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长连

作品数:171 被引量:2,379H指数:28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1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14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5篇生物学
  • 65篇农业科学
  • 15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文化科学
  • 3篇理学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4篇植物
  • 33篇水稻
  • 29篇叶绿
  • 24篇叶绿素
  • 21篇叶绿素荧光
  • 20篇叶片
  • 16篇光合作用
  • 14篇污染
  • 14篇光合特性
  • 12篇杂交
  • 12篇入侵
  • 12篇木本
  • 12篇抗氧化
  • 12篇高产
  • 10篇电子传递
  • 10篇蟛蜞菊
  • 10篇光氧化
  • 8篇植物叶
  • 8篇突变体
  • 7篇植物叶片

机构

  • 83篇中国科学院
  • 70篇华南师范大学
  • 22篇中国科学院华...
  • 5篇广东省农业科...
  • 5篇肇庆学院
  • 4篇华南植物研究...
  • 3篇湘南学院
  • 3篇珠海市粤华园...
  • 2篇广州大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中国科学院上...
  • 2篇广州地理研究...
  • 1篇惠州学院
  • 1篇广州师范学院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淄博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作者

  • 170篇彭长连
  • 65篇林桂珠
  • 60篇林植芳
  • 20篇陈贻竹
  • 18篇欧志英
  • 16篇李伟华
  • 16篇阳成伟
  • 15篇孔国辉
  • 13篇段俊
  • 9篇温达志
  • 8篇宋莉英
  • 8篇刘楠
  • 7篇温学
  • 7篇白成科
  • 7篇孙兰兰
  • 7篇李桂双
  • 7篇张泰劼
  • 6篇窦新永
  • 5篇刘鸿先
  • 5篇孙梓健

传媒

  • 37篇热带亚热带植...
  • 1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0篇Acta B...
  • 9篇植物生理学通...
  • 8篇作物学报
  • 6篇生态学报
  • 5篇植物生理学报...
  • 4篇植物生态学报
  • 4篇高压物理学报
  • 4篇中国植物生理...
  • 3篇植物学通报
  • 3篇中国科学(C...
  • 3篇中国水稻科学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全国植物光合...
  • 3篇中国植物生理...
  • 2篇生物多样性
  • 2篇生物化学与生...
  • 2篇广西植物
  • 2篇植物学报

