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莉

作品数:173 被引量:631H指数:13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5篇期刊文章
  • 42篇会议论文
  • 25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9篇农业科学
  • 15篇生物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化学工程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8篇杂草
  • 27篇除草
  • 22篇除草剂
  • 19篇植物
  • 18篇二氯喹啉酸
  • 14篇入侵
  • 13篇菜田
  • 12篇抗药
  • 12篇抗药性
  • 11篇药害
  • 11篇牛筋草
  • 11篇无核
  • 11篇草甘膦
  • 10篇土壤
  • 10篇黄皮
  • 9篇叶菜田
  • 9篇入侵植物
  • 9篇豚草
  • 9篇防除
  • 8篇种子

机构

  • 162篇广东省农业科...
  • 10篇华南师范大学
  • 9篇河南师范大学
  • 8篇华南农业大学
  • 7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河南大学
  • 2篇全国农业技术...
  • 2篇中山大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珠海市粤华园...
  • 1篇广东大丰植保...

作者

  • 173篇冯莉
  • 123篇田兴山
  • 84篇岳茂峰
  • 73篇杨彩宏
  • 40篇崔烨
  • 35篇张纯
  • 25篇张泰劼
  • 25篇杨红梅
  • 20篇高家东
  • 19篇李敦松
  • 19篇张宝鑫
  • 12篇吴丹丹
  • 12篇黄少华
  • 9篇陈国奇
  • 7篇刘志诚
  • 7篇刘建峰
  • 6篇冯新霞
  • 6篇郭爱玲
  • 5篇张玲华
  • 4篇张妤

传媒

  • 18篇广东农业科学
  • 10篇中国农学通报
  • 9篇杂草科学
  • 8篇杂草学报
  • 6篇生物安全学报
  • 5篇河南师范大学...
  • 4篇第十一届全国...
  • 4篇中国植物保护...
  • 3篇华南师范大学...
  • 3篇第十二届全国...
  • 2篇生态学报
  • 2篇植物保护学报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植物保护
  • 2篇中国生物防治
  • 2篇广西植物
  • 2篇农药
  • 2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植物保护...
  • 2篇公共植保与绿...

