR9识别细菌DNA、TLR5识别鞭毛蛋白、TLR3识别双链RNA等。本文探讨了多种Toll受体家族成员在动物体内识别机理及功能,概述了其应用研究进展。
张玲华郭勇田兴山潘木水黄小光周风珍邝哲师李国立孙晓刚陈薇
关键词:TOLL样受体生物学意义细菌DNA分子模板鞭毛蛋白肽聚糖
基于叶绿素荧光比较草铵膦和草甘膦对柑橘的安全性被引量:3
2019年
比较了低于推荐浓度的草铵膦和草甘膦喷雾对柑橘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0.1、1.0 mmol/L草铵膦和草甘膦后,柑橘叶片的荧光参数Y(Ⅱ)、Y(Ⅰ)、Y(NA)均较对照呈现不同程度降低趋势,且总体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下降幅度增大;Y(ND)较对照呈现上升趋势,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上升幅度增大;Y(NPQ)保持相对稳定,但始终大于对照。喷施1.0 mmol/L草铵膦7 d后,柑橘叶片荧光参数Fv/Fm、Pm、Y(Ⅱ)、Y(Ⅰ)及叶绿素含量(SPAD值)小于喷施相同浓度的草甘膦,表明柑橘叶片对草铵膦耐药性弱于草甘膦。因此,橘园施用草铵膦通过茎叶途径对柑橘造成的药害风险高于草甘膦。
张泰劼程保平田兴山
关键词:草铵膦草甘膦叶绿素荧光柑橘
一种促进阔叶丰花草生长的室内栽培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促进阔叶丰花草生长的室内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从果园或林地采集土壤,高温消毒灭菌后,作为栽培基质;(2)对阔叶丰花草种子用次氯酸钠溶液浸泡消毒,然后用纯净水漂洗去除种子上残留的消毒液;将种子播撒在已...
张泰劼田兴山张纯郭文磊
一种加压滚动除草涂抹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压滚动除草涂抹器,包括用于加压泵出除草剂药液的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涂抹器还设有滚动涂抹头和刚性输液管;所述滚动涂抹头包括支架和圆筒状涂抹软体,所述刚性输液管的进液口与所述供给装置连通,所述支...
冯莉田兴山张泰劼岳茂峰崔烨高家东杨彩宏张纯
文献传递
植物相关细菌基因组在细菌-植物之间相互作用研究中的作用
2007年
基因组以及后基因组研究可收集大量有用的生物学信息,并使许多的生物体得以全面的认识。细菌基因组研究对于植物病原性及互生型细菌在细菌-植物之间相互作用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信息,尤其是Type-Ⅲ分泌系统(Type-Ⅲsecretion systems,TTSS)以及该系统在细菌-植物之间相互作用中的功能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当前植物相关细菌基因组学在细菌-植物研究中的作用,并分析了其未来研究的趋势。
张玲华冯莉田兴山
关键词:基因组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