年份

  • 2篇2022
  • 4篇2021
  • 8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10篇2009
  • 6篇2008
  • 3篇2007
  • 7篇2006
  • 8篇2005
  • 11篇2004
  • 26篇2003
1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模拟酸雨对农作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57
2003年
研究模拟酸雨对3种农作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pH值(2.5,4.5,5.6)的模拟酸雨对水稻和小麦的种子萌发没有影响,但明显抑制了玉米种子萌发。模拟酸雨条件下,3种农作物幼苗的生长受到抑制,生物量减少,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下降,而叶绿素a/b的变化却不明显。pH4.5和5.6的模拟酸雨对玉米Fv/Fm、光化学猝灭(qP)的影响较小,非光化学猝灭(NPQ)却明显下降,表明酸雨伤害了植物PSII天线对激发能的非辐射耗散能力。
彭彩霞彭长连林桂珠温达志
关键词:模拟酸雨农作物种子萌发幼苗生长
应用叶绿素荧光成像分析拟南芥花色素苷缺失突变体对光氧化处理的敏感性
<正>甲基紫精(MV)是除草剂百草枯的有效成份,光下在植物体内易产生O2·–,诱导细胞内出现氧化逆境。许多研究指出花色素苷,作为有色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特性,可清除活性氧O2·–,OH·,1O2及H2O2。本文研究了...
舒展邵玲彭长连林植芳阳成伟顾群
关键词:拟南芥光氧化
文献传递
玉米和蟛蜞菊间作并接种AMF修复镉污染土壤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和农产品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玉米和蟛蜞菊间作并接种AMF修复镉污染土壤的方法。该方法采取间作的方式在被镉污染的土壤中种植蟛蜞菊和玉米,并将丛枝菌根真菌菌剂添加到被镉污染的土壤中;其中丛枝菌根...
靖元孝雷丽莉朱琪英彭长连
文献传递
城市林业优良树种选育及其应用
陆耀东孔国辉张德强胡羡聪李小川陈宏通温达志彭长连吴泽鹏邝健智吴芝扬薛克娜罗昭润刘世忠褚国伟谭家得王志云李松锋张倩媚余清发温学刘楠
该课题从微观(细胞)、单叶到整株植物个体等水平探讨植物对复合污染物的生理生态响应,植物对污染元素积累净化作用、某些植物的抗火能力等方面进行多学科交叉和系统研究以及优良树种在城市林业中的推广应用研究,以气体交换测定为基础,...
关键词:
关键词:树种选育
高温下花红苋和绿叶苋叶片生理特性变化的比较被引量:19
2009年
40℃连续6 d处理苋菜(Amaranthus tricolor)两个栽培品种花红苋和绿叶苋,探讨热胁迫下它们生理特性的改变。结果表明:与绿叶苋相比,高温下花红苋叶中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明显增加,PPO(多酚氧化酶)和POD(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强,苋菜红素显著积累。绿叶苋对高温表现敏感,苋菜红素含量在处理2 d后明显降低,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和质膜透性均高于花红苋,叶片呈现较明显的氧化漂白症状。与常温对照相比,高温下两种苋菜的总酚含量变化不大。热胁迫下花红苋积累较多的苋菜红素和渗透调节物质,酶活性提高,可能是其对高温逆境具有较好耐受能力的生理基础。
邵玲刘光玲李芸瑛彭长连
关键词:高温苋菜生理特性
两种浮萍植物的叶绿体超微结构对模拟酸雨的敏感性被引量:13
2005年
用蒸馏水和不同pH值(5.5,4.5,3.5和2.5)的模拟酸雨培养浮萍(Lemn aminorL.)和紫萍(Spirodela polyrrihiza(L.)Schleid)48h后,测定叶状体膜系统渗漏率,观察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随酸雨pH的下降,两种浮萍叶状体的膜系统渗率增大,叶绿体超微结构受损。浮萍和紫萍对酸雨的敏感性和伤害时细胞与叶绿体形态变化显示一定的种间差别。浮萍的结构性损伤始于pH4.5,原生质体收缩,出现质壁分离,基粒结构混乱;pH3.5时叶绿体肿胀呈球状,片层结构破坏并出现许多空泡。紫萍在pH3.5时膜系统的外渗率仍较低,基粒和基质类囊体结构无明显改变;pH2.5时叶绿体结构才出现严重伤害,但未见明显的肿胀与质壁分离现象。因此认为在两种浮萍的共生水体中,紫萍对酸雨污染有较强的生存竞争能力,而浮萍则可用作pH<4.5水体的灵敏指示植物。
林植芳彭长连徐信兰林桂珠
关键词:浮萍模拟酸雨叶绿体超微结构
两种盐藻光合作用特性的比较被引量:9
1994年
于1989年9-11月分别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和天津轻工部制盐研究所取得盐藻Dunaliellasp.HB558和Dunaliellasalina1009。这两个藻种的光合放氧-光强曲线,光系统Ⅰ、光系统Ⅱ活性-温度曲线及甘油产量的结果表明,其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皆为220μmol/(m2·s),并可忍受40℃的温度;当温度为45℃时,D.sp.HB558的光合放氧明显受到抑制,光系统II活性下降,但对从D.salina1009则无影响;D.sp.HB558在10-40℃下的光合放氧速率及甘油产量都高于D.salina1009.培养这两种蕉的最适温度为30—35℃。
彭长连林植芳孙谷畴施定基
关键词:盐藻光饱和点光合放氧甘油光合作用
基于慕课的高校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模式应用探讨被引量:5
2020年
项目组通过问卷调查了华南师范大学2016级生物科学专业及生物技术专业的106位学生对常规课程教学与中国慕课植物生理学(李玲主持)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态度。结果表明,被调查的学生对慕课植物生理学课程满意程度较高,认为自测题可以帮助其了解课程讲授知识的掌握程度,植物生理学“主题讨论”环节能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并对线上慕课考试提出了建议。
黄莹琳胡博张盛春彭长连李玲
关键词:植物生理学教学模式
夏季高光下入侵植物三裂叶蟛蜞菊叶片变红的生理功能被引量:11
2009年
三裂叶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是世界最有害的100种外来入侵种之一,现已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广为分布,并造成危害。我们对其野外种群的观察发现,在夏季光照强烈的生境中,其叶片常常有变红的现象。本研究针对这一现象,从叶片花色素苷含量的变化入手,探讨了三裂叶蟛蜞菊叶片变色的原因及其生理功能。结果表明,红叶中的花色素苷含量显著高于绿叶(P<0.05),夏季高光照诱导的花色素苷的积累是叶片由绿色变为红色的主要原因。由于花色素苷含量较高,红叶的总抗氧化能力增强,在甲基紫精(MV)光氧化处理过程中,红叶的最大光量子产量(Fv/Fm)和实际光量子产量分别下降了28.2%和79.1%,显著低于绿叶的下降幅度(70.9%和93.8%)。这一结果表明,三裂叶蟛蜞菊在夏季遭受强光胁迫时,叶片由绿色变为红色增强了对氧化逆境的耐受能力,而相同环境下的本地蟛蜞菊(W.chinensis)并没有叶片变红的现象,暗示这可能是入侵植物三裂叶蟛蜞菊抵御和适应夏季高光的一种特殊的生理机制。
宋莉英孙兰兰舒展李伟华彭长连
关键词:花色素苷光氧化叶绿素荧光
假臭草等12种植物对白花鬼针草幼苗的化感作用被引量:13
2011年
用具有化感作用或潜在抑草活性的12种植物的叶片水浸液对白花鬼针草(Bidens alba)幼苗进行处理,对其幼苗的生长进行研究,以期筛选出对白花鬼针草生长有较强抑制作用的植物种类。结果表明,12种供体植物叶片水浸液(0.05 g DW mL-1)均能显著抑制白花鬼针草幼苗的生长(P<0.05),综合化感效应(SE)均为负值(≤-0.2),抑制强度依次为假臭草(Eupatoriumcatarium)>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s)>海芋(Alocasia macrorrhiza)>水茄(Solanum torvum)>马缨丹(Lantana camara)>薇甘菊(M ikania micrantha)>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南美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三裂叶薯(Ipomoea triloba)>葛藤(Puerarialobata)>鸡矢藤(Paederia scandens)>五爪金龙(Ipomoea cairica),其中假臭草叶水浸液浓度仅为0.04 g DW mL-1时就可以使白花鬼针草死亡。假臭草和胜红蓟的茎水浸液也可以显著抑制白花鬼针草的生长(P<0.05),抑制效果略低于叶水浸液。回归分析表明,假臭草叶水浸液浓度与白花鬼针草的生物量等指标之间有线性回归关系(R2>0.85,P<0.001),随着水浸液浓度的增加,白花鬼针草的生物量等指标下降。防除白花鬼针草时使用假臭草和胜红蓟的茎、叶水浸液,其有效浓度低且资源丰富,可作为白花鬼针草天然除草剂的主要资源植物。
陈志云梁水凤李东文冯卓森李伟华彭长连田兴山周先叶
关键词:入侵杂草化感作用植物源除草剂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