年份

  • 1篇2021
  • 7篇2020
  • 4篇2019
  • 6篇2018
  • 7篇2017
  • 10篇2016
  • 10篇2015
  • 19篇2014
  • 16篇2013
  • 5篇2012
  • 8篇2011
  • 18篇2010
  • 11篇2009
  • 6篇2008
  • 13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1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丁草胺和苄嘧磺隆对2种沉水植物的生物毒性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旨在为评估农田除草剂对非靶标水生植物的生态风险提供依据。[方法]评价了丁草胺和苄嘧磺隆对沉水植物黑藻和竹叶眼子菜的生物毒性。[结果]丁草胺和苄嘧磺隆分别从1、0.05 mg a.i./L的质量浓度开始显著降低黑藻和竹叶眼子菜的叶绿素含量。丁草胺对黑藻和竹叶眼子菜鲜质量的12dED50值分别为1.16、3.91mga.i./L,而苄嘧磺隆的分别为0.003 3、0.087 mg a.i./L。[结论]丁草胺和苄嘧磺隆均为易危害非靶标水生植物的除草剂,且苄嘧磺隆的危害潜力更大。
张泰劼冯莉田兴山岳茂峰崔烨
关键词:丁草胺苄嘧磺隆黑藻竹叶眼子菜
水葫芦在广东省的发生危害及治理概况
1、背景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 (Mart.) Solms.],又名水浮莲、凤眼莲、凤眼蓝等,为雨久花科凤眼蓝属浮水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洲,是国际公认的十大入侵恶性杂草之一.由于华南地区良好的水...
崔烨田兴山岳茂峰冯莉杨彩宏
关键词:水葫芦
入侵植物飞机草与4种牧草的竞争效应被引量:9
2016年
【背景】飞机草是我国危害最严重的入侵植物之一,目前仍缺乏可持续的控制手段。【方法】运用De Wit取代试验研究法,设置2株·盆-1(42.42株·m^(-2))、4株·盆-1(84.84株·m-2)和8株·盆^(-1)(169.68株·m^(-2))3种密度,分别研究杂交狼尾草、木豆、山毛豆和宽叶雀稗与飞机草的竞争效应,以明确4种牧草对飞机草的替代控制潜力。【结果】3种密度下,杂交狼尾草和木豆均可以显著抑制飞机草的生长,其竞争平衡指数显著大于0,说明杂交狼尾草和木豆的竞争力均大于飞机草;山毛豆和宽叶雀稗的相对产量均显著小于1,其竞争平衡指数均显著小于0,说明山毛豆和宽叶雀稗的竞争力小于飞机草。【结论】杂交狼尾草和木豆可用作飞机草的替代控制植物。
岳茂峰崔烨冯莉张纯田兴山
关键词:飞机草牧草
捕食螨的大量繁殖及其应用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9
2007年
本文对捕食螨人工大量繁殖的饲养方法、人工饲料配制研究,以及捕食螨的贮藏、运输和释放进行了概述。
张宝鑫李敦松冯莉黄少华
关键词:捕食螨大量繁殖贮藏
一种保果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保果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泡腾片是以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氯吡脲和多种矿质营养元素磷酸二氢钾、硼酸、硫酸锌按比例混合均匀后,与泡腾剂柠檬酸、泡腾剂碳酸氢钠以及粘合剂、表面活性剂,经粉碎、制粒、压片制...
冯莉许平辉张宝鑫李敦松黄少华冯新霞
文献传递
肺炎克雷伯氏菌S001草甘膦靶标酶基因的克隆及其抗性验证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由于草甘膦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使用,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的研究一直是转基因作物研究的热点,其中草甘膦抗性功能新基因的挖掘是核心问题。自然界中微生物种类繁多,基因资源丰富,论文拟从广东地区农田土壤中筛选和鉴定出高抗草甘膦菌株,克隆其草甘膦靶标酶基因并进行抗性水平验证,以期获得高抗草甘膦新基因资源用于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的研究。【方法】用含有浓度梯度草甘膦的选择培养基从备选土壤中筛选出具有高抗草甘膦特性的菌株;通过显微观察、革兰氏染色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对菌株种类进行鉴定;利用RT-PCR技术克隆该菌株的草甘膦靶标酶基因aroAS001,并通过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树分析aroAS001序列的基本特征;利用重叠PCR法对aroAS001变异位点进行定点突变获得aroAS001-mut序列后,将aroAS001和aroAS001-mut基因片段转入aroA基因缺陷型菌株DH5α/△aroA中进行基因功能互补和草甘膦抗性水平验证。【结果】分离出一株高抗草甘膦菌株,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该菌株为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命名为kpS001;克隆该菌株草甘膦靶标酶5-烯醇式丙酮酰莽草酸-3-磷酸合成酶(EPSPS)基因aroAS001,序列分析结果显示由该基因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具有典型的Class I EPSPS特征,但与已报道肺炎克雷伯氏菌的aroA相比其第227位碱基发生突变,致使对应的氨基酸发生变异。对该基因差异位点进行核酸定点突变获得aroAS001-mut基因片段后,将aroAS001和aroAS001-mut基因片段分别转入缺陷型大肠杆菌菌株DH5α/△aroA进行功能互补验证,与对照菌株相比,转入aroAS001和aroAS001-mut的重组菌株均能在含200 mmol·L-1以下浓度草甘膦的培养基中能够正常生长,表现出良好的抗性,之后随着草甘膦浓度增加其生长状态开始受到抑制,当草甘膦浓度达到350 mmol·L-1时,菌株生长基本完�
张纯吴丹丹冯莉田兴山郭爱玲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氏菌
不同种植年限菜场叶菜田恶性杂草马齿苋土壤种子库的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采用恒温保湿培养法分别对种植1年、6年、8年和10年的菜场叶菜田马齿苋土壤种子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菜场种植年限的增加,马齿苋土壤种子库种子密度不断升高,与不同年限菜场田间马齿苋种群发生量的调查结果一致。对马齿苋土壤种子库0~20cm土层的垂直分布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马齿苋土壤种子库的种子密度随着土壤垂直深度的增加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其中马齿苋种子在0~15cm范围分布最多,种子密度占整个分布层的90.8%以上;15~20cm土层的马齿苋种子数量较少,低于9.2%。对上述不同种植年限菜场叶菜田马齿苋土壤种子库的年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3月和12月马齿苋土壤种子库种子密度较高,6月和9月相对较低,与马齿苋田间发生量的年动态变化相反。
杨红梅冯莉田兴山杨彩宏岳茂峰
关键词:马齿苋叶菜田不同种植年限土壤种子库
荔枝蒂蛀虫综合防治技术被引量:17
2004年
冯莉李敦松张宝鑫黄少华
关键词:荔枝蒂蛀虫荔枝害虫生活习性
人造卵卡繁蜂防真菌细菌污染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人造卵卡繁蜂防真菌细菌污染药物及制备方法。其中:人造卵繁蜂防真菌污染药物及其配方:(1)“羊1号”或“羊3号”配方:45%特克多或47.2%抑霉唑;(2)“羊2号”配方:22.5%特克多与7.5%抑霉唑混合液;人...
刘建峰刘志诚李敦松冯新霞张宝鑫冯莉
文献传递
二氯喹啉酸在水稻田环境中的消解动态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为了明确二氯喹啉酸在保持水层和水层自然沉降两种处理下的稻田环境中的消解趋势,于2012年在广州市进行田间试验,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二氯喹啉酸在水稻田环境中的消解动态.结果显示,二氯喹啉酸在稻田水和稻田土壤样品中的检出限(LOD)分别为0.001 mg/L和0.001 mg/kg.当添加水平为0.01、0.10、1.00 mg/L或mg/kg时,二氯喹啉酸在稻田水中的回收率范围为83.93%~106.7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3%~6.3%,在稻田土壤中的回收率范围为83.23%~113.50%,RSD为2.6%~4.4%;二氯喹啉酸在稻田水和稻田土中的降解符合一级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C=Coe-kt;在保持水层的稻田中,二氯喹啉酸在田水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8.7、14.1 d,在自然沉降的稻田中,二氯喹啉酸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0.8 d.
刘春梅万凯冯莉黄健祥杨兰刘聪云王富华
关键词:二氯喹啉酸水稻田消解动态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半衰